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論圓

“不錯,受餘大叔你提醒,剖去那些虛文,這就是最簡潔、最清楚的修行理論!”

少年傲然講話,信心滿滿:“我以前說過,通神境界,最關鍵的是什麼來着?”

餘慈湊趣回答:“葉大師講過,通神境界,乃是修士明確神魂結構,洗煉神魂性質,提升神魂層次,直至煉出陰神,出竅神遊。至於這裡面什麼是關鍵,還要請葉大師指點。”

葉途臉上微有紅暈,卻還撐得住,他拍拍巴掌:“通神境界,最關鍵的當然是神魂結構,沒有這個,什麼洗煉、陰神全都是糊塗帳,今天,我一定會把神魂的結構給講清楚!”

葉途胸有成竹,盤膝坐地,示意餘慈也坐到他身邊,這才道:“我以前說過,神魂結構是‘本一實二虛三’,聽起來古怪,實際上很好理解。”

他吸口氣,手指劃過圓圈區域:“這是識神。”

隨後手指移回到圓心碎石上:“這是元神。”

“元神爲先天來一點靈光,又爲先天之性,一切修行都是要反本溯源,追求其先天神通;而識神爲思慮覺知,是我們所思所想、所感所察,主日常用事。道書有言,識神隱而元神出,以論述二者之關係……說白了,不就是這樣麼?”

他的手指在圖形上點了兩下,餘慈則是連連點頭。識神和元神的關係說起來複雜繁瑣,千條萬言都道不盡,但擺出此圖形,便一下子形象起來。看得出,葉途果然是下了功夫的。

“元神、識神,也就神魂結構中相對相生的兩個終極概念,即是‘實二’。但前面爲什麼還要加個‘本一’呢,這裡我們必須要吃透一個概念,那就是,識神所謂思慮覺知,究竟是怎樣一個意思。”

葉途擡起頭,盯着餘慈的眼睛:“你看,我開始就畫一個圈,這就代表理想狀態下,完美的精神狀態。而這個‘完美’是怎麼來的呢,正是全無外物干擾的情況下,‘元神’先天圓滿狀態的投影。神魂本初之時,還沒有什麼識神元神的區別,渾然一體,圓滿無瑕,只是元神先天靈光懸照,整個神魂層面,‘元神’是根基、是唯一、是本質的那個點。

“但事實上,這個精神完美狀態不可能實現。從我們呈接父母精血,孕育於母體的那一刻起,便時刻都要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這些影響有能察覺的、有不能察覺的、有可記憶的、也有不可記憶的,包括從幼兒到現在每一次磕絆、呈受的任何一次善意、惡意、好事、壞事等等所有的一切……

一口氣說完這麼多,葉途也把手臂伸展到最大,像是圈起了不可承受的重物,再一氣兒壓下,順便配音:

“咣噹!

“這樣,完美的圓就變得不完美!但每出現一個讓‘圓’變得‘不圓’的力量,我們的本能便會給它一個相應的反力,希望它重歸於圓滿,一段時間之後,熟能生巧,便會形成應對對外界變化的一整套反應。這套反應,是我們爲人處事的根基,是後天造就,即是後天之思維意念、,也就是‘識神’……”

說到這兒,天裂谷中忽又是一聲如雷咆哮,周邊生靈有些騷動,但餘慈並不在意,這一出,昨晚上已經上演太多回了。葉途更是完全沉浸在他本人的世界中,完全沒有注意到,只說得手舞足蹈:

“還要明白一點。外界每施加一個力,都會在咱們的意識中留下痕跡。有些我們能感覺到,有些則不能。那些難以感知的東西,看似不起眼,實際上其總量是我們能夠意識到的信息的數十倍、上百倍,幾十年積累下來,早成了規模,而且是遠遠超過我們能感知到的規模。”

他手下動作,幾乎是貼着外層的圓弧,又畫了一個圈,與先前的圖形一起,形成一組同心圓:“外面這薄薄的一圈,是我們日常要用到的,既尋常的思慮覺知,我稱他爲‘顯識’,對內層這部分,則稱爲‘隱識’,二者合起來,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識神’。

“隱識裡面的信息巨大得不可思議,更蘊含着非常巨大的力量,有我們積壓多年的情緒和慾望,有祖先遺留下來的野性本能,甚至有更爲玄妙的一些血脈傳承,這便是修行常說的的“天賦”、“資質”,是我們常年積蓄的潛力所在,這樣……”

少年重重地將手掌拍在同心圓上:“這樣纔是一個完整的‘圖示’。你看,元神居於內,識神居於外;隱識在深處,顯識在淺處,形成一個層次分明的三層結構,通神境界一切的修行,都能用它表示出來。喏!”

葉途食指從圓心開始,劃了兩條線,一直探出兩層圓環之外。

餘慈先是一怔,繼而重拍大腿,已是和自身的修行經驗對上號了:“分識化念!”

葉途笑得極是開心:“不錯,經過‘凡俗三關’的修煉,神魂逐漸壯大,其實真正壯大的是神魂最深處的元神。強大到一定水準,它就能穿透識神,把靈力透出來、也能主動感知外面的信息。我們便把前者叫‘神念’,把後者叫‘神識’,二者統稱爲‘神意’,這也就是通神的第一步!”

聽到這裡,餘慈恍然大悟。

神魂體系就是如此:元神、識神爲其基本的構成元素;識神又可分爲顯識和隱識;元神、隱識、顯識由內到外,形成了神魂的基本結構。

至於神念、神識以及二者的統稱“神意”,都是基於元神本身而衍生出來的概念,只是一個分支層次。

這樣,輕重主次就分開了。

他的反應對葉途而言,就是最好的獎勵,少年示威性地揮揮手,白皙的臉上透出興奮的紅光,他再接再厲,手指以外環邊沿爲起點,扯了十幾個箭頭,向內聚合:

“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要使可以控制的意念儘可能地向內擴展,使不可捉摸的隱識儘可能地向可以控制的顯識轉化,也就是‘洗煉’,是通神境界修行的重點環節。

“要知道,隱識中藏着太多的情緒和慾望,良莠不齊,泥沙俱下,可以說是人心中最髒的角落。修行時,劫數往往從此而起,乃是心魔的發端,若不細加洗煉,莫說修爲難以進步,就是真的上去了,根基也是虛的,早晚都有坍塌的一天。”

說到這兒,葉途搖了搖頭:“這裡就體現出一門好的長生術的重要性了。平常的服氣存思,導引吐納,最多就是練到分識化唸的地步,但從‘洗煉’這一步起,必須要有一門合格的長生術爲指導,修行界每個宗門都有他們獨特的‘洗煉’之法,餘大叔是散修,這一點當真爲難。”

餘慈當然知道自己的問題,不過在葉途面前他也不會表露出來,只是笑道:“車到山前必有路,機緣一事,誰說得準呢?”

葉途想了想,道:“不如這樣,餘大叔和我一起回東海吧。我們半山島在長生術上也是別有一功。大叔的劍道造詣又這麼好,我回去和師傅講,讓他把你收歸門下,豈不大好?”

少年倒是越說越興奮,餘慈也有些意動,但沒有抱太大希望。葉途雖然沒有認真介紹過自家宗門,但從他偶爾露出的口風裡,也能感覺到,那半山島上多上葉氏一族,外姓極少,這樣的地方,想投身進去,可不容易。

所以他只是笑了笑,拉着葉途回去正題:“長生術的事以後再說,你剛剛到‘洗煉’,後面呢?”

葉途又因爲自家的設想而興奮起來,情緒更是高漲,流利迴應道:

“當我們把所有的隱識全部洗煉一遍,徹底轉化爲我們可以意識、控制的顯識之際,便證明我們對精神的控制和把握已經到了某個高度,這時再沒有隱識、顯識乃至於識神的說法,統稱爲‘陰神’。陰神既成,神魂裡面蘊藏的龐大潛力也會逐步開發出來,使神魂強度突飛猛進,直至脫離肉身,出竅神遊,那便是第三步的功夫!

“這樣,與這三步相對應,通神境界有三大徵驗:第一個就是分識化念,爲通神之始;第二個是真靈顯化,爲通神之軸;第三個就是陰神出竅,爲通神之成!”

“何謂真靈?”餘慈一語問到了最關鍵處。

葉途對答如流:“照見本心爲真,諸竅通達爲靈。真靈是對應隱識而言,能使隱識顯化、初步明瞭自身最隱秘心意的輪廓,內裡元神則煥然光照,通過這輪廓投影於外,形成種種不同的靈光,此即真靈是也。其實就是元神穿透了識神形成的影子,僅此而已。”

聽到這裡,餘慈不免想到在頂門上下燃起的燈焰,按照葉途的說法,那個應該就是真靈了吧。

葉途點頭道:“正是,我看大叔你真靈灼灼如火,但形態單一,要知人之隱識天然就是自身的真實映照,所以通過其輪廓映現的真靈,其完整形態也應該是本身形象纔對。所以,你應該是剛剛觸及隱識,未及深入的層次。在通神境界初、中、上三階中,正是初階已畢,中階未滿的時候。

“大叔你進入通神境界才幾天,就達到這種地步,已經非常厲害了。應該是‘凡俗三關’時,基礎牢固……對了,你修煉的是存思觀想之類的法門,比起那些由外而內、或者單純導引吐納的人,在滋養神魂上有很大優勢。”

葉途的博學確實讓餘慈十分佩服。然後,少年便開始收尾:

“若是完全成就人身,無有二致,便說明隱識已經洗煉成功,那已經是陰神的層次了。到那時,陰神爲形、真靈爲影,反觀元神,便如日月經天,這時的元神,可以‘陽神’相稱。當然,現在的‘陽神’還只是一個稱呼,與日後‘聚則成形,散則化氣’的‘陽神’修爲,還有很長的距離。”

葉途說到這兒,餘慈不由得拍腿讚歎,不管這小子說得深淺如何、正確與否,這一連串理論確確實實可以自圓其說,有始有終,他今兒算是開了眼界了。

他越是如此,葉途越是開心,不但嘴上說着,也根據地上的圖形反覆示意,不求講得多麼細緻,卻是將一個完完整整的修行輪廓,逐步顯露出來,比先前死摳書本,滿口之乎者也,實在高明瞭不知多少倍。

此時此刻,餘慈忽然有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當下聽得更是仔細。兩人一個講得賣力、一個聽得認真,渾不知時間流逝。慢慢的,餘慈也開始詢問問題,以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信息。他對劍道更感興趣一些,故而幾個來回後,便問起了“元神馭劍”的事情。

“元神馭劍的話……可又要延伸了。”葉途沒有準備這個問題,他撓了撓頭,做了次臨場發揮:

“元神馭劍是‘以神合氣’的應用,這個‘以神合氣’和我前面說的,其實不屬於一個系統,而是牽扯到煉氣鍛體這方面的東西。說白了,就是神魂與周身元氣交/合,即精氣神三者渾融,不分彼此,所謂‘神氣合抱’、‘神入氣穴’、‘三一合元’是也!由此形成‘罡’、‘煞’之類的高層次力量。以之貫注在劍上,便能馭劍通神,同時提升元神的活性,是很實用的一門技巧。”

“唔,聽起來不錯……”

“那是當然,旁人也就罷了,對劍修來說,元神馭劍是養劍育煞的根本,是要用上一輩子的基礎。倒是餘大叔你無師自通,說明修身的根基打得牢固,元氣充沛,使劍的天賦更了不起啊!”

“要求那麼高?那顏道士……”

“什麼顏道士?”葉途一臉迷糊。

餘慈當即把他與顏道士交手的情況說出來,重點描述了最後威力巨大的一劍。

葉途聽了直髮愣,喃喃道:“不會吧,元神馭劍什麼時候是個人就會了?”

他搖搖頭,稍定神,開始給餘慈解釋:“這裡有一個神氣相抱,轉生化氣的關鍵。此氣非彼氣,而是罡、是煞、是先天一氣,比人身修煉的真氣要更高一層。乃是日後還丹境界的修行成果,通神修士很難淬鍊出先天一氣,便是有,也是瞬間神氣合流,憑的是靈光一現,不可能長久保持。

“那個顏道士我沒見過,但聽大叔你的描述,此人發劍之前,真靈懸照,以神馭氣,恐怕就是元神馭劍沒錯。不過刻意作勢,還是落了下乘,倒是那威力有點兒……對了,九陽符劍借我看下。”

他要過九陽符劍,仔細看了一回,便笑道:“是了,這符劍旁的也就罷了,卻有符紋積蓄煞氣,大概是靠元神馭劍還有別的什麼法門激發出來,才顯得威力極大,這裡面倒也不全是顏道士的本身實力。”

餘慈低頭觀察,依着符紋走向推演一回,發現果然如此。他也記得從顏道士那邊得來的玉簡上,確實有這方面的內容,只不過他沒來得及研究而已。

點點頭,他正要再次詢問,猛禽兇獸的騷動卻是有些要擴散的意思,腳下更是突起一波劇烈震動。葉途正對着坡地邊緣,目光掃去,忽地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寫出來這種理論,其實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但爲了以後情節發展,還是放這兒了。兄弟姐妹們覺得葉老師講清楚了,請鼓掌兼送收藏和紅票,覺得沒看明白的,請送鞭策性收藏和紅票,謝謝。

第175章 主客易位 天闕佛影(中)第288章 元磁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第143章 勢急第63章 刺殺第244章 生機沉澱 深淵血眼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上)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三)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上)第16章 靈光明透 脫困之法(下)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中)第190章 差別第71章 分流第80章 信衆第195章 緊迫第124章 巧結連環 海天陣禁(下)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上)第147章 立場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上)第78章 舊殿遺骨 招引天魔第49章 幻法第77章 初次登臨 死星靈障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四)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五)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中)第214章 一語落凡 雛鳥觀飛第154章 爲王前驅 貫穿南北(下)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五)第238章 追源溯流 藏洗日月(下)後記之一第175章 出竅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下)第250章 清歌第10章 尾隨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上)第25章 神應天域 丹成五彩(下)第266章 死劫觸發 應劫之人(上)第257章 死手第119章 東支祭品 接踵而至第195章 緊迫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六)第16章 伏擊第130章 意存人失 心撩劍至(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上)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93章 覆盤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三)第67章 巢穴第52章 毒刺連環 天外劍來(上)第95章 寄託第50章 分心第85章 亂源第175章 主客易位 天闕佛影(中)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五)第79章 自成妄境 七情病變第113章 火輪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中)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上)第190章 靈變陰陽 誰主沉浮(上)第405章 求解第64章 元氣堅壁 鎖心之劫(上)第319章 鬼盒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上)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中)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中)第133章 蛛網第70章 何物爲稀 何者爲貴(上)第315章 危急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七)第27章 獵場第126章 暗存殺局 誤中副車(上)第142章 反穿第97章 砸場破局 絕大手筆第43章 現形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三)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八)第138章 背議是非 激盪魔潮(上)第89章 廢料碎片 暗流涌動(上)第136章 天遁難知 太淵在北(上)第24章 斑點第139章 觀察第152章 任君處置 真身回返(上)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中)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下)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中)第49章 一劍滅法 一諾千金(中)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中)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中)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下)第224章 下棋不語 表態無聲(下)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第253章 歲寒凋零 華嚴夜宴(上)第335章 逝水第69章 雲霄道境 封神祭臺(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一)第290章 方寸魔國 極道神力(上)第105章 本來面目 本來手段(下)第27章 祭法第284章 損元突襲 妄境成圖(下)第201章 上善之印 月中之城(下)
第175章 主客易位 天闕佛影(中)第288章 元磁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第143章 勢急第63章 刺殺第244章 生機沉澱 深淵血眼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上)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三)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上)第16章 靈光明透 脫困之法(下)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中)第190章 差別第71章 分流第80章 信衆第195章 緊迫第124章 巧結連環 海天陣禁(下)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上)第147章 立場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上)第78章 舊殿遺骨 招引天魔第49章 幻法第77章 初次登臨 死星靈障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四)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五)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中)第214章 一語落凡 雛鳥觀飛第154章 爲王前驅 貫穿南北(下)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五)第238章 追源溯流 藏洗日月(下)後記之一第175章 出竅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下)第250章 清歌第10章 尾隨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上)第25章 神應天域 丹成五彩(下)第266章 死劫觸發 應劫之人(上)第257章 死手第119章 東支祭品 接踵而至第195章 緊迫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六)第16章 伏擊第130章 意存人失 心撩劍至(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上)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93章 覆盤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三)第67章 巢穴第52章 毒刺連環 天外劍來(上)第95章 寄託第50章 分心第85章 亂源第175章 主客易位 天闕佛影(中)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五)第79章 自成妄境 七情病變第113章 火輪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中)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上)第190章 靈變陰陽 誰主沉浮(上)第405章 求解第64章 元氣堅壁 鎖心之劫(上)第319章 鬼盒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上)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中)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中)第133章 蛛網第70章 何物爲稀 何者爲貴(上)第315章 危急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七)第27章 獵場第126章 暗存殺局 誤中副車(上)第142章 反穿第97章 砸場破局 絕大手筆第43章 現形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三)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八)第138章 背議是非 激盪魔潮(上)第89章 廢料碎片 暗流涌動(上)第136章 天遁難知 太淵在北(上)第24章 斑點第139章 觀察第152章 任君處置 真身回返(上)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中)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下)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中)第49章 一劍滅法 一諾千金(中)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中)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中)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下)第224章 下棋不語 表態無聲(下)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第253章 歲寒凋零 華嚴夜宴(上)第335章 逝水第69章 雲霄道境 封神祭臺(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一)第290章 方寸魔國 極道神力(上)第105章 本來面目 本來手段(下)第27章 祭法第284章 損元突襲 妄境成圖(下)第201章 上善之印 月中之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