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

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

關羽和公孫瓚,因爲此事彼此僵持了許久,但不論公孫瓚怎麼說,就是不能改變關羽的心意。

關羽的執拗勁,非同一般人可比,他認定的事情,別說是九頭牛拉不回來,就是九頭大象,也甭想拉動他。

但最終,隨着劉儉使者的抵達,關羽和公孫瓚的爭執終於迎來了解決方案。

使者帶來了劉儉的手書,上面向關羽和公孫瓚,明確了他們應該出兵的時機以及他們的任務。

在看到劉儉送來手書的一剎那,關羽的心頓時活了。

“兄長真是大漢之良將,縱然是韓信在世,亦不外如是。”

說罷,就見關羽將劉儉的來信轉交給了公孫瓚,對他道:“伯珪兄請看!”

公孫瓚在看到了劉儉的手書之後,方纔醒悟。

“原來德然是讓我等去取蛾賊的糧倉!想要困蛾賊於青州,使之不戰自潰!”

關羽點了點頭,道:“如今在青州境內,與蛾賊相抗者,以吾兄與大司馬爲先,如今蛾賊的精力皆在他們二人身上,斷不會顧忌到吾等!”

“你我此時驅兵去拿下蛾賊的糧秣,正是其時!”

公孫瓚緩緩地點了點頭。

隨後,他伸手問關羽要了劉儉的書信,仔細看了看,道:“德然讓你我下個月初……進兵?”

“然也!”

公孫瓚仔細地想了一會,恍然明白了劉儉的意圖。

“下個月再行出兵,若是再算上路程,待斷了蛾賊的供給之時,正是入冬之時!?”

關羽哈哈大笑道:“兄長妙算!如此行事,蛾賊再無餘力與吾等相抗也!”

公孫瓚在帳內來回轉了幾圈,突然道:“雲長,德然此策雖好,只是對於咱們而言,遷延的時間太長,你我離開幽州這麼久……你需知曉,咱們的後方可並不安定啊。”

關羽聽到這裡之後,似乎有所恍然。

公孫瓚心中所憂慮之事,也是他心中所憂慮之事。

關羽當即對那名使者道:“煩汝回返左將軍處,代某向左將軍轉達一言。”

那名使者在面對關羽高大的身軀之時,自然而然的被其威勢所震懾,竟一時不敢正視之。

“都尉有何事,末吏定代爲轉達於主公,一字不落!”

關羽捋着自己的長鬚,言道:“關某與伯珪兄在來此地之前,在幽州曾獲得消息,自漁陽以南之郡縣,近一年來與遼西烏桓屢屢接觸,雖然皆是以商貿爲由,但箇中動作頻頻,雖然關某和公孫兄眼下並無證據,但我二人覺得,幽州西境,定有人圖謀不軌,且動作不小!”

那使者問道:“兩位都尉可有證據?”

關羽搖了搖頭,道:“暫無實際證據!”

“可有懷疑之人?”

“也無懷疑之人!”

那使者聞言有些不明所以了。

你們兩個人說幽州有人想叛亂,但證據和懷疑的對象都找不出來,只是憑藉着一些蛛絲馬跡去猜測,我就這麼直接向使君彙報,未免有些太過兒戲了吧。

似乎是看出來使者臉上的猶豫,關羽自信地道:‘雖無直接證據,但關某與公孫兄在北境鏖戰多年,這份眼力還是有的,幽州民間近年來與北方的烏桓諸落交往商貿次數太頻,當中定是有人圖謀不軌,劉冀州與關某乃是兄弟之親,關某與兄長無有隔閡,有一說一,汝只管將此言轉達給劉冀州便是!”

那使者見關羽都這麼說了,也不敢再多說什麼,隨即答應。

待那使者走後,公孫瓚問關羽:“雲長,有些事情,無需太過着急,待查清楚之後,再向德然稟明,一個猜測之言,就這麼轉告給他,未免有些……”

關羽搖頭道:“關某與兄長之間,彼此互信,無需多做修飾!直言無妨!”

公孫瓚愣了愣,隨即苦笑搖頭。

“真不知道你們兄弟之間,是怎麼相處的!”

……

……

劉儉的使者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歷城,他向劉儉稟明瞭關羽的話。

使者說完之後,帥帳之中諸人皆各有所思。

審配似笑非笑的看向劉儉,道:“這位關都尉,倒是有趣,無憑無據,只是靠臆斷,就猜測幽州有人心懷不軌,難道只是因爲當地人與烏桓人的通商多了,就能斷定有人會在彼處叛漢不成?”

劉備很鄭重的道:“雲長非妄言之人,正南先生未曾與他接觸過,不曉其人。”

審配道:“我不是說關雲長乃是妄言之人,只是當此時節,破黃巾方爲正經大事,還是莫要徒增事端!影響了大局。”

張飛哼了哼,道:“先生就這般肯定雲長所言不實?若雲長所言屬實,我等在前線與黃巾拼殺,幽州方面一旦有變,影響的可未必只有漁陽上谷之地,便是冀州也未必能保太平!”

審配捋着鬚子,嗤笑一聲。

他雖然沒有正面回答張飛,不過看他的樣子,似乎頗有些不屑之意。

張飛見狀急了,轉頭看向劉儉道:“兄長!您信誰?!”

劉儉淡淡道:“益德此言不妥,不論是正南,還是雲長,亦是你,都是我的心腹,你們每一個人的話,我都是相信的。”

說到這的時候,卻見劉儉又轉頭看向審配,道:“當然了,我也希望你們每一個人也能夠相信對方!就像是我相信你們一樣!”

衆人皆是齊齊向劉儉作揖,言道:

“喏!”

劉儉看向那名使者,道:“勞煩你再走一趟,告知雲長,說他所言之事,我已知曉,回頭我自有安排,讓他好生準備南下,突襲黃巾糧道,莫要因別的事情牽扯了心神!”

使者領命再走。

隨後,劉儉又與衆人商議了一下軍情,便讓他們各自散去了。

其實,關羽和公孫瓚所言的事情,劉儉心中自然是有數的。

甚至於,他比關羽和公孫瓚更知道當中的具體實情。

關羽和公孫瓚所查探出來的蛛絲馬跡,若無意外,當是歷史上的張舉和張純以及遼西烏桓的丘力居之亂!

其實對於這些人,劉儉很早之前就已經派人開始暗中探查了,並他們的情況摸了底。

冀州和幽州的事情,雖不能說全在劉儉的掌控之中,但若有什麼風吹草動,卻絕對瞞不過他。

他先前也曾估計着,若是調關羽和公孫瓚來青州前線,很有可能會致使他們幽州先前暗藏的危機一個一個的暴雷。

劉儉先前也曾考慮過,暗中幹掉張舉和張純,兵不血刃的解決由此二賊所引發的“舉純之亂”。

但後來考慮了一番之後,劉儉放棄了這個想法。

還是等他們跳出來造反之後,再行征伐吧。

雖然有些繁瑣,且有些傷元氣,但劉儉自認爲要解決這兩個傢伙,應該不會太困難。

至於非要打仗解決二賊的原因……很簡單,他需要一個進兵幽州的理由!

他是冀州牧,假節鉞,可以調兵遣將,自行征伐北境,但前提是必須要有人在北境邊疆對大漢朝形成了確實的威脅。

出兵很容易,但名義很重要。

幽州沒事,你派兵去佔領算幹什麼?

就好比上一次去雒陽,劉儉的名義是勤王,雖然他沒有朝廷的詔書,但因爲當時的時局,他找出這個理由進兵去雒陽,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也都在朝廷所有人的可接受範圍內。

現如今,他統管冀州,雖然大權在握,但在名義上而言,終歸也只能在冀州這一畝三分地上行使他的權力。

就好比這次揮兵來青州,這是因爲青州黃巾勢起,他奉旨前來平叛,故而纔有機會在平叛之後,開始沾染青州的權力。

幽州也是一樣的道理。

幽州北疆若是沒有大型的叛亂,他一個冀州牧,縱然是有假節鉞之權,一旦大舉揮師北上進入幽州,就很容易落下把柄和口實於旁人。

幽州本來就是劉儉的家鄉,他要進兵幽州,對他本人而言可謂異常敏感,必須要有一個能夠說服天下人的理由才行!

而經過一番仔細籌謀之後,劉儉發現,又有什麼理由,比張舉和張純之亂更爲合適呢?

先別說他們的反叛對大漢朝到底會有多大危害,單憑張舉稱帝這一件事,劉儉就是舉冀州百萬人口殺入幽州,也沒有人能說出一丁點的毛病來!

身爲漢室宗親,爲了維護天子的尊嚴和大漢朝的榮譽,起傾國之兵去殺稱帝的叛賊,實在是太名正言順了!

這倆寶貝,怎麼可以先把他做掉?一定要給他機會反叛纔是!

劉儉非常清楚他需要什麼,也非常清楚有些事該如何做。

若要成就霸業,必然先要盤踞冀州,獲得充足的資源底蘊,但是若要橫行征伐天下,則必須要具有幽州纔是。

就在劉儉考慮這些事的時候,卻見帥帳之外,張飛與劉備折返了回來。

“你們兩個是對雲長所諫言之事不放心是嗎?”劉儉笑着問他們道。

劉備言道:“德然,雲長是什麼樣的人,你我都清楚。我覺得此事不像是審正南所言那樣簡單。”

劉儉說道:“兄長所言甚是,此事我心中有數,幽州那邊,八九成有人在暗中籌謀叛變。”

劉備和張飛聞言都是吃了一驚。

劉備言道:“德然,你既知道幽州那邊有叛變之人,那爲何還執意讓雲長和伯珪師兄留在此處?他們在青州這邊遷延的時間越久,幽州那邊變亂的可能就越高。”

劉儉道:“幽州之事,至少目前還不能完全確定,但青州這邊的叛亂卻是實打實的。”

“我們不能因爲一些預判,就放棄青州這面得之不易的戰果,如果那樣做的話,北方和東方的戰局,我們都會失去。”

劉備和張飛聽了劉儉的話,沉默了。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劉儉說的確實是對的。

劉儉站起身來到了帳篷口處,他觀望着遠處天邊的烏雲。淡淡一笑。

“快了,快了,青州的事就快結束了,冬天就要來了。”

………

劉儉和關羽這面做好了約定。相對的,司馬具和徐和那邊也做了充足的準備。

他們的兵馬素質雖然不高,但勝在人多。

百萬黃巾軍的巨大人口基數在這擺着,想要盯住劉儉和劉虞這兩支兵馬,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事。

在他們看來,只要將這兩路兵馬盯住了,尋機破之……則青州境內就沒有人是他們的對手了。

但是他們兩個人現在卻不敢輕易集中兵力去與劉儉和劉虞硬抗,只能僵持。

浮雲和緣城的十餘萬人馬被劉儉輕輕鬆鬆的吃掉,這份戰力和用兵之能,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司馬俱與徐和都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可不會犯浮與緣城那樣的錯誤。

只是他們目下也有巨大的壓力。

“司馬兄,冬天馬上就要到了,咱們如今與劉虞和劉儉形成了對峙,再這麼下去,咱們的兵馬輜重太少,在此地怕是挺不過這個冬天。”

司馬俱惆悵的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徐和的話中之意,他自然是明白的。

“徐兄,我明白你的意思。這青州之地,似乎並不適合咱們繼續待下去了!”

“依照我的意思,倒是不如將咱們的人馬往南遷移。漢朝皇帝和公卿士族對北方的掌控力還是很強。”

“在北方呆着,雒陽那邊隨時都會派出能征慣戰之將來與我們交手,我們打完一波又一波,耗不起的。”

“而且咱們的人馬就很難在北方過冬,一個冬天過去!十個人中,最少也得凍死兩三個,損傷實在是太大了。”

徐和道:“司馬兄的意思也正是我的意思,依我之見,咱們不如往南方走吧。”

“南方的寒冬還是比較容易挺過去的,雖然沒有那麼多的良田可以給咱們劫掠,但離漢室朝廷遠些總是最好!”

司馬俱道:“去南方?在我看來,還是往兗州去好些吧,畢竟有糧食可搶……”

“還是往南方走吧!”

“還是去兗州好些!”

就在二人議論之時,卻見一名黃巾斥候匆匆忙忙的走了進來。

“兩位渠帥,大事不好了!”

那黃巾斥候面色驚恐,渾身打着哆嗦。

他來回看着司馬俱與徐和,不知該從何說起。

“何事驚慌?”司馬俱皺着眉頭道。

“渠帥,我們的屯糧,屯糧……”

“屯糧怎麼了?”

“渠帥,我們的屯糧被燒了!”

一句話說完,頓見司馬俱與徐和傻了,兩個人愣在原地,不知如何作答。

今日先更這四千字,單位有點急活,抱歉

(本章完)

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335章 神臂營第11章 官場中的白馬將軍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77章 肉由我分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713章 破袁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698章 夢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77章 肉由我分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53章 千古之賭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21章 佈局咳的太難受了第505章 胡虜兒,汝公在此!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747章 君當威震華夏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737章 接班人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193章 廣積糧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70章 送禮之人第694章 義子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
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335章 神臂營第11章 官場中的白馬將軍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77章 肉由我分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713章 破袁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698章 夢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77章 肉由我分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53章 千古之賭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21章 佈局咳的太難受了第505章 胡虜兒,汝公在此!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747章 君當威震華夏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737章 接班人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193章 廣積糧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70章 送禮之人第694章 義子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