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

bookmark

便在柴克宏驚愕自己回不去的時候,位於池州的陳德誠陷入了左右爲難之境。

陳德誠是出生於南唐將門,其父陳誨,人稱陳鐵,年輕時矯捷有勇力,在閩國建州刺史王延政麾下爲將領,與林仁肇齊名,是閩國的擎天玉柱。

閩國弱小,江南諸國不敢與之爭鋒,皆因林仁肇、陳誨之故。

只是閩國因政治問題,內部發生了動亂。

南唐這才逮着機會乘機滅閩。

林仁肇不願出仕南唐,回家打獵爲生。而陳誨則歸順了南唐,爲南唐屢立戰功,官拜忠義軍節度使,在建州十餘年,雄踞一方。

陳德誠年少好學,才兼文武,能打仗能作詩,是江南爲數不多的後起之秀。

在後周淮南之戰時,陳德誠也是南唐反擊戰的主力戰將,僅次於朱元、林仁肇,與郭廷謂不相上下。

當年紫金山之戰,朱元投敵,南唐大敗,陳德誠潛水遁走,逃過一劫。

羅幼度奪取江陵之後,掌控長江上游門戶,威脅長江防線。

李景便讓陳德誠擔任池州刺史,以避免林仁肇的水軍順流而下,直接威脅南唐下游的都城金陵。

羅幼度西進蜀中,林仁肇便率領水軍南下,直奔池州,封鎖了池州與金陵的聯繫。

“可惡!”

陳德誠一拳打在了案几上,他一直覺得奇怪,林仁肇爲何不取鄂州,不拿江州,直奔池州而來。

身處長江中上游,林仁肇有着上游優勢,他完全可以步步爲營。

順着長江而下,將鄂州、江州一一拿下,然後再取自己所在的池州,直接掌控直達金陵的長江防線。

這是北方攻取江南的最佳方式,歷史上無數例證表明,唯有完全掌控長江防線,才能真正的覆滅江南。

林仁肇這反其道而行之,實在是有違用兵之法。

陳德誠並沒有將之視爲愚蠢,而是必有緣由。

陳德誠不止一次聽他父親說過林仁肇的本事,這輩子能與林仁肇齊名,是他莫大的榮幸。

一個讓自己父親如此推崇的人,絕非易於之輩。

事實也證明了如此,鄂州、江州都曾因爲林仁肇放棄上游優勢,主動出擊,打算擊敗中原水軍。

結果無一例外,皆被林仁肇擊潰。

下游是水戰劣勢,但並不意味着下游必敗。

林仁肇主動放棄上游優勢,必有緣由。

陳德誠想破腦袋,也想不出林仁肇是爲何掩護長江浮橋。

張雄在長江下游吸引江南水軍,林仁肇則在池州吸引長江中上游的水軍。

這戰時百姓自然不敢入江捕魚,也是因此就在江南的眼皮子底下,中原完成了長江浮橋的嫁接工作。

直到中原陸軍盡數渡河,分兵多路,一路直指都城金陵,一路分取江南所有水軍營寨。

位於池州的陳德誠這才發現了長江浮橋的存在……

陳德誠聽得消息的時候,整個人也懵了。

長江能架橋?

他想起了月餘前,一艘艘貨船運載着大竹b從巢湖皖口而出,向下遊而去。

貨船途徑池州時,自己無動於衷。

他只以爲那是曹彬修江北大營的物資,沒有必要冒險去截……

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怎麼辦,陳刺史!”

戰棹都虞侯王暉急得聲音發顫,淚水都要出來了。

水軍戰艦吃水很深,唯有特殊軍用碼頭才能停靠。

中原陸軍搶佔了水軍營寨,直接將龐大的江南水師困在了長江之上。

舒元、趙匡贊也攻入了金陵城,拿下了金陵外城,正準備攻打內城。

已經陷入生死存亡之地。

“必須摧毀長江浮橋!”

陳德誠一字一句的道:“唯有摧毀長江浮橋,斷去中原補給線,才能力挽狂瀾。”

他頓了一頓,最終別無選擇地道:“王都虞侯,集結戰艦兵士,出戰……”

在昨夜圍困池州的林仁肇水軍撤離了池州,分兵兩路,一路順江東下,一路逆流而上。

也是因爲林仁肇的撤軍,他們才能在第一時間知道長江浮橋一事。

這意味着什麼陳德誠焉能不知道?

林仁肇是故意的,故意讓他們發現長江浮橋,就是要他們出戰去攻長江浮橋。

陳德誠知道只要自己出兵,林仁肇逆流而上的那支水軍部隊必然會出現在自己的身後,藉助上游優勢,與自己致命一擊。

《仙木奇緣》

可到了這一步,陳德誠別無選擇。

坐視下去,江南就沒了。

現在明知是計,也只能拼死一戰。

“林叔父,就讓侄兒領教一下你的可怕吧!”

池州水寨,一萬一千八百六十二名兵士,五百餘艘大小戰艦遍佈江岸。

陳德誠站在樓船帥艦上,看着自己身旁的軍勢,眼中唯有孤注一擲的決絕。

這一仗兵士精確到個位數,他將池州的能戰之兵都搬空了。

池州守不守得住已經無關緊要,拼光池州最後一人,也得摧毀長江浮橋。

“陳刺史,中原水軍來了。”

王暉一臉凝重的看着西方。

高掛着林字旌旗的中原水師漸漸出現在視線之中。

陳德誠臉上凝重之色更甚,他知林仁肇會來,但對方來得比他想象中的更要快。

吸取了吳越的造船工藝,中原水師的戰艦在各方各面都比之他們唯有過之,無不及。

吳越戰鬥力雖差,但造船工藝卻領先於世。

“準備迎敵!”

陳德誠並沒有直接南下去進攻長江浮橋。

林仁肇已經派遣了部隊駐守,自己貿然去攻打長江浮橋,只會陷入前後夾擊的絕境。

不如趁着林仁肇分兵的機會,先與之一戰,或許還有取勝的機會。

雙方戰艦逐步逼近,對面衝來了二十餘艘小艦,他們順水而下,來勢極快,速度極爲驚人。

“這是海鶻嘛?”

陳德誠站在樓船上眺望着,海鶻是這個時代最著名的攻擊艦,船形頭低尾高,船身前寬後窄,常用於撞擊敵艦,貼身作戰。

他從容鎮定地安排遊艇上前迎敵。

遊艇更輕更快,用來與海鶻蹲櫻最合適不過。

雙方如敢死隊一般,都向彼此衝去。

陳德誠微微皺起眉頭,對方的飛馳而來的似乎並不是海鶻,模樣很是古怪。

比海鶻小得多,甚至於比遊艇更小,船頭也沒有撞擊頭,就這撞大船,不是自尋死路?

怪船隻有三名舵手,並無士兵,速度更快更輕巧。

他們靈活地避開遊艇,衝向了己方艨艟。

然後跳水了!

跳水之前,還放了把火。

------題外話------

謝書友威大人的百賞,謝謝支持!

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四十三章 汴京見!第十五章 餓極的猛虎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五十九章 趙匡胤,不可典禁軍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八十章 嚇傻的趙家兄弟第九章 夜談第四十八章 石守信闖開封府第二十五章 爲敵造勢第一百二十三章 定設計圖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七章 結交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二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雍靖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六十四章 薊州孤城第十二章 上元節夜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七十六章 吳越納土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二章 亂其軍隊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十三章 嚴寬並舉第711章 蕭綽的志向第二十章 收編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八章 破局第三十七章 進與退第五十四章 出來了,回不去了?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十章 折服韓令坤第三十二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七十九章 羅幼度的野望第685章 美夢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680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第五十二章 大魚落網第六十章 亂局中的決策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四十八章 此乃賊人之計也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懷心思第四十六章 戰事焦灼第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零九章 溱水列陣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本書由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駕臨洛陽第三十三章 無所畏懼第695章 明智的真臘國王第673章 叛徒“耶律休哥”第五十五章 攻取渝關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五十五章 真不講武德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十三章 不可輕易效死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五章 大王,臣……不敢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六十二章 喂韓先生喝藥第657章 十面埋伏第664章 閱兵,衛公風采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五十二章 大魚落網第一章 荊南事起第十六章 這開封府,早晚姓羅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七十四章 膽大包天第八十四章 衝出東華門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七十二章 當牛做馬第十一章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 驚聞噩耗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局之差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四十三章 汴京見!第十五章 餓極的猛虎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五十九章 趙匡胤,不可典禁軍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八十章 嚇傻的趙家兄弟第九章 夜談第四十八章 石守信闖開封府第二十五章 爲敵造勢第一百二十三章 定設計圖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七章 結交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二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雍靖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六十四章 薊州孤城第十二章 上元節夜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七十六章 吳越納土第四十六章 殿中策(下)第二章 亂其軍隊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四十七章 出兵河湟第十三章 嚴寬並舉第711章 蕭綽的志向第二十章 收編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八章 破局第三十七章 進與退第五十四章 出來了,回不去了?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十章 折服韓令坤第三十二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七十九章 羅幼度的野望第685章 美夢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680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第五十二章 大魚落網第六十章 亂局中的決策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四十八章 此乃賊人之計也第二十三章 符家二老各懷心思第四十六章 戰事焦灼第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零九章 溱水列陣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本書由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駕臨洛陽第三十三章 無所畏懼第695章 明智的真臘國王第673章 叛徒“耶律休哥”第五十五章 攻取渝關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五十五章 真不講武德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十三章 不可輕易效死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五章 大王,臣……不敢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六十二章 喂韓先生喝藥第657章 十面埋伏第664章 閱兵,衛公風采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二十九章 可朕捨不得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五十二章 大魚落網第一章 荊南事起第十六章 這開封府,早晚姓羅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七十四章 膽大包天第八十四章 衝出東華門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七十二章 當牛做馬第十一章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 驚聞噩耗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局之差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