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劉儉的話讓並不是說給國淵聽的,他是在說給自己聽的。

毫無疑問,科舉的問世,很有可能會引起一連串的重磅反應,導致天下爆發前所未有的大亂。

而這場戰爭的爆發點會針對誰,劉儉也說不準。

只怕未必會單一的針對董卓。

不錯,政令確實是朝廷方面頒佈下來的,但你讓袁紹再組織一次討董之戰,只怕他目前也沒有這份心力。

縱然組織了,也斷然沒辦法推翻現在的朝廷,完全屬於無用功。

朝廷方面,西涼軍的強大毋庸置疑,關鍵是董卓現在退守到了關中,以西涼軍的強大臥居於關中之地,窺探關東諸侯,猶如當年的強秦之勢,現在的關東諸侯鐵定是拿朝廷沒轍的。

董卓也絕不會輕易從函谷關之內衝出來主動讓袁紹打。

董老大的腦子不秀逗。

各地一旦推行新政,那爆發的點很有可能就是在各州的轄境之內。

新政向下推行,勢必會受到巨大地方最高郡望最大的阻撓。

地方郡望在阻撓的過程之中,既然無法從源頭上剿滅新政,那就很有可能就會把目光下移。

如此,地方就會形成內戰,而到時候再加上諸多勢力之間的互相牽扯,就很有可能會成爲一股席捲各地的大戰。

當然,若是鎮壓的好,這場大戰很有可能就會消失於無形之中。

劉儉不知道這場戰事會不會牽扯到自己的勢力範圍上,但毫無疑問,新政是自己的主意,如今董卓已經非常夠意思的將新政落實到這種程度了,那接下來的事,就不可能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

河北方面,新政無論如何都要深刻的落實下去。

就算是有阻礙,劉儉也不怕。

人活到了他這種程度,自然而然就要去揹負一定的歷史責任了。

劉儉有這個能力,同時也有這個認識,所以這個責任他必須背。

……

劉儉又對國淵吩咐了幾句,讓他派人重點的去盯緊各大勢力集團,而對自己轄境內的人,特別是冀,幽,青的各大家族也不能放鬆,要密切監視住他們的動向,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都要立刻向自己報告。

國淵身爲劉儉的貼心同門,頗有政治素養,他明白接下來各地會出現何等的狂風暴雨,於是當即就向劉儉表示,一定會想辦法,盯住轄境內的那些“不穩定因素”,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爭取第一時間將問題消彌於無形之中。

兩個人聊了幾句之後,國淵就告辭離去了。

劉儉回了房間,剛躺在牀上,就見一身雪白的蔡覓貼了上來,用白如蓮藕的潔白臂膀抱住他,朦朧道:“這麼晚了,有事?”

“習慣了,只是需要靜待即將到來的狂風暴雨而已,不必擔心。”

劉儉伸手捏了捏蔡覓的面頰,卻突然感覺這賤人的手不老實的向下摸索。

劉儉長吁口氣,將腦海中的雜事先拋棄到一邊,猛一翻身,開始對身邊的人開始進行一輪狂風暴雨。

……

……

一轉眼,初平四年過去了,而也就是這一年,朝廷方面頒佈了科舉的新政,同時改元。

公元190年,改元興平,即興平元年。

而興平元年,由相國董卓首倡提出,並得天子下詔准予推行的科舉制度出世,要求在各州各地明文落實,一時間天下震動,海內皆驚。

朝廷之中,以光祿大夫黃琬,河南尹楊懿,太僕王允,司空淳于嘉,少府楊彪等爲首的百餘名公卿,連帶諸州上千家族的向天子上奏,泣血請柬,希望劉辯和太后能夠收回成命,維持祖制。

百餘名朝廷同時請柬,泣血陳詞,這等陣勢劉辯何時見過,也就是他父親劉宏昔日見識過這幫人的尿性,知道他們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但現在的小皇帝可實在是招架不住啊。

若非有董卓與何太后撐腰,這些人在朝堂上幾乎都能給他老劉家的房蓋掀了。

怎奈,如今的朝堂之中,敢掀房蓋的可不只是他們。

董卓也敢掀。

你們這幫老兔子,想掀桌子?董某人不懼。

咱特麼看看誰比誰混。

這些人泣血陳詞到一半,還未等“盡訴衷腸”,就直接被董卓打斷。

董卓對他們可不溫柔,他扯着他獨有的大嗓門,一番痛斥,罵這些人矯情不懂事,在大漢朝最爲關鍵的時候,一丁點的好作用也不能起,明明是對國家的利好政策,到了他們嘴裡就是毒政惡政,其行爲簡直令人髮指。

董卓的話,直接點燃了所有朝臣的怒火!

你還好意思站出來說我們?

伱也不自己照照鏡子,看看你自己的德行?

適才還是泣血陳詞,苦苦請柬的一衆朝臣們,紛紛調轉了矛頭,將火力集中在了董卓身上。

衆人七嘴八舌,什麼“奸賊”“漢賊”“禍國殃民之賊”……各種“賊”全都往董卓腦袋上扔。

左一句“生啖其肉”

右一句“禮樂崩壞”

前一句“不得好死”

後一句“抄家滅門”

董卓涵養再好,也頂不住這些王八蛋如此掘人祖墳一般的言語輸出。

更何況,他涵養本身就不是特別好。

當着滿朝衆人的面,董卓當即將嚷嚷的最兇的幾個先行拿下,並直接下令擇日處斬。

這真是算挺客氣的了。

以他的脾氣,就地剁碎了,吃肉喝血,也是正常事兒。

如此直接且暴戾的壓制手段,不但沒有起到壓制作用,反倒是讓這些朝臣們的狀態和氣焰愈發高漲!

汝公的!我們今天跟你拼了!

科舉一出,大漢朝百年的人事錄取制度被推翻,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得到了空前挑戰,朝臣們與董卓之間的不死不休之勢,終於到達了一個高潮!

眼看着這些混蛋越來越放肆,董卓的脾氣也是變的空前暴怒,大有召集西涼軍士門衝入德陽殿,將朝堂一舉清洗之勢。

也就是在這種針鋒相對的情況之下,何太后突然提出身體不適,臨時退朝,這才避免了董卓與朝中公卿們的衝突繼續發酵擴大。

天子和何太后返回後宮去了,董卓對朝臣們的意見置若罔聞,旨意繼續推行科舉,他將此事全權委託給了剛剛就任的五官中郎將劉表。

劉表現在的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巨大。

但爲了心中那個興學的理想,他堅定了自己心中的信念,按部就班的一步步的推行,一步步的改革。

劉表在興學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他把握到了科舉推進應該履行的三個最爲關鍵的要點,一是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應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孝廉制最根本的區別。

這一點是人才錄製改革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環,這一點落實的不到位,其他的都是扯淡。

第二,“一切以程文爲去留”,換言之,舉人及第或黜落必須通過嚴格的考校才能決定。

第三,以進士科爲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試。

劉表心中很明白,只要把綱領徹底敲定了,其他的事都是旁支末節,比如說科舉考試的科目,已經每一年或是兩年舉人的錄取人數等等,這些都是可以隨着時代的變化而隨時調配的,不需要着急。

只要三點宗旨綱領能夠得到穩固,一切都不是問題。

當然了,三點綱領落實之後,考試科目還是需要趕快落實的,既然是科舉選官,要求大家憑本事來競爭開始上崗,那你總得出試卷和考題吧?總得給天下的士子們一個考試的範圍吧?

這件事確實是一件急事,但只憑劉表一個人的能力,是沒有辦法完成這件事的。

政策上的事情,可以快刀斬亂麻,一蹴而就,但學術上的事情,可不是政客們玩玩嘴皮子,三言兩語就能搞定的了。

學術上的事,就得學術人來搞,而且特別是爲科舉制度重新設立科目,編排教材,這是影響百年千年的大事,非得是當世大儒才能做不可。

劉表身爲八及,自認爲或許可以參與到這件事中來,但讓他一個人把這麼巨大的項目搞定,他可不覺得他有這份本事。

於是,劉表急忙去找董卓,向他陳述這當中的難處。

別的事兒,劉表找董卓幫忙沒問題,比如說什麼殺人揍人害人,董卓一個頂八個。

但劉表找董卓幫忙編教材,這就等於猴拿蝨子,瞎掰。

董老大哪裡會這個啊?這不開玩笑一樣麼?

別說董卓了,就是他身邊的李儒也不行啊。

這可不是別的事……編書啊,大哥。

望着董卓一臉迷茫的神情,劉表知道董卓這是會錯意了,他趕忙向着董卓解釋。

“某今日來此,是希望相國能夠請示天子,號召天下名士以及有學之士能夠前來雒陽,相助朝廷編纂科目,校訂章句,同時界定考試流程以及範圍,這可是一件大事,不是隨隨便便找幾個士人就能做到的,聲名不濟或學術不達之人所編纂的教材,恐天下士子也不會認同,更加沒有辦法服衆。”

董卓聽到這兒,方纔恍然大悟。

這劉表……

你讓我搖人就說搖人的事兒,東拉西扯的,老夫差點都沒聽明白,還以爲你讓老夫過去幫你編呢。

“景升既然已經考慮到了此一點,那也一定想到了要召何人來此吧?”

劉表果然是一個辦事勤懇的。

他當即拿出了一份簡牘,那上面是他所羅列的名單。

“劉某人已經考慮好了,還請相國過目。”

董卓接過了劉表遞送過來的名單,發現上面的人名有很多她都認識。

其中,就包括了他現在的心腹之人蔡邕,另外還有荀爽。

如今朝中其他的公卿,雖然對於科舉的事兒都鬧得厲害,但荀爽似乎並沒有摻雜在他們之中。

看起來這個老頭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也難怪劉表會選他。

董卓,繼續往下看去。

很快,他看到了一個關鍵的名字。

“鄭玄!?”

董卓的眼睛不由眯了起來。

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507章 定胡虜!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254章 收青州黃巾百萬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36章 共成大事!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582章 謙亡第95章 四大金剛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70章 送禮之人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32章 關長生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309章 和談第78章 拼歌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687章 涼州戰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625章 斷彼之糧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687章 涼州戰第712章 赦俘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今天母親出院第505章 胡虜兒,汝公在此!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763章 益州危第54章 鄭家婿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710章 八千騎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今天母親出院
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507章 定胡虜!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254章 收青州黃巾百萬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36章 共成大事!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582章 謙亡第95章 四大金剛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334章 校尉,黃忠!揚名!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70章 送禮之人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32章 關長生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309章 和談第78章 拼歌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398章 劉儉的計劃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687章 涼州戰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625章 斷彼之糧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687章 涼州戰第712章 赦俘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今天母親出院第505章 胡虜兒,汝公在此!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763章 益州危第54章 鄭家婿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710章 八千騎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今天母親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