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李辰,這才幾天沒見到啊,變化真不小啊!”
“咦?這還新打了井啊。”
“呦,這新起的大棚一水兒種的蔬菜?”
老頭鑽進那個新大棚裡,望着大棚裡那茂盛質優的蔬菜時,眼睛居然瞬間冒出了賊光,那興奮勁兒,看的李辰心頭一陣發緊。
和裡面正在忙着摘菜的兩個婦女聊了幾句,老頭兒從黃瓜架上揪下一根黃瓜,也不洗,用手抹了一下,一張嘴,咔吧咬了一口。別看六十多了,一口牙還保養得挺不錯的,至少挺齊整的。
“嗯嗯,不錯,就是這個味兒!”
“啥味兒啊?”
李辰頗爲不解?
“啥味兒?”
老頭看了李辰一眼,像看個白癡:“啥味兒都不知道,這菜是你種的不?”
老頭又咬下一口黃瓜,一邊嚼着一邊往西紅柿架那走去。
看着老頭掃蕩一般的架勢,李辰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時,李志秋湊了過來:“辰子,這老頭誰啊,怎麼對你這麼沒禮貌?”
李志秋也到李辰山場來幹活了,是他媳婦耿蘭主動找的李辰,不知他們是怎麼想通的,但李辰沒絲毫猶豫就同意了,反倒弄得準備了一肚子說辭的耿蘭一時間回不過神兒!
李辰給李志秋安排的是先照料蔬菜大棚,之後準備讓他去照料果樹的。
“我請來的客人,哦,對了,志秋哥,囑咐大家,以後對他老人家可都要客氣點啊!”
李辰擺了擺手,低聲囑咐道。
李志秋看李辰說的認真,點了點頭。
“李辰啊,你這菜種的可是越來越好啦!”
鑽出大棚,老頭似乎還有些意猶未盡。
“您過獎了!”
李辰謙虛着。
“這下,我老人家可是有口福嘍!”
老頭說着,揹着手繼續往別出走。
“咦?這是哪來的小兔子?挺肥的啊!”
剛走沒幾步,幾隻肥嘟嘟的小兔子蹦蹦噠噠的躥了出來,看到李辰,全都聚攏了過來,看到這些兔子如此可愛,袁老頭也是一陣驚訝。
“這是年前我和弟弟從後山掏來的,現在我姐姐養着呢!”
李辰邊說邊找了幾片鮮嫩的菜葉丟給它們,看它們大口吃着,特別香甜,李辰心裡也是莫名的輕鬆和歡暢。
老頭在一邊看的也是連連點頭。
“汪汪!”
狗叫聲傳來,幾隻小兔子機警的豎起耳朵,隨即各自叼起一片菜葉往一旁躥去,眨眼沒了影兒。
不多時,小黃便從上面跑了下來,先用警惕的眼神看了老頭幾眼,隨即才湊到李辰腳邊蹭來蹭去,尾巴搖的極歡。
“小黃,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袁爺爺,從今天開始要住在咱們山場一段時間的,你可要對袁爺爺客氣一些哦!”
李辰蹲下身,摩挲着小黃的腦袋,同時對它囑咐道。
袁老頭兒聽的可笑,心說李辰這小子真有意思,居然還囑咐小狗?
誰料卻見那小狗在聽了李辰的話後,竟然真的又仔細的看了看自己,眼神更柔和了不少,不由得心中暗暗稱奇,心說李辰養狗也這麼厲害?這小狗養的,夠聰明的啊!
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腳步聲,是姐姐來了。
“袁爺爺,您怎麼來了?”
“啊,呵呵,李雪啊,我這個不速之客可是不請自來嘍。”
“姐,這不袁爺爺上次說要過來住一段的嘛,現在他老人家可是真的說到做到了,所以以後的飯啊,你可要多做一份啦!”
李辰趕忙說道。
姐姐聽了自然很感意外,嘴動了動,但卻沒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
袁老頭似乎看出她的顧慮:“李雪啊,是不是我來住的話,會給你們添很多麻煩?”
“啊,袁爺爺,不麻煩的,我們很歡迎您的!就是…就是擔心我們做的飯菜不合您的口味。”
姐姐心一橫,還是說出了顧慮。
“這你可就錯了!”
老頭笑了:“不瞞你說,我來這,可就是奔着你們家種的菜來的,還是上次說的,我吃你們家的菜,已經上癮了,所以啊,只要你們不嫌我麻煩,你做啥我都愛吃!”
見老頭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李雪也只能笑着連連點頭了。
袁老爺子真的住了下來。
李辰並沒像他說的那樣,和他擠在一間屋子裡,本來他建議老爺子回他家老房子住,那裡雖然舊,但比山場強太多了。但老頭把腦袋搖的像卜楞鼓,愣是不同意。沒辦法,李辰便把自己那間給老爺子騰了出來,把一旁做雜物間的收拾了一下,自己住。
自己倒無所謂,但老爺子的條件一定儘可能給他安頓好。
不過有一件事讓李辰很無奈。
就是那原本說很快就要離開的生活秘書小吳,居然並沒走,或者說並沒走遠,而是把車就停在了山場邊上的角落裡,而他竟然就住在了那。
三月的天,雖然暖和了不少,但躺在車裡想必也好受不了。
初始李辰曾勸過他,要麼走,要麼也來山場住,但這小子居然硬骨頭,說啥也不肯,就住在那車上。
袁老爺子也曾找到他讓他離開,但他也不聽。
到後來,老頭索性不管他了。
看到這人如此盡職盡責,李辰對他高看的同時,也對老袁頭的身份更存疑惑了。
不過疑惑歸疑惑,李辰卻並沒無聊的去查什麼,在他看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貴在自然,牽扯亂七八糟的實在無聊透頂。
自打老頭住下後,他還真的做到李雪做啥他吃啥,從不挑食。
不知是老頭真愛吃,還是大棚的菜的確美味,老頭居然頓頓都吃的格外香甜,像是在吃山珍海味似的,看的李辰李雪也是大受感染,不由得多吃了一些。
袁老爺子還特意拿出500元,說是一個月伙食費。這錢李雪李辰自然死活也不肯要,最後老頭只得無奈不再提了。
隨着山場增加了兩個保安和袁老頭,再加上李辰,李辰看姐姐做飯有些辛苦,便和山場勞忙的人提了提,說誰還能兼職做飯,他可以另加些工資。
沒想到二嬸子張秋燕和耿蘭嫂子自告奮勇,把這件差事接了下來。但加工資的事她們說啥不同意,說李辰給的已經不少了。
鄉親的樸實讓李辰很是感動。心裡更萌生長期留下幾個人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