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

劉備率領兩萬青州精銳人馬,從臨淄出發,南下直奔着徐州而去。

行至泰山的西北境,已是臨近青州邊郡,劉備讓兵馬暫時在此處駐紮。

雖已經到了春深,但天氣依舊是變化無常,今日的天氣就很冷,風也有些大。

但劉備卻並無所謂。

他站在大帳外的田野邊上,看着田畝中的黎民百姓們在辛勤勞作。

許多在田畝中的百姓注意到了劉備一衆人的到來,但這些百姓們並不知道這些人的身份,但是隻看這一羣人身着甲冑,器宇軒昂,身份一定是很不尋常。

在意識到這點後,許多百姓紛紛不敢直視劉備等一衆人,他們將所有的目光都注視在腳下的田地上,專心的忙着自己的事。

在那些黎庶一俯一仰之間,汗水就從他們的額頭順着脖頸淌落,隨後落在腳下的田間,這辛勞的一幕落在劉備的眼中,令他的心情變的很好。

劉備手指下方的百姓對着身後諸將道:“黃巾以來,天下喪亂,而天下之所以會動亂,是因爲民心不定,民心思變。”

“而那些便是咱們青州的民心……穩固!”

韓當在其身後道:“若非咱們的撫遠大將軍,青州諸郡國如何能出現這種盛世場景?”

劉備點了點頭,道:“撫遠大將軍英明神武,且更兼有劉伯安,還有諸公等一衆賢良輔佐,方成就如此盛世之業!”

程普言道:“我等雖皆是主公之臂助,然論及輔佐之功,卻皆不如玄德公也!”

“玄德公跟隨主公多年,功勞甚多,別的不說,當年主公前往冀州就牧,玄德公留在雒陽替主公保護家眷,護送家小逃出,何其勞苦,何其艱險?只此一項,旁人就比不得呀!”

聽了衆人的誇讚,劉備長嘆口氣,仰頭看向藍天白雲,似乎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遙想當年,我在樓桑村過活,家道中落,父親早逝,若無從父接濟,只怕連飯都吃不飽了……家中真是粥飯不濟,有上頓沒下頓啊……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有一幢大屋,再有幾畝良田,頓頓都能有藜飯吃!”

“哪曾想,多少年了,現實中所發生的事,着實是與當年事與願違……昔日只是跟隨德然,一同輾轉於幽州各郡,爲的不過是搏一個好出身,哪曾想……這兜兜轉轉的,竟然做出了這般大的事業!”

“轉首而望,不過數載,回往當年,直如夢境一般……”

劉備的話,觸動了在場很多人的心絃。

其中,就有韓當和程普,高順這種當年在邊郡,被劉儉所提拔重用的人。

仔細想想,若是沒有劉儉,哪裡又會有他們今日統兵一方,成爲一方鎮將的榮耀?衆人正在思索之時,卻見河北校尉韓猛急匆匆的來見劉備。

他趴在劉備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

卻見劉備的精神頓時一振。

“既是德然派往前軍之人,吾當一見!”

……

……

少時,劉備返回大帳,與受劉儉之命來前線的太史慈相見。

一見太史慈,劉備頓時大爲欣喜。

別的且不說,單從外貌來看,此人儀表堂堂,身材高大威猛,一看就是豪傑之士。

打眼看了一會,劉備就直接拍手讚道:“真猛士也!不敢問足下姓名也?”

“東萊太史慈,表字子義,奉大將軍之命,前來軍前爲驃騎將軍效力!”

說罷,太史慈隨即從袖中取出一份絹帛,遞給了劉備。

劉備展開來看,卻見上面乃是劉儉的親筆書信。

劉備大概看了一會之後,心中有數了。

他將劉儉的信放入袖中,隨後笑道:“子義得大將軍推薦來此,必是英雄人物,只是軍中各部皆已經分屬,各部戰將職務不缺,各有統屬,暫時不能讓子義領兵了,子義權且留在我的身邊,做一名參將,協助我統兵,與諸將一同參研軍機,如何?”

劉備雖然沒有直接賦予太史慈兵權,但是肯讓太史慈留在自己的身邊參贊軍機,可以說是非常重用了。

畢竟在軍中,特別是在河北軍中,一切升遷都是以功績作爲依據的。

太史慈就算是劉儉推薦過來的,眼下也並無建樹,更無功勞。

故,劉備只是能將他留在身邊權充參將。

“將軍如此重用,慈萬分感激,必當盡心竭力!”

“好!果然不愧是德然推薦之人!”

隨後,劉備命一衆手下前來帥帳,共同商議下一步的進兵方略。

“自打曹軍進入彭城國之後,陶恭祖的軍隊就已經進入了郯縣,彭城國和下邳國皆爲曹軍所佔……而孫堅的軍隊則是在彭城之西,現如今還未入境,卻是不知他們在做何籌謀。”

韓當道:“袁軍不入境,我等正好可以率兵南下,直取曹操,先將曹操打退回江東,再去對戰孫堅,好過與他們同時爲敵也!”

韓當的話得到了在一衆人的贊同。

劉備倒是沒有很快下定決斷。

他則是看向了太史慈道:“子義覺得此法如何?”

太史慈很是尊敬的拱手說道:“回玄德公的話,韓將軍此言,末吏覺得非常符合眼下的局勢,只是末吏來之前,主公曾讓末吏轉交給玄德公幾句話。”

劉備一聽太史慈帶來了劉儉的口信兒,自然是不敢怠慢,隨即問道:“德然所說何事?”

太史慈鄭重的言道:“主公曾言,入主徐州,當需謹記以陶謙爲尊。”

劉備聽到這裡,先是一愣,接着恍然的拍了拍額頭。

“幸虧有子義提醒啊,不然我險些忘記了這件大事。”

說罷,便見劉備看向旁邊的諸人說道:“徐州畢竟是陶謙的掌管之地,陶謙身爲徐州刺史,邀請我等率兵前來相助,我等若是不往郯城與其見上一面,而是擅自興兵與人開戰,未免有些喧賓奪主之嫌。”

“當此時節,且不管袁紹如何,曹操如何,袁術如何,我等一定要先與陶謙相見,待得到了陶謙的允許之後再行,與對方開戰!”

“此乃賓主之禮,更是得徐州人心的手段!”

這一番話切中要害。

徐州之戰,短期之間誰勝誰負沒有關係。

但是劉備一方打的是來替陶謙阻擋侵略者的名義。

別弄的自己好像也是來侵略徐州一樣,那就落人口實了。

況且,這也是一招以退爲進之法!

劉備不先行用兵,雖然失去了先機,卻也能看清各方接下來的行動,如此他多少就能夠做出一些符合當下形勢的應對。

而想的如此周到且深遠的人,除了劉儉也不做第二人想。

程普、韓當、高順等人也都是跟隨劉儉多年的老將了,自然能夠理解劉儉的深意。

……

與此同時,袁紹的使者逄紀已經抵達了袁術的軍中。

現在的袁術與袁紹可謂有天大的仇怨。

在知道是袁紹派了使者之後,袁術恨不能直接將逄紀推出去斬首。

但是在楊弘的勸說下,袁術還是見了逄紀。

逄紀此來並沒有向袁術宣戰的意思,相反,他還代表袁紹向袁術示好,希望袁術能夠不計前嫌與袁紹聯合,袁紹願意將徐州之地讓出來,包括豫州的一部分土地,給袁術作爲屯兵駐紮之用。

袁術聽了逄紀所說,氣的鬍子都顫抖了。

他點着逄紀的鼻尖兒大罵:

“袁本初這個狗賊,欺我土地,搶我兵馬!還將我扔在了兗州之地!害得我如今漂泊四方,無立錐之土,還敢派人來與我交涉?”

“若非看你逄家也是南陽名門,早把你活剮了生吃!還不給我滾出去?”

逄紀笑呵呵的,倒是沒有在意。

他向着袁術拱了拱手,道:“將軍且息雷霆之怒,聽吾一言。”

“昔日我家主公與將軍皆爲袁氏翹楚,並列於南,不過爲了爭奪袁家之長而彼此攻伐!”

“說實話,我家主公與將軍之爭,不過是門第之爭,爭到最後,所獲利者皆爲袁氏,這一點,將軍不能否認吧?”

袁術眯起了眼睛,咬牙切齒的說道:“你說這些又有何意義?反正無論是天下之爭還是門第之爭,都是那小婢之子贏了。”

逄紀搖了搖頭,道:“將軍切莫如此說!實際上,如今天下最大的贏家是誰呢?”

“想起來將軍不會看不出是劉儉吧?”

“此人佔據河北四州,威名震天下,手中兵馬錢糧不計其數。”

“更要命的是袁士紀的遺子,現如今還在劉儉的府中。”

“此子現在還未成長大,一旦此子長大成人,劉儉藉着此子一舉掌控四世三公之門,可將我家主公與將軍皆置於死地,難道將軍心中沒有危機感嗎?”

“袁氏若是再彼此內鬥,早晚必有滅門之禍,這些年,袁家因爲劉儉的挑撥吃了太多的虧了,難道到了這個時候,劉儉的霸業已成,我們還要繼續遵照他的意願行事嗎?”

“還請將軍細細思之!”

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526章 校事府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30章 最後一關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335章 神臂營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43章 教導張飛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694章 義子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2章 涿縣四虎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98章 張角高徒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745章 大漢軍神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215章 攔路虎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755章 陽平亂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157章 劉備新交的好朋友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270章 袁揚州,心有所謀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612章 養廢的王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97章 太平五行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305章 請君入甕不好意思,還得請個假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585章 規劃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
第196章 盧老師非同等閒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526章 校事府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30章 最後一關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335章 神臂營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43章 教導張飛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694章 義子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2章 涿縣四虎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98章 張角高徒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745章 大漢軍神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215章 攔路虎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755章 陽平亂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157章 劉備新交的好朋友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270章 袁揚州,心有所謀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725章 許攸失勢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612章 養廢的王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97章 太平五行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305章 請君入甕不好意思,還得請個假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585章 規劃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