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

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

“叔父,此事就不能再緩一緩了?”

袁基今日再度來到了袁隗面前,與他商議董卓進京之事,但袁隗在得到了袁紹的書信之後,就已經下定了決心,油鹽不進,任憑旁人相勸不從。

“士紀,調令已經由大將軍府夥同四府,向涼州發過去了,你現在來與老夫說此事,還有何用?”

袁隗很是無奈的搖頭嘆息:“現在調令已經快馬加鞭的奔往金城,到了這種時刻,老夫縱然想反悔,但何進怕是不會同意的。”

袁基聽到這,不由長長的嘆了口氣。

看起來,事情走到了這一步,已經是無有回頭之路了。

不過,雖然不能改變這個事實,但還需想一些別的方法,來限制掣肘董卓在雒陽的行動。

眼見袁基的表情有些落寞,袁隗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士紀啊,非叔父說你,你,你眼下着實是有些杞人憂天了,這麼多年了,叔父可曾做過沒有把握的事情?你儘管放心,勿做他想,朝中諸事,近日來你多盯着點,宮廷宦官諸事,便由老夫替一手操控,你莫要想的太多才是。”

都到了這個份上,袁基又能說什麼呢?

他只能是無奈的向着袁隗告退,返回自己的府邸。

回了自家,正好趕上劉儉的書信送來,袁基急忙拆開,仔細觀看劉儉信中之意。

但很可惜,劉儉的信中,並沒有什麼好的對策,只是象徵性的回覆了一下,讓袁基心中空落落的。

不過袁基並沒有怨劉儉,畢竟他遠在冀州,對於雒陽中的形勢,並不是特別瞭解,而且自己對劉儉也是頗有隱瞞,劉儉不明就裡,自然也就只能回覆這些內容。

想到這的時候,袁基心中頗爲孤獨。

要是劉儉沒有被外放到冀州爲牧,那該有多好呢?

劉儉,劉儉……

就在這個時候,袁基猛然一醒!

雖然沒有了劉儉,不是還有他那個兄長劉備在嘛!

還記得上次在自己的府邸,劉儉得了假節鉞,劉備爲了表明忠心,當場竟要抹脖子,幸虧被自己制止。

雖然不知他的智謀是否如同劉儉一般厲害,但至少他和劉儉一樣,是一個對自己忠心耿耿之人,是一名豪傑之士,更是一名明義理的君子。

或許向劉備去求教,他能教自己一些限制並掌控董卓的辦法。

想到這的時候,袁基急忙招呼人道:“來人啊!更衣,備車!送我往劉冀州的府邸!”

管家匆忙進來,見袁基神色焦急,不由奇道:“家公,天色已是黑了,外面還下着小雨,家公這個時候出去,是不是有些……”

“休要多言!我意已決,哪來的那麼多廢話,讓你去安排人就快去安排!雒陽現在停了宵禁,我出府誰還能攔我不成?”

“是,是!家公息怒,我這就去安排。”

……

袁基乘着夜色去劉儉府邸找劉備,但殊不知,此時的劉備,卻正在呂強的府上。

自打蹇碩死後,雒陽城,大將軍府與宮廷中的宦官們就成了對立之勢,雖然暫時沒有交鋒,但整個皇城內外整日都是一幅緊張的氣氛,如同黑雲壓城,讓人幾乎都透不過氣來。

休道是十常侍,縱然是其他的宦官,也沒有一個人敢在下值之後返家,只是都守在宮中,一步不出。

怕是出了宮,命就沒了。

只要你何進還顧忌皇權,諒你也不敢輕易率兵攻打皇城!

可是,雖然雙方未曾有過什麼交手,但山雨欲來風滿樓,整個雒陽城內上下的氛圍,早已是不同於往昔了。

便是走在街上,也會時時感覺到一股肅殺之氣。

街道之上,到處都是大將軍中的銳士所喬裝改扮的探子。

明眼人都知道,這一次的鬥爭,已經完全驅於表面化了,流血乃是必然!

就看是什麼時候動手了。

皇城之中的宦官都不敢出來,但唯有一個人是例外。

這個人就是呂強。

呂強依舊是按時按點的上宮當值,下值出宮返回家中。

而偏偏讓人驚詫的是,呂強下值出了皇城後,何進這方面居然也沒有人去將他拿下,更沒有一個人想過去難爲他。

其實仔細想想,這也是情理之中。

呂強雖然這些年給劉宏出了不少的“花花點子”,但這個人風評還是不錯的,特別是他當年曾幾次出言,請劉宏開釋“黨錮”,雖然最終沒有成功,但最起碼他張嘴了。

如今黨錮已解,黨人被何進和袁家大規模的徵辟入京,哪怕就是爲了維護黨人們的面子,何進也沒有必須要對呂強動手。

也算是小小的報答他當年的直諫之恩吧。

呂強沒有家人,他只是孤獨的住在京中的小宅中,家中有幾個服飾他的婢女,日子過的是挺不錯,但絕不似張讓和趙忠那般的耀眼。

如今,十常侍在京城中的私府都被何進派兵控制了起來,唯有呂強的宅子沒有,而劉備也是因此,纔可以順利出入呂強的府中。

自打劉宏死後,呂強就似乎是丟了魂一樣,整日少言寡語,行事木訥。

似乎,劉宏的死,對他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不過,整日圍在新帝和何太后身邊的十常侍雖然受寵,但何太后依舊記得當年自己被劉宏冷落之時,呂強對他們母子的照顧,因爾也對呂強格外的恩寵,並不弱於整日諂媚的張讓和趙忠等人。

張讓和趙忠極盡諂媚,方纔得到了何太后的信任,但呂強整日神思不屬,卻能得到與他們一樣的待遇,這讓張讓等人很是不爽,卻偏偏又無可奈何。

不過好在現在呂強沒有和他們爭雄之心,再加上十常侍如今被何進逼到了牆角,面臨生死大局,又哪有心思和呂強鬥。

如此,在這危機四伏的雒陽皇城,呂強倒是得到了一席存活之地。

不過,那畢竟是原先,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何進和袁家已經調外郡兵將入京,一旦外郡兵馬到了攻入皇城,還管他呂強不呂強,只要是沒鬍子的,恐皆會一併遭到誅除!

劉備攜帶劉儉的書信來見呂強,對他陳明箇中厲害。

劉備告知呂強,當此時節,不可再輕易返回皇宮了。

呂強並沒有看劉儉的書信,他的表情很落寞,很寡淡,似乎已經認命了。

只見他對劉備隨意的笑了笑,道:“玄德的一片好心,老奴心領了,只是老奴老了,沒有心情再參與到這個中諸事中了,死不死活不活的,就看命了,老奴不想與命爭了,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吧,無所謂。”

劉備好奇的道:“中常侍爲何出此自輕之言?人活着,終歸還是比死要好些吧!”

呂強搖了搖頭,道:“對你們而言或許如此,但對老奴而言,真的無所謂了,先帝在時,老奴曾爲了規勸先帝而不斷的向先帝諫言,多年來卻爲先帝逐漸冷落,”

“後尊聽你家兄弟之言,雖得先帝寵幸,但從此卻未曾再納一句忠貞之諫,直到先帝去世,老奴都不知道,這一輩子都在活個什麼勁?”

說罷,呂強看向劉備,苦澀道:“如今先帝故去,朝中旦夕變成了這般情形,眼看着國將不國,朝將不朝,老奴這心裡……堵的慌啊!”

說到這的時候,卻見呂強將臉埋在蒼老的掌中,嗚嗚的哭泣了起來。

劉備半晌沒有說話,只是任憑呂強哭泣。

待其情緒發泄之後,卻見劉備纔開了劉儉的書信,拿出絹帛擺開在了呂強的面前。

“這是吾弟德然給中常侍的書信,您看一眼吧,就一眼。”

呂強疑惑的擡起頭,混濁的老眼看向那絹帛,卻見上面只有幾個字。

“爲了漢室,您一定要活下來。”

呂強驚訝的看向了劉備。

“中常侍,先帝壯年駕崩,非是人禍,實乃天命,這不是您的錯,也不是我家兄弟的錯,當年您與吾弟同盟,共同規勸先帝,雖未一轉漢家頹勢,但卻也取得了不小的功勞。”

“黃巾平了,黨錮解了,如今我弟在冀州大興屯田,安定民生,難道說這些跟你們當初的謀劃一點關係都沒有麼?”

“做人無需這般自輕吧?”

“我劉備雖不成材,卻立志匡扶漢室,縱遭千敗,卻也絕不妥協!”

“中常侍,如今先帝雖喪,但新君尚在,您就這麼安心的想要去死麼?難道你不想替先帝守護新君,看着新君長大,一肩挑起這大漢江山嗎?”

“您若是就這麼去死,那我只能說,恐你無顏在九泉之下,面對先帝!”

呂強愣愣的看着面前的劉備,半晌沒有說出話來。

好半天之後,方見他長長的舒了口氣,道:“唉,你們兩兄弟啊,着實都是老奴的剋星啊!也不知道老奴這輩子碰見你們,到底是幸還是不幸!”

(本章完)

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763章 益州危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712章 赦俘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687章 涼州戰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161章 恐懼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530章 讓徐州第626章 差距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396章 抓!就是抓!整理一下思路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73章 坦誠待君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42章 師徒定事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312章 一對母子皆廢物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739章 大捷報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16章 廁中爭雄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
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763章 益州危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712章 赦俘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687章 涼州戰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161章 恐懼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530章 讓徐州第626章 差距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396章 抓!就是抓!整理一下思路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73章 坦誠待君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42章 師徒定事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312章 一對母子皆廢物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375章 誰解危難?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739章 大捷報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16章 廁中爭雄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