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接班人

第737章 接班人

劉儉知道,他從賈詡的嘴中是問不出什麼的。

但是他能夠從賈詡的話語中分析出一些實際性的情況。

賈詡這種人就是你讓他說一些可能會對他自身安全性有問題的主意,這老傢伙就一定會顧左右而言他不跟你說,但是他身上有一點最大的好處,就是他不說歸不說,但他不會編瞎話來騙劉儉。

這一點,劉儉對賈詡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看着賈詡在自己下方唯唯諾諾的表情,劉儉不由被他逗笑了。

這個老傢伙,你說他什麼好呢?

分明是有足夠的能力,但是偏偏就是不敢出手,不過你從他的角度來說也很正常。

在這件事情上,賈詡可沒有必要去得罪潁川、汝南、南陽這三郡的豪門望族。

你說真把他們惹急了,他一個涼州士人,日後在朝堂如何安身?

劉儉能保賈詡一輩子,還能保他下代人嗎?

誰知道將來會怎麼樣?

劉儉並沒有逼迫賈詡,因爲他心中已經很清楚這件事兒應該怎麼處置了,他只是將賈詡叫過來,想着再跟他確認一遍,看看他們兩個人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是不是都是一致的,而事實證明,賈詡所看到的點和劉儉所看到的點是一樣的。

度田屯田,或者包括賦稅改革,這些新政在實施過程中,或許會有阻礙,但是真正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人事任命上。

這些家族或許能夠接受朝廷新政對他們經濟利益上的損失,但是人事利益上的損失,誰都不願意承擔,特別是袁紹已經慣了他們這麼多年。

荀彧和荀攸給他呈遞的這份名單,很明顯就是代表了潁川士族那緊密的利益與裙帶關係。

但你說這件事怪荀家人嗎?

其實不然,畢竟,這些人對於國家而言,也確實是人才。

潁川的士人接受過最高等的教育,而且是一代傳一代那種,就算是如今大漢朝在各地興學,各州的州立大學每年爲國家培養出無數的人才,但是在底蘊方面,暫時還是和這些士族家族相差甚遠。

積累,有的時候,確實非常的重要。

劉儉知道,在現在這個時間段,提攜這些被荀家人舉薦的人才,對國家的發展確實有好處,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就不一定了。

東漢王朝的歷史,不就是這樣嗎?

士族家族的成員進入朝堂爲官,一開始都是爲了國家的發展而奉獻,但是隨着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個人家族的勢力便如同滾雪球一般的越滾越大,最終形成了足矣與國家抗衡,並有着顛覆國家能力的巨大勢力團體。

其實,自打劉儉將科舉制度開始在大漢推行以後,這種風險已經小了許多,至少科舉制度的興起,是可以防止地方家族利用察舉制度,來壟斷大漢朝的晉升渠道的。

但這不代表,科舉可以切斷大漢朝各大家族的紐帶關係。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徵辟制度上。

劉儉現在將科舉推入朝廷,但是察舉制度中的徵辟,目前在大漢朝之中還是存在的。

可以說,現在是科舉與察舉制度並存的一個時期。

因爲剛剛設立科舉制度還沒有幾年,首先是制度不盡完善,在一個,依照大漢朝如今的郡縣官位來看,科舉制度所產生的官員,只能滿足於一定的位置,但是很多崗位是科舉制度的學子不屑於幹,同時也是無法兼任的,所以很多官署中的吏還是要靠官員在地方通過徵辟來進行充實基層的官署府邸。

劉儉也思考過將徵辟徹底的慢慢取消,但是眼下這個狀況還不行。

畢竟,現在南方還有敵人,而且中樞系統的人事更迭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國家是一個巨大的運轉機器,不可能停擺調整,必須要在保證運轉的同時,進行調整,逐步走上正軌。

所以說,要徹底的廢除徵辟,對於現在的劉儉來說,還有些爲時過早。

在劉儉的心中,至少還要等到天下徹底一統,自己完全騰出手來細化漢境內的官職,整頓內務。

不過對於劉儉來說,現在朝廷之中的三公已經被他廢除,而其他的要職正在隨着科舉制度的興起而逐步被替代,但是科舉所產生的這些人才,他們背後依舊是有家族存在的。

而隨着劉儉科舉制度的興起,這些家族也會在用手段來擴大他們的權力和影響,甚至有可能在將來劉儉死去的那一天,他們還會想辦法讓劉儉的科舉成爲空談,迫使歷史進步。

不過針對這一點,劉儉也已經開始想辦法化解了。

印刷,造紙,各級學堂的普及,是摧毀這些大型的士族在大漢朝拉幫結夥的最好的手段!

知識的大面積普及可以使他們的優勢蕩然無存,使威脅化爲零。

但是卻需要時間。

而現在這個關口,就是劉儉和地方士族搶時間的關口。

原先是河北,後來是三河,關中,現在又到了南陽和潁川等地,隨着劉儉地盤的增大,越來越多的士族到了他的轄境,劉儉不可能一直用高壓手段來制衡他們。

在造紙,印刷,科舉,州立大學等手段方式的效果徹底顯現之前,劉儉還需跟他們鬥智鬥勇一陣子。

根據劉儉的估計,應該得是耗盡他這一代人的生命,差不多就會有大成果顯現了。

“文和啊。”劉儉突然開了口。

賈詡的精神頓時一振:“丞相有何吩咐?”

“南陽,汝南,潁川等地,除了各大家族的關係之外,你立刻將有一定基業的中小豪強……或者,乃至於先祖乃是宦官的家族的名單和他們之間的關係給我整理好。”

賈詡是聰明人,劉儉只是一開口,他就知道劉儉要做什麼了。

賈詡心中暗道:丞相果然非同等閒人也!

“丞相放心,末吏一定用最快的速度將此事辦妥。”

“好,去吧。”

“喏!”

……

……

佔據了南陽郡和潁川,汝南之後,劉儉派人從長安將兩個剛剛通過科舉,且成績優異的人調到了他的軍前。

這兩個人不是別人,分別乃是他的長子劉冀以及義子袁寵。

當年,還是小孩的兩個,如今也都成長爲了少年俊傑,同時經過了名師的指導,這些年來也一級一級的通過科舉考試,成爲了朝堂之中的準備人才。

而爲了鍛鍊這兩個孩子,劉儉也讓他們進入了相府,同時來到了自己的身邊,進行歷練。

兩個青年見到劉儉之後,喜不自勝。 也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前,他們心中最大的願望就是跟隨在劉儉的身邊,建功立業了。

“恭喜父親,拿下了南陽郡,與豫州之地,從今往後便可施政於天下!”

劉儉輕輕地擺了擺手,道:“些許土地,何足掛齒,對於我來說,這個天下最終被我收入囊中,已經是勢在必得,但是關鍵還是如何治理這個天下,如今豫州與南陽諸郡,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不過對於你們來說,也是試煉之地,不知伱們兩個人,可有雄心否?”

對於劉冀和袁寵來說,這一直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父親若是願意信任我們,那孩兒自當爲父親分憂!”

“爲了大漢,孩兒等雖肝腦塗地,亦不辭也!”

劉儉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你們兩個人的資歷尚淺,我不能給我們安排大郡的太守,亦或是郡丞之職,不過我已經決定,任你們二人爲丞相府的曹掾,代表相府在地方行安撫之事,另外可再祈天子詔書,讓你二人代表朝廷,在南陽郡和豫州,全面落實新政。”

“這當中的責任重大,同時又會得罪很多的人,亦會鬥智鬥勇,想來這些你們心中都有所瞭然吧?”

兩個孩子隨即稱是。

隨後,劉儉又說道:“我給你們五日的時間,整理一個關於如何在南陽郡和豫州等地推行新政的方案,然後呈到我這裡,我給你們把一把關。”

劉冀當即道:“父親,其實孩兒和阿寵在來宛城之前,就已經針對此事做出過商議,在南陽郡應該如何實施新政,我們兩個人也大概擬了條例,請父親過目。”

劉儉一聽這兩個孩子竟然在來宛城的路上,就將如何在地方實施新政的規劃都做好了,心中大感欣慰。

“看起來,你們的母親,將你們教育的很好啊。”

“來,把你們的想法,都說一說。”

袁寵隨即從袖子之中取出了一份絹帛,上面林列好了如何實施新政的條目,很顯然,每一條每一項,都是兩個人孩子認真規劃,詳做計劃的。

劉儉一條又一條的聽着,隨後又將他覺得兩個孩子還顯淺薄的地方對他們說了。

兩個孩子認真謹記。

最後,袁寵對劉儉說道:“父親,在南陽等地實施新政,我和阿冀思來想去,覺得關鍵的問題,還是在以荀家爲首的族中諸人的任用上,荀令君如今代替父親坐鎮朝堂,這些年來功勳甚重,他雖是一心爲了父親的基業着想,但若是推薦潁川諸賢之時,恐也必然會考慮其家族之利。”

“孩兒怕若是將潁川諸賢以及南陽諸賢任用過甚,多年之後,恐會引起事端啊。”

劉儉滿意的點了點頭:“難得你們還能看透此一點。”

“既然如此,你們可曾想過,這南陽郡的人事任用當用以何策?”

劉冀說道:“回父親的話,孩兒覺得,既然朝廷現在推行科舉制度,那豫州與大郡之內的主要官員,還應該是以科舉選出來的英才就任,而不應該是僅僅聽從荀令君的推薦,畢竟,父親當年也說過,建立國家,當以法度爲先!”

劉儉點了點頭,道:“郡中高職,自當如此安排,但是科舉所選,不過官員,那郡中的那些普通官吏呢?只怕不下數百,難道都要從科舉之人中選嗎?而選出來的官吏,是否又能夠有能力壓制住本土士族,而不與他們結成同黨呢?”

劉冀聽到這,頓時一愣。

“這個……”

“還請父親指點。”

“冀兒,寵兒,你們能夠看的如此深遠,爲父心中甚慰,但是,你不能操之過急,單就豫州與南陽郡而言,士人未來的威脅,比豪強的威脅更大。”

“記住,要處置一個利益集團,光靠你一個人或是一條政令,是辦不到的,若是沒有幫手,難道你要一個人和他們一羣人持刀決鬥嗎?所以你必然要有幫手,這個幫手,不說多強,至少要具備和士人一搏的力量。”

兩個人孩子似乎略有所悟。

“爲父問你們,就當下而言,你們在南陽和豫州的幫手,可以找誰?”

袁寵道:“沒有經學背景,但族中卻有可以識字斷句的豪強寒門之家!”

此言一處,劉儉深感安慰。

“正是如此,就是這些人!”

“南陽郡和豫州袁紹執掌多年,利益羣體已經形成規模,單靠朝廷政令不足矣制之!本土黎庶不識字,不成氣候,不可能成爲你的臂助,縱使有心也無力,故而當下人事上的問題,我們需要大力的提拔寒門,只要能夠將度田和稅賦的政策貫徹到底,豪強寒門就不是我等之敵,反倒是我等臂助!”

劉冀的臉上露出了興奮之色,他似乎一下子想通了很多事。

“荀令君推薦的英才,我們要用,但不可全用,而南陽郡和豫州這些年來,被壓制多年的寒門豪強,我們也要用,而且要大力扶持,如此既能使荀令君推薦的英才爲我等所用,又能讓寒門豪強打破他們的利益鏈條!”

劉儉道:

“正是如此,改革新政,需慢工出細活,一項政令如果涉及的人數太多,你就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記住要做好一件事,必須都要團結大多數,打擊小部分,盡最大努力,拉攏可以拉攏的對象,把敵人反撲的力量縮減到最低。”

“你們倆記住,要不斷地團結可以團結的對象,一點一點的消滅你的敵人,用不斷的小的階段性勝利去積累,從而獲取最後的根本勝利!”

“王莽失敗的根本,就是在於他急功近利,不懂變通。”

袁寵連連點頭,而後略微思考一下,開口問道:

“父親,孩兒還有一個想法,南陽與豫州的人事任命,一部分用荀公舉薦之人,一部分啓用寒門之人,但是荀公所推薦的人中,日後依舊可以分化!”

劉儉滿意的看着袁寵,點頭髮笑。

“我兒果然成熟了,你想得不錯,就算是在士人的羣體之中,也有可以利用的存在,我看許攸就挺適合。”

“許攸這個人貪婪,利益可以使其瘋狂,袁紹之蠢,就是要求絕對的忠誠,但忠誠是不可靠的,可靠的是合適的利益。”

“從現在開始,就是爲父對你們的一個考驗,你們用盡一切手段,挑唆小士族和寒門豪強一起,將南陽和豫州的大士族肢解,然後再調轉矛頭,聯合豪強收拾人數又相對較小的小士族。”

“你們要知道,政治的戰場上,利益不同,就是敵人,而咱們作爲上位者,舉世皆敵,然我們手中的利益夠多,政治的戰場上,也同樣可以拉攏到很多朋友。”

兩人眯起眼睛緩緩琢磨這句話的意思。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要分化豪強和士人,拉攏豪強,打擊士人……”

“對,所以爲父自起兵以來,多重用寒門,壓抑望族,同時還要刻意製造士人和豪強的矛盾,使豪強和士人對立。”

“但這是一步長久之計,是百年國策,甚至還需延伸到你們這一代。”

“接下來,這南方就是你們兄弟的舞臺了,放手去做!做成了,你們就夠資格接爲父的班了!”

(本章完)

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去醫院,請假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182章 劉使君,對不起,我大錯特錯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162章 劉儉立牧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747章 君當威震華夏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698章 夢第34章 豪俠關羽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193章 廣積糧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咳的太難受了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737章 接班人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740章 議降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
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去醫院,請假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182章 劉使君,對不起,我大錯特錯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162章 劉儉立牧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462章 荀彧薦才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288章 猛張飛設計牛輔,關雲長行舟抓毒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747章 君當威震華夏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698章 夢第34章 豪俠關羽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193章 廣積糧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咳的太難受了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737章 接班人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550章 跳來跳去的泰山豪傑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740章 議降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