第一百二十二章 騰位子

bookmark

王溥氣急敗壞,看着已經三十餘歲,鬍子都老長的兒子,又狠不下心來。

廟堂五相:王溥、魏仁浦、竇儀、宋琪、趙普。

王溥這個首相最沒存在感也最沒影響力。

但是他無能嘛?

明顯不是,是羅幼度不會用他。

王溥三朝宰相,羅幼度除外,還侍奉過周太祖郭威、周世宗郭榮。

新朝有新朝的臣子,一直重用前朝臣子,新朝臣子會怎麼看?

王溥自認爲自己不是諸葛亮、王猛這樣不可取代的人才,既然可以取代,就不會破例過於重用。

故而王溥雖是首相,但很少主動摻合政務之中。

平時出謀劃策提提建議,真正需要幹實事的時候,他會自主地退下去,讓竇儀、宋琪、趙普,這類跟着羅幼度一起從潛邸走來的心腹負責。

這是政治正確,只有重用潛邸老人,才能讓那些跟着他的人安心。

王溥很有政治覺悟,他知道只要自己做好本分,哪怕是躺着,身爲開國首相,功勞簿都有自己的一份。

卻不想自己這個在羽翼庇佑下的兒子,竟然自作聰明,揹着自己想要阻擋遷都。

“你呀,你給人當出頭鳥了,知不知道!”

王溥氣得渾身發抖,這些年他置身事外,很多事情,反而看得清晰。

羅虞廟堂政治清明,並沒有出現惡性黨爭,但無可避免地分爲兩個派系。

其中以竇儀、宋琪爲首的廟堂新勢力,還有就是以他跟魏仁浦爲首的前朝舊勢力。

羅幼度對於前朝舊勢力是很寬容大度的,一方面他需要維持廟堂的穩定,一方面郭榮留下來的班底確實很出色。諸多官員都有很強的能力。

但隨着朝廷的地盤越大,朝廷不斷地吸收新鮮血液,前朝的大臣或是老去,或是外放爲官,很難吸收新鮮血液。

《劍來》

而竇儀、宋琪威勢越盛,雙方實力漸漸失衡。

羅幼度提議遷都,在舊黨中就有一種傳言,說是羅幼度爲了抹去前朝的痕跡,遷都洛陽。

可王溥清楚,羅幼度遷都洛陽是因爲汴京不適合長遠發展。

洛陽坐擁隋唐大運河之便,北通幽燕、南抵金陵,西控關中,東接青徐,是唯一的最優選擇。

跟舊不舊黨完全沒有關係,羅幼度也沒有迫害舊黨的舉動。

至於舊黨的消失是大勢所趨。

隨着新朝的穩定,前朝官員終究要融入新朝,難不成還舉着舊黨的旗幟一輩子?

想造反?

王貽孫哭喪着臉道:“那,該怎麼辦?”

王溥拍着地板說道:“說,你們這羣人都有誰。”

王溥尊崇古制,並沒有使用高腳凳,依舊是席地而坐。

王貽孫說道:“孩兒加上馮義、李穆、陶秋、甄仁則還有一些人並不重要。”

王溥皺着眉頭道:“馮義、李穆、陶秋便罷了,甄仁則爲何摻合其中?”

王貽孫道:“甄仁則是薛居正的妻舅,世代生活於開封,自然不願意遷都。”他弱弱地說道:“並非只有我們不願意遷都,新黨的好些人,也是一樣的。”

王溥揉了揉腦袋,說道:“算了,不管了。真有什麼別的,瞞不過陛下的,就這樣吧……”

王貽孫驚愕道:“那,那孩兒應該怎麼辦?”

王溥道:“什麼也不要做,看着你們內鬥,然後給一網打盡。呵,陛下正愁沒機會重用江南、吳越人,你們給了這個機會,配合陛下唱完這齣戲吧。爲父這宰相,是當到頭了。”

舊黨沒了,自然要有新的黨派來制衡竇儀、宋琪。

江南、吳越還是有不少可用的人才的。

與其請罪,讓戲唱不下去,不如配合着演戲,反而能讓羅幼度從輕發落。

開恩科的消息,通過報紙傳遍了大江南北。

天下所有士子莫不興奮雀躍,尤其是江南、吳越、巴蜀這些地方的士林,他們沒有趕上新的科舉,若無恩科,就得等上三年。

人生有幾個三年可以揮霍?

士子雀躍的同時,對於這開國以來,第一次全國性質的科舉,誰來擔任這科舉主考官就成了萬衆期待的事情。

身爲首相王溥的兒子王貽孫,還有馮道的兒子馮義,以及大儒酸棗王昭素的得意門生李穆,還有竇禹鈞的兒子竇侃,以及禮部侍郎薛居正……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開封久負盛名的大儒。

他們在開封有着很深的底蘊。

隨着他們呼聲越來越高,一些小道消息也廣爲流傳。

比如王貽孫寵妾壓妻,馮義行爲不檢點等,傳得沸沸揚揚。

延和殿。

羅幼度接見了武德使張進。

“陛下,這是盧龜齡的供詞!”

張進將盧龜齡的供詞呈上。

看着盧龜齡招供的一切,羅幼度忍不住氣得笑了起來:“這有錢真好,河東直接花錢,江浙、荊湖則利用河運關卡拖延時間,逼得朕從巴蜀運木材?一口一個,爲國爲民,這勞力就不管不顧了?這爲了利益,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朕還想對他們手下留情,呵,這不發威,真當朕是病貓了?將朕當成傻子忽悠?”

張進默然不言,但他能夠感受到那言語間的憤怒。

羅幼度並不介意有人反對遷都,甚至當着他的面說個道理來,他都不會在意,更加不會問罪。

但是爲了反對遷都,動用手上的權力,暗中給遷都設置阻礙,這是萬萬不能容忍的。

“收網吧!”

羅幼度輕描淡寫地說着。

隨着張進的收網,羅幼度也公佈了知貢舉的人選。

江南大儒徐鉉,跟韓熙載齊名的大儒。

除了重用韓熙載、徐鉉之外,羅幼度接下來提拔了不少江南、吳越的人才,至於巴蜀,那是舉朝都爛了,沒有什麼好的人物可以提拔的。

隨着一個個江南、吳越的人才進入六部,一股興起的派系也漸漸萌芽了。

中原新老派系也在時勢下融爲一體,不存在什麼舊黨新黨之說。

而王溥也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向朝廷上表告老的奏章。

羅幼度看着給王貽孫坑的王溥,道:“王相公身體硬朗,不必如此。至於令郎之過,與相公無關。”

雖然他拒絕了王溥的請求,但兩人都知道他早晚要給江南吳越人騰出相位!

章節報錯

。wap.

第四十七章 悍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四章 穩如老狗第九章 升官第六章 郭榮與趙家兄弟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二十一章 給醜醜選伴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一百四十四章 規劃地域 蒙古崛起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二十四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一百五十六章 言外之意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六十八章 折賽花入宮第五十七章 用間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七十四章 籌謀南平第656章 準備收網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三十四章 相互試探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結中原之歡心第八十一章 死中求生 各尋歸途第十九章 斷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659章 將遇良才第七十九章 折賽花懷了?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一章 自盡第三十七章 “滾”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賣,就搶第一百五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十二章 不認同(求收藏推薦)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710章 孝心可嘉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定設計圖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賀(終章)第七十二章 李景傳位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一百五十八章 調戲聖女第三十二章 意外事件第七十三章 唯一的路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十九章 翻個牌子 找點事幹第六十章 郭榮的無奈第三十三章 禁軍逆行第一百二十章 拖字訣,拿捏聖意第668章 萬全大陣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一百零四章 大舔狗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二十四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睡了 定難李氏覆滅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九章 議降 奢靡第二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六章 效仿諸葛第七十一章 仇恨的種子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六十二章 內鬥小能手第四十一章 點檢做天子第十章 龍驤軍揚威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二十五章 暈闕第二十六章 不甘的趙家兄弟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665章 趁機擊潰南朝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四十四章 達成一致
第四十七章 悍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四章 穩如老狗第九章 升官第六章 郭榮與趙家兄弟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二十一章 給醜醜選伴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一百四十四章 規劃地域 蒙古崛起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二十四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一百五十六章 言外之意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六十八章 折賽花入宮第五十七章 用間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七十四章 籌謀南平第656章 準備收網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三十四章 相互試探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結中原之歡心第八十一章 死中求生 各尋歸途第十九章 斷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659章 將遇良才第七十九章 折賽花懷了?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一章 自盡第三十七章 “滾”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賣,就搶第一百五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十二章 不認同(求收藏推薦)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710章 孝心可嘉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定設計圖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賀(終章)第七十二章 李景傳位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一百五十八章 調戲聖女第三十二章 意外事件第七十三章 唯一的路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十九章 翻個牌子 找點事幹第六十章 郭榮的無奈第三十三章 禁軍逆行第一百二十章 拖字訣,拿捏聖意第668章 萬全大陣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一百零四章 大舔狗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二十四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睡了 定難李氏覆滅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九章 議降 奢靡第二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六章 效仿諸葛第七十一章 仇恨的種子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六十二章 內鬥小能手第四十一章 點檢做天子第十章 龍驤軍揚威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二十五章 暈闕第二十六章 不甘的趙家兄弟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665章 趁機擊潰南朝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四十四章 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