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

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

劉儉的討賊檄文很快就廣佈天下,一時間,整個天下都被鬧的風起雲涌。

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劉辯,王允等人都非常着急,特別是楊彪,因爲這件事兒的直接主謀就安在了他的腦袋上,楊彪這次算是被劉儉和李傕給坑慘了。

弘農楊氏目前可真的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楊彪其實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

就算是劉儉要用禮節對付他們朝廷宮中的公卿。

爲什麼偏偏這種事兒就得拿他們弘農楊氏開刀?

淳于嘉和王允也是滿朝公卿的領袖,爲什麼就不拿他們兩個開刀呢?

爲什麼非要將他們弘農楊氏推上這個不忠不義之地呢?

也不怪楊彪窩火,但是劉儉如此考慮,自然是有他的意圖。

相比於太原王氏,還有濟南國的淳于氏家族,弘農楊氏在天下間的分量還是非常重的,相較相比於汝南的袁家,也是不遑多讓。

雖然劉宏死後,袁家的子侄在外面都成了氣候,但是在當年還未曾立牧之前,袁家與楊家在朝堂中的分量,幾乎可以說是持平的。

如今天下大亂,楊家的勢力雖然沒有袁家大,但是影響力依舊還在。

拿弘農楊氏開刀,可以大大的震撼天下望族與頂級的士門閥閱。

數日之後,劉儉的檄文就傳遍了關中諸郡還有司州各地。

這一次,劉儉徹底打起了清君側的大旗,這次不管是誰在旁邊勸着都沒有用了,他要殺入長安城,藉着扶君的名義,將這些位列於政治頂端的毒瘤通通肅清。

什麼弘農楊氏,什麼太原王氏,什麼濟南國的淳于氏,還有那些別的高門望族……從今往後,大漢朝沒有你們作威作福的權力了。

大漢朝的天下必須將要進入一個能夠正常運轉的機制之中。

你們這些毒瘤和蟲豸,我這一次要一次性的清除。

清君側的檄文傳遍了天下之後,劉儉就在函谷關集節重兵,西向直奔着長安城的方向殺去。

興平七年十月十五,劉儉整頓了手下的騎營將士,留下徐晃鎮守函谷關,帶領着一衆軍團向着長安進發。

他沿着黃河先抵達三門峽,又佔據了陝縣,然後直至弘農楊氏的老家弘農而去。

也算是楊彪沒糊塗,事先早就將弘農楊氏的族中成員從老家遷移了出來。

但是劉儉也沒有放過弘農楊氏,他打着清君側的口號,一舉抄了弘農楊氏的祖宅。

畢竟現在的楊彪已經被他打成了大漢朝的反賊,那他也不必給弘農楊氏和天下望族留什麼面子了。

所有的宅子,所有的田地,還有楊氏所擁有的財富與糧食,統統充公……爲大漢朝的建設增磚添瓦。

弘農太守令狐邵也是董卓的嫡系,按道理來說,劉儉已經幹掉了李傕和郭汜。

就令狐邵的角度而言,他理應是與劉儉不共戴天,誓死抵抗到最後的一兵一卒。

但是讓誰都沒有想到的是,令狐邵居然都沒有抵抗,很直接地就向劉儉投降了。

這一點倒也是讓劉儉沒有想到。

而令狐邵在見到了劉儉之後,彷彿就有一種見到了保護傘的感覺。

他急忙奔上去,單膝跪倒在劉儉的面前,眼淚汪汪的看着他,搞得劉儉還以爲自己把令狐邵給怎麼樣了……

面對令狐邵的投降,劉儉並沒有拒絕,畢竟有西涼人率領西涼兵投靠在自己的麾下,這對於自己來說是一件好事。

對於他日後收服西涼軍,開了一個好頭。

李傕和郭汜在民間的民怨太重,他們的殺伐也太重,這兩個人真的是留不得,但令狐邵雖然是西涼人,但是他並不擾民,風評相比李,郭也實在是好出太多,劉儉沒有必要拒而不納。

只是每一個人做每一件的事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目地的。

令狐邵無端端的就這麼向劉儉投降,難道沒有他的目的了?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劉儉需要弄清令狐邵向自己投降的目的。

於是,在弘農駐紮的當天晚上,劉儉將令狐邵找到了自己的帥帳之中,親自宴請他,並向他詢問投降自己之後,到底有什麼志向。

起初,令狐邵還是顧左右而言他,一會兒說自己乃是爲了國家興亡,一會兒說自己乃是敬佩劉儉的爲人,一會兒又說自己不滿意朝廷廢除新政……反正說來說去都說不到點兒上。

劉儉知道令狐邵對自己心中還是有所防備的,他也不着急,只是耐心的引導令狐邵將事說到他自己的身上。

畢竟令狐邵心中到底想要什麼,他不可能永遠不說,他要是不說,劉儉怎麼給他?只是他現在還在自己面前裝緊。

他裝緊,那劉儉就給他鬆一鬆。

令狐邵畢竟只是一個涼州人,在城府方面,與久經風浪的劉儉相比,實在是差的太多了。

幾句話不到,他還是在劉儉的勸說之下,說出了自己真實目的。

其實,從令狐邵這些西涼將領的角度而言,他們想要投靠到劉儉的麾下,主要還是想要錢。

這個錢可不是小錢,而是想要能夠比肩於中原豪強的財富。

董卓手下的這些西涼將軍都是涼州的大豪強,他們在涼州佔據着土地,同時手中也有很多的隱匿人口和兵馬,在財富方面,在涼州可謂首屈一指。

不過,他們的經濟實力以及家族實力,相較於中原的土豪來說,還是遠遠不及。

這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涼州人可以操持的產業除了戰馬之外,幾乎就沒有了。

要米沒有米,要綢緞沒有綢緞,要海鹽沒有鹽,要書籍也沒有書籍。

戰馬雖然確實是他們一個可以賺取利益的大頭,但畢竟太過單一了。

西涼戰馬養不活整個涼州所有的豪強地主。

但是這些年,涼州人發現劉儉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地方。

不是他打仗的能力厲害,而是他賺錢的本事真是非同一般。

他到了河北,弄出了河北商貿協會,鐵礦,龍骨水車,還有鍛造工坊、實木傢俱、人民公社,並打通了上下流的各種各樣的產業鏈,使河北人賺的是盆滿鉢滿。

他到了青州,歸攏了海鹽產業,還弄出了青州書法,擴大了活字印刷術的體量。

中原的八廚集團也被劉儉收於麾下,作爲河北產業鏈向南方以及西方的擴展。

聽說河北各郡縣的倉廩都富得流油,新糧是還沒等運進去,更新的糧食就快運來了。

現在的大漢朝天下什麼人敢跟劉儉比富?

涼州這些窮光蛋,心中對河北人早就羨慕不已了,特別是那些幽州人。

幽州人和涼州人一樣,都是邊郡中人,但是你看看現在大漢朝的幽州豪強,還有幽州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

伱再看看涼州的豪強和涼州的普通黎庶過的是什麼日子?

涼州人過得還是那麼窮,可幽州人過的已經超過中原人了。

劉儉大概弄懂了令狐少的心思。

他隨即安慰令狐少說道。

“在我劉儉的概念裡,大漢之民,不論是哪一州哪一郡的,都是我大漢的人。”

“吾既然能夠讓冀州人、幷州人、青州人,徐州人都過上好日子。”

“那我也一定可以讓涼州人富裕起來。”

“只是蒼天一直不曾予吾這個機會。”

“若是有一天,劉某能夠坐鎮於涼州,我發誓,我要讓涼州上至豪強,下至黎民,每一個人都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

“至少也不能比現在的幽州人活的要差。”

令狐邵聽到這裡,精神頓時一振。

“大將軍此言當真?”劉儉:“你若是不信,我就派人領你去河北看一看,現在河北人過的都是什麼樣的日子,你便清楚我所言非虛。”

令狐邵急忙點頭:“我信,我信,末吏怎麼會不信任大將軍呢?”

劉儉說道:“其實涼州方面也有很多產業可以深耕。”

“別的不說,光是涼州西面那巨大的湖泊就可以製造出高品質的湖鹽,二涼州西面的西域諸國,只要能夠征服他們,就可以仿效幽州對待烏桓和鮮卑一樣,通過吸取西域諸國的財富,使涼州人民成爲富裕之地,而涼州作爲西域諸國與大漢朝的中轉地帶,涼州將來一定也會成爲一個富裕的地方。”

“我大漢朝政府一直都把涼州當成了前線,當成一處邊陲之地,卻未能考慮到把涼州變成一個與西域諸國交往的主要前沿商貿集散地。”

“我要通過涼州,將我們的文化,將我們的產品大量的鋪往西域諸國,乃至西域諸國西面更多的那些國家。”

“只要這些計劃能夠一一實施,又怕涼州不會富裕嗎?”

以令狐邵的智慧,他並不是非常能夠理解劉儉現在對於西方所做的佈局,但是他能夠聽得出劉儉這話中的肯定和自信。

令狐邵心中很激動。

他相信,劉儉今日之所言,絕不是臨時東邊西湊,硬編出來騙自己。

他一定是早就在心中做好了規劃。

“末吏願意爲大將軍的志氣效死力,萬死不辭。”

劉儉笑着對令狐邵說道。

“令狐君,劉某依舊命你是爲弘農太守,在這裡依照我定下來的政策,好好的治理弘農,我會命河北商貿協會入駐到這邊來。”

“所有的經濟政策你不得干預,一定要按照河北商貿協會定下的既定方針來行事。”

“弘農的百姓豐衣足食,生活穩定後,少不了你令狐府君的一份功勞。”

令狐邵聽到這裡,急忙連連點頭。

“謹遵大將軍之命。”

劉儉將身體向前靠了一靠,說道。

“另外,劉某人還需要你替我辦一件事,你一定要好好操持。”

“還請大將軍吩咐。”

劉儉道:“適才,我所言的那些關於針對涼州的改革方案,你不必特意爛在肚子裡,該對外說就要對外說,特別是你昔日的涼州同僚,我現在需要他們的支持,你大可以將這些消息統統散佈出去。”

“告訴涼州人,只要劉某人進了關中,進了涼州,涼州人就不會在低人一等。”

“他們會徹底的站起來,和中原人齊平,就像我幽州人一樣,你看看現在大漢天下,我幽州人的日子過得難道不比中原人好的多嗎?”

令狐邵一下子就明白了劉儉的意圖。

劉儉這是有心,要招攬西涼軍諸將,同時也要有心在涼州立威立德立信,看來他是真的想進駐涼州了。

若是能夠使涼州人富裕,那涼州人自然會非常歡迎劉儉的到來,畢竟劉儉這些年所做出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

別的不說,幽州人的處境就讓涼州人非常羨慕,有這麼一個參照對比。

劉儉可值得信任的地方自然就多了許多,於是,令狐邵開始暗中向他昔日涼州的同僚們寫書信,將自己投靠劉儉之後得到劉儉的許諾向這些人說了。

當然,令狐邵說的這些話都是口說無憑,不過他這個人在涼州人中還算是信譽比較好的,也比較值得信任。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涼州諸將對劉儉的瞭解。

而這事情越傳越廣,最後就不只是會被涼州諸將和地方豪強知道了。

普通的涼州之民,還有在涼州本土駐紮的豪傑,以及一些羌族的首領,慢慢的也會知道這些事情。

到時候劉儉在涼州的聲望和印象就會有所改觀。

畢竟涼州地處西域,與中原大有不同。

劉儉要入駐涼州,同時避免在涼州引起過多的戰事,那麼他首先就要在先在涼州人心中打一個好底兒,樹立一個光輝高大的形象。

而下一步,劉儉就要揮大軍進駐到長安了。

不過他並沒有用非常快的速度進軍,而是在弘農駐紮了一陣之後,又開始操練三軍,演練陣型,並將檄文的內容再次深入的向天下推廣,烘托自己正義的行爲。

劉儉越是這樣,對於朝廷那些官員來說,就越有些鈍刀子拉肉的感覺。

死並不可怕,但真正可怕的是等死。

長安的官員們現在就有這種感覺,他們感覺劉儉正在磨刀霍霍,隨時都能向他們捅出一刀,但是這刀子就是懸在他們的腦子上,不知道什麼時候纔會落下來,實在是讓他們難受無比。

王允和楊彪這一下也真是害怕了。

他們沒想到劉儉能把事情做的這麼絕,別的不說,在弘農把弘農楊氏的祖產和田宅拆拆了個底朝天,這事情就已經表現了劉儉要將他們破家滅族的決心。

面對這種情況,淳于嘉急忙向大家提議,讓大家趕緊聯名給袁紹寫信,讓袁紹火速派兵從武關搶先進駐到長安,趕在劉儉之前主持朝政,使朝廷免受劉儉的侵害。

其實,袁紹現在對於進駐長安這件事有些猶豫。

他當然想要搶在劉儉之前進駐長安,但是進駐長安之後跟劉儉發生衝突的結果會怎麼樣,袁紹心中沒譜。

主要是劉儉表現出來的戰力實在是太強了。

袁紹進駐到長安之後,雖然可以憑藉長安強大的城池與劉儉交手,但是最終能打到什麼程度,袁紹現在心中也有點兒沒底兒了,畢竟上一次與劉儉交戰給他的教訓實在是太深了。

現在的袁紹寄希望曹操快速出兵,哪怕曹操距離這裡太遠,不能來支援的,但只要曹操北上徐州,牽制劉儉的後方側翼讓彼有所顧忌,袁紹這邊的壓力也會減輕一些。

但問題是,曹操這小子着實是不長臉,這麼長時間了,居然一點兒信兒都沒有。

其實曹操那邊已經給袁紹傳回信兒來了,只是使者還沒有抵達武關。

當然,就算是使者來了,帶來的消息對袁紹而言也不好。

因爲曹操的使者,帶來的消息是,現在曹操病重,根本無法出兵。

倒也不是曹操不想出兵,也不是曹操想坐山觀虎圖。

而是劉儉那邊正在派人暗中與曹操談判。

並用曹純作爲談判籌碼。

曹操剛剛坐領江東沒有多久,他所依仗的大部分還是宗族子弟。

畢竟江東境內的門閥較多,地主豪強也多,且江東之地,遠離中原,當地的門閥很多行事比中原人野蠻。

再加上江東之地多山越,還有百越之族需要平定,所以,曹操現在一定要仰仗曹氏宗族的力量。

若是在現在這種時刻放棄了曹純,對於他維持宗族的團結非常不利。

而且這段時間以來,曹操已經想明白了一件事。

他明白,劉儉崛起的勢頭已經銳不可當。

在這種時候想要北上硬撼劉儉,只會自討苦吃。

經過了一番認真思考,曹操逐漸想明白了今後的戰略。

那就是聯合袁紹,袁遺兄弟,與北方的劉儉形成鼎足之勢。

曹操與袁家彼此之緣。利用長江天塹,擋住劉儉南下的腳步,只要穩守住自己的地盤,日後一定會有良機的。

若是正面與劉儉交戰,現在真的不是時候。

 

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330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707章 袁家後人請個假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439章 夏侯之殤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652章 圍京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再請天假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362章 曹操邀請袁術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20章 詐!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221章 賈詡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98章 張角高徒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131章 黃巾的戰意來源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16章 廁中爭雄母親突然腦梗了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720章 殲援第740章 議降第69章 內外相合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27章 幷州刺史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296章 都是人精
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330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707章 袁家後人請個假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439章 夏侯之殤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652章 圍京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再請天假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362章 曹操邀請袁術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20章 詐!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221章 賈詡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98章 張角高徒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131章 黃巾的戰意來源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102章 袁基替我買下七女(求訂閱)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16章 廁中爭雄母親突然腦梗了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720章 殲援第740章 議降第69章 內外相合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27章 幷州刺史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296章 都是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