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一口鍋

bookmark

王昭滿腔怒火,看着一臉淡然的陳處堯。

順着陳處堯的求情,樸守卿、信康、式會立刻站了出來,表示自己不知情況。

他們屬於勳貴集團,跟着高麗太祖一併打天下的,根基就在開州,手中確實有私兵,皆在開州附近。三人也是真正的實權人物,此事與他們關係不大……

至於其他的如黃州皇甫氏、忠州劉氏、貞州柳氏、平州樸氏等代表,他們只是豪族的代表人,甚至是傳聲筒。

到底是不是他們族長派人乾的,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不過在這情況下,他們一個個都代表着自己的家族,表示清白,承諾協助王昭調查到底。

王昭見此情況,只能收下暴怒之心,解散了此次會議。

至於倭國使者的事情,王昭壓根就沒有提。

他們的前生新羅沒少受倭國的氣,此刻我強彼弱,鳥他作甚。

王昭最後留下了陳處堯,強壓着火氣,說道:“先生初來乍到,有所不知。我高麗立國不久,隱患甚多,尤其是勳貴、豪族之患。朕忍了他們八年,方纔有與他們抗衡的力量。此番有人動兵血洗對馬島,十有八九是因爲朕年初罷黜大相俊弘,引得了他們的不滿。不敢明裡與朕作對,用此下作手段威脅。朕要是給他們嚇到,五年的改革,功虧一簣。”

陳處堯作揖道:“臣確實不太瞭解高麗內情,卻知一點,如果真與勳貴、豪族撕破了顏面,就算陛下能夠取勝,佔得上風,又有誰能爲我國抵禦契丹?”

王昭聽了一怔。

陳處堯繼續道:“契丹目前忙於內亂,邊境之患暫時解除。可臣以爲,契丹不會輕易坐視我高麗在未來襲擊他後方,必然會有一戰。削弱勳貴、豪族確實勢在必行,萬不可爲了削弱而削弱,這樣損失的將是朝廷的整體實力。只會造成親者痛,仇者快的局面。”

wWW¤тt kān¤co

“此事不可能是勳貴、豪族一併謀劃,當是單獨一豪族所爲。與其遷怒於衆,鬧得人心惶惶,危害大局。不如勉勵安撫,調查實情。既能展現陛下大度,也能殺雞儆猴。”

王昭此刻也冷靜下來,眼中閃過一抹喜意道:“先生之言,老成謀國。若非先生勸阻,朕險些誤了大事。”

他越看陳處堯越喜,這五年來,他一直重用雙冀,獲得了很好的效果,成功打壓了勳貴、豪族。

但是隨着打壓的深入,最近小半年,開始涉及勳貴、豪族的核心利益,卻是瑣事不斷,甚至是烏煙瘴氣。

王昭明白雙冀的才能已經到了界限,再下去的鬥法,他已經有些把控不住局面了。

只是高麗國小,人才匱乏,中原風頭正盛,中原天子也以善於用人著稱,自己很難從他手上挖來大才。

王昭除了雙冀也無人可用,陳處堯、伊審徵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個空缺。

陳處堯今日之言,明顯比雙冀看得更遠。

王昭道:“此事便交給先生與伊先生調查如何?朕相信先生一定能夠秉公處理!”

讓勳貴、豪族調查此事,保不準官官相護。

讓雙冀他們負責,那就是將勳貴、豪族往死裡整。

唯獨陳處堯、伊審徵他們新來,不摻合其中,最好處理此事。

**********

契丹上京臨潢府。

耶律必攝有些乏力的癱在龍椅上,面前的困局,讓他這位契丹皇帝寢食難安。

他們發展的道路完全給困死了,但是死對頭中原,卻不斷的開疆擴土,不斷地充實着自己的實力。

現在的契丹已經不敢反攻中原,收復幽都府,能夠在防禦戰中打退中原,維護契丹國祚。

只是如此下去,兩國的經濟實力懸殊將會越來越大。

防守都未必守得住。

涼隴、江南、巴蜀、南漢,接下來就是自己了吧。

很多時候,耶律必攝都動過與中原和談的意思。

同宗同源的沒必要你死我活,要當天可汗就叫天可汗,要當舅舅就叫舅舅,實在不行就跟江南一樣給歲幣也成。

何必呢?

如此念頭,耶律必攝也只能在腦中想想。

羅幼度已經將契丹定爲世仇,直搗臨潢府是中原的國策。

兩國之間,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

“陛下!”

韓德讓大步入內。

耶律必攝提了提精神,韓德讓與耶律休哥是這幾年契丹朝廷最大的收穫。

韓德讓心思縝密,文韜武略具是不俗,還能行政治國,當世王佐不過如此。

耶律屋質多次讚歎韓德讓,說:“能接替自己者,唯韓德讓爾。”

對於韓德讓,耶律必攝跟耶律屋質皆給予厚望,給他安排了很多工作磨鍊,韓德讓也沒有辜負期望,所有工作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耶律必攝道:“德讓免禮,私底下你我君臣,無須客套。”

韓德讓不敢放縱,依舊規規矩矩地道:“陛下,可聽聞高麗的對馬島慘案?”

耶律必攝微微頷首,說道:“自是聽過的,於我們來說,這是好事。”

耶律必攝從來就沒有放棄取攻取高麗的念頭,只是高麗城防實在了得。在等待時機,爲了讓高麗鬆懈防備。契丹特地發動了與耶律敵烈的戰役……

對於高麗國內的大事,他都能第一時間知道。

韓德讓一字一句的道:“臣知道是何人所爲。”

“誰?”耶律必攝精神一振。

韓德讓道:“此案不是高麗人乾的,真兇是生女真完顏部!”

耶律必攝瞠目結舌愕然道:“當真?”

女真是東北山林的一個古老部落,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間,族人驍勇善戰,有言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之說。

現今女真分熟女真與生女真之說。

契丹對於女真也頗爲忌憚,憑藉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將女真一部分大的宗族遷到了遼河流域,由其直接統治,稱爲熟女真。

而不服契丹統治,沒有被納入契丹統治範圍內的女真,則是生女真。

生女真大的有數千戶,小的只有千餘戶,他們自己推選酋長,各自爲政,過着漁獵、放牧、採集的原始生活。

韓德讓說道:“我們將領地往東擴張,生女真的受到了嚴重影響,爲了過冬,他們佯裝海盜襲擊了對馬島。許是高麗海盜過於猖獗,倭國只當是高麗所謂。高麗自己也是這麼認爲的。”

------題外話------

老羣莫名給封了,新羣已經重新建立,兄弟們催更聊天啊!羣號在書尾以及主頁!

第六十五章 李謙溥出兵第六十七章 埋下一顆大雷(二合一)第一百零八章 原是內鬼!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十二章兵圍幽州城第三十五章 見李重進第684章 報仇 中原的弱點第四十一章 進攻大渡河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七十三章 馬帥威武!第四十八章 此乃賊人之計也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十六章 葬禮上的佳人第十九章 攻城的小前奏第二十五章 爲敵造勢第五章 內應第一百九十一章 十二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逃跑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九章 卒雖少,可用矣!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三十四章 入甕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三十二章 旅了個遊第一百零一章 鳳凰出洛,玉璽現世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657章 十面埋伏第四十八章 石守信闖開封府第六章 負荊請罪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十九章 翻個牌子 找點事幹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七章 玩得比較花?第四十七章 悍將第五十六章 造勢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一百二十四章 闊綽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六十八章 威壓江南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六十四章 欺我中原無人?第七章 結交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二十四章 哼哈二將第660章 後遺症第二十一章 魏王入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二十五章 殿試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十五章 冒險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655章 追擊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十七章 審問(第六更)第五十六章 發揮失常 潰敗在即第二章 古都感懷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696章 遠謀不如實利第五十六章 以爲受到天罰的倭軍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四十三章 升官第一天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四十八章 此乃賊人之計也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戰第二十五章 黃河決堤第八十九章 駕崩第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663章 出擊 入冬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八章 暫不支援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三十四章 至全體羅虞將士書第二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死咬不放第二十四章 召見士紳第六十四章 夜間取城第四十六章 戰事焦灼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二十二章 選擇
第六十五章 李謙溥出兵第六十七章 埋下一顆大雷(二合一)第一百零八章 原是內鬼!第十二章 鳳州纔是主戰場第十二章兵圍幽州城第三十五章 見李重進第684章 報仇 中原的弱點第四十一章 進攻大渡河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七十三章 馬帥威武!第四十八章 此乃賊人之計也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十六章 葬禮上的佳人第十九章 攻城的小前奏第二十五章 爲敵造勢第五章 內應第一百九十一章 十二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逃跑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九章 卒雖少,可用矣!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三十四章 入甕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三十二章 旅了個遊第一百零一章 鳳凰出洛,玉璽現世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657章 十面埋伏第四十八章 石守信闖開封府第六章 負荊請罪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十九章 翻個牌子 找點事幹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七章 玩得比較花?第四十七章 悍將第五十六章 造勢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一百二十四章 闊綽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六十八章 威壓江南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六十四章 欺我中原無人?第七章 結交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二十四章 哼哈二將第660章 後遺症第二十一章 魏王入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五章 蟄伏的毒蛇第二十五章 殿試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十五章 冒險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655章 追擊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十七章 審問(第六更)第五十六章 發揮失常 潰敗在即第二章 古都感懷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696章 遠謀不如實利第五十六章 以爲受到天罰的倭軍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四十三章 升官第一天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四十八章 此乃賊人之計也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戰第二十五章 黃河決堤第八十九章 駕崩第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663章 出擊 入冬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八章 暫不支援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三十四章 至全體羅虞將士書第二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死咬不放第二十四章 召見士紳第六十四章 夜間取城第四十六章 戰事焦灼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二十二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