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超導石墨烯導線

“唉!”

看着屏幕上那璀璨的光帶熄滅,仿星器開始逐漸停止運轉,實驗室內所有人都不由嘆了口氣,眼中有些失望。

95秒,離第一次根據等離子體湍流模型進行調整優化制定的百秒目標只差5秒。

“大家加快數據收集整理,另外檢查設備狀況。”

明日仿星器停止,張晴第一時間站起來吩咐道:“時間95秒,沒有達到一開始的期望值,但試驗也很成功。

等設備檢查沒問題我們再啓動試驗,獲取當前的數據進行下一次調整,下一次調整過後約束時間突破5分鐘沒問題!”

在張晴的聲音下,整個實驗室所有研究員按照各自的分組快速動了起來。

“陸陸。”吩咐完成,張晴猶豫了下,走到向陸毅身邊。

“怎麼了?”陸毅有些奇怪的詢問。

“我想停止氘氚聚變實驗,該用氫,等控制方案更優化了,等離子約束更優化了再進行實際聚變試驗。”

張晴對陸毅說出自己想法,這段時間實驗室的開銷她大概看了下,不算人員工資和電力損耗,單仿星器組件的損壞更換、氚元素的採購……

單這三項加起來,費用支出超過了600萬美元,這錢花的太恐怖了。

聯想到其他研究所現階段研究都是使用氫,氚很少乃至不使用,所以張晴這纔有了這個想法。

氫的聚變溫度,如果沒有太陽核心內部的恐怖壓力,想要發生聚變至少需要10億攝氏度以上,這一個溫度是人類所有可控核聚變裝置都無法達到的溫度。

所以使用氫做試驗,那仿星器就不會發生核聚變反應,這樣除了有等離子穿透磁場照射內壁外,並不會產生中子輻射。

沒有了中子輻射,內壁材料的耗損速度將下降近十倍,另外價格驚人的氚元素也能省下來。

按照張晴的計算,如果使用氫做實驗,實驗成本至少能下降10倍到12倍。

“可以,我讓徐瑩暫時不用跟核工業集團採購氚了,不過其他需要花錢的不該省就別省。”

陸毅看出張晴想要省錢的心思,笑了笑算是同意這個提議。

或許十幾天花掉了600萬美元張晴覺得很恐怖,但樓上負三層還有個可能要花百億人民幣的方案,這樣一比較600萬美元真心沒多大感覺。

氫做實驗的缺點,那就是隻能研究等離子體的約束,其他偏濾器和內壁材料的耐中子輻照,能量轉換,氚滯留,氚的增殖循環等都暫時無法收集數據進行研究。

按照陸毅的想法,現在實驗室人員足夠也不差經費,直接上同位素氚先完成數據收集,更高的成本帶來以後更快的進度完全是可以接受。

不過張晴覺得花錢太厲害想要用氫研究一段時間,等等離子體約束方案更完美了再用氚,那也沒問題。

科研過程中靈感很重要,他可不想因爲錢影響張晴的狀態,讓她啓動一次試驗都猶猶豫豫。

同意了張晴的意見,陸毅跟她聊了幾句收了一波滿意指數,又接着問道:“現在明日仿星器的溫度峰值是多少?能不能達到氦3聚變的需求?”

現在DT聚變釋放的主要能量載體是中子流,高輻射和燒開水的應用前景,還有一系列氚滯問題,做陸基發電站和大型核動力設備可以,小型化和移動化還是不行。

另外氦3聚變產生的中子很少,這對偏濾器的壓力和需求也能大幅度降低,這可是當前陸毅這邊的技術短板。

“峰值能達到2.93億攝氏度,只不過這個溫度在通過壓縮磁約束的空間能在毫秒內達到,穩定溫度其實就1.24攝氏度。”

張晴搖搖頭說道:“而氦3溫度要6億攝氏度,我們離氦3聚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核聚變有兩個要素,溫度和壓力,太陽中心溫度只有數千萬攝氏度,但自身重力帶來的恐怖壓力配合這個溫度能讓氫元素一直聚變到鐵。

可控核聚變溫度無法擁有這個壓力,那就只能用溫度彌補。

1.24億攝氏度,彌補了壓力問題後就只能玩玩氚氘聚變、氦3和氘或者純氦3聚變暫時還達不到需求。

“我知道了。”

陸毅心中有數,說道:“你和小夢先去忙,我上材料實驗室那邊看一下,剛纔胡哥那邊發信息來說有收穫了。”

“嗯。”

張晴點點頭,轉身走向控制檯和林夢一起分析剛纔的試驗數據,並宣佈下一次試驗使用氫元素進行。

從仿星器區域的負五層上到負三層材料實驗室,站在門口等待一秒驗證權限,陸毅走了進去。

“胡哥,怎麼樣?”

走進材料實驗室,操作檯上,一根頭髮絲大小的細線吸引了陸毅的注意。

“老闆,性能很好!”

看到陸毅過來,胡楓拿了一份剛剛出爐的檢測報告,激動地道:“超導臨界溫度101K,超導臨界電流是氧化銅超導材料的1.98倍,臨界磁場強度是氧化銅的1.69倍,實際導熱性能是純銅的7.61倍!”

“導熱性能是純銅的7.61倍?”

陸毅驚訝了下,但隨即又恍然,在工業領域,石墨烯本來就經常做爲一種昂貴高效的導熱劑使用。

導熱性能好,意味做冷卻使用的液氦系統能大幅度縮小空間,這樣仿星器外磁場線圈能更加密集,產生的磁場強度更高。

臨界電流和臨界磁場參數越好,那意味可以通過更強大的電流,單位空間產生更強大的磁場,這對磁約束的穩定有很大的作用。

陸毅來到隧道掃描顯微鏡上,看着上面顯示的超導石墨烯導線的原子分佈結構。

大量的碳原子以六邊形的形狀,排列形成一張張六格花紋的網,這網的整體形狀如菱形,菱角卻又帶有弧度。

網與網之間縱向錯位1.05°的堆疊,沿着垂直方向拉出一條長長的圓柱,整齊的如同一件藝術品。

“胡哥,怎麼看這中間沒有碳納米管去掉的圓孔,你們這是改良了實驗思路?”

陸毅看了一會兒,指着模擬圖像上中間不見圓孔的石墨烯帶,有些好奇的詢問。

按照開始的實驗思路,需要在超導石墨烯生成後,再去掉中間的碳納米管,這樣必定會在中間留下痕跡,但現在什麼痕跡都沒有。

“是換了實驗思路,開始採用的是化學置換溶解和機械剝離的方法。

wωw▲ TтkΛ n▲ C 〇

不過經過實際操作,發現這兩種辦法都不行。

機械剝離需要在石墨烯剛剛生成固定的瞬間進行剝離,否則中心的碳納米管就會和石墨烯帶相互粘連在一起。

這對時間要求很嚴格,另外碳納米管直徑太小,操作精度要求也很嚴格,所以這種辦法被淘汰了。

化學置換的方法,因爲石墨烯帶和碳納米管都屬於碳材料,能置換溶解碳納米管的化合物也能對生成的石墨烯帶造成影響。

經過試驗後,這種方法能製備的超導石墨烯導線長度很短,需要多條駁接才能達到宏觀需求。

並且因爲是置換溶解也會對石墨烯造成影響,導致製備出來的導線很難控制品質,嚴重的甚至會產生石墨烯層斷層從而失去超導性質。

兩種辦法失敗後,經過多次試驗研究,最終採用的是把兩根碳納米管生長線並列,卻又互相正負調整彎曲弧度。

這一個彎曲弧度剛好能使生長在上面的石墨烯層傾斜0.52°,兩根碳納米管生長線的弧度互相正負,最終纔有化學氣相沉澱法在兩根碳納米管上定向生長石墨烯層。

初期石墨烯層結構形態未徹底固定之前,緩緩把兩根碳納米管的距離拉開,讓石墨烯層沿着拉開的方向繼續生長,最終中間重疊部位就能實現1.05°錯位重疊的超導石墨烯。

用這一個方法,一開始距離拉開會讓石墨烯層生長歪斜,我們試驗了12天才找到能夠拉生長出數千納米寬度的石墨烯帶,從而完成超導石墨烯導線的製取。

現在老闆你看到的是結構穩定後,把非重疊結合部分切割截取後留下的超導石墨烯導線。”

陸毅點點頭,問道:“成本呢?成本是多少,改良了製備工藝,那能不能應用到工業大規模製備上面?”

明白了這根超導石墨烯導線的誕生過程,陸毅問題另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成本,還有能不能工業化批量製備。

第176章 新的陽光爭奪戰(補1/15)第49章 揚起的鋤頭第157章 新環境氣候協議第73章 他怎麼能這樣第53章 放開系統限制第29章 大佬評價第213章 端粒體修復技術(求訂閱)第201章 爲了人類的未來第14章 壓縮芯片第169章 感謝當年火星人的瘋狂第62章 抖M?第164章 明日飛船號第33章 制度問題第123章 獵戶座發動機的麻煩第38章 針對陸毅的輿論第190章 速度600公里每秒的隕石第172章 來自地球的智慧生命你好!第196章 交流第38章 針對陸毅的輿論第82章 尋找新的“模具”材料第142章 能源本位第23章 張晴嗎第226章 38個小時第134章 外面,我怕有人第96章 癌症藥物的運營方案第198章 大家一起在算計第41章 影響第47章 都是神經病第1章 一切從燒雞開始第116章 我們贏了第32章 難度與豪賭第164章 明日飛船號第76章 14億美元第227章 我需要核武庫權限第157章 新環境氣候協議第33章 制度問題第202章 加西亞的威脅第56章 超算羣第150章 火星上的文明痕跡第174章 一片琉璃第183章 信仰第166章 發射第85章 變態第9章 學霸陸毅第123章 獵戶座發動機的麻煩第158章 旅行者1號的異常第165章 大胖妞試飛第198章 大家一起在算計第90章 再來上京第99章 再給馬普實驗室下套第237章 和系統的友好交流第44章 過年第185章 牧巴文明2第63章 問題 (三更)第104章 溫度變化有問題(4/5)第79章 心臟承受不起第146章 不建議實際試驗第172章 來自地球的智慧生命你好!第141章 可控核聚變的真正意義第191章 宇宙發展史第74章 威脅第196章 交流第81章 超導石墨烯導線第152章:陸教授,你這是要跟我賭命嗎?第164章 明日飛船號第146章 不建議實際試驗第31章 燒錢第89章 我們不一樣第152章:陸教授,你這是要跟我賭命嗎?番外1 信息維和更年期的張晴第39章 解決辦法第13章 早哥的震驚第154章 洗衣機大小的仿星器第2章 給系統下套第234章 兩個技術突破第65章 招人(第二更)第228章 無法對時空結構造成影響第151章 我還怕他斃了我不成(補1/13)第234章 兩個技術突破第139章 異常的引力波數據 (求訂閱)第39章 解決辦法番外3 文明遺蹟和研究第32章 難度與豪賭第47章 都是神經病第193章 來自柯伊伯帶外的探測波第238章 聯邦協議簽訂第32章 難度與豪賭第88章 仿星器還能這樣玩?第45章 前往機場第222章 那我再問一個問題第178章 從種族走向文明番外2 系統的目的第189章 牧巴文明消亡第118章 一年20億美元第170章 正四面體金屬第128章 費米悖論第124章 隱藏在背後的危機第203章 人類不接受威脅第161章 火星文明消亡之謎第19章 論文
第176章 新的陽光爭奪戰(補1/15)第49章 揚起的鋤頭第157章 新環境氣候協議第73章 他怎麼能這樣第53章 放開系統限制第29章 大佬評價第213章 端粒體修復技術(求訂閱)第201章 爲了人類的未來第14章 壓縮芯片第169章 感謝當年火星人的瘋狂第62章 抖M?第164章 明日飛船號第33章 制度問題第123章 獵戶座發動機的麻煩第38章 針對陸毅的輿論第190章 速度600公里每秒的隕石第172章 來自地球的智慧生命你好!第196章 交流第38章 針對陸毅的輿論第82章 尋找新的“模具”材料第142章 能源本位第23章 張晴嗎第226章 38個小時第134章 外面,我怕有人第96章 癌症藥物的運營方案第198章 大家一起在算計第41章 影響第47章 都是神經病第1章 一切從燒雞開始第116章 我們贏了第32章 難度與豪賭第164章 明日飛船號第76章 14億美元第227章 我需要核武庫權限第157章 新環境氣候協議第33章 制度問題第202章 加西亞的威脅第56章 超算羣第150章 火星上的文明痕跡第174章 一片琉璃第183章 信仰第166章 發射第85章 變態第9章 學霸陸毅第123章 獵戶座發動機的麻煩第158章 旅行者1號的異常第165章 大胖妞試飛第198章 大家一起在算計第90章 再來上京第99章 再給馬普實驗室下套第237章 和系統的友好交流第44章 過年第185章 牧巴文明2第63章 問題 (三更)第104章 溫度變化有問題(4/5)第79章 心臟承受不起第146章 不建議實際試驗第172章 來自地球的智慧生命你好!第141章 可控核聚變的真正意義第191章 宇宙發展史第74章 威脅第196章 交流第81章 超導石墨烯導線第152章:陸教授,你這是要跟我賭命嗎?第164章 明日飛船號第146章 不建議實際試驗第31章 燒錢第89章 我們不一樣第152章:陸教授,你這是要跟我賭命嗎?番外1 信息維和更年期的張晴第39章 解決辦法第13章 早哥的震驚第154章 洗衣機大小的仿星器第2章 給系統下套第234章 兩個技術突破第65章 招人(第二更)第228章 無法對時空結構造成影響第151章 我還怕他斃了我不成(補1/13)第234章 兩個技術突破第139章 異常的引力波數據 (求訂閱)第39章 解決辦法番外3 文明遺蹟和研究第32章 難度與豪賭第47章 都是神經病第193章 來自柯伊伯帶外的探測波第238章 聯邦協議簽訂第32章 難度與豪賭第88章 仿星器還能這樣玩?第45章 前往機場第222章 那我再問一個問題第178章 從種族走向文明番外2 系統的目的第189章 牧巴文明消亡第118章 一年20億美元第170章 正四面體金屬第128章 費米悖論第124章 隱藏在背後的危機第203章 人類不接受威脅第161章 火星文明消亡之謎第19章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