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

bookmark

羅幼度動身北上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馬盂山契丹捺鉢。

「終於來了!」

耶律必攝低聲唸了一句,目光中透着一抹剛毅決然,對着身旁的耶律屋質說道:「于越,如你所言,南朝賊首應戰了。」

耶律屋質並不覺得意外道:「這是對於我們雙方來說,最好的結果。」

他們東契丹等不起,擔心中原拿下海東之後,威脅他們的糧倉重地。

而中原不想啃龜殼,彼此都存着主動出戰的心思。

這屬於兩國之間的默契。

但很明顯,中原是主動的一方,而他們是被動出戰。

耶律屋質並不覺得此事值得高興。

耶律必攝傲然道:「南朝賊首如此輕視我等,那就讓中原人知道,在草原上作戰,我們契丹不會輸給任何人。」

他這番話更像給自己打氣,說完以後立刻看向耶律屋質問道:「阻卜那邊還沒消息傳來?」

耶律必攝早早地來到馬盂山,除了準備迎接中原大軍,還有一點就是想要說動蒙古的相助。

耶律必攝並非昏庸之主,他心裡明白兩國之間的差距。儘可能地拉攏一切存在的盟友,提升自己這一邊的力量,以此削弱彼此的差距。

草原的情況與中原不同,在中原一個國的崛起,往往需要很長一段的發展奠基。

而北方一個強大勢力的崛起,很多時候只需要短短的三五年時間。

成型的快,當然覆滅的也快。

蒙古就是如此。

契丹在失去對漠北漠南的絕對掌控,蒙古這個在漠北惡劣環境下生活的民族,憑藉堅韌不拔的性格開始嶄露頭角。

尤其是得到了北契丹耶律圈撒葛的支持,敵烈八部統一,零碎的蒙古族人開始臣服敵烈部。

蒙古漸漸走向統一。

草原的習俗,拳頭大就是王道。

蒙古這一起勢,東鄰的姐妹部落烏古、塔塔兒還有兀良哈,毫無懸念地選擇歸順蒙古。

這也跟早年契丹過於強勢有關,爲了建立一個南到黃河,北至漠北的北方大國,雄才偉略的耶律阿保機親自征討党項、阻卜等部落,向北到達了烏孤山,抓獲回鶻都督畢離堇,向西打到了今阿爾泰山一帶,將吐谷渾痛揍了一頓。

這也導致了漠北遊牧部落實力大損,蒙古這一崛起,周邊沒有一個像樣的對手。

在國運的加持下,蒙古一躍成爲了漠北的雄主,實力已經超過了扶持他成長,正江河日下的北契丹。

中原羅幼度一直在籌謀北伐,契丹這邊自然也不例外。

他們針對中原的強勢,也在竭盡全力地展開應對反制。

向東擴張收服女真是其一,與倭國聯合攻滅中原小弟高麗是其二,結盟北方新貴蒙古是其三。

想要與蒙古聯手,北契丹是最大障礙。

耶律必攝也一直在離間蒙古與北契丹的關係,初見成效。

耶律罨撒葛與兀氏乞兒嫌隙以生。

只是以耶律必攝爲首的東契丹並沒有時間趁機搗亂,也沒有來得及與蒙古達成協議,中原已經出兵倭國、高麗。

耶律必攝也不確定,蒙古人會不會答應與他們結盟。

耶律屋質搖頭道:「暫時沒有消息。」

耶律必攝欲言又止,說道:「聽孛端察兒暗自傳來的消息,兀氏乞兒更想與中原交往。他們真倒向中原,我們可是不妙了。」

耶律屋質對此也沒有很好的辦法,緘默片刻道:「這是最壞的結果,真要如此,我們只能退守東北,坐等天下之變了。」

換做十幾二十年前,這

個天下之變等得來。

當年耶律阿保機兩次南下都損兵折將,先後被後唐李嗣源、李存勖打得落花流水,擱置南下之意。

結果等到了石敬瑭獻燕雲十六州。

現在?

除非羅幼度短命早亡,或許還有一線希望,不然等??不易於飲鴆止渴。

耶律屋質低聲道:「陛下當須做好兩手準備,決戰之心不變,但真到了危難之刻,當放下一切,撤回東北,保住國祚。必要時,上京都可放棄,藏於山中。中原不可能不顧民生,長久消耗下去。只要國祚在,終有再度崛起的時候。」

耶律必攝肅然頷首,並未應答,但顯然也有此意。

耶律屋質隨即眼中閃過一絲厲色,狠聲道:「倒也不用完全在意,大不了,魚死網破,讓阻卜再度無主。」

耶律必攝恍然大悟,說道:「于越無愧朕的子房、孔明。朕早些對於您重金暗地裡扶持兀良哈有些異議,現在才發現于越老成謀國,處處料敵於先。」

他頓了頓,說道:「于越可以告訴孛端察兒,說只要我契丹渡過今日難關,朕將全力支持他成爲漠北之主。朕那愚蠢的兄長都能扶植出一個漠北霸主,朕堂堂大遼皇帝就做不到嗎?」

耶律屋質趕忙作揖道:「陛下英明!老臣這就安排。」

目送耶律屋質離去,耶律必攝揉了揉微微生疼的腦仁,目光落在了書桌一角的「萬全陣」上,那是趙匡義進獻的陣圖。

他並不太精於兵事,但趙匡義此人給他極好的印象,契丹最有名望的僧人寺公大師曾評價趙匡義說他聰明好斷,博學好兵書,謹重嚴毅,氣度雄遠,有王佐之才。

王佐之才?

不正是爲他準備的?

耶律必攝將趙匡義的陣圖讓麾下諸多百戰大將評價,竟無一人能夠挑出毛病。

「這陣圖真的如此利害?」

耶律必攝不由自主地將陣圖平攤在書桌上,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黑影,巨大的陣圖由前鋒、殿後、中軍、左翼及右翼組成,步騎弓弩車諸多兵卒有序列隊,甚爲壯觀。

「可惜,此陣過於龐大,不便嘗試!」

耶律必攝有些遺憾,趙匡義這萬全陣成列開來,至少二十餘里,兵馬將士十萬。

他們契丹倒不是沒有這麼多兵馬,但是趙匡義憑什麼指揮十萬大軍?

「將趙制誥請來!」

耶律必攝睡不着覺,便動了與寺公大師口中的王佐之才,徹夜長談之意。

漠北草原。

八百遊騎正在追逐着一頭黑熊。

強悍的黑熊面對一支軍隊的圍捕,毫無還手之力,只能倉皇逃命。

蒙古馬不以速度見長,又馱着人,很快就失去了黑熊的身影。

這夥遊騎的首領叫孛端察兒是兀良哈部落的族長。

獵物走散,孛端察兒絲毫不慌,擡頭看着天空,一道黑影在天上掠過,往西方而去。

孛端察兒唿哨一聲,有節奏地吹響着脖間骨笛。

八百遊騎立刻分做三個分隊,左右包抄,中間突擊。

孛端察兒站在高坡之上,看着麾下八百遊騎將一隻黑熊圍困其中。

他們並沒有攻擊,而是如貓戲老鼠一樣,戲耍着黑熊。

他們圍繞着黑熊飛馳,跟着黑熊進退,展現出了超凡的騎術與默契。

受傷給激怒的黑熊不住地發出狂怒吼叫,最終因爲血流過多體力不支,倒在了草地上。

孛端察兒臉上露出一抹笑意,看着廣闊的天空,又看了一眼遼闊的戈壁,心中豪情萬丈,涌現一個念頭:早晚有一日,我要讓兀良哈響徹這個天下

他這願望還真讓他的十世孫實現了,不過那時候的他們不叫兀良哈而是乞顏部,他的十世孫叫孛兒只斤·鐵木真,正是飲馬天下的成吉思汗。

不過現在的孛端察兒還是一個小部落的首領。

孛端察兒的母親叫阿蘭果火,父親叫「朵奔篾兒幹」是一個蒙古稍遜於敵烈部落的大部落族長。

這個爲什麼父親要給雙引號?

那是因爲孛端察兒是在朵奔篾兒***後多年纔出生的。

用阿蘭果火的話說是她寡居家中,夜裡在帳中休息時,夢見白光從天窗中進入,化爲一個金色神人,來到臥榻之上,然後她就懷孕了。

這個藉口阿蘭果火用了三次,因爲她生了三個娃,長子名叫博寒葛答黑,次子名爲博合睹撒裡直,最小的兒子就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十世族孛端察兒。

這也是鐵木真黃金家族的由來。

即便蒙古人文化低,也是要面子的,不好意思說自己祖上是野種,不知道十一世族是誰,就沿用了阿蘭果火金色神人的謊言,有了黃金家族一說。

朵奔篾兒干與阿蘭果火有五個兒子,其中兩個是朵奔篾兒幹在世的時候有的,叫別勒古訥臺和不古訥臺。

他們得到了朵奔篾兒乾的大半財產……

依照部落的規矩,族長的兒子或多或少都能分得一部分人口牛羊馬匹。

別勒古訥臺、不古訥臺看着兩個「同父同母」的兄弟,很不情願地分給他們一小部分人口牛羊。

但到了五弟孛端察兒這裡,別勒古訥臺、不古訥臺不幹了,跟自己的母親攤牌,您跟神仙快活生子,找神仙分家產去,別禍害我們。

孛端察兒爲人豁達,見兩位「兄長」容不得自己,一個人騎着青白馬,到了八里屯阿懶之地居住。

孛端察兒有着蒙古人的堅韌不拔,在困苦之地,不但馴了一隻海東青,還憑藉出色的弓馬技術,生活得有滋有味。

三月之後,有數十家牧民從統急裡忽魯逐水草來到了附近,孛端察兒熱心地幫着他們搭建屋舍,從他們口中得到了一則有用的消息。在統急裡忽魯有一個小部落,族長打獵一去不返,族部混亂。

孛端察兒跟自己同母異父的二哥借了一些兵,趁機收服了統急裡忽魯的部落,也成了一部族長,取名爲兀良哈。

孛端察兒野心極大,也極具幹略,不住收編吞併無主牧民小部落,訓練出了一支精銳的弓騎兵部隊,在漠北戈壁闖下了極大的名望。

「幹得好!」

孛端察兒高聲呼喝:「諸位無愧我兀良哈的勇士,回去我等一起喝酒吃熊肉!」

正呼喝間,天上的那頭老鷹,穩穩當當地落在他的肩上,正是他收服的海東青。

孛端察兒熟練地從肉袋裡取過一塊血淋淋的肉,放在鷹嘴附近。

海東青先發出兩聲刺耳的叫聲,然後將肉一口吞下。

孛端察兒領着八百遊騎帶着黑熊回到了兀良哈部,看着肥壯的黑熊,兀良哈部上下爆發出熱烈的喝彩之聲,爲他們的勇士歡呼。

孛端察兒高舉着手臂,喝彩之聲立停。

孛端察兒滿意呼道:「今夜舉辦慶典,所有人吃熊肉,喝熊湯!」

他這話音一落,呼喝聲更爲嘹亮。

孛端察兒翻身下馬,一蒙古少年迎了上來低聲道:「東契丹來人了!」

孛端察兒不動聲色地轉頭吩咐道:「將黑熊好好去皮,熊皮我要送給族長。」

他說完一邊跟身旁的族人打着招呼,一邊走向自己的蒙古包。

見一蒙古人打扮的東契丹使者在坐在帳中,孛端察兒一手拍胸上前問好:

「見過天使!」

東契丹使者叫乙凜用着熟練的蒙古語跟孛端察兒打招呼,也道明瞭自己的來意,說道:「陛下希望族長能夠促成阻卜與契丹的聯盟,最好能一起對付南朝。」

孛端察兒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陷入了沉思。

兀良哈名氣越來越大,無可避免地進入了東契丹與兀氏乞兒的視線。

東契丹看中了孛端察兒的能力和野心,如果兀氏乞兒不願意接受他們的好意,需要有人幫他們牽制蒙古。

孛端察兒就是最好的選擇,兀良哈部或許實力不強,但是孛端察兒背後還有老大博寒葛答黑的合底忻部與老二博合睹撒裡直的山只昆部,或許比不上敵烈八部,卻也是蒙古赫赫有名的存在。

兀氏乞兒也看上了孛端察兒的能力以及背後的影響力,分別派出了使者拉攏。

孛端察兒左右逢源,得了不少好處。

見孛端察兒並不說話,乙凜低聲道:「只要族長能夠促成此事,陛下將助你成爲蒙古的可汗。」

孛端察兒道:「我還要兩千具鎧甲。」

乙凜驚愕道:「太多了吧!」

孛端察兒說道:「族中平白多了兩千鎧甲,傻子都能察覺異樣。我劫了你們的運輸隊,奪了兩千鎧甲,一千贈予兀氏乞兒,一千自用。如此既討得他歡心,增加說話分量,也能撇清嫌疑。」

乙凜意外地看了孛端察兒一眼,頷首道:「此事,我代陛下應允了。」

孛端察兒咧嘴捶胸作揖道:「謝陛下恩賜。」

-WAP..COM-到進行查看

第二十一章 陣前反叛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報第二十四章 哼哈二將第二十四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五十九章 趙匡胤,不可典禁軍第七十三章 馬帥威武!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一百五十章 這裡莫不是天堂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686章 亡第十五章 夜郎自大第三十章 不祥預感第三十三章 禁軍逆行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一百六十章 歸順 調轉槍頭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九章 升官第686章 亡第一百七十九章 羅幼度的野望第一百四十八章 也是可以的……第三十五章 孤身一人足矣第六十章 功利第七十章 爭奪三叉水第十二章 名動汴京,指日可待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賣,就搶第九十二章 自行決斷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三十七章 稽首九拜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五十章 送枕頭的趙匡義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三十六章 我是冤枉的,你可相信?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二十六章 小閻羅第四十八章 石守信闖開封府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十一章 燈謎 與民同樂第一百二十二章 騰位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五十二章 符家姐妹與折賽花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四十九章 張瓊戰將 決戰之始第六十五章 滔天烈焰第七十三章 唯一的路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九章 知己第二十六章 府谷折家第三十七章 “滾”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二十二章 收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說話的東方之主第五十章 “撤!”第一百五十三章 是時候回來了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679章 意外發現第九十二章 自行決斷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爲真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動的感覺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二十九章 再次內卷第656章 準備收網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六十七章 鬼魅般的楊無敵第二十九章 再次內卷第三十二章 南唐諸將第十一章 各領一軍第四十三章 痛揍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四章 我是……羅幼度第706章 晾一晾第四十五章 截斷後路第三十章 不祥預感第四十三章 搏殺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激戰第五十二章 美夢與現實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四十五章 遊擊第四十三章 痛揍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二十三章 開府庫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四十九章 誰敢不服,找他來辯第二章 羅天子愛民第679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677章 送上門來的肉
第二十一章 陣前反叛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報第二十四章 哼哈二將第二十四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五十九章 趙匡胤,不可典禁軍第七十三章 馬帥威武!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一百五十章 這裡莫不是天堂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686章 亡第十五章 夜郎自大第三十章 不祥預感第三十三章 禁軍逆行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一百六十章 歸順 調轉槍頭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九章 升官第686章 亡第一百七十九章 羅幼度的野望第一百四十八章 也是可以的……第三十五章 孤身一人足矣第六十章 功利第七十章 爭奪三叉水第十二章 名動汴京,指日可待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賣,就搶第九十二章 自行決斷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三十七章 稽首九拜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九十二章 政令不通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五十章 送枕頭的趙匡義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三十六章 我是冤枉的,你可相信?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二十六章 小閻羅第四十八章 石守信闖開封府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十一章 燈謎 與民同樂第一百二十二章 騰位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五十二章 符家姐妹與折賽花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四十九章 張瓊戰將 決戰之始第六十五章 滔天烈焰第七十三章 唯一的路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九章 知己第二十六章 府谷折家第三十七章 “滾”第十章 離間計成 抵達前線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二十二章 收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好說話的東方之主第五十章 “撤!”第一百五十三章 是時候回來了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679章 意外發現第九十二章 自行決斷第一百零二章 以假爲真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動的感覺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二十九章 再次內卷第656章 準備收網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六十七章 鬼魅般的楊無敵第二十九章 再次內卷第三十二章 南唐諸將第十一章 各領一軍第四十三章 痛揍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四章 我是……羅幼度第706章 晾一晾第四十五章 截斷後路第三十章 不祥預感第四十三章 搏殺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激戰第五十二章 美夢與現實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四十五章 遊擊第四十三章 痛揍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二十三章 開府庫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四十九章 誰敢不服,找他來辯第二章 羅天子愛民第679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677章 送上門來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