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

初平四年六月,幽州北疆的戰事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自從無終縣的偷襲失利之後,漁陽人張舉的反叛,就從攻擊轉爲防守之勢。

張純在無中縣被張飛生擒,隨之在得到了劉儉的同意之後,荀彧在右北平將張純以極刑殺死。

在這個年代,並沒有系統性的凌遲之刑,不過千刀萬剮還是有先例可尋的。

但自秦亡之後,大漢朝已經多少年沒有如此如此酷刑了,即使是有,也是極少數的。

故而張純被千刀萬剮受死之事,立刻在幽州諸郡引起了一陣巨大的動盪。

昔日在潁川荀氏之中,有着王佐之才的荀彧,也因爲此事而成了北疆的第一酷吏。

酷吏在大漢朝,一般都沒有什麼好結果,下場都極爲悽慘,但是荀彧並不在乎。

因爲他在劉儉的身上,看到了別人身上所沒有的東西,爲了劉儉,荀彧甘願從王佐之人,化身爲一柄佐王之刃。

他心中的信念早就已經被劉儉所堅定,絕不會迷茫。

而隨着無終縣鐵礦的開發,原先那些中立的幽州家族開始向着荀彧那一邊倒去。

但是現在倒過來,已經拿不到任何的利益。

因爲最先投奔過來的寒門,是在荀彧和關羽最艱難的時期資助他們的,所以無終礦業所衍生出來的分支行業,除了以牧署爲主導的河北商貿協會佔據了最大的一頭,剩下的就是這些當地的寒門藉此良機翻身,取得了豐厚的利潤。

至於那些後知後覺的家族,眼下即使來投,說白了也不過是“將功贖罪”,但若是想要後期分利益,不好意思,沒有你們的份了。

以後長點心,該跟誰混自己自己想清楚!

這就是借戰爭,重新劃分利益的手段。

當然,對這些後知後覺投奔過來的家族而言,這就已經算是好的結局了。

至少比一些其他的家族要好。

按照荀彧和關羽,張飛,簡雍,黃忠等人的商議,凡是曾資助過漁陽郡張舉的家族,要藉由這次戰事全部剷除。

一個不留嗎?

不錯,荀彧的意思,就是一個不留!

因爲地方官署現在不是孤立的,他們的支持者明顯大於反叛者!在這樣的情況下,荀彧沒有必要對那些反叛者留手。

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那些曾隨同漁陽張氏反叛的家族,滅了他們之後,他們的財產和他們的土地……

財產充公!

土地用來租庸調,屯田!

冀州和青州已經實施過的政策,全部都要在幽州再來一遍,一樣也不能少!

劉儉和荀彧早就已經商討過,只是簡簡單單的剿滅叛亂,將幽州拿到手中不是他們的目地。

如果要佔領一州之地,那就要這一州最爲重要的資源需全都掌握在牧署政府的手中,權力集中不外泄,牧署有足夠的權力協調地方所有的資源,使上下一致,政令通達。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這一州之地還不如不要。

隨着田豫,田疇在烏桓首領蘇僕延和難樓之間的挑唆,烏桓內部也發生了變亂。

烏桓人都是些什麼人?他們的突騎雖然精悍,長於奔戰,但他們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義理,他們會爲金錢利益所利誘。

現在的荀彧背後有河北商貿協會的支持,而無終礦業的先期回報,也逐漸進入了到了地方牧署的口袋中。

整個幽州,不,應該說是以劉儉爲首的河北牧署政府的財政預算,大幅度的增加了!

手中有了錢,做起事來自然是財大氣粗。

戰爭的根本,說到底打的還是資源,還是錢!

錢砸到位了,親兄弟也翻臉。

對於烏桓人這種沒有什麼信仰的部落氏羣體來說,背叛的不徹底,一般都是籌碼給的不夠。

丘力居在前線與漢軍交手,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遼西烏桓的老巢被蘇僕延和難樓抄了後路,王庭大本營直接被兩郡烏桓給攻破了。

丘力居的親信大多被殺,兵馬四散,只剩下他的兒子樓班,在他的從子蹋頓的保護下,率衆出逃遼西。

消息很快傳到了前線,丘力居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一口老血沒憋住,直接當衆噴涌而出,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丘力居病倒的消息一經傳出,漢軍立刻行動,不給他絲毫的喘息時間。

已經在幽州整集兵力的關羽,張飛,公孫瓚等人,分兵三路,直取丘力居的中軍大營!

這幾個月的時間,關羽和張飛在幽州組織了不少的精騎,雖然在戰法上還有待完善,然因幽州獨特的地利環境與當地騎士的天生素養,這支騎兵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他們獨有的戰術,皆可以上陣殺敵。

自孝武皇帝時起,兩漢的騎兵戰術研發速度就突飛猛進,特別是幽州和涼州、幷州等邊郡,隨着作騎兵作戰經驗的積累,大漢朝騎兵的各種戰術也逐漸發展並得到衍伸,同時適合各種戰術的馬具也出現了,包括馬鐙和馬鞍。

當然,這個時代的馬鐙和馬鞍還不是後來那種最爲完善的雙邊馬鐙以及高橋馬鞍,高橋馬鞍與雙邊馬鐙的完美結合,在東晉出土過帶雙邊馬鐙的陶馬,而雙邊馬鐙實物,出土於十六國時期。

東漢末的馬鞍和馬鐙針對當下的戰術,也是有着一定的較高水準的形態,但並未達到鼎盛,一則是因爲技術發展,二則也是馬鐙與馬鞍所需的材料在這個時代,也都是珍貴的資源,特別是馬掌需要大批的鐵來打造。

但是在大漢朝,鐵是何等珍貴的資源?

平日裡製造刀具兵刃的鐵器,還有將士們所用的鎧甲,這都是巨大的鐵器支出。

人所用之鐵尚未完全,何況馬乎?

武器裝備的大批量出現,必然是有着其時代背景的,不單單是技術,且與資源和生產力息息相關。

但是現在這個時代,對於劉儉所統領的河北勢力而言,這方面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

唐山的礦產除了石墨之外,還蘊藏着豐富的各種金屬,其中也包含銅鐵之物,而唐山金屬礦的蘊藏量,對於這個時代的神州子民而已,是相當夠用的。

而且,唐山礦產只是劉儉在河北單一發掘的一處礦產,日後,隨着劉儉地盤的擴大,中國境內的豐富礦產,也自當被劉儉逐一開發。

屆時,大漢王朝將會藉由提前開發自然資源,屹立於世界之巔。

其實,劉儉現在也完全可以將雙邊馬鐙以及馬蹄鐵這種在十六國才普及於軍中的東西提前搞出來,用以增強己方的勢力。

但後來想想,還是暫時放下。

主要原因,是因爲現在董卓還掌控着朝廷,同時涼州和關中之地乃是他的大後方。

南方的軍閥牧守在騎兵方面跟劉儉沒法比,但董卓的騎兵資源現在還在劉儉之上。

雙邊馬鐙和馬蹄鐵的問世,一定可以增強河北騎兵的戰鬥力,但劉儉覺得,怕是過不了多久,這些並不複雜的技術,也會被漢室朝廷和西涼軍所採納。

一旦西涼軍和幷州騎兵配備上了這個東西……

所以,眼下還不是時機,等以後再說吧。

關羽,張飛,公孫瓚等人殺奔丘力居的大營,乘着丘力居後方出現變亂,一舉攻破其衆,遼西烏桓的兵卒因爲他們大人病重,而士氣全無,軍無戰心,再加上惦念後方的老巢,很快就被關羽和張飛打的潰不成軍。

而丘力居也在戰亂之中,氣急攻心而導致吐血身亡。

丘力居的死,代表了遼西烏桓與張舉組成的聯軍徹底潰敗。

遼西烏桓的潰敗,使幽州戰場的走勢呈現了明朗化。

而在這場大戰之後,涿郡劉氏中的劉連,劉武,劉尚,劉竹等人,也跟隨着關羽和張飛建立了不少的功勳。

涿郡劉氏整體也徹底從商貿大戶成爲了大漢朝廷的軍功大戶,很多青年英雄藉此脫穎而出。

誠然,這是劉儉所授意的。

不過他之所以要使自己族中的這些少年郎藉着平亂幽州走入仕途,並不是想用他們干預中原內亂。

中原內戰,有劉儉和劉備兩個人平亂足矣,涿郡劉氏的軍功武將再往中原來,多少就有些添亂了。

還是那句話,劉氏的青年兒郎,日後主要的作用,是以幽州爲中心——對外使用!

丘力居死了之後,荀彧卻並不打算放過遼西烏桓。

身爲潁川荀氏的王佐之才,身爲劉儉安插在幽州的一柄快刀,荀彧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的乾淨利落。

他一邊親自執政,安排開採礦業,度田屯田租庸調等事宜,一邊又開始派人去尋找丘力居的從子蹋頓。

丘力居雖然敗了,吐血身亡,但在嚴格意義上講他並不算是死在漢軍手裡,而且就算是他死在漢軍手裡,也是他咎由自取,閒的沒事跟張舉作亂,所以漢室朝廷不算對不起他。

所以,荀彧現在又起了心思,他打算暫時與蹋頓聯合。

這在漢人看來,簡直是不可能的事,荀彧卻有信心在遼西烏桓身上辦成。

爲什麼?

很簡單,因爲烏桓人並沒有漢朝的文化,他們的民族身上,也並沒有那麼多的“忠孝義理”,只要有錢有利益,他們啥事都幹。

看看烏桓人的規矩就知道了。

烏桓人沒有所謂的氏族姓氏,所有的人姓都是可以改的,一般都是以烏桓大人(大人即首領)的名字爲姓。

氏姓無常,以大人健者名字爲姓。

今天烏桓老大叫張三,你就姓三,明天換個老大叫趙四,你就姓四,後天再來個人叫王二驢子,你就只能姓驢。

沒有家族姓氏作爲底蘊根基的民族,怎麼可能會有義理認同感?

烏桓人,

父死,兒子可以娶後母,

兄死,弟弟可以娶寡嫂,

寡嫂的小叔子死,小叔子的兒子可以娶伯母。

小叔子若無子,再輪及其他叔伯……

後媽嫂子伯母嬸孃還有媽媽的朋友……後世能夠吸引廣大網友的島國劇情,烏桓人這全都有。

有基於此,荀彧覺得只要他給出的價碼足夠,想要和丘力居的從子蹋頓聯合,完全不是問題。

事實上,荀彧確實做到了。

簡雍作爲荀彧的使者,前去見丘力居勇猛的侄子蹋頓。

過程很簡單,簡雍大概對蹋頓表達的意思就是——丘力居的事大漢朝很遺憾,但這是他自己主動來進攻的大漢的呀,我們只是被動型防禦,而且他是被蘇僕延和難樓氣死的,跟大漢無關啊。

現在丘力居死了,他的兒子樓班年少不能承擔大事,但是大漢朝覺得你蹋頓是有能力可以當烏桓諸部首領的啊,甚至可以當王!遼西,遼東,上谷等地……烏桓三王部的首領非你莫屬呀!

蹋頓有些猶豫。

可我沒有錢,沒有軍糧啊。

簡雍鼓勵他:

沒有錢,沒有兵器,沒有糧食,大漢朝廷資助你呀,只要你答應成爲各郡烏桓的首領之後,永遠的臣服大漢朝,那就沒有問題啦!況且大漢朝原先要對接那麼多的烏桓首領,多麻煩,不如只對接你一個。

以後你當了烏桓三王部的首領,烏桓的人就都歸你說了算啦,大漢朝每年出錢出糧幫你養兵,你只要在關鍵時刻出兵幫大漢朝打仗就行!而且你當了烏桓部的大王之後,你那些漂亮的後母,嬸孃,嫂子,弟妹,伯母就都是你的啦!難道你不動心嗎?

聽完簡雍一番滔滔不絕的講述之後,蹋頓當即表態:

行,聽你的,就衝你最後這幾句話,老子幹了!

剛剛出錢挑唆完難樓和蘇僕延禍害了丘力居,蹋頓又被荀彧和簡雍拉下水,勇猛的少年蹋頓組織遼西烏桓,瘋狂的向着難樓與蘇僕延進行反擊!

一場曠世的烏桓內戰就此達到了高潮。

各郡的烏桓人爲了錢糧和後母打的不可開交,荀彧乘着這個當口又將目光轉向了張舉。

不過在這個時候,一名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現了。

那就是幽州刺史韓馥,帶領着他的兵馬返回了河北。

身爲幽州刺史,韓馥回到幽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組織地方豪強攻打叛賊張舉,用以樹立自己的威望。

荀彧在知道了韓馥歸來之後,當即停止了對張舉的一切進攻。

他任憑韓馥在幽州境內左蹦躂,右蹦躂,同時給關羽,張飛,黃忠,公孫瓚等人寫信,告知他們誰也不要對張舉動手。

他要看看韓馥對陣張舉,能玩出什麼花樣。

或許,藉着張舉的手來除掉韓馥也不未可知。

可是讓荀彧有些驚訝的是,韓馥與張舉交鋒,竟然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韓馥不但沒有讓張舉打垮,反倒是跟他戰的有來有往,不落下風。

荀彧與韓馥乃是同郡之人,對這個人多少有些瞭解。

以韓馥的能耐……按道理來說,應該是一回合就被張舉弄死的主啊,怎麼突然之前竟這麼厲害?

仔細想想,當初董卓在中原,也是第一個對韓馥動手,結果也沒有拿下韓馥,反倒是在韓馥手中也吃了點小虧,雖然後來董卓也找回了場子,但這絕對不是韓馥應有的表現。

於是,荀彧果斷的派人去打探一下韓馥軍中的情況……

韓馥所統帥的幽州刺史部,別的倒是沒有什麼特別,不過在他剛剛成爲幽州刺史的時候,他邀請了一名出身於涼州西平郡的大豪強,加入到了他的麾下。

這個人叫做麴義,乃是涼州西平郡的大姓中人,其人常年生活在涼州,精通掌握羌人的戰法,他所部私兵都是精銳,擅長弓弩陣法,正是因爲他的加入,才使韓馥能夠苟延殘喘至今。

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荀彧當時就拍板,請簡雍暗中再走一趟。

一個出身於涼州西平郡,常年與羌胡爲伍的邊郡大豪,荀彧不信他會對韓馥這樣的懦弱之人有多大的忠心。

這當中一定是有利益牽扯的。

只要是有足夠的價碼,荀彧有自信,讓這位涼州大豪轉頭到自己這一邊來。

第26章 郡署徵辟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27章 幷州刺史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36章 共成大事!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20章 詐!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661章 劉丞相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712章 赦俘第702章 大事件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347章 劉儉放煙霧彈請個假第128章 劉備來了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750章 誰用誰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687章 涼州戰第54章 鄭家婿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16章 廁中爭雄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439章 夏侯之殤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咳的太難受了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
第26章 郡署徵辟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317章 兩戰而平,涼州軍驚之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27章 幷州刺史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36章 共成大事!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20章 詐!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661章 劉丞相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712章 赦俘第702章 大事件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347章 劉儉放煙霧彈請個假第128章 劉備來了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750章 誰用誰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687章 涼州戰第54章 鄭家婿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16章 廁中爭雄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439章 夏侯之殤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咳的太難受了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