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天君鎮海 玄上返照

鈴音入耳,餘慈心神微動,轉眼看陳恩,這位已經有點兒走神。

但似乎是收到了什麼消息,他很快清醒過來,面色微變,有些尷尬:

“寶道友,我這邊……”

“陳護法去忙便是。”

陳恩不再多說,行禮後快走幾步,很快消息在餘慈視野之外。

此時,鈴音依繚繞耳畔,餘慈沉吟:

這應該是九鬼心鈴吧……至少是那個套路。

他在攔海山的渠道,比不過金幢教,對面也沒有衝他來,情報不夠及時,但得到確切消息,也不費什麼功夫。

魔門東支真的興師問罪來了。

用“興師問罪”這個詞兒,未免有些古怪。

不說影鬼在後面搗蛋這個因素,對魔門東支下手的,明明就是帝天羅。

細究整個脈絡,是一夥魔門東支的外圍弟子,無意間發現了磁光萬化瓶這件宗門遺失重寶,想攜回去立功,卻被帝天羅發現,一路追殺,終於在攔海山外海得手。

魔門東支又有東昌子、懷琛先後趕到,兩邊動手,卻被帝天羅弄得一死一傷,帝天羅反而藉機破劫衝關,成就長生。

整條線索是很明晰的,隨便一打聽就能弄清楚。

可魔門東支的說法是什麼呢?

宗門嫡傳東昌子遭人暗算身亡,如今兇手逃逸,有可能躲藏在攔海山的某個角落,所以魔門東支要施展手段,徹查周邊區域,一應宗門,都要配合,否則以同黨論處!

昨夜不是沒有圍觀者,魔門東支可說是睜眼說瞎話,可你又能拿他們怎樣?

九鬼心鈴如今還在翟雀兒手上,不過以魔門東支的手段,擬化魔音,本就是一種法門。

此時音波侵入俱淨坊,像餘慈、陳恩這樣的長生中人,或許不會怎樣,可其他人……

看路上寥寥幾個行人,神智都不太對勁兒,餘慈便想到楊名,怎麼說也有楊德這一層關係,不好無視,便和寶蘊又轉回去。

進了店鋪,只見裡面店夥計已經是失魂落魄,被魔音撼靈洗神,就算精神不崩潰,可至少也要缺失一小段記憶。

完全要靠運氣了。

餘慈眉頭皺起,魔音滲透,對俱淨坊的衝擊,比想象中的更嚴重。

這也太囂張。

就像趙相山所說,魔門東支就是趁着帝天羅一事,藉機發作,是對當前攔海山局勢的不滿。

是給當前俱淨坊中幾家宗門、勢力一個嚴重警告。

至於無辜之人的遭遇,誰會理睬?

餘慈正思忖之時,通向裡間的簾子掀起,勝慧行者走出來,後面跟着楊名和遲瑞。

遲瑞有步虛初階修爲,按說要好一些,然而臉色發白,看起來比楊名還糟糕。

遇到這種魔音,越是抗拒,壓力越大,能撐到這時候,說明遲瑞的心志也算了得。

至於楊名,餘慈看到,他是受了某種法門的加持,才保持了清醒。

應該是勝慧行者的手段。

見到餘慈,勝慧行者並不奇怪,合什行禮,口稱“天君”。

得,還是讓他給發現了。

餘慈不知是哪裡露出了破綻,或者說,他也從來沒有真正在意過。

不理會楊名、遲瑞驚愕的模樣,勝慧行者徑直問道:

“魔門東支如此作爲,天君當如何?”

餘慈微怔,看到勝慧行者的清亮眼神,忽地就明白了他的心意。不由讚歎一聲:

“行者好脾性!”

這可不是說勝慧行者脾氣好,而是指他由衷而發的意願。

顯然,勝慧行者對魔門東支的作法不滿了,且不是因爲身陷其中,而是針對魔門傷害無辜的手段。

就算裡面可能有佛宗與魔門天然對立的因素。

可堂堂正正表示出來,便是俠氣,也是慈悲。

相比之下,餘慈都要比他少一分直接,琢磨的事情,也要多了幾層。

然而,餘慈的根本脾性也是沒變的,即使被許多東西埋住了,真到眼前,稍一刺激,便又復發。

餘慈是給勝慧行者激起了豪氣,即使這份“豪氣”不符合他既定的方針,可是臨時變更做法,也沒什麼了不起,他這輩子變得還少嗎?

“行者又如何?”

“願與天君同往。”

餘慈道一聲“好”,便在此時,又有人招呼他。

“天君!”

萬魔池上,趙相山意念切入:“此事須謹慎爲之。”

“嗯?”

“鄙人之意,行事可也,但要多一份計較。”

有些出乎餘慈意料,趙相山不是要阻止他,而是在短時間內,就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計劃,雖說只是個概略,卻比悶頭行事高出太多。

聽他說罷,餘慈不免佩服。不過,當前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這個。

餘慈神意感應驀地放開,無所避忌。

以他的感應範圍,比之地仙,也不遜色太多,而當這份感應集中在百里區域範圍內,足以觸及天地法則體系各個層次,無所不知、無所不察。

便是俱淨坊禁制密佈,也難不過他。

當然,他繞過了防護最嚴密的核心區,那裡的人輪不到他操心。

剎那間,俱淨坊除核心區之外,三十五個區域,兩萬七千五百五十二個目標,都映在他心中,同時他結印施咒,即使隔着厚重的海水、雲層,依舊與天星呼應,接引某種奇妙力量下來,亦是細分爲兩萬七千五百五十二股,與衆目標相接。

微微咒音,便在俱淨坊中絕大多數人心頭流過。

如冰泉、如燭火,心感冷熱,剎那分明。

玄上返照內明咒。

離餘慈最近的楊名、遲瑞以及那個店夥計,都是心頭明亮,尤其是店夥計,猛然間從渾渾噩噩的狀態中清醒過來,

額頭靈光微微,便如夜間水波之上,星辰照影,似有若無。

就是這麼一點靈光,已經抵禦住了魔音侵蝕。

店夥計這樣,連還丹境界都沒有的修士,只覺得莫名其妙,彷彿是從夢中醒來。

有步虛修爲的遲瑞感受得最是清楚,心神自察,便覺得心湖之上,彷彿懸着一顆大星,懸照生明,護持神魂,外邪難侵。

依稀記得似乎聽說過類似法門,但連番變故之下,一時想不起來,卻也知道是誰出力,忙向餘慈拜下:

“上仙慈悲!”

不提這一刻,坊市中多少人如夢方醒,人心動盪。餘慈只對遲瑞一點頭,向勝慧行者招呼一聲,

“到外面去。”

言罷便向上衝起,遁出坊市,不多時已到海面之上,勝慧行者緊隨其後,

餘慈所用的玄上返照內明咒,是“諸天飛星”符法中,屬周天星數的一個,與天河祈禳咒同一脈絡,當年在上清宗,多是用在大規模征戰之時,最適合羣體加持,虛置景星,鎮壓心神,外魔難入,用在這裡,也最爲恰當。

他的作爲,雖然沒有煊赫聲勢,可轉眼間,不分遠近、內外,自步虛境界以下的修士,凡兩萬七千五百五十二人,雨露均沾,體現了餘慈無遠弗屆的神通感應,更有妙至毫巔的符法造詣。

坊市中的幾方勢力,哪有不給驚動的道理?

幾乎就是前後腳,連續多個人影破水而出,確切地講,共計八人,都是真人境界及以上。

他們在坊市的時候,各在自家封禁之中,隔絕氣機感應,如今有事,就再也按捺不住,紛紛出頭。

俱淨坊雖說是北海、東海交界處,最重要的礦石交易中樞,但安下七八個長生中人,幾乎有一箇中大型宗門的規模,未免也太誇張,應該不是常態,而是金幢教北上,引發的連鎖反應。

八人中,就有剛剛纔見到的陳恩,與他明顯是同伴的,還有兩人。

一個寸發黑袍,彷彿是剛蓄髮還俗的和尚,然而粗眉冷目,看上去不好相與;

另一個玉冠綠袍,三綹美髯,與陳恩有點兒相像,但氣度風範都要過之,頗有些富貴氣象。

餘慈看出,這一位至少也是小劫法的修爲。

餘慈整理金幢教的情報,教中算上教祖在內,劫法宗師也只兩個,那麼這位,應該就是地位僅在金幢教祖之下的祖堂經師,陳喬然了。

看相貌,和陳恩應該有血脈關係。事實上,此人也正是陳恩的族兄。

算上寸頭黑袍修士,二人地位、修爲都在陳恩之上,金幢教總共也不過八九個長生中人,這一下子就到了三分之一,而且似乎還有所保留,顯示出對攔海山周邊地域的必得之心。

其他人,和金幢教三位涇渭分明,保持着距離。

憑衣飾,餘慈分辨出三希堂的一位護堂真人,算是中立;

百鍊門恪守中立,也只來了一位,是個很有“鐵匠”相貌的大漢,一呼一吸間,似乎都在往外迸火星兒。周身短打,上身只穿一件襯褂,露出粗壯的胳膊,非常醒目。

此外,應該就是靈辰宗的人了。

這邊和金幢教較着勁兒,來的也是三位,

三個修士中,有一人披着靈辰宗獨有的“鎖星甲”,乃是以玉片連綴而成,身高腿長,頗是威武。

此人面目依稀有點兒眼熟,餘慈稍一回憶便記起,當日在碧霄清談之會上,靈辰宗被大宇門和澹水觀聯手坑了,由澹水觀的公羊策代爲出戰,發出質疑的,就是這位。

當時他坐在靈辰宗主身邊,地位應該也是不俗。

至於其他兩人,就沒印象了。

萬魔池上,趙相山借餘慈六識感應,觀察外界。

幻榮夫人在外辦事,餘慈雖沒有解開對趙相山的束縛,卻也儘可能給他一些空間,這一日來,趙相山得以喘口長氣,再不是連動念都會傷神的虛弱模樣,由此意念流轉愈發迅捷,介紹人物,分析背.景,面面俱到,幫了餘慈的大忙。

靈辰宗三個修士,餘慈見過的那個披甲修士叫王辰,乃是靈辰宗主王太恆的義子,在北地闖出了“玉甲真人”的名號。

但他在靈辰宗三人裡,還不是主事之人,真正拿主意的,是他身邊矮瘦老人,也是靈辰宗的一位小劫法宗師,號“移星真君”的,也是北地出名的符法高人,

當日在碧霄清談上,若不是出了變故,後面肯定要由他出手,爲靈辰宗鎮場子。

另外一人,則是靈辰宗在此地的主事,趙相山記得是姓孔。

順便,他也道出,三希堂的護堂真人姓孫;

金幢教的寸頭漢子,是其東海分堂的首席經師蔡鵠,也是金幢教祖最狂熱的擁護者。

百鍊門那個大漢,是宗主許央的親弟弟,叫許奎。

百鍊門前身就是一個制器世家,許姓就是主家,十劫以來,這一脈只是煉器宗師就出了二十餘位,非常了得。也有人說許家或許繼承了上古大巫的血脈,算是巫門分支,但也只是傳言而已。

介紹起來雖是很複雜,也就是一轉念的功夫。

那八個人對餘慈、寶蘊以及勝慧行者的審視目光都還沒有轉夠。

陳恩正給自家族兄介紹餘慈的情報,本來是想佔個先手,哪想到,靈辰宗的移星真君卡在前面,目光在寶蘊和勝慧行者身上一掃而過,盯着餘慈不放:

“剛剛,是玄上返照內明咒吧?這位是上清宗的……”

一說起“上清宗”,金幡教那邊,陳喬然和陳恩兄弟二人明顯一怔,

陳喬然反應極快,更有賭性,馬上撇開陳恩的無用情報,搶在前面道:

“餘……天君?”

餘慈心念動處,已恢復了原貌,然而神色平淡,不理會衆修士的眼神,直望東方海天交界處,沉沉道:

“魔門東支視我洗玉盟無人麼?”

陳喬然等人爲之無語,有人不免腹誹:你算什麼“洗玉盟中人”?

可在法理上,餘慈的立場又沒有半點兒錯誤,更別說那一記玄上返照內明咒,當真是一鳥入林,百鳥壓音,誰也沒底氣去置疑。

按照趙相山的設計,餘慈眼下就是要高調出場。

從高層級的視角來看,昨天他在華陽窟,與大黑天佛母菩薩的交戰,在此界最高層的修士中,已經不是秘密,就是挪移到攔海山這裡,八景宮、魔門東支也都做出了反應。

眼下魔門東支動手,殃及無辜,他出手理由正當。

更重要的是,可以藉機搶到這一片區域的話事權。

以他“淵虛天君”之名,和剛剛展現出來的輝煌戰績,再有上清後聖壓陣,壓過陳喬然、移星真君這樣的小劫法宗師,並不困難。

當然,這種話事權不會是長期的,而是臨時,就是一個“中人”角色,但越是這樣,地位越是超然,短時間內,絕對可以在攔海山局勢中,發揮強大的影響力,調動起非常龐大的力量。

這樣一來,什麼星鍊銅、緣覺法界碎片,隱藏在此事之後,蒐集難度也將大幅下降。

這是趙相山的謀劃,他沒有干擾到餘慈的本心,卻能夠最大限度攫取利益。

義利兼得,說來不好聽,卻正是趙相山的價值所在。

有趙相山在,具體的謀劃,餘慈不準備涉及太多,只要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就好。

所以,面對各懷心思的各宗修士,他說得明白,做得坦然。

見沒有人說話,餘慈移目回來。

目光到處,陳喬然等人莫不感覺到沉沉壓力。

目前,餘慈在華陽窟的最新戰報,還沒有傳播開來,可是不算這個,只算以前,尤其是近兩個月以來,在北地連戰連捷,斬殺天魔無數的輝煌戰績,就足以讓衆人,包括兩個劫法宗師都爲之仰視。

此時,北地三湖區域億萬修士已經大致形成共識:

淵虛天君的實力,完全可以與各大宗派的領袖、首席相提並論,也就是說,已經是一代宗師的地位。

至少,絕大部分劫法宗師,在魔劫之中,可沒有做到他這樣的程度。

“原來是天君親臨,在下金幢教祖堂經師,陳喬然。”

陳喬然心思微妙,卻知道這個時候,誰最先和餘慈搭上線,就能佔據主動。

當下仍搶在移星真君之前開口,又藉着是飛魂城一脈的盟友,笑道:

“碧霄清談之會後,教祖回來,對天君風采讚歎不已,說是連夏夫人也佩服的。在下因教務繁雜,未能親睹,此後天君北上殺魔,行蹤飄乎,更難見面,常引以爲憾。哪知今日得見,幸何如之!”

陳喬然說了這一通,其實都是虛的,只是爲了和餘慈套近乎,也堵住移星真君的嘴。

他則是借說套話的機會,梳理了思路,緊接着又問:

“天君不是在北地麼,何時轉到這裡來?”

這一句纔是探詢,卻不知,他是把利劍的劍柄恭恭敬敬地送到餘慈手裡。

餘慈如他所願,略拿了個姿態,帶着點兒矜持,微笑道:

“昨日我在華陽窟遇到強敵,那兩人實力都在我之上,難以抵擋,只能以‘大挪移’遁走,可這門神通還不是太精通,定位偏移,意外到了攔海山地界……說起來,路上我還向貴宗弟子問過路呢。”

他說得“輕描淡寫”,然而只是一個“大挪移”,就足以讓一干人等心神動盪。

“自闢虛空”還不滿足,又來個“大挪移”,這是要做“虛空道君”嗎?

陳喬然一怔的空當,移星真君卻也不是好相與的,找到機會,搶先開口:

“昨天中午,八景宮叩心鐘鳴響,天地動盪,此事……”

餘慈謙和應道:“多虧那邊響得及時,使兩個魔頭心生忌憚,否則還真的不好收場。”

“啊……也是天君神通蓋世之故。”

移星真君也好、陳喬然也罷,還有其餘六個長生真人……甚至連一側的勝慧行者也算上,都在驚愕與呆滯中,不自覺地變化視線。

雖然餘慈從未提及“兩個魔頭”的修爲境界,然而天地法則體系的動盪,這一干人裡面,陳喬然、移星真君,還有勝慧行者,肯定都能清晰感覺到。

便是感覺不到的,只聽八景宮、叩心鍾這樣的詞兒,猜也能猜到,當時是怎樣的局面。

一直挽着餘慈臂彎的寶蘊低下頭去,強按着笑。她不是沒見過餘慈“裝腔作勢”的樣子,可見一次就想笑一次。

餘慈拿捏姿態,別人也未必不知,偏偏他就是這份資格,你又能怎樣?

餘慈根本不給這些人反應的時間,冷嘿了聲:

“昨天挪移到南邊,就有人以‘心鈴’之術刺探警告,今日又做出這等事來,魔門東支到底是何居心呢?”

最後一句話,自有目標。

而一息之後,也有人接了下來:

“淵虛天君,你不去西線掙名聲,到東海來逞什麼能?”

隨着話音,有人在海面上現身,且還是“熟人”,正是早上剛丟了臉的“咒鬼”懷琛。

在他身後,還立着兩個後輩,也都是六慾天魔級數。

魔門東支立宗之初,有兩個“九鬼”。

一是指“九鬼心鈴”,亦代指宗主鬼鈴子;

另一個就是指“九鬼天魔”,是說魔門東支九個六慾天魔,裡面也包括鬼鈴子。

如今千百年過去,且又經過一場四九重劫,九鬼已然不全。所剩下的,算上鬼鈴子,也只有四人,卻都是劫法宗師的境界,

撐起了魔門東支大半天空,也代表着魔門東支的中堅力量。

懷琛就是其一,此外還有常年主持外事的“霧鬼”,以及近年來少在人前出現的“陰鬼”,都是名動天下的強者。

這“四鬼”,雖然比不上東陽正教“三魔君”同爲頂尖大劫法宗師的強橫霸道,然而各有所長,優勢互補,又鐵了心的在鬼鈴子統領之下,論凝聚力,還要勝過。

而近年來,鬼鈴子又憑舊日交情,請來了“影魔君”柳觀,順手也牽住了本來叛門而出的黑袍,再算上宗門內一位輩份還在鬼鈴子之上,作爲無量虛空神主“主祭”的耆老,整整七個劫法宗師,其中四位大劫法宗師。

其下三代、四代弟子,新成就六慾天魔的也層出不窮,戰力之強,洗玉盟裡也只有三天門才能比擬。

不怪懷琛發橫,實是他確有這個資格。

可惜,把事情從頭看到尾的餘慈,同樣是最有資格無視他的一位。瞥去一眼,笑道:

“若我是你,必定現在就回宗門閉關個三年五載,免得再讓人牽着鼻子,換門移戶,做個三姓家奴……”

沒想到今天是大封推,還好昨天書友們給力,現入羣107人,繼續大章,不至於全無準備。請大夥鼎力支持。

qq羣號:186722958羣名:十三外道

星值等級大俠以上,vip會員投月票十張以上可入羣,每50人加更一章!

第245章 勝機第217章 破封落鎖 陷地沉淵(上)第235章 夜摩遺印 雲上之城(下)第327章 法壇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三)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中)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下)第159章 寄魂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上)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九)第82章 師承之秘 心池合擊(下)第72章 捨身第118章 根本加持 他化魔子(上)第228章 天外升座 虛空化身(下)第30章 紫微帝御 太霄真宰(中)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下)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七)第77章 仁義買賣 解決之道(下)第49章 湖底篝火 水府妖衆(上)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下)第307章 顯影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上)第237章 法身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下)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上)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上)第31章 法器核心 原址異變(上)第五十九章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中)第43章 釣魚第145章 回程第203章 太玄妙術 衆矢之的(下)第154章 鬼相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中)第287章 破魂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中)第8章 奪丹鬥符 七情之妙(下)第82章 師承之秘 心池合擊(中)第119章 東支祭品 接踵而至第374章 廳議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八)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七)第162章 臨淵一躍 靜以待時第81章 九法流變 立意高下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中)第213章 推讓第46章 紅衰翠減 黯然神傷(下)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下)第252章 贈禮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完)第112章 合流第88章 簡韶第128章 我知後記之二四第173章 星宿熔爐 鑑照魔影第79章 九鬼心鈴 天魔攝魂(中)第87章 仙都鎖日 連脈通玄(上)第66章 生死玄機 風悽雪迷(中)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五)第52章 傳諭第26章 符器祭煉 此起彼落(上)第121章 有爲第12章 神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五)第243章 話事第226章 重闢虛空 人間天域(下)第147章 天網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中)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上)第38章 招攬第54章 將死之輩 破落之門第163章 驗心煉火 試平等珠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二)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上)第101章 分析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二)第258章 十魔內禁 一母同胎(上)第376章 七星第226章 重闢虛空 人間天域(上)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四)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二)第11章 追蹤第149章 造化陰陽 人心所向(上)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上)第14章 奇草第32章 雀兒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三)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三)第86章 黑月第190章 心有高下 混氣淆靈(上)第27章 東海迷霧 海鷗影響(中)第55章 扒皮拆骨 相山神算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下)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上)第304章 睜眼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上)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上)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上)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四)
第245章 勝機第217章 破封落鎖 陷地沉淵(上)第235章 夜摩遺印 雲上之城(下)第327章 法壇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三)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中)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下)第159章 寄魂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上)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九)第82章 師承之秘 心池合擊(下)第72章 捨身第118章 根本加持 他化魔子(上)第228章 天外升座 虛空化身(下)第30章 紫微帝御 太霄真宰(中)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下)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七)第77章 仁義買賣 解決之道(下)第49章 湖底篝火 水府妖衆(上)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下)第307章 顯影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上)第237章 法身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下)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上)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上)第31章 法器核心 原址異變(上)第五十九章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中)第43章 釣魚第145章 回程第203章 太玄妙術 衆矢之的(下)第154章 鬼相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中)第287章 破魂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中)第8章 奪丹鬥符 七情之妙(下)第82章 師承之秘 心池合擊(中)第119章 東支祭品 接踵而至第374章 廳議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八)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七)第162章 臨淵一躍 靜以待時第81章 九法流變 立意高下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中)第213章 推讓第46章 紅衰翠減 黯然神傷(下)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下)第252章 贈禮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完)第112章 合流第88章 簡韶第128章 我知後記之二四第173章 星宿熔爐 鑑照魔影第79章 九鬼心鈴 天魔攝魂(中)第87章 仙都鎖日 連脈通玄(上)第66章 生死玄機 風悽雪迷(中)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五)第52章 傳諭第26章 符器祭煉 此起彼落(上)第121章 有爲第12章 神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五)第243章 話事第226章 重闢虛空 人間天域(下)第147章 天網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中)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上)第38章 招攬第54章 將死之輩 破落之門第163章 驗心煉火 試平等珠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二)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上)第101章 分析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二)第258章 十魔內禁 一母同胎(上)第376章 七星第226章 重闢虛空 人間天域(上)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四)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二)第11章 追蹤第149章 造化陰陽 人心所向(上)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上)第14章 奇草第32章 雀兒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三)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三)第86章 黑月第190章 心有高下 混氣淆靈(上)第27章 東海迷霧 海鷗影響(中)第55章 扒皮拆骨 相山神算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下)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上)第304章 睜眼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上)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上)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上)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