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

說起來,文丑的家族和袁氏的家族淵源還是挺有意思的。

文家並不屬於什麼士族羣體,家中一則無經學傳世,二則祖輩中人也無人拜在大漢名士之下。

按道理來說,就像文家這樣的邊郡之族,其族中人是根本沒有資格成爲袁氏故吏的。

試想當年董卓削尖了腦袋想給袁隗當小老弟,袁隗還是橫眉豎眼的瞧不上他。

但終歸還是文家運氣好,趕上了一波時代的浪潮。

昔年袁逢執袁氏牛耳,袁氏一衆兄弟皆是能人。

時鮮卑檀石槐實力正盛,幷州、幽州等各郡的駐軍與鮮卑的戰爭時有發生,整個大漢朝的邊疆每時每刻都處於高危狀態之下。

而那時候的汝南袁氏,雖是三公之門,可時值黨錮嚴政,稍有不慎,家族便有傾覆之險。

那個時候的袁氏在朝堂之上,實力極爲強橫,惹人注目,但盛極必衰的道理袁氏兄弟都懂,而桓靈兩代帝王又都不是什麼善茬子。

不光是袁氏,包括其他的閥閱之門也一樣,貌似榮光附身,實則每時每刻都有危機在。

爲了能夠保持家族的長久不衰,各家閥閱之門只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拼了命的擴充實力。

以當時各大家的角度來講,除了擴充家族在士門的勢力之外,同時在暗地裡與宦官打點擦邊球,暗中搞好關係,再拉攏邊郡以軍功起家的豪右羣體,也是增加家族權重的一種好方式。

但在當時那個時間段,幽州與幷州的軍功家族比起涼州的家族權重要高的多。

似於董卓這樣的涼州之人,比起檀石槐全盛時期幽州邊地的軍功武人,則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檀石槐活着的時候,其對於大漢朝的威脅完全超越了西北羌族叛亂的威脅,當時在檀石槐統領下的鮮卑,確實有一定的可能將大漢在邊郡的政權顛覆,這在漢朝成立至今的歷史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正因如此,才導致了幽州和幷州之地的武人集團日盛。

當時在遼東、遼西、漁陽、上谷等地,都有能夠引領當地諸族與鮮卑奮戰的軍功強族。

朝堂中的高門公卿羣體,開始利用手中的資源,對這些武人家族進行收買拉攏。

而對這些邊郡的豪右而言,能夠攀附上朝堂中的閥閱之門,也是他們夢寐以求之事。

兩方一拍即合。

很多在邊郡的軍功武人望族,都在那個階段成了朝廷公卿閥閱的故吏之門,這其中就包括了遼東的文氏。

若非如此,以文丑這種沒有經學傳承的豪強,在歷史上是很難成爲袁紹的心腹重將的。

畢竟,青州的顏良多少還屬於中原家族,而且顏氏在青州也屬於大姓,昔日也有自己的一套入仕手段門路,遠非文丑可比。

如果來到河北的人,不是劉儉,而是袁紹,以文氏和袁氏的主從關係,只怕文丑早幾年間,就已經飛馬帶着他族中的人前來投奔袁紹了。

但對於劉儉,文家卻偏偏觀望了好幾年。

沒辦法,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與劉儉的個人能力與魅力值有半點關係。

不過劉儉也不怪他。

似文丑這樣的人,他的一舉一動背後牽扯的乃是一整個家族的利益,行將踏錯的結果,只有滿盤皆輸,全家陪葬。

“雲長,伯珪兄。”劉儉轉頭看向了他們二人。

“遼西郡、右北平、遼東屬國,還有遼東……能征慣戰的豪傑多矣,而你二人獨獨向我推薦這位文孟衆,想來是必有深意吧?”

公孫瓚道:“德然,幽州之地雖然能征慣戰者極多,但在某與雲長眼中,能夠與我二人相提並論者,非文孟衆也!”

“哦?”

劉儉聽了,裝作很感興趣的模樣:“孟衆當真有此等能耐?”

文丑急忙道:“不敢,不敢!”

關羽道:“某在遼東多年,觀當地英雄,唯此人與我相若,此人出身于軍功之家,深明邊郡戰法,特別是騎兵戰法,很是精熟,甚至在吾之上,此等人傑若是不用,着實可惜啊。”

劉儉看向文丑,笑道:“即是雲長推舉,必無差錯,不過孟衆既然是軍功之門出身,武藝弓馬必是嫺熟,我欲一觀汝之能耐,不知可願否?”

現在幽州已經沒有了戰事,文丑自然是渴望能夠借別的機會在劉儉面前一展本事的。

劉儉既願意讓他展示一下武藝,那文丑自然是樂不得的。

“只要不污了將軍慧眼,文丑願一試。”

“好!”

劉儉拍案而起:“爲文孟衆準備衣甲,另派人去軍中尋屯長以上猛士五人,校場練技,我要觀孟衆之能也!”

其實這場比武的結果,劉儉不用看,也能知道是誰贏。

但他之所以還要這樣做,其實也是爲了給文丑一個表現的機會。

他要讓文丑看到,自己願意給文丑表現的機會,並在得到文丑交上滿意的答卷之後,順其自然的予以其重用。

一衆人來到校場之上,文丑更換戰甲,跨上戰馬,手持長棍,與劉儉指派給他的對手交戰。

劉儉給文丑找了五名對手,文丑一個不落的將他們紛紛打落下馬。

這五個人都是以武力著稱的冀州軍軍官,可在文丑手下,每一個人都走不上十個照面。

這還是因爲雙方使的是棍子,小摩擦並不能將其擊落下馬,若是用的是戰場上的兵器,只怕他們個個都挺不過三招。

雖然早就知道了這場較量的結果,但劉儉心中依然很是欣慰。

這還真是得到了一名武藝高強的猛將啊。

他高興的站起身,快步走往校場之中。

文丑見劉儉主動過來找他,急翻身下馬。

“將軍!”

“拿酒來!”

隨着劉儉的吩咐,早有人將一爵好酒端到了劉儉的面前。

劉儉雙手持酒爵遞送到文丑的面前。

“孟衆真乃豪傑之士,實天賜英才於吾!君可入我中軍,暫充中軍侍衛,隨我左右,日後但有軍功,必當擢升!”

在劉儉的軍中,一切都是要以功勞說話的。

就算是文丑得到了關羽和公孫瓚的推薦,但也不好一下驟然予以其軍中高職。

故如同趙雲,夏侯蘭和顏良一樣,先於中軍貼身於爲衛,如此既是委以重任,同時也不會讓別人覺得劉儉過於偏頗新人。

而且能夠待在劉儉的身邊,立功的機會還是非常多的。

身爲遼東大族出身的文丑,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他看出來劉儉對他非常的喜愛,有栽培、提攜他的意思。

“文丑拜謝主公厚意!從今往後,願爲主公效犬馬之勞!”

“好,孟衆且去更換甲冑,稍作休息,我今天晚上爲你接風洗塵!”

“謝主公!”

文丑隨一衆軍士前去休息了,而關羽和公孫瓚則是陪劉儉由校場向着城內而去。

“德然,幽州既定,河北諸郡如今皆以你爲尊,從今往後,這天下諸人,皆無人敢正眼覷你了。”

聽了公孫瓚的話,劉儉心情很是舒暢。

不過他也明白,有了冀,青,幽三州爲基業,己方基本資源不缺,然接下來就是要主要發展內政了,積蓄實力了。

以冀州爲中心,深度挖掘青州和幽州的可塑性,讓河北成爲大漢王朝最強大……應該說是全世界最爲強大的一塊地域。

疆土拓展的過快也不是好事,若是不好好梳理內部,就會形成很多隱患。

這些隱患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想辦法集中剿出。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返回了薊城縣署,關羽問劉儉道:“兄長,北疆既平,那我等兄弟接下來是不是就可以回兵冀州了?”

關羽的話說的比較隱晦。

他想表達的意思……是他,張飛、黃忠、公孫瓚等人帶兵與劉儉一同回返冀州,要麼圖謀中原,要麼圖謀幷州。

乘勢崛起!

但是,劉儉並不着急這樣做。

首先,長安的劉辯以及何太后,依舊是天下共主。

而南方的袁氏兄弟,則是天下士族之領袖。

在名義上,自己是先帝留下來的輔臣。

派兵進入青州和幽州,皆是因爲兩州之地有造反的人,所以事情纔會進行的如此順利,因爲名正言順。

但這不代表朝廷就會無端端的想要看他坐大。

特別是他毫無理由的攻打別的州郡。

或許有人會說,別人也在攻州郡啊,也沒見朝廷有時間找他們的茬。

但問題是,目前劉儉的實力相比於其他人,實在是擴充的太快了。

槍打出頭鳥總是有的。

劉儉可不希望董卓和袁紹站到一起防備着他。

在地盤方面,劉儉暫時足夠用了。

冀州,幽州,青州轄下的郡縣都是大漢朝最爲富裕的郡,同時各項技術也最爲領先的郡國。

只要以劉儉自己的方式來治理這三州之地,這裡的人口、錢糧,包括物資的生產,還有文化的傳播,未來則可以傾覆大半的天下。

從幽州落到劉儉手裡的那一刻開始,大漢朝的天秤就已經開始向着劉儉的一面倒過去了。

看着關羽和公孫瓚期待的眼神,劉儉卻明確的告訴他們二人。

“雲長,伯珪,你們要留在這裡,相比於大漢中土的內亂,你們在這裡的任務,當更爲艱鉅!”

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706章 大局走向請個假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今天幫老媽搬家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88章 放手一搏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507章 定胡虜!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78章 拼歌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162章 劉儉立牧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4章 鄭家婿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364章 冠軍侯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發燒了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63章 案 情第97章 太平五行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626章 差距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439章 夏侯之殤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530章 讓徐州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432章 咱們應該是朋友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432章 咱們應該是朋友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589章 北上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25章 負荊請罪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
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706章 大局走向請個假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今天幫老媽搬家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88章 放手一搏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507章 定胡虜!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78章 拼歌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162章 劉儉立牧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4章 鄭家婿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364章 冠軍侯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發燒了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63章 案 情第97章 太平五行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626章 差距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439章 夏侯之殤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530章 讓徐州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432章 咱們應該是朋友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432章 咱們應該是朋友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589章 北上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25章 負荊請罪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