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廢除新政

李響人還沒被押到長安,可是消息就已經先傳過去了。

此時,躲在長安的劉辯也是焦頭爛額的。

整個司州發生了動亂,然關中也發生了動亂,天子又極力阻攔撤掉小錢之政,整個尚書檯亂成了一鍋粥。

京城的政令所出幾乎已經無法走出雍州之地,這令尚書檯中的氣氛空前緊張。

軍事方面,李傕和郭汜率領的兵馬終究還是不能與董卓相提並論,平叛效率想當遲緩。

這當中所牽扯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而朝廷方面,目前以董卓爲首的平叛軍在涼州受到了巨大的阻礙,他們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同時對糧食的需求也非常大……雖然朝廷軍渴望速戰,但是因爲董卓的病體,而使涼州軍隊目前處於防守狀態,等於十萬兵力被白白被牽制在了涼州,動彈不得。

朝廷內,針對天子劉辯的質疑聲越來越多,雖然與王允還有荀攸爲首的兩大派系都在極力維護着天子的地位,但是,長安貴族與關中貴族對於天子劉辯行爲的質疑聲實在是越來越大了。

畢竟現在所有的動亂都出於劉辯之手,若是不能解決這個危機,劉辯的威望就徹底完蛋了。

也就是在衆人都不知道怎麼辦的情況下,司州那邊卻傳來了驚天的好消息。

劉德然在司州大破百萬叛軍之衆!

司州叛軍首領李響被劉儉生擒活捉,並命人及時押送去了長安。

消息已經傳到關中,整個雍涼震動。

這消息對於朝廷來說,無異於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朝廷中的臣子們士氣提升,羣情振奮,而關中之地的望族豪強的心也踏實了一些。

雖然司州的戰亂暫時還沒有波及到關中,而關中的叛亂首領也與司州的叛亂首領無關,但自打司州和雍州大亂之後,各郡國一直都是人心惶惶的。

現在好消息一來,人心安定了,朝廷就可以穩固了。

這真的是近期所萬千不好消息中的一個少有的重大好消息。

然,這個好消息讓雖讓所有人都感到開懷,唯有一個人心中很是不爽。

這個人就是天子劉辯。

天子劉辯爲何心中不爽?其實仔細想想也就能知道了。

他擺不平的事,他的皇叔劉儉能夠擺平。

他做不到的事,他的皇叔劉儉能夠輕易的做到。

如今地方戰事是有所緩解的,但是緩解事情的人是他的皇叔劉儉,而不是他天子劉辯。

在所有人的眼中,他劉辯是個惹禍精,是個不成器的皇帝,是個沒有辦法保護大漢江山的庸才。

相反,他的皇叔劉儉卻是能夠維穩大漢江山的俊傑人物,是能夠替他劉辯擦屁股的人,是能夠使漢家江山趨於安定的人。

特別是李響這件事,更是使他們叔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然,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劉辯不能爆發出自己的憤怒,若是當着滿朝衆臣而發怒的話,他這個皇帝在形象在衆人眼中就更加的不堪了。

他只是在朝議上和衆臣一樣,表現出了非常高興的態度。同時他還表示可自己對未來有着美好的期望。

但是當朝議結束之後,劉辯的臉立刻變的發黑!

他一臉無精打采的來到了後宮,去見他的母親何太后。

何太后這段時間和劉辯一直有一些不快。

不是爲了別的,正是因爲呂強之死。

別人不知道呂強之死怎麼回事,但是何太后心中可是明明白白的。

不管怎麼說,呂強可是他們母子的恩人,是呂強幫着他們母子走到了今天……雖然不能說全是呂強功勞,但在擁護他們母子這件事上,呂強一直都是盡心盡力的。

劉辯殺了呂強,在何太后的眼中,這就是一個卑鄙小人的行徑。

雖然她本人也不是什麼善人,而且也是一個心胸狹隘之人,但是再狹隘的母親,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也是一個心胸狹隘之人。

這就是人的矛盾點。

何太后一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成爲一個頂天立地、胸懷寬大的人,成爲萬民心中的聖君賢皇。

但是很可惜,從現實來看,劉辯的成長和太后心中所期望的那個人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當着何太后的面,劉辯狠狠地發了一通脾氣。

但是,他的這種脾氣卻並沒有得到何太后的同情。

何太后只是冷冷的看着兒子在那裡發瘋。

“那個叛軍賊寇李響,他怎麼這麼能胡鬧?!他怎麼這麼的廢物,居然被劉德然生擒活捉了?他可是有百萬之衆啊,就這麼讓劉德然輕而易舉的將他擊潰了?!”

“那劉德然如今還把他送到長安讓朕處置,這是讓朕處置嗎?這擺明就是在羞辱朕,羞辱朕呢!”

何太后也不答話,只是又伸手擺弄起自己手中的玉器來。

劉辯發完了脾氣,猛然轉頭看向何太后問道:“母親,您這是什麼意思?”

“爲什麼朕說了這麼多,你卻一句話都不回答?”

何太后一邊搖頭,一邊嘆氣道:“我說什麼,又有什麼用?你是皇帝了?能夠執掌整個天下,這天下的州郡,府庫錢糧民夫都是你的,伱想怎麼調用就怎麼調用,你想收拾誰,就收拾誰,你想殺什麼人就殺什麼人,又何必來問我呢?”

劉辯聽到這兒,頓時一陣語塞。

面對冰冷的母親,劉辯甚至想一甩袖子,轉身就走了。

但是現在他心中實在是憋得慌。

而除了母親之外,他也沒有更多的能夠與他站在一邊的貼心人了。

想到這裡,劉辯極力壓制下了心中的無奈與憤怒。

“母親,你不忘要了,朕與你是站在一條船上的。”

“朕若是倒臺了,母親,你這個太后又豈能當的長久?”

“您會有好下場嗎?”

何太后撫摸着玉器的手,不由一顫。

劉辯還是非常瞭解她這個母親的,這句話也算是說到了其母的軟弱之處。

“我不過是一介婦人,又能幫你什麼?”

“關中如今亂成了這個樣子。”

“董卓又在西北生了病,朝廷的府庫錢糧都有欠缺。”

“你身爲皇帝都解決不了的事,我又能做什麼?”

何太后的話讓劉辯頓時一愣。

是啊,他以往都是依賴其母,有什麼事都跟他母親說。

他母親年輕的時候也能夠替他做這種決定,但是這些年劉辯獨攬大權之後,何太后便日漸少出現於一衆官員們的面前。

何太后手中已經沒有什麼權柄了。

自己現在就是跟太后說這些事,太后又能如何?

也不過就是勸勸自己而已。想到這兒的時候,劉辯心中很是悲涼。

然,不管怎麼樣,太后就算是不能幫他什麼,但是把這滿心的委屈給自己的母親訴說一下,總是沒問題的吧?

人得需要一個宣泄口!

“母親,那個劉德然實在是太過分了。”

何太后一聽劉辯說起劉德然這三個字,心中不由一顫。

其實,他多少也能夠明白這位皇叔對自家孩兒的巨大威脅。

但她也沒有辦法。

這個天下,誰還有能力能治劉德然?

“如何過分了,你且說給我聽聽。”

於是,劉辯隨即就將這次劉儉生擒李響之後,將他發配到京城的這件事對着何太后說了一遍。

劉辯說完之後,滿臉闕青。

“那劉德然在司州立下了大功,聲名遠播,又是壓糧價,又是收流民,又是平叛軍,上至閥閱望族、中至豪強地主,下至普通黎庶,皆對他是交口稱讚。”

“可是對朕呢?這次叛亂,所有人的怨氣都放到了朕的身上,朝中雖然沒有人跟朕說,但是朕現在也有心腹之人,民間的情報和人們對朕的風評,朕還是有所瞭解的。”

“朕現在就是害怕……民間有一種呼聲,就是讓劉德然取代朕成爲這個大漢朝的皇帝!母親,那樣的話,咱們母子可就真的完了。”

何太后聽到這,頓時一驚,說道:“應該不會吧?”

劉辯的表情頗爲凝重。

很顯然,在他看來,這些事兒就是會。

何太后的手有些顫抖。

她將手中的玉器放在了桌上,隨即站起身,在廳堂中來回打着轉。

良久之後,方見她籌謀已定!

朝中的事情,目前盡皆由王允,淳于嘉等爲首的一衆人操持。

而荀攸等清流黨派,勢力弱於王允,淳于嘉望族公卿勢力,雖然現在也有一定的權力,卻還不能與之相抗衡。

李傕和郭汜,雖然依舊在關中境內平亂,但他們兩個在何太后眼中不過是兩個征戰之將,並不能對朝局起到多大作用。

如此,關鍵的問題還是要拉攏以王允、淳于嘉,楊彪等爲首的公卿集團!

只要這些人支持劉辯的政治立場,劉辯的皇位就會穩固。

ωwш ☢ttκΛ n ☢℃o

想到這兒,何太后隨即把自己的想法跟劉辯說了,讓他暫時要以王允,楊彪等人爲主,無所不用其極的拉攏。

至於剩下的事,日後再說。

若是董卓還健康,或許還敢依靠董卓與這些舊有的朝廷勢力擺擺手腕,但是現在,劉辯母子卻絕對沒有那個能力了。

失去了董卓制衡的朝廷,望族公卿的勢力政治力量膨脹的非常大,特別是劉辯現在的名聲在民間又不是很好,必須要依靠這些政治上掌握最高權力的老傢伙爲護持。

劉辯沉默了少許,隨即緩緩的點了點頭。

這孩子如今的年紀稍大了些,性子雖野,但就不代表他看不清局勢。

至少就內部的局勢說,他現在看的還是比較清楚的。

其母何太后的話確實是一語中的。

“母親教育的是,孩兒心中有數了。”

……

劉辯從何太后那裡出來之後,並沒有耽擱,立刻派人將王允、淳于嘉、楊彪三名重臣召到了宮中,說是有要事相商。

對於這些舊有公卿的代表,劉辯的政治智商終究還是嫩了一些。

他雖然極力想要掩飾自己的想法,從旁側擊的向三位重臣滲透自己的拉攏之意,但還是被三位重臣揣摩到了他不安的心意。

皇帝如今的處境,他們心中也很清楚。

所以當下皇帝既然對他們有所求,那他們就要最大限度的實現己方的羣體利益。

只見楊彪與王允兩個人彼此之間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小皇帝慌神了!

是時候對他說那件事了!

那件大家一直都在謀劃的事情。

隨後,就見楊彪衝着劉辯拱手說道:“河北劉德然,如今在司州雖然平叛成功,但是他未奉明詔就擅自兵入司州,卻是有僭越之心。”

“此人如今攜帶近十萬人馬進入司州,待戰局一定,卻又盤踞於原地不走。”

“足見其人野心勃勃。”

“昔日忠臣之相,全是假的。”

“陛下對此人有所提防,正是其理。”

這話可是說到劉辯的心坎裡去了,他非常高興,點了點後說道:“幾位愛卿,既然那劉儉如今兵力強盛,勢力強大,又已經進入了司州,朕當下又應該如何處置?”

一旁的王允站出來:“臣等自然是支持陛下。”

“臣願意派人前往雒陽,曉之以理,,請劉儉返回河北,同時可使朝廷表彰他的功績,但是卻暗中命人斥責他的行爲。”

“另外,關中這面也要加固防守,增兵派將,防止劉儉進入關中。”

“若是劉儉膽敢隨意進入關中,那在臣看來,他就是叛賊,絕對不可以饒恕。”

“臣等願意聯合朝中所有公卿並本土家族聯名發聲斥責劉儉,公佈他的假仁假義以及他的惡行。”

“陛下乃是天下共主,此乃世人皆知之事,劉儉再怎麼強,他也是一個臣子,以臣犯君,又豈能算是仁義之人?此人最重羽毛,必會有所警惕心疑。”

“陛下儘管放心,政治上的事,還有民間的輿論,就交給臣等去辦好了。”

劉辯聽到這裡,心中非常的高興,他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三位愛卿,真乃忠臣也。”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淳于嘉衝着劉辯拱手道:“臣等爲了陛下,爲了漢室四百年之基業,只能是盡忠職守,不遺餘力,只是以臣等之能,卻也未必能夠將事情徹底做好,還需要陛下頒佈詔令,以天家之身份對萬民承諾,有些事纔可以順其自然的做下去,如若不然,光憑臣等這裡努力,恐一時也無法挽回大局。”

劉辯聽到這,將身子向前傾了傾,問道:“那依照愛卿的意思,朕應該頒佈什麼詔令?”

淳于嘉很是鄭重的劉辯說道:“陛下,如今天下大亂,關中與司州都變成這樣,陛下的聲望在民間大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爲新政!不止是小錢之政,還包括科舉之政,賦稅之爭!田地之政!林林種種,皆是禍亂國家的根本。”

“陛下若想得到天下頂級望族的支持,便需要先行廢除所有新政,重新歸於先帝時期的舊制。”

“只有祖宗的制度重新定下來,天下人心思定,所有的禍亂纔會歸於安定,而是劉儉這種野心勃勃之輩,也就無法再掀起風浪了。”

劉辯聽到這兒的時候,臉色頓時一沉。

他驚訝的來回掃視着眼前這三名重臣,心不由撲通撲通的跳。

“三位愛卿的意思,不光是要廢除小錢,還要廢除科舉,廢除度田,廢除田稅新政,所有的一切都重新啓用先帝舊制?”

王允認真的道:“陛下,只有這樣做了,雍州之地,司州之地,乃至於天下所有的頂級望族,纔會傾心保護陛下,不會爲劉儉或是袁紹所矇蔽!陛下,這是事關您皇位的重大事宜,還請陛下萬萬不要猶豫!速速下詔!臣等願意誓死保衛陛下!“

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34章 豪俠關羽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215章 攔路虎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53章 千古之賭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395章 平定烏桓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411章 朱車騎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739章 大捷報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170章 劉十億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309章 和談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270章 袁揚州,心有所謀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99章 上架感言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4章 同窗可用第27章 幷州刺史第698章 夢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78章 拼歌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497章 黑山降漢第76章 袁基竊鹿今天幫老媽搬家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43章 教導張飛第396章 抓!就是抓!
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34章 豪俠關羽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215章 攔路虎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53章 千古之賭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395章 平定烏桓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411章 朱車騎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739章 大捷報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170章 劉十億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241章 董卓聯合呂強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309章 和談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270章 袁揚州,心有所謀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99章 上架感言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4章 同窗可用第27章 幷州刺史第698章 夢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78章 拼歌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497章 黑山降漢第76章 袁基竊鹿今天幫老媽搬家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43章 教導張飛第396章 抓!就是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