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神庭爲基 天志不移

無數劫來,真界內外值得稱道的神通法門,參羅利那不敢說見識了十成十,也有九成九。

剛剛就覺得那黑底長卷莫名眼熟,如今寶誥入耳,哪還有不明白的?

勾陳帝御!

萬神圖!

正如寶誥中所言,無面法相所展現的威能,屬於“四御”之一的勾陣上宮天皇大帝。其統御萬神,主持兵革殺伐,但凡上清對外征戰,必由其掛帥,執萬神圖,明正綱紀,但凡星君神明,無不凜然從命。

可說是代表了上清征伐之道的最高層次。

此時隨寶誥讚頌之音,正與外道魔頭絞殺在一起的星君神明,力士道兵,有兵煞之氣,上衝星空,三垣四象,都似搖動不休。

如此天威,其實倒在其次。

三清四御寶誥,自上古以來,便有雛形,此後歷次修正、完備,直至上清葛祖以“萬古雲霄”,力闢玄門“虛無”之風,正本清源之後,便最終定型,此後十數劫時光,再無更易。

其內蘊法理教義,展現修持、神通之法,玄妙非凡,在玄門之中,歷代相傳,深入人心。

故而此界修行中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片斷,玄門中人,更是能夠倒背如流,

此時日沉星墜,天地如夜,魔國降世,秩序亂離,正人心動盪之際,如此恢宏正大的寶誥道章入耳,更有中天明月,神魔萬象,對那些惶惑不安的人們,感覺豈同尋常?

故而,就此和音,共頌寶誥的,絕不只是淵虛天君一方,不只是思定院、此界各個角落的上清遺脈,而是以千計、以萬計、以億萬記的玄門弟子,也有一些見神就拜的泛信之人。

也許他們的境界層次不高,有的甚至只是普通的凡俗,可在“信力”這個層面,深度可遇而不可求,廣度纔是衡量的最現實標準。

短時間內,真界四方,匯聚起來的信力,便如汪洋大海,無邊無際,亦都混化進入杳冥莫測的之層次,爲上清神明體系所用。

寶誥餘音未散,整個體系的架構,便已經真正擴散到了真界的每一個地域,但凡有明月照處,就是上清體系覆蓋之所。

當然,玄門神明,不是上清宗一家的神明,更不會集於淵虛天君一身。

此時此刻,雲中山、天極峰上,蕭聖人、連山、允星都仰望明月,

只有辛乙,倚坐在紫極黃圖之下,一直都沒有醒來。

“師尊?”

允星看向蕭聖人,想弄明白自家掌教的態度。

淵虛天君展現勾陳帝御的無上法門,對於真界玄門而言,其實是有益無害的。

玄門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淵虛天君也好,上清架構也好,都只是體系中的一部分,而所謂神明,都只是“道”之衍化,是一種獨特的轉化形式,不可能獨得所有信力。

便在此刻,但凡是體系之中,敬奉“三清四御”的宗門,都能得到香火信力的分潤,就算不能直接利用,增益修爲,也都有特殊的轉化之法,至少能給宗門弟子更多加持。

對別的宗門來講,這簡直就是天降橫財,便是當下情勢危急,也聊可自.慰。

可是,對於八景宮來講,剛剛立起了八景三十六天,加持一界,又合縱連橫,統御玄門,將有作爲之時,淵虛天君這一手,實是有搶班奪權之勢。

玄門體系雖大,終究只有一個,又該體現哪一家的意志呢?

別忘了,上清、八景三十六天的架構,可是大有不同!

蕭聖人仰觀明月,沒有即刻迴應,倒是此時,天外鐘聲悠悠,連山側耳分辨,片刻奇道:

“鍾師兄說,淵虛天君是給他的法寶渡劫?”

允星移轉視線:“法寶?”

祭煉雙輪的法寶,生成靈性之後,確實有劫數可渡,就是傳說中的塑靈、成道兩重天劫。

成道之地劫太遠,自有天罡地煞祭煉之法以來,真正渡過的,似乎只有八景宮的叩心鍾——也就是剛剛與連山他們交流的那位,亦算一個地仙戰力。

而塑靈天劫出現的頻次要多一些,但一劫能有一個成功就算不錯,故而真界之中的塑靈法寶,那都是屈指算來,就能一一點名的,包準一個蘿蔔一個坑,幾沒有錯漏之理。

有心人都知道,淵虛天君身邊那批人裡,似乎就有兩個是塑靈法寶所化,都是戰力強絕,只比地仙弱上一線而已。

而現在,這位還要再來?

連山倒是沒有懷疑叩心鐘的判斷,那位已經是法寶修煉的巔峰成就,對於同爲造化所出的“同類”,感應頗爲準確,特別是強渡天劫,氣機外放之際,怎麼都能猜個大概。

可是,又是什麼樣的法寶呢?

對這個問題,“鍾師兄”語焉不詳,因爲它也看不明白。

連山與它探討:“淵虛天君所化明月真意極度精純,相關元素又太過複雜,似乎不應是單純的法寶渡劫之相。”

允星也加入進來:“弟子覺得,僅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得益最大的,應該還是上清體系。而上清體系的載體,就是太霄神庭,如果是太霄神庭渡劫的話……”

連山被允星這個說法給驚了一記,不過很快就是苦笑:

“若真如此,雲外清虛之天,也早該成就了。這邊雖是統一於完整體系之中,但包羅萬有,反而不好……唔?”

連山突然發現,他所描述的情況,和餘慈現在表現出來的法門,是何其相似!

“有關此事……”

蕭聖人突然開口,這下每個人都靜下來,細聽他的看法。

對此,蕭聖人莞爾一笑:“以我之見,你們說的都不爲錯,可能是法寶渡劫,可能是太霄神庭渡劫,也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既然元素已經足夠多了,多累積幾層也沒關係。”

“這……”連山和允星都是沉吟

“淵虛天君無疑是非常擅於整合紛繁蕪雜的事物,這一道真意,便是明證。還有,剛剛喬師伯祖傳回的有關離塵宗解良的消息,或可做一番參照。但不管怎樣,他能做到,對本宗,對本界,都是有益無害,何需過多糾纏呢?”

聽到“解良”之名,連山和允星都是若有所悟,也依言不再糾結於此事。

此時,允星又接着前面的話題,問道:“師尊,這神明之事……”

蕭聖人簡短道:“神明之事,全憑辛師兄作主。”

聞言,連山、允星都往紫極黃圖之下看過去,只是那邊剩下的,只是辛乙自制的軀殼,其不滅陽神,已經化入八景三十六天的體系中,很久沒有迴應。

但聽蕭聖人的意思,辛乙是要和淵虛天君商議嗎……還是已經開始了?

這個時候,參羅利那也從上清體系的變化中,得出了結論。

它的答案沒那麼糾結,只從最現實的結果逆推回去:

上清體系……在渡劫?太霄神庭在渡劫!

不,更準確地講,應該已經渡過了劫數。

天上天下,域內域外,全給這混帳給騙了!

這必然是在淵虛天君已經完全控制太霄神庭的前提下,方能如此。

參羅利那不免就想到一件事,當初它爲了奪取上清體系菁華,趁上清魔劫之時,派下一具本命分身,統合諸方魔主,誘殺上清宗在外修行的地仙,卻因太霄神庭封禁,至今沒有消息傳回,一應感覺都是斷絕。

如果是被毀了還好,可若是別的……

它注目夜空,無面法相那邊根本沒有表情可言,懸空的明月,也不會給它任何提示,頗有些深不可測的意味兒。

此時上清體系持續擴張,勾陳帝御威能水漲船高,在其統御之下,星君神明、力量道兵與外道魔頭的廝殺,竟是有搶佔上風的勢頭。

參羅利那很清楚,上清體系的四御之位,體現的是運轉法理,提供的是相應境界,豈不見一個大劫法宗師坐上那個位置,也能有無上威能?

在境界平等的情況下,自然是掌控的資源越多,潛在的力量越大,發揮的威能就越是強勁。

如今上清體系藉着勾陳帝御的威能,截流各方信力,成長的速度越來越快,這麼下去,可是要大費周折了……

正想着,震天鼓聲響起。

匯聚了八方信力的上清體系,又將勾陳帝御的威能向上推動。

此刻的夜空,感覺中像是漲了起來。

彷彿變成一個半透明的罩子,裡面影影綽綽,卻又真力彌滿,煞氣充盈,似乎有內蘊的某種力量,要打碎虛空,將破不破。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虛空深層的影像漸漸清晰。

那是信力經由上清體系、勾陳帝御法門轉化,形成的異象。

乃是無數世界、漫長時光中,爭戰殺伐的場景,有俗世攻城掠地,也有修士、魔頭、妖物之間的爭伐。

當然,這些註定只是背.景。

因爲勾陳帝御理應超乎具象的戰爭殺伐之上,是更形而上的“法理”的化身。

金鼓之音響至極處,一切反倒靜寂下去,爭戰殺伐的剛烈之氣、血腥之氣也不再充斥,只有無數劫來,無數世界,流轉不息的鼎革之理,含蘊其中,最終卻是形成超乎其上,萬世不移的蒼茫氣象。

真實之域上,九光分列,五氣成臺,和合渾茫,無有邊際,勾陳帝御居於其中,面目顯化,卻是無可形容,唯有淡漠寂寥的眼眸垂注。

參羅利那暗咒一聲“見鬼”,實是上清體系的成長,在信力供養下,速度遠超出他的預料。

煞氣垂落,如九天飛瀑,又似大雨滂沱,其中殺意內蘊,凌厲如刀。

“暴雨”轉瞬澆過魔焰風暴,滔天魔意竟給壓制、斬開,每一個外道魔頭個體,都遭煞氣刷動,個體最爲弱小的火瘟,當即通體僵硬,墜落如雨,十成裡面死了起碼六七成,聚合而成的境界,爲之驟降。

其餘刀蟻、千毒龍等亦不好過,更明顯的是連天接地的風暴,已被硬生生斬開、分散,當空明月自然穿透煙雲,跨過萬里虛空,照亮了已經淪爲魔國的天裂谷。

此界中人,直至此刻,才大概看到了天裂谷的情況。

怎一個“面目全非”了得?

當然,具體的情形,依舊只有參羅利那等少數幾人才全盤掌控。

墜落的大日,在參羅利那的精心規劃下,接連砸透真界和血獄鬼府,把無天焦獄、八苦陰獄幾乎攔腰砸斷,狂暴肆虐的衝擊力,沿着虛空裂隙向兩翼傳導。

如果此時有人在真界背面,傳說中的“天淵”細看,必然能見到那已經撕裂真界南北,並在不斷擴大的裂痕。

本來與真界天地不在同一個“層面”上的血獄鬼府,也是被這個衝擊硬生生地轟現了形,就像是硬嵌進裂紋裡的鐵釺,兩邊擺動,就使得裂隙再沒有“癒合”的可能。

至此、在物性層面,真界以天裂谷爲界,已經分裂成東西兩半,血獄鬼府則嵌在中央,像是一條巨蟒,勾住東方修行界這邊。

而在最中央,“血精源木”也已經完全融進入墜落的大日之中,確定了未來葬星的核心。

物性的格局如此,法則體系則要混亂得多。

此時複雜的虛空環境,就是始作俑者的參羅利那,一時也分辨不清。

但它不需要搞那麼複雜,隨着血精源木寄生成功,外道體系順勢鋪設開來,自然充斥了擴散的極限範圍內,鎮壓一切混亂的虛空環境。

如此格局,是外道魔國的骨架,自然不容人輕易看出虛實。

參羅利那心念微動,便血紅光芒亮起,屠靈魔眼,映照一域。

一切試圖以秘術窺探的宗門、勢力、個人,都是吃了記狠的,此刻爆碎了不知多少個水鏡寶物。

參羅利那的獨門的殺伐神通,煞氣比之勾陳帝御,絕不遜色,甚至具備更純粹的毀滅之力。

轟碎了一切窺探之眼後,非但餘力不減,反而勢頭再漲,直面勾陳帝御“觀人世鼎革”的無上法眼,二者在真實之域和實質層面同時交鋒。

此時的夜空,就像是神話裡天庭與魔國的爭戰,星君神明,魔頭外道,軍陣殺陣,絞殺在一處。

更可怕的還是真實之域的碰撞。

雙方的法則領域對衝,剎那間的碰撞,便是炸開了漫天的法則碎片,像是飛墜的流星,散落到真界的每一個角落。

天裂谷附近,更是發生了地形的劇烈變動,飛濺的法則碎片,就如傾盆大雨,絞碎了萬里地域,地脈損毀,生機全失,盡化焦土。

同時還有一點,開裂的真界在此動盪中“旋”開了。

分裂的真界,可不是“平平分開”就算完,也許西方佛國的大和尚最希望這樣,可是劇烈的元氣震盪,體系的迅速崩潰,還有參羅利那、淵虛天君的“適逢其會”,使體積對比中,完全不成比例的兩位,施加了足夠的影響。

算是“四兩撥千斤”吧……

由於是“旋開”的緣故,分離中有碰撞,碰撞中又有分離,整個真界都在顫動,當然,還有夾縫裡的血獄鬼府,以及外道魔國。

參羅利那意念沉沉,一邊與淵虛天君交戰,一邊有條不紊地計算。

這次的撞擊,是它刻意爲之。

一方面,它的外道魔國需要這麼一次撞擊,進一步佈置。

另一方面,它也必須要弄白,淵虛天君真正的虛實。

淵虛天君是利用了他與太霄神庭的奇妙狀態,利用這場劫數,與真界天地法則體系的糾纏,觸及天地萬物,奪取真界玄門體系的控制權。不管他最終能不能成功,至少在此刻,淵虛天君的根基,已經夯實到了一個讓他必須要正視的地步。

形容中所謂“如山如海”,比之淵虛君的大抱負,似也不怎麼夠看。

而激烈的衝撞對撼,氣機交感,無疑就是偵察底細最好辦法。

參羅利那在算計,勾陳帝御漠然以對。

其實他這邊,也不是風平浪靜。

雙方對撼之時,天域星辰顯影,有些迷離錯亂,好像重影一般——就像是兩張拓印的薄紙片,沒有對齊的模樣。

不過,星空還是漸漸化一,但“同又不同”的星辰之間,有星輝如線,交錯縱橫,彼此牽引,由於太過密集,整體上看,就如火焚之狀,一時漫天光焰,閃滅不定。

“天域星火劫?”

有見識廣的就看出來,這是外域劫數的一種,是因爲真界法則與外域星空真實法則的衝突,所造成的結果,也算是一次“由假還真”的洗煉。

然而,傳統中渡這種劫數,對真界修士實是有害無益。

只因在真界法則體系完善之時,排外性還是比較強的,對於宇宙真實法則,同樣也有一個“洗煉”的過程。修士在外域渡劫,回到真界,格格不入,麻煩就大了。很可能遭遇雙重劫數,且是沒完沒了……

至於到了地仙境界,自成一域,變與不變,也就沒有大礙。

可如今,一些有識之士就想到,真界天地法則體系崩壞,外域真實法則必須覆蓋此地,所有未成就地仙的修士,破關渡劫之時,恐怕都免不了這一遭。

淵虛天君這是在給人探路嗎?

也是在此刻,纔有很多人後知後覺:

怎麼還要渡劫?

莫不是前面渡劫渡得太輕鬆,域外星空法則意志也看不過眼了嗎?

實際上,天域星火劫還真沒有對淵虛天君造成太多威脅,過程看上去非常平穩。

由此可以看出淵虛天君的先見之明,根基夯實,渡劫自然容易。

這讓參羅利那有些搖頭。

通過先前的對撼,它也瞭解一些淵虛天君的根底,大約有些明白,貌似淵虛天君的“自闢天地”是分層的……

太霄神庭合於一層,其餘的好像又分了幾層。

剛剛太霄神庭先一步渡過,此時渡劫的是另一層?

當然,天劫纔不會管你一層還是十層,但只要餘慈控制力足夠,確實有可能實現這種“循序漸進”的效果,最後再作一整合即可。

對於參羅利那而言,淵虛天君怎麼渡劫無所謂,可問題在於,那位利用上清體系,還有某種極玄妙的方法,在覆蓋的廣度上、調運資源的效率上,隱約壓過了它,而且仗恃的境界不俗,圓滿完備或有不如,但駕馭起來也足夠了。

就是最不匹配的修爲,有了無窮無盡的元氣支持,有上清體系的高效轉化,也不能再稱爲短板。

它現在做一番評估,此時的淵虛天君,大約算是一個有境界、有修爲、有神通、有天地體系支撐的地仙大能。非要找一個人做參照的話……

八景宮的蕭聖人?

“……”

參羅利那一時也是無語。

若論它最不願招惹的對手,蕭聖人定是其中之一。有玄門體系加持,又有金科玉律無上神通,在真界地盤上,不像玄門領袖,倒和當年的巫神挺像,近乎不可戰勝。

如今真界法則體系崩壞,本以爲要省心不少,又跳出一個淵虛天君,且普適範圍有增無減。

轟不破淵虛天君的上清體系,它的外道魔國只能在外圍弄影,又如何錨定真界,利用它尋覓、捕捉轉世脫劫的虛空世界呢?

想到這兒,參羅利那又是冷笑。

羅剎鬼王那個不靠譜的傢伙,辛辛苦苦造就就一個“七祭五柱”體系,卻是錯過了最佳的爭搶信力資源的良機,難道就是爲人作嫁衣的?

唯一還算好消息的是,由於餘慈正在渡劫,變數極大,不像蕭聖人那般穩定。

那麼,還是要從天劫下手,域內不成,就走域外。

天劫的變數很大,特別是餘慈這種根基複雜,神通百變之人,更無法預測,有的就是預測成功了也插不上手。

比如這天域星火劫……

所以說,單純的“等待”不是個好辦法,它還是要主動出擊,製造機會。

正好,此界之中,有一個和他想法差不多的。

恭賀gphone99、buqi521兩位成就盟主霸業,感謝神通加持。

感謝秋色不落、番茄花骨朵、catfoot、danfeng19等書友的捧場加持。

第27章 祭法第199章 躁動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下)第112章 拒人萬里 三方亂戰(下)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中)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完)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中)第75章 影爆第110章 鏡中緣起 短兵相接(下)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上)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下)第84章 汰舊換新 壓力傳導(上)第80章 信衆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上)第116章 劍語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上)第35章 天篆第85章 正反圍殺 毒元之陣(下)第89章 妙相第196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中)第371章 窗外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四)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三)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下)第163章 驗心煉火 試平等珠第41章 難度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下)第389章 勸解第24章 逼宮勸退 十年之約(下)第263章 馭器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上)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上)第319章 鬼盒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中)第30章 太淵淺探 百靈初成(中)第266章 死劫觸發 應劫之人(上)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下)第157章 山腹第286章 巧遇第170章 口發天憲 紫極爭鳴(下)第5章 符劍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第23章 三寶雲舟 次第飛訊(二)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三)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中)第265章 預位第55章 傻子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中)第93章 玄真高遐 風煙俱靜第136章 分組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上)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二)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一)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上)後記之四上第212章 玄蒼第13章 魔種有別 野心無邊(上)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上)第61章 雲房密事 魔意縱橫(中)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上)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三)第73章 天之權柄 神之網絡(下)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上)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下)第130章 意存人失 心撩劍至(下)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四)第135章 重立道境 劍指太霄(下)第100章 靈巫第129章 彼道自返 心照無礙(中)第190章 差別第112章 拒人萬里 三方亂戰(上)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中)第124章 巧結連環 海天陣禁(下)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上)第98章 生死合度 大局小義(中)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中)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上)第13章 始動第99章 山中之山 天外之天(下)第260章 賭鬼第93章 玄真高遐 風煙俱靜第119章 東支祭品 接踵而至第279章 法中藏法 天魔之門(下)第112章 拒人萬里 三方亂戰(上)第245章 隔空密會 極軌天珠第261章 輸贏第89章 天地爲爐 造化爲工(上)第1章 萬全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中)第221章 透靈第147章 天網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23章 觀城第38章 招攬第203章 太玄妙術 衆矢之的(下)第252章 蜃樓遠景 長青近況(下)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上)第148章 刑臺第194章 陰陽
第27章 祭法第199章 躁動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下)第112章 拒人萬里 三方亂戰(下)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中)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完)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中)第75章 影爆第110章 鏡中緣起 短兵相接(下)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上)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下)第84章 汰舊換新 壓力傳導(上)第80章 信衆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上)第116章 劍語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上)第35章 天篆第85章 正反圍殺 毒元之陣(下)第89章 妙相第196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中)第371章 窗外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四)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三)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下)第163章 驗心煉火 試平等珠第41章 難度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下)第389章 勸解第24章 逼宮勸退 十年之約(下)第263章 馭器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上)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上)第319章 鬼盒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中)第30章 太淵淺探 百靈初成(中)第266章 死劫觸發 應劫之人(上)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下)第157章 山腹第286章 巧遇第170章 口發天憲 紫極爭鳴(下)第5章 符劍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第23章 三寶雲舟 次第飛訊(二)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三)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中)第265章 預位第55章 傻子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中)第93章 玄真高遐 風煙俱靜第136章 分組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上)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二)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一)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上)後記之四上第212章 玄蒼第13章 魔種有別 野心無邊(上)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上)第61章 雲房密事 魔意縱橫(中)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上)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三)第73章 天之權柄 神之網絡(下)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上)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下)第130章 意存人失 心撩劍至(下)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四)第135章 重立道境 劍指太霄(下)第100章 靈巫第129章 彼道自返 心照無礙(中)第190章 差別第112章 拒人萬里 三方亂戰(上)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中)第124章 巧結連環 海天陣禁(下)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上)第98章 生死合度 大局小義(中)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中)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上)第13章 始動第99章 山中之山 天外之天(下)第260章 賭鬼第93章 玄真高遐 風煙俱靜第119章 東支祭品 接踵而至第279章 法中藏法 天魔之門(下)第112章 拒人萬里 三方亂戰(上)第245章 隔空密會 極軌天珠第261章 輸贏第89章 天地爲爐 造化爲工(上)第1章 萬全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中)第221章 透靈第147章 天網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23章 觀城第38章 招攬第203章 太玄妙術 衆矢之的(下)第252章 蜃樓遠景 長青近況(下)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上)第148章 刑臺第194章 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