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一分爲二 五有其四

大黑天佛母菩薩看到,“虛空洞隙”深處,是滾滾紅塵,十方濁世。

西方佛國確實是開啓六道輪迴,助她“轉世”,可這種時候,真要投身輪迴,那後果想想就覺得不寒而慄。

她再不管氣機如何混亂,拼盡全力,抵禦太玄魔母造成的法則體系動盪,更要將法慧打滅,但爲時已晚。

六位佛陀捨棄一切,以神通加持,就算隔着千山萬水,就算此時的法慧也是老朽不堪,迸發出來的力量、層次,對此時的大黑天佛母菩薩而言,還是全面碾壓。

更何況,六道轉輪之上,還留着她和十方魔靈的印契,就算此時佛門實質上已經卑鄙地違逆了咒誓,可就像法慧所言,這依舊是幫助她轉生,還有束縛之力。

法慧渾濁的目光所指,她好不容易聚起的一應神通法力,都是消融。

一側十方魔靈也在掙扎,此刻幫不上忙。

她還指望“黑天教”數劫經營下來的信力支撐,可這個渠道也被六道輪迴切斷。

此時她完全成了暴風雨中飄搖的小舟,在所有的依仗都不可恃之時,心思倒是諷刺地愈發清明起來。

她在想:佛國那些禿驢如此狠絕,其實並不奇怪。

就算她交出了六道輪迴真意,佛國那邊還要經過不知多少劫時光,纔算真正入手,而就算入手了,也不過就是回返原點,那時天地變革已過,誰還知道是什麼模樣?

怎如一步到位?

如今就算西方佛國舍下了六位佛陀,可如今“絕地天通”,六道輪迴架設在真界之中,又等於橫亙於真界、佛國之間,有如天塹,安全有保證,還能立成完整架構。

此後只需依序添補,就有可能在此基礎上,重新搭建起十法界來。

從時機、收穫等方面考慮,兩邊的計劃完全沒有可比性。

只要能過得“佛陀捨身”這一關,她也要選擇後者。

心思越是清明,感覺越是苦澀:

若早有此眼光,也不至於淪落至此,難道以我的真實根基,只能支撐這麼一點兒東西嗎?

無可抵禦的疲憊襲來,低迴的心志再難復振。

就是這一念之別,“虛空洞隙”中的吸力便是強大到了不可抗拒的地步。

大黑天佛母菩薩再也維持不住身形,就此崩解,身化虹光,投入虛空洞隙內的莽莽紅塵裡去。

十方魔靈本來還與大黑天佛母菩薩合擊,見到此景,一時怔然。

也在此時,“虛空裂隙”竟是封閉。

“你……”

“師叔莫要表錯了情。”

法慧漏風的嘴巴,說不出太好聽的話來,幾乎掛不住骨頭的鬆馳皮肉,便是微笑,也是絕爲可怖:“

“我與我那徒兒不同,一生不作口戒,十句話中,九句是假,早已預定了地獄道的位置,故而稱大士、稱師叔,也不要當真。我若稱師叔,也是當是對那位發大宏願、承大因果的十方慈光佛,而不是對你這悽悽鬼影、渾渾魔相。

“至於關閉輪迴,實是法界初成,送大黑天轉世已經比較吃力,接下來還要溫養大段時間,故而就到此爲止——只不過,似乎也不須貧僧相送。”

直面十方魔靈複雜到無以言表的面孔,法慧顫巍巍舉手當胸: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你這賊禿!”

一貫冷靜的十方魔靈,此時也終於破功,憤怒、絕望等種種負面念頭不過是剛剛翻起,別處感應已如潮水般涌來。

那是來自於“七祭五柱”的體系感應。

就在剛纔,只是搭起簡陋骨架的體系,又拼接上了一塊。

這個結果,讓十方魔靈腦際都是空白了半晌,心神恍惚之中,忽然外擴,看到冥冥虛空之中,撐開了一片區域,內裡有無數法則紋路排布,形成縱橫交錯,疏密結合的複雜網絡。

而在這網絡之中添充天地元氣,就自然形成了一座恢宏仙宮羣落。

依稀與碧落天闕很是相似。

其上根據法則結構不同,劃分爲五個區塊,各區塊法則塑形後,建築風格都不盡相同,卻出奇諧和。

而在仙宮羣落中央處,有一座大殿,以元氣化爲磚瓦樑柱,如雲堆砌,雷霆遊動其中。

殿中本是空無一人,可就在十方魔靈投注意念之時,雷霆迸發,雲氣翻卷,憑空凝就一個人影,且是好生熟悉。

大黑天佛母菩薩!

此時的大黑天佛母菩薩,彷彿就該位於仙宮雲殿的核心,乍一現身便居於中央主位之上,巍然而坐,自然運化氣機,吐納風雷,自具威嚴。

十方魔靈還察覺到,之前被六道輪迴切斷的信力渠道,重又移轉傾注過去。

各方力量集聚,“大黑天佛母菩薩”又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之前還略有些“僵硬”的細微處,變得靈動起來,不再是一個雕像,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存在。

這是……

十方魔靈又一個恍惚,便在此刻,對方一直低垂的眼簾擡起,牢牢鎖定他投射過去的意念,移轉方向,四目交投。

剎那間,十方魔靈心神劇震,本來就在急劇變化的法則體系動盪中艱難掙扎,此時愈發地把持不住,法身更有崩解之勢。

他已經看明白了。

正與他對接的,就是“七祭五柱”體系的顯化。

大黑天佛母菩薩被強行轉世,其實就等於是被投進了這體系之中,循着既定的章程,變成了這威嚴神明,就此上位。

如此手段,類似於上清體系的封召之法,只是其多劫以來,好不容易聚合而成的靈性,便在“封召”的過程中重洗一遍,就此抹去。

如今,煌煌威嚴之下,屬於修行人的那份根本之物,已經空空蕩蕩,只有不可抗拒的法則力量,隔空刷下。

十方魔靈現在明白了,爲什麼法慧要“關閉”六道輪迴,

確實,在大黑天佛母菩薩歸位之後,“七祭五柱”中,已有“五祭三柱”在位,生死、靈昧、真幻、超撥、陰陽均有所本,不計入“道德”的話,天與天人,共計五類根本法則已經齊備,新體系隱約成形,反過來對其餘部分,就形成了更大的“引力”。

再加上太玄魔母等於是半邊身子嵌進去,只待對真界天地法則體系的催化到了一定程度,就要合入新體系之中,思來算去,竟然只剩下他一個,大勢傾壓,分外難以承受。

十方魔靈知道,他的大限已經到了。

其實,決定成爲“五柱”之一,所設想的結局,與現在也沒什麼差別,不是嗎?

一念既動,十方魔靈最後一點兒抵抗的力量也就此崩解,魔軀法身燃燒化虹,順着早已經搭建起來的“甬道”,投向冥冥不可知的虛空深處。

虹光映空,一切歸無。

北荒區域,此時亂成了一鍋粥,天地法則體系的激烈動盪,已經覆蓋了這裡,本就因爲無天焦獄撞擊、八景宮、陰山派強攻地獄道波及,死傷慘重的各路修士,連修養的機會也沒了。

這裡懂得天人九法,感應法則體系的修士,寥寥無幾,可是天地元氣的激烈變化,恨不能頃刻冬夏,一瞬春秋,再加上普遍心性修爲不足,試圖修行、療傷的修士,轉眼就死了一批。

當這個消息迅速風傳開來,一時北荒震怖,各堂口、宗派嚴令屬下修士靜默、深藏,像是烏龜般藏到了泥塗裡去。

而那些個本就不知生死爲何物的蠹修們,則迎來了狂歡的節日。

他們失去了堂口、宗派的約束,又沒有生死的顧忌,當下歡呼着衝上街頭,一邊抽食着鬼獄散,一邊對着自己順眼、不順眼的一切,發泄着連他們自己都不明白狂亂情緒。

半日之間,北荒十城,有小半都爆發了騷亂,甚至連三家坊的坊市,都受到衝擊,坊市內外,鋪滿了衝擊與被衝擊者的死屍,其中又有一半以上,都是在劇烈元氣潮汐的沖刷下,氣機倒錯,走火入魔而死的。

不管北荒究竟是怎麼一番亂象,在大能者眼中,也不過就是螻蟻的爭食,不值一提。

他們關注的要比這個“高級”得多。

尋常的修士,只看到元氣潮汐的影響;已經接觸到法則體系層面的修士,卻是看到了最爲“直接”的變化。

在北荒,就是無天焦獄和真界對撞後,法則體系的交融進程。

隨着法則體系的急劇變化,這個進程快了何止十倍!

在此之前,無天焦獄和北荒區域,就像是“真界”和“血獄鬼府”兩對公牛的犄角,兩邊是徹底殺紅了眼,你的角刺入我的胸口,我的角扎進你的腦顱,各自都是血液迸濺,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局面。

如果這時候,還有一位“大力士”,是完全可以憑藉蠻力,將兩頭“公牛”強行分開的。

可現在的情況就是,兩邊的“犄角”,在法則體系激烈動盪的催化下,迅速與對方的血肉生長在一起,甚至兩邊的身子都在溶解,彼此交融。

真界北荒,血獄鬼府的無天焦獄,已經是聯成了一個整體。

想要撇開嗎?那就將這一處“混合區”徹底打碎吧。

可以想象,這已經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至此,大梵妖王的“入侵真界計劃”,已經等於是成功了大半。

可是,十方大尊作爲大梵妖王在真界的重要手下之一,卻是高興不起來。

這些年,十方大尊進步神速,已經有劫法宗師的修爲,又有餓鬼道的一應神通加持,說是個大劫法宗師戰力,並不爲過。在大梵妖王的諸多手下還沒有完全適應真界“氣候”的時段裡,他和已經在主持地獄道的趙子曰,就是當之無愧“前鋒主將”。

法則體系激烈動盪的影響,自然也波及到了十方大尊,他也在努力平復紛亂的氣機。

由於“餓鬼道”身爲法界,自具虛空,只要能將外部氣機收攏,他會比絕大多數人都更早地恢復過來。

可是,現在他卻碰到了一個極爲棘手的問題。

在他心神沉入“餓鬼道”法界之際,卻是見到了一個胖大和尚,對他微笑。

外魔?心魔?

十方大尊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個,在大梵妖王手底下這麼長時間,對於抵禦魔頭侵襲,他還是很有經驗的。

心念動處,法界中不可計數的餓鬼,便就近發動,撲擊羣噬而去。

其中自然含蘊着清除“魔頭”的心法奧妙。

然而情況卻有些不對,千百餓鬼撲食上身,撕扯肌體,那胖大和尚卻不管不問,只雙手舍什,盤坐在地,頌經曰:

“我今爲利諸衆生故,證於最勝無上道故,大悲不動舍難捨故,爲求菩提智所贊故,欲度三有諸衆生故欲滅生死怖畏熱惱故……”

便在頌經聲裡,有餓鬼吞噬他的血肉,有餓鬼尋隙鑽入口鼻、肺腑,有餓鬼直接切開其頭顱,吸食腦髓,吱吱有聲。

可不管是怎樣的遭遇,經文不斷,禪音不減。

是幻像嗎?

十方大尊目睹的是這一幕,與他心神融合的餓鬼道,傳來的則是最直觀的消息,可畢竟才執掌餓鬼道數十年,其中與佛理相關的深奧玄通之處,連他也不盡識,心中難免不安。

便在此時,大梵妖王隔空傳訊:

“小心佛國……退回來!”

竟是要十方大尊遁入已經半與真界對接的無天焦獄,中間還要穿過地獄道。

也就是當初八景宮、陰山派四位地仙聯袂攻來之時,纔有這般指令。

十方大尊不敢怠慢,事實上一聽到“佛國”這兩個字,他就是莫名心虛。

依大梵妖王指令,他想退走,且將這邊情況傳遞過去,可心神忽地微痛。

再看眼前,已經有餓鬼鑽進胖大和尚內腑,又從腰腹穿出,應該是飽食一頓,懶洋洋趴在胖大和尚腳邊,如一頭養熟的大狗。

等等,餓鬼道中的生靈,莫不是受業力所染,貪慾無盡,不得滿足解脫,怎麼會有吃飽這一說?

而且,那頭餓鬼,真的變成了狗……還懂搖尾巴呢!

十方大尊眼珠都要突出來,如果他有眼珠的話。

“善哉善哉!”

胖大和尚停止頌經,開口說話,聲音宏亮,震動一界:“輪轉化生,無有終始,一切法界,由心而出。施主貪於神通法力,心化餓鬼,已至淪落,至今還不覺悟麼?”

十方大尊正要罵回去,心神陡地一激,莫名就是渾身顫抖,有飢餓貪婪之念,排山倒海而來,讓他直想吞盡眼前所見的一切,

包括那胖大和尚,包括所有同樣飽受飢餓之苦的億萬餓鬼。

“禿驢可惡!”

他一聲厲嘯,身軀驀地漲大,已經施展出鬼子母的胎生分化神通,無窮無盡的餓鬼浪潮鋪開,瞬間將胖大和尚淹沒。

十方大尊一手製造這一幕,卻是沒有半點兒喜悅念頭,有的還是如火燒一般的飢餓貪慾。

還不夠,還不夠!

正在心中咆哮之時,灰色的鬼物浪潮之中,那胖大和尚緩步而出。

當然,此時已經萬萬當不得“胖大”之形容,其一身血肉,零零落落,便是臟腑,骨架,也是殘缺,然而身邊餓鬼,都現出飽食滿足之狀,或化爲畜牲,或化爲人形,虛化而逝。

每消逝一個,便有一層佛光綻開,如此層層鋪疊,最後化爲一座九品蓮臺,承託佛骨,無上光明照見,重又化現法身,只是已是形銷骨立,不見胖大之形。

和尚微微一笑:

“你我已是同類,我渡不得自己,還渡不得你嗎?”

十方大尊聽不懂和尚的意思,卻被和尚無邊佛法驚得兩眼發直,知道情況大大不妙,連貪慾飢渴之念都給壓下,欲待翻身逃走,卻莫名是全身乏力,鬼子母法身隨即崩解,軟跪在地上,眼看着那由胖變瘦的和尚足踏蓮臺,飄然而至。

和尚手撫他頂門,微笑道:“今後,你仍以十方爲名,可曰十方尊者。”

又是頌偈曰:“渡人不渡我,業緣眼前過。他日寂滅時,當知功與果。”

餘音尚未散盡,大梵妖王已經感應到這邊的變故,神意透空而來,兩邊瞬間對衝千萬重,和尚鋒芒不露,卻守得如山嶽一般,使得大梵妖王明白,他再沒了插手的機會。

“禿驢可惡!”

大梵妖王神意恨恨而回,直到無天焦獄,本體所在的黑魔法壇之上,怒氣仍盛。

“他們都瘋了嗎?”

今天,大梵妖王丟掉的,可不只是一個餓鬼道,甚至黃泉秘府中的地獄道根基,也是被佔了。用來十分順手的趙子曰,同樣是被自伐根基,降入六道的西方佛陀收了去。

論修爲,他比這幾個自墜六道的佛陀強了不止一籌,可問題是,人家六道輪迴,流轉不息,齊齊過來六位,便是有幾個沒有法界依託,可純以神意壓制,也是可怖。

他幾次衝擊,都被憋屈地打了回來,就算他也能糾集手下、幫手,可西方佛國那邊,就都是呆子嗎?

至此已知,至少在一劫之內,六個佛陀修爲沒被六道濁流沖刷消磨之前,很難再有進展。

經營了數十年,無數資源堆過來,本已爲是固若金湯的前進根基,沒有敗在八景宮手上,卻是被西方的禿驢打了個冷不防。

真是活見鬼……

大梵妖王發怒,與他“無明魔主”的本質相關,腦子其實還是清明的。

他知道,在此局面下,北荒只能是作爲一個銜接點了,若不想半途而廢,只能將無天焦獄繼續往西南方向,也就是天裂谷一帶延伸。

這豈不就是合了羅剎鬼王的意?

這羣禿驢,一定是早和羅剎鬼王有了勾搭!

現在誰都能看出來,羅剎鬼王所經營的大勢已成,真界將成爲貫通血獄鬼府、九天外域的中樞,當然還有水世界等大大小小的虛空世界。

日後若還要發展壯大,就必須要在這裡佔得一域,時間緊迫,他再沒有別的選擇。

故而明知是羅剎鬼王的算計,他還必須咬牙吞下這枚苦果。

“難道,我真不如她?”

大梵妖王咬了咬牙,新的指令發出去:“就去天裂谷!”

便在大梵妖王無奈吞下苦果,移轉目標之際,佛國之人,也在品嚐勝利的果實。

“至此六道已定。”

在碧落天闕,待大黑天佛母菩薩和十方魔靈歸位之後,一直靜坐等待的法慧,緩緩起身,看了眼重新恢復平靜,躺在榻上的太玄魔母,一聲佛號,慢慢走出宮殿廢墟,到前面本是供是無量虛空神主的正殿之前。

他步入其間,六道轉輪從眉心輪放出,投往空無一物,卻又是北荒及周邊區域億萬生靈信力匯聚的神臺上。

剎那間,轉輪衝高,又自壓下,如是反覆數次,終於穩定。

由此,六道輪迴真意,便滲入到碧落天闕的體系之中,也滲透到北荒億萬生靈的心念之內。

到了此刻,碧落天闕存在與否,都不重要了。

事實上,在他目光所不及的宮闕一角,已經開始崩潰。

對此,法慧並不在意,又安然跌坐,默默頌經,一身骨肉,便在禪音之中,緩緩消融。

此後等待他的,不是極樂世界,而是八寒八苦、近邊孤獨等十八地獄的永世折磨。

可至少在此刻,他甘之如飴。

“在那羣和尚的設想中啊,東西修行界分離,以西方爲上界,以東方爲下界,分立四法界和六道輪迴……是不是很有意思?”

“……”

“不過呢,我的想法是,承載了血獄鬼府、九天外域的真界部分,體積龐大,份量足夠,毫無疑問就是主體,佛國除非是徹底一刀兩斷,否則就要依循天地法理,圍繞旋轉。

“法則體系上,很清楚了,就是類似於絕地天通,他們要超然,就超然去。真界這邊,必須是多種元素混合,生冷不忌,現在是這樣,以後甚至需要更多。如此才能真正對巫神搭建的法則體系形成衝擊。

“控制中樞上,當然是‘七祭五柱’,極寒你不會發白日夢,讓我把凍寂魔國用上去吧,其實我歡迎啊。我們做的這個,類似於上清封召體系,最起碼要有五個‘神明’主持,你要替哪個?”

極祖啞然失笑:“既然鬼王都不去坐,我何必湊這個熱鬧?”

恭賀二十八樓書友一舉成就盟主尊位,感謝無上神通加持!

我們繼續。

第四百章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八)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二)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六)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中)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二)第20章 乘龍馭風 名動天下(下)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中)第一百六十八章第210章 真形仙蛻 知難而退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下)第42章 老古第33章 觀書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中)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四)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上)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上)第176章 心煉之鎖 靈昧之火(上)第143章 超拔鎖鏈 長河掠影(上)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三)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中)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中)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中)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上)第51章 慣養第146章 急轉直下 四面楚歌(下)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五)第13章 始動第226章 發掘第373章 小劫第3章 追魂第69章 推衍真諦 多方爭奪(上)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中)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三)第153章 重現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中)第341章 不純第139章 定心之簪 抵天之劍(下)第138章 移魂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下)第137章 燕燕于飛 差池其羽第130章 意存人失 心撩劍至(下)第三百六十一章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六)第252章 贈禮第52章 毒刺連環 天外劍來(下)第89章 妙相第52章 毒刺連環 天外劍來(中)第90章 風雲際會 門閥強人(上)第95章 寄託第243章 話事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上)第252章 蜃樓遠景 長青近況(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二)第8章 收穫第268章 敵情反制 地利之便(上)第63章 奪舍第100章 談判第234章 洞開天門 顯化衆生(下)第282章 生死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八)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上)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下)第57章 小樓故舊 雲舟北上(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一)第111章 神術第171章 無量之祭 天傾之變(下)第95章 玄巫合議 八景之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四)第173章 凹坑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上)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上)第260章 賭鬼第205章 帶路第200章 化形十煞 形神妙化(下)第262章 秘界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中)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上)第332章 觀影第52章 毒刺連環 天外劍來(上)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三)第46章 蠢貨第33章 觀書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下)第56章 傾城一舞 虛名之爭(上)第290章 方寸魔國 極道神力(上)第62章 幃帳激戰 連續反轉(下)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中)第五十三章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中)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中)第8章 一席之地 一堡之宗(上)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第396章 主動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中)第348章 歸鞘第139章 截分第33章 天外法旨 雲上真身(上)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中)
第四百章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八)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二)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六)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中)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二)第20章 乘龍馭風 名動天下(下)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中)第一百六十八章第210章 真形仙蛻 知難而退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下)第42章 老古第33章 觀書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中)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四)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上)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上)第176章 心煉之鎖 靈昧之火(上)第143章 超拔鎖鏈 長河掠影(上)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三)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中)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中)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中)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上)第51章 慣養第146章 急轉直下 四面楚歌(下)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五)第13章 始動第226章 發掘第373章 小劫第3章 追魂第69章 推衍真諦 多方爭奪(上)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中)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三)第153章 重現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中)第341章 不純第139章 定心之簪 抵天之劍(下)第138章 移魂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下)第137章 燕燕于飛 差池其羽第130章 意存人失 心撩劍至(下)第三百六十一章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六)第252章 贈禮第52章 毒刺連環 天外劍來(下)第89章 妙相第52章 毒刺連環 天外劍來(中)第90章 風雲際會 門閥強人(上)第95章 寄託第243章 話事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上)第252章 蜃樓遠景 長青近況(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二)第8章 收穫第268章 敵情反制 地利之便(上)第63章 奪舍第100章 談判第234章 洞開天門 顯化衆生(下)第282章 生死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八)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上)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下)第57章 小樓故舊 雲舟北上(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一)第111章 神術第171章 無量之祭 天傾之變(下)第95章 玄巫合議 八景之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四)第173章 凹坑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上)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上)第260章 賭鬼第205章 帶路第200章 化形十煞 形神妙化(下)第262章 秘界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中)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上)第332章 觀影第52章 毒刺連環 天外劍來(上)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三)第46章 蠢貨第33章 觀書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下)第56章 傾城一舞 虛名之爭(上)第290章 方寸魔國 極道神力(上)第62章 幃帳激戰 連續反轉(下)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中)第五十三章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中)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中)第8章 一席之地 一堡之宗(上)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第396章 主動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中)第348章 歸鞘第139章 截分第33章 天外法旨 雲上真身(上)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