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

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

劉儉雖然沒有看到天子給盧植所寫的那封信的具體內容,但是大概也能猜出來天子這次想要表達些什麼。

這是想讓盧植去鎮守雒陽,給天子當東向的第一道屏藩。

畢竟遷都以後,天子以及董卓,還有他們的西涼軍將全部固守在關中,阻止想要反叛朝廷的諸侯牧守東進。

以軍事實力來說,中央的強兵屯於關中境內,就猶如當年強秦屯於關中而虎視天下。

在整體的戰略形勢上看,無論是袁紹,袁術,曹操……甚至是劉儉,目前沒有一個人有能力可以突破西涼軍在關中的壁壘。

這是地形以及整體軍事實力所導致的差距,幾乎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不過呢,現在雒陽陽情況和歷史上有所不同。

歷史上遷都的時候,董卓屬於破罐子破摔的主,那時候董卓是全天下都不待見,滿朝公卿一半以上厭惡他,天子也憎恨他。

那時候,董卓在天下人眼中屬於一個純粹的權臣,是擾亂天下的罪魁禍首。

但是換在了這個時間段,董卓的身份就有些不一樣了。

這次的遷都,不止是董卓想要做的事,同時還是天子和何太后想要做的。

現在的董卓也一直保持着一個忠臣的形象。

甚至於因爲《千字文》的面世,使得董卓的聲望在天下間士林中之中

多少也有那麼一丁點的提升。

毫無疑問,一旦遷都成功,察舉被廢,在出版千字文之後,董卓必將夥同劉儉刊印更多的精良書籍,且還是那種對世間有影響的書籍,對現在文化知識的傳播體制,會造成重大革命的書籍。

所以現在的遷都和歷史上很是不同。

歷史上,董卓遷都是爲了防守。

但是在這個時間段,董卓遷都,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爲了進攻。

這個進攻是有特指的。

在軍事上他是防守的。

政策上他確是進攻的。

歷史上東漢末遷都之時,董卓幾乎將雒陽禍害成了一片人間地獄。

他不但強行遷移了大批的當地富豪,還把雒陽城付之一炬,將帝都燒成了一片廢墟。

但現在董卓卻不能那麼做了。

忠臣與權臣,身份的轉變也促使了董卓行爲上的轉變。

ωwш⊕ TTKΛN⊕ C〇 而且這一次,他是得到了天子的支持的,無論如何,雒陽是不能焚燬的。

但若不燒城,那爲了維持朝廷最高權力的穩定,同時也爲了維持新帝都的富裕,將雒陽的富裕人口遷移往長安,還是必須要做的。

同時,還要確保雒陽和司隸在中央的掌控中。

雒陽如果不經過董卓的徹底破壞,依舊會是一片昌隆,即使不是帝都,也會是大漢朝屈指可數的經濟中心。

特別是天子在天子的角度來看,去往長安不過是權宜之計,日後還是要回來的。

以漢室中央高層的角度來看,有能力在前線替天子鎮守雒陽的名將級人物,只有四個人。

劉儉,盧植,皇甫嵩,朱儁。

首先劉儉肯定是第一個被刪除掉。

說破嘴皮子,劉儉也不可能放棄冀州和青州的領導權,跑到雒陽替天子當看門犬。

朱儁的身份不合適。

首先在這次討董之戰中,朱儁倒向了袁紹的一面,在董卓的層面來講,他是不可能將雒陽交給朱儁的。

而且朱儁屬於江東寒門出身,別看他是一代名將,但在這個極爲看重出身的時代,朱儁的在雒陽貴族眼中的影響力,多少還差點意思。

至於皇甫嵩,那就更不可能了……

自打他在扶風郡被董卓控制住後,雖然沒有被殺,但皇甫嵩一直都處於被監管囚禁的狀態,董卓能不能活着讓他從監牢裡出來都是兩說,讓他總掌雒陽的軍政民生,那簡直就是開玩笑一樣。

如果這麼推算的話,那等朝廷遷都到長安之後,既能讓天子放心,同時也能讓董卓覺得合適鎮守雒陽的人,也就只剩下盧植了。

說起來,身爲古文經一系的代表,同時又是關西大儒馬融的門生,與朝堂之中的今文經主流公卿分不同屬的盧植,確實最能讓董卓放心。

而盧植的海內人望,以及他的軍功建樹……天子也放心。

唯獨不放心的人,就是劉儉。

……

聽了盧植的敘述講解之後,劉儉站起身來,在廳堂之中來回的跺着步子,細思此事。

他是真心實意的替他的老師感到擔憂。

說實話,一旦董卓撤入了關中之境,那雒陽之地,可不是什麼好地方。

雒陽四通發達,是爲連接關東關西以及河北和宛城的重要樞紐,特別是作爲東漢百多年的首都,其地不論是經濟、文化、政治意義都非常重要。

歷史上,一個殘破的雒陽,最終尚且爲曹操重修作爲帝都,而現如今保留下來的,可是一個沒有經過董卓損毀的雒陽啊。

這樣的雒陽,難道不會被各路人馬眼饞嗎?

雖然諸侯割據的形勢越來越明晰,戰爭越來越頻繁,富庶的司隸難道不會成爲衆人眼中的肥肉嗎?

更爲重要的是,關東諸侯若是想要向關西長安進兵,雒陽幾乎是他們的必經之地!

而盧植也就是保衛長安,不受關東諸侯牧首所影響的第一道屏障。

如此這麼細細一分析,這鎮守雒陽的差事可真不是什麼好差事。

其實這事總的來說跟劉儉沒有多大關係。

但偏偏選中的人是他的老師。

劉儉也不是沒有心肝兒,不顧感情的人。

他與盧植師徒多年了,現在盧植被天子和董卓當成棋子兒用,而且還是那種一個不好就被利用死的棋子,你說劉儉的心能不難受嗎?

看着劉儉臉上的擔憂之色,盧植安慰他道:“德然,你也不需如此擔心,爲師此去雒陽,乃是受天子之命而鎮守,一切行爲皆有法度可依,不論是董卓還是袁紹,等閒也不敢對爲師動手。”

劉儉心中知道,盧植這是在安慰他。

事實上,以盧植的眼光,自己能夠想到的事情,盧植怎麼可能想不明白?

但是,即使知道鎮守雒陽的兇險,盧植依舊還願意去做。

毫無疑問,這是爲了堅守自己心中的心念!

劉儉無法阻止。

他重新坐在了盧植的面前,對他道:“只是老師,您想過沒,司隸地域的建制,和其他州郡可不太一樣……你坐鎮雒陽,最多也不過是一縣令而已,又如何能總領雒陽城中的諸多貴胄?可老師若是爲司隸校尉……但身爲三獨坐,又焉能獨守於雒陽,還不是隨朝而走?”

盧植捋着自己的鬚子,轉眼看向了窗外。

劉儉的話,似乎提醒到了盧植什麼。

他沉默了半晌之後,長嘆口氣,喃喃道:“伱所思之事,想來也是董卓想要處置的一塊心病啊。”

……

……

自從與袁紹的鏖戰結束之後,董卓就率衆返回了雒陽。

隨後,他便開始如火如荼的操辦起了遷都的大事。

毫無疑問,現在遷都的阻力對於董卓來說是空前巨大的。

整個雒陽城,幾乎所有的公卿都堅決反對遷都。

除了以天子、何太后、宦官集團的人外,真的是所有人都反對。

但這些事情,早就在董卓的意料之中了。

能夠得到天子以及宦官集團的支持,對於董卓來說,就已經是足夠。

至於士族羣體……他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

反正真到了那個時候,你們都得給我搬家!

連續一段時間下來,整個雒陽城內風起雲涌,幾乎所有的公卿都爲了遷都的事與董卓發生了碰撞。

天子年紀尚輕,且還是個性格相對軟弱的人,面對滿朝公卿如狼似虎的攻勢,天子在朝堂上往往噤若寒蟬,屁都不敢放一個。

反倒是何太后這個虎娘們,如今與董卓在朝堂上站在了同一陣線上。

何太后的智商雖不夠用,但卻足夠潑辣,面對那些“滔滔不絕,敢於直諫”的公卿,何太后一點不給他們面子,道理講不過就撒潑。

反正她是堅決捍衛她和她兒子的利益,絕不退讓半步。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何太后代表的就是天子!

有了何太后的強力支持,董卓便敢放手一搏了!

щщщ☢t t k a n☢c ○

對於朝堂之上,敢與和自己對着幹的聲音,董卓採取的是全面壓制,全面打壓的鐵腕手段。

沒有那麼多商量,天子,太后,相國定下的事,不許有任何人提出反對意見!

經過了幾番交鋒之後,董卓開始在上朝的時候,將西涼兵搬進了朝堂。

董相國要發飆了!

(本章完)

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58章 劉儉上雒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530章 讓徐州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7章 官場利弊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750章 誰用誰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370章 左將軍麾下的名偵探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18章 大青駹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576章 試探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11章 官場中的白馬將軍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685章 兼併八廚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
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58章 劉儉上雒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530章 讓徐州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7章 官場利弊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750章 誰用誰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370章 左將軍麾下的名偵探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18章 大青駹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576章 試探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11章 官場中的白馬將軍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685章 兼併八廚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