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國運之戰

很快,劉儉的軍隊在益州就開始行動了。

張任和嚴顏這兩名大將熟悉益州的情況,他們分別率領精兵向着南中的方向而去,阻止孫策進入南中地界。

或者說,他們並不是阻止孫策,而是要盡全力想辦法,儘量的減少孫策軍的有生力量。

若是換成原先嚴顏和張任這兩個人,對孫策來說完全構不成巨大的威脅,以孫策的本事和他原本的軍容,根本就不怕他們,但是現在孫策一點兒對付他們的能力和手段都沒有。

孫策的兵馬雖然比較精銳,但一則這支軍隊經歷了太多的失敗,士氣已然降到了最低谷。

二是當孫策手下的軍士們知道孫策要帶領他們去往南中那個不毛之地後,很多人都開始打起了小算盤。

幾乎有近一半兒以上的士兵們不願意隨孫策去往南中。

孫策手下的軍士,大部分都是當年隨同他父親在江東起家的精銳軍士,另外的一大部分則是在豫州招募的精銳軍士。

這些兵士都是妥妥的中原或是長江流域之人出身。

不管他們原先的家境怎麼樣,但是他們的祖宗數代都是以漢人自居的。

他們以漢朝的子民身份爲榮。

大漢朝的內政原先很亂,百姓也因爲百多年的土地兼併而多有疾苦。

但是,不論如何,大漢朝終究還是目前這個世界上最爲強盛的國家,相比於那些南方或是北方的荒蠻一族,大漢朝的人民生活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現在,孫策要領着他們離開他們熟悉的家鄉,帶着他們往南疆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去,讓他們變成野人,試想,這些人又怎麼願意呢?

很快,就在孫策軍轉移的途中,他的兵馬數量開始不斷的減少。

大部分的士兵是不願意隨他去往南疆的,因而使得逃跑的士兵們越來越多。

而在這種情況下,只是靠軍令卻是解決不了這件事的。

孫策現在威信全無。

他只能是強行帶着那些尚且處於猶豫的士兵繼續前往南中之地。

隨着時間的推移,他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在短短五日之內幾乎就減少了一半兒。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張任和嚴顏的軍隊也抵達了他的後方。

孫策手下逃跑的那些兵卒,有很多被嚴顏和張任給攔住了。

然後嚴顏和張任讓他們作爲嚮導,帶着自己的軍隊前來追擊孫策!

追上了孫策的軍隊之後,張、嚴二將就開始輪番向孫策的軍隊發動襲擊,他們主要的目的是招降孫策的兵卒,或是擊殺他的有生力量,但是卻一直不發動總攻擊,任憑孫策繼續向南方撤離,他們只是從旁不斷的襲擾。

孫策在這種情況下顯得極爲無助,他根本沒有辦法能夠對抗得了張任與嚴顏,甚至組織不了像樣的反擊,所以只能夠拼了命向着南方逃竄。

不過最終還是讓孫策和呂蒙、孫權等人突出了重圍,進入了南中地界。

在他臨近南中之境時,張任和嚴顏的兵馬也就不再追擊了。

孫策進入南中之後,開始清點自己手中的士兵。

竟然僅僅只餘下不到六百人。

這六百人也大多是身上帶傷。

看着追隨自己逃到南中的六百人,孫策的臉上露出了哀痛之情。

“吾縱橫天下數年,想不到事到臨頭,連漢人都做不了!還要摒棄自己的國家,逃到蠻荒之地當野人,而身邊也就只剩下這區區數百親隨,今往後,又當何去何從?”

孫權走上前,向着孫策拱了拱手說道:

“兄長不必過於憂慮,我們與南中各大部落聯合,試着取得他們的信任,若是能夠取得彼之信任,等到時機成熟,我們就聯合南中各大部落開是向着益州進軍!奪取成都,重新在益州建立基業,到時候孫家必然重新崛起!”

孫權的話雖然說的比較好聽,但是卻無法撫慰孫策之心。

他只能點了點頭說道:“只是南中的地方放眼,我們都不知曉,而且與這些蠻夷之輩也不曾有過交集,如今讓我與他們交好,又談何容易呢?”

孫權急忙說道:“兄長放心,此事就包在我的身上!”

“對外征戰,弟弟雖然遠遠不及兄長!但是與外族人溝通這些事……弟弟自認爲還是能夠勝任的。”

“至於本地蠻夷之方言,咱們一時半刻可能學不會,但是日久天長,必然也能夠聽得懂,講的明白的。”

“這些與外族溝通之事,就交給我就是了。”

孫策嘆息道:“也罷,就交給你了!”……

張任和嚴顏在將孫策的兵馬擊潰之後,隨即派人返回成都,向劉儉稟報此事。

劉儉在益州任命各級官員,同時又將嫡系安置在各大郡爲郡守,掌管地方要務,隨後便開始準備集中兵馬東征,向荊州發動進攻。

在東征之前,他給趙雲還有關羽等人都下了軍令,讓他們也開始準備,開始與袁紹和曹操開戰。

這次無論如何要先下荊州再下江東,統一華夏。

劉儉這次對荊州的發力可謂極強。

他的徵調了大漢朝各地最強的軍隊,向各處軍事要點集結,展開對荊州的總攻。

而且,他還將此事上表給朝廷中,告知皇帝劉協此乃國運之戰。

請劉協,無論如何都要支持自己。

劉儉如此做,其實還是主要給天下人看的,劉協又怎麼可能會不支持他呢?

皇帝的心中很清楚劉儉此舉的意義何在,於是以朝廷的名義下詔,傳遍全國,展開國運之戰,讓一統天下。

大漢開始集中力量,準備這場一統之戰。

此舉表明了劉儉一統天下的決心,也表明了朝廷方面對袁紹以及曹操等人的態度。

也算是最後通牒了。

劉儉還寫書信告知徐州的劉備,讓劉備開始準備對江東各地的沿海口岸進行襲擊。

袁紹在知道了劉儉的行動之後,立刻開始派人去江東與曹操商議,希望曹操能夠與自己合兵一處,與劉儉展開大戰。

袁紹告訴曹操,若是能夠在此戰中獲得勝利,那麼荊州和江東將會有十年時間得到安定的發展。

曹操在得到了袁紹的書信之後,隨即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也知道現在對於他來說,與北方的交戰已經達到了一個緊要的關頭。

劉儉是鼓足全國之力來與自己和袁紹交手的,若是能夠打敗劉儉、擋住他的這一波攻勢……則他的勢力和袁紹的勢力便能夠得到很大的喘息時間。

但是現在關鍵的問題是,他已經被關羽打的有些擡不起頭來了。

江淮之地,眼看就要守不住了。

畢竟北方的馬軍體系極爲健全,在江淮的平原上,自己怎麼也不可能戰勝關羽。

曹操現在只能撤兵往江東,把江淮之地讓與關羽和劉備。

只是壽春這附近一帶畢竟是他經營多年的地界,如今就這麼的讓與關羽,曹操心中實在是不甘心啊。

但是在壽春九江郡這一畝三分地上與關羽的軍隊作戰,曹操縱然用兵的手段再強,但是一力勝十會。

北方士兵在平原上的作戰能力超強,這件事是鐵打的事實。

他們有成規模的騎兵以及最精銳的步兵甲冑,這一點是曹操的南方士兵無論如何都比不上的。

在經過了幾番商討,幾番議論之後,最終,曹操下了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決定。

那就是放棄九江,將兵馬收往江東,沿着江岸長江天塹,利用強大的水軍與北方士軍周旋。

曹操的這個決議,很多人都秉持反對的態度,特別是一些九江郡本地出身的官員,他們都是本地出身的望族名門,先前被曹操極力的打壓,他們其實心中對曹操不滿,但是在曹操的鐵腕政策下,也不得不屈服,如今見曹操要派兵撤往江東,他們的心情很是矛盾,很是複雜。

他們既想讓曹操滾蛋,同時也不想讓劉儉到這裡來統治他們。

雖然不知道在這兩個人中如何取捨,但是現在讓曹操立刻撤兵往江東,對他們來說還是極爲不利的。

因爲劉儉的大軍一旦進駐到了江淮,那對他們而言,他們並不是功臣,而是屬於降臣。

到時候他們的家族會讓劉儉如何處置,那就都得是憑劉儉的心情。

在這些望族人的心中,還是袁紹這個人最爲適合統治他們。

但可惜袁紹現在在荊州,自身難保,他能來江淮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411章 朱車騎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254章 收青州黃巾百萬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46章 大饗諸士第54章 鄭家婿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13章 牛棚思過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第652章 圍京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217章 呂布說,這雒陽內外,誰能敵我?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10章 以少搏衆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576章 試探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70章 送禮之人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54章 鄭家婿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702章 大事件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687章 涼州戰第69章 內外相合
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487章 功業競賽第122章 殺降,亦不殺?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411章 朱車騎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254章 收青州黃巾百萬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46章 大饗諸士第54章 鄭家婿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13章 牛棚思過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第652章 圍京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217章 呂布說,這雒陽內外,誰能敵我?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10章 以少搏衆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576章 試探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70章 送禮之人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54章 鄭家婿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702章 大事件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214章 劉儉抵達戰場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687章 涼州戰第69章 內外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