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

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

董卓爲什麼要先瞄準韓馥,不過是因爲在他看來,韓馥的幽州刺史部實力不強,應是最易被擊潰的。

身爲一個潁川郡人,驟然橫跨到大漢朝最北方的地界去當監察官,而且時間還這樣短,其組織的軍隊粘合力必然不強,大有一擊即潰之勢。

除了幽州刺史部的戰力不強外,董卓也覺得韓馥這個人挺召人恨的。

當初董卓徵辟黨錮之士爲官時,姓韓的響應董卓的徵辟速度最快,表忠心表的也最堅決,但等他到了地方就任後,轉頭就翻臉不認人了,這也着實是讓董卓氣的發瘋。

不先收拾了韓馥,董卓心中也着實咽不下這口氣。

不過,對於其他的那些人,董卓也同樣沒打算放過。

第二級的目標,是橋瑁,張邈,劉岱,鮑信這幾個混賬。

董卓派出他手下掌管西涼騎兵的胡軫,帶領西涼鐵騎去突韓馥,這算是給了韓馥最大的優待。

而呂布,郭汜,張濟,楊定四個人,則分別去攻打另外四人。

這些人雖然都是深溝高壘,但酸棗畢竟是地處河南境內。

而河南境內最大的地貌特點,就是大多爲平原之地,山林較少。

在平原之地交手,對於騎兵來說,最是有利。

而董卓手中,最不缺的就是騎兵。

而且他的騎兵都是天下精銳!

初平三年八月初三,西涼鐵騎在胡軫的指揮下,偷襲了韓馥在酸棗西北的大營。

時隔兩日不到,呂布,郭汜,張濟,楊定也一反先前的作戰風格,分別攻打了張邈、橋瑁等人。

原先在胡軫執掌西涼兵的時候,西涼軍大部分都是採取守勢,連續打了兩個月的仗,大部分都是聯軍在不斷的騷擾西涼軍一方。

饒是曹操在滎陽的大敗,也是因爲他的冒進,而並非西涼兵主動出擊。

所以在關東諸牧守的概念裡,西涼軍應該是不會輕易出擊的,故而在防守方面,他們就都有了一些懈怠。

問題是,董卓用兵的手段和胡軫大不相同,幾十年的征戰經驗,讓他精通於各種戰法,特別是這種平原式的野戰,在大漢朝能夠與西涼騎兵和幷州騎兵相抗的軍隊,幾乎沒有。

他敏銳的察覺到了對手的短板,隨即用最快的速度進行了還擊!

這一仗,是繼滎陽之戰後的西涼軍的第二場大勝仗,張邈和劉岱的軍隊因爲受到了呂布和張濟的直接進攻,損失慘重,張、劉二人的兵將損失殆盡大半,二人倉惶惶如喪家之犬,連酸棗都沒有回,直接奔還往了陳留。

橋瑁依託着酸棗縣,勉強支撐,倒是沒有讓郭汜打到團滅,但也是死傷甚重,徹底喪失了回擊之力,只能龜縮在酸棗之中固守等待救援。

鮑信屬於袁紹的嫡系,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在與楊定的作戰中雖處於失利狀態,一而再再而三的敗退,不過卻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自己軍隊的有生力量。

不過相比於鮑信,韓馥軍的表現着實有些讓人驚訝。

他依託着營寨,用出弓弩陣,死死的守住了營盤,沒有讓胡軫得逞,反倒是讓胡軫所率領的涼州騎兵受到了一定的損傷。

雖然如此,但中原戰區的整體態勢已經完全改變了,天秤開始向董卓一面壓去。

幾路聯軍的結果,橋瑁迎接回了鮑信勉強固守住了酸棗,但卻也無力再做進攻,劉岱和張邈的軍隊損失殆盡,直接被打回了陳留重新組織軍隊,韓馥憑藉手下所組織的弓弩陣堅持了一陣,但也沒有再戰之力,爲了保全有生力量,便往南面與袁紹會和。

張超和臧洪等人,乾脆打都沒打,直接撤走了。

董卓用不到十五日的時間,基本擺平了中原地區的戰局,隨後又馬不停蹄,前往南方的陽人縣督陣。

陽人縣方面,對手主要的戰力是荊,豫之軍。

其中,豫州刺史孔伷,南陽太守張諮,汝南太守王芬,也都是董卓下放往地方的黨錮名士。

但是等他們到任之後,孔伷和王芬便齊齊謀反,投奔了袁家。

張諮其實不想背叛朝廷,但問題是董卓給他安排這個地方比較特殊……南陽太守!

說的不好聽點,董卓這等於直接給張諮安排到袁紹的大本營裡去了。

雖然在張諮看來,袁紹和董卓都是如狼似虎,但相比較之下,離他更近能夠掌控他性命的還是猛虎袁紹。

餓狼董卓,尚算是遠在天邊。

故,張諮還是決定擁護袁紹。

如此,就等於荊、豫之地的地方長官,基本都被袁紹整合來對抗董卓了。

董卓派往荊豫的先鋒大將華雄,是個勇猛非常的人物,他跟隨董卓多年,善於衝鋒陷陣,在涼州平羌叛的時候,有很多不錯的戰績,臨陣經驗非常豐富。

而袁紹方面的先鋒黃祖,與華雄正好相反。

這個人的進取能力不及華雄,但論及固守本土的防禦能力,着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黃祖採取了和朱儁一樣的防禦手段,將兵馬屯紮在陽人,並動用當地大量的民夫,修葺城牆,搭建壁壘堅營,在陽人縣佈置了堅固的防禦陣勢。

袁紹在得知了這件事後,心中甚感無語。

黃公!我們是進攻的一方好不好!?

你在陽人城佈置那麼多的防守作業做什麼?你這膽子是不是太小了點?

但事實證明,黃祖的這套打法算是做對了。

華雄帶領的大軍一到,立刻就對陽人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身爲涼州武人,華雄的作戰方法就是一個字——幹!

論及身爲將令的作戰素質,華雄遠在黃祖之上,論及兵卒的戰力,西涼兵也在荊、豫軍之上。

幾番對抗下來,黃祖在對抗華雄的作戰中幾乎皆呈現下風,甚至可以說是屢戰屢敗,但是不論他怎麼被對方打敗……黃祖卻能夠做到一點,那就是寸土不讓。

華雄雖然是連戰連捷,但都是小勝,在大形勢上,怎麼打也打不透黃祖的龜甲防禦。

身爲涼州系出身的猛將,華雄用來逼黃祖出城的手段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西涼軍們叫罵!

他也實在是想不出什麼其他的方法來了。

而叫罵這種手段,對於黃祖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罵去吧你,累死伱我不賠!

所以,兩軍目前就僵持在了這裡。

與此同時,幽州刺史韓馥帶着本部兵馬進入了魯陽地界與黃祖會和。

韓馥將自己的手下的精銳兵馬暫時安置於魯陽,他自己則是親往宛城去拜見袁紹。

見到了袁紹之後,韓馥聲淚俱下的將酸棗方面的戰事向着袁紹做了大概的描述。

前番曹操敗績,損兵折將,已經令袁紹頗爲鬱悶。

爲了讓曹操重整旗鼓,袁紹親自出面,在荊州,汝南,潁川諸家之中,要了不少的資源,支持曹操前往揚州丹陽郡第二次募兵,待募兵完成之後,再返回汝潁共同討董。

沒曾想,剛剛送走了曹操,韓馥就到了,同時給袁紹帶來了這麼大的一個敗報。

袁氏聽說橋瑁,劉岱,鮑信等人都被西涼軍給收拾了,氣的有點頭暈腦脹。

他雖然事先就知道董卓軍的戰力強悍,實力不俗,但萬萬沒想到各陣諸侯的敗陣竟如此之快。

不過天幸黃祖將魯陽守的固若金湯,沒有讓華雄直接殺進南陽腹地,不然的話,袁紹還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纔好了。

而也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代表着潁川荀氏的荀悅和荀諶,來到了宛城,投奔在袁紹麾下。

這兩個人,都是荀氏家族中的代表性人物,極有機謀。

前番荀彧按照家族的指派,北上前往冀州歸順劉儉,如今這兩個人也爲了荀氏家族在潁川的利益,前來袁紹麾下投效了。

荀氏家族在汝潁之地還是非常有名望的,且多年來一直跟袁家有利益輸送,如今兩位荀氏下一代的英傑人物代表家族來投,袁紹喜不自勝,自然是格外的厚待。

同時,袁紹將眼下諸侯聯盟對陣西涼軍的不利局勢,向二人做了陳述。

荀氏子弟,自幼皆受家族中的高等教育,所學頗雜,同輩之中,沒有一個人是水貨,各個都有些本領。

特別是身爲荀彧嫡親兄弟的荀諶,在同輩之中也屬於是俊秀人物。

他一看就看出了當中的問題。

“使君,西涼軍起先分兵三路,與諸侯會戰,酸棗一路,本是僵持之局,但突然之間卻連戰連敗,反觀孟津一路,至今是兩軍對峙,並無任何動靜,實是不合常理。”

袁紹聽了荀諶的分析,道:“友若有何高見,但說無妨?”

“董卓乃是三朝老將,歷任西域,幷州之地,經驗頗豐,西涼軍中,有此眼力和果敢之氣,能夠在短時間戰勝中原諸路牧守之人,非董卓莫屬!”

荀悅在旁言道:“莫不是虛虛實實之法?”

“正是如此,孟津那邊,恐未必有董卓在了。”

袁紹雖偶然會有些“好謀無斷”,但總體來說,他還是個聰慧之主,大多數的時候,他都是智商在線,且相當的英明睿智。

他聽了荀諶的分析之後,深覺有理。

“如此說來,董老賊很有可能會驅兵來魯陽了?”

荀諶道:“正是如此,恐怕董卓眼下已經抵達了魯陽。”

“華雄一人,或許拿不下黃公,但來了董卓,只怕黃公就未必能夠長久堅守了!”

袁紹沉默了一會,嘆道:“果然,還需增援纔是!”

說罷,便見袁紹看向外面,吩咐侍衛道:“着蔡瑁,呂公,文聘三人來見!”

那侍衛立刻領命而去。

不多時,荊州本土豪右的三名代表,來到了袁紹面前。

這三人都是南郡豪族,爲袁紹所看重,而他們對袁紹四世三公的身份,也分外憧憬敬佩。

自黃祖之後,這些南郡家族的大族中人,也紛紛被袁紹拉入軍中效力。

蔡瑁等人見禮,隨後問道:“使君,喚我等所爲何事?”

袁紹長聲嘆息,道:“黃兄在前線與西涼軍作戰,雖戰事不利,然尚能堅持,只是我恐董卓不日即至,屆時怕黃兄獨臂難支,勞煩你們率兵前往相助!”

說到這的時候,袁紹看向文聘,道:“仲業雖然年輕,然昔時曾與足下探討兵機,我深知仲業乃是善守之人,此番還需多多勞煩仲業助守了!”

“使君放心,文某定盡全力!”

“事不宜遲,你們還需趕快出發纔是!”

“喏!”

待三人走後,袁紹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很顯然,他對前線的局勢依舊不甚放心。

荀悅開口道:“使君,以我之見,若要破董,使君還需收服一人,方能成大事!”

“何人?”

“非得有孫堅出兵不可!”

袁紹聽到這時,卻長嘆口氣。

“實不相瞞,孫堅目下爲長沙太守,人在荊南,而我爲荊北之牧,其人並不隸屬於我,而且此人性情高傲,昔日更是與吾弟公路交厚,此番公路推病不至,孫堅也推病不至,擺明了就是與公路一心,我又如何用之?”

荀悅道:“使君,孫堅雖與公路相識,但也不過是昔日共討黃巾接下的淺薄交情,論及聲名威望,知人善用,袁公又有哪一點不及公路?孫堅非士門出身,狡以孫武之後自稱,不過是想提拔自身聲望,其向上之志任誰都能看出。”

“況且如今孫堅人在荊南,遠離袁術,卻與使君近在咫尺,之所以不投使君者,只因與使君不識爾。”

“依袁公之胸襟韜略,只要肯做,想要從袁術手中將孫堅召過來,未必是件難事!”

(本章完)

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589章 北上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625章 斷彼之糧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530章 讓徐州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737章 接班人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755章 陽平亂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687章 涼州戰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182章 劉使君,對不起,我大錯特錯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507章 定胡虜!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254章 收青州黃巾百萬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88章 放手一搏第594章 扼殺新苗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561章 紹,術,譚
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589章 北上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625章 斷彼之糧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530章 讓徐州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737章 接班人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755章 陽平亂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687章 涼州戰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182章 劉使君,對不起,我大錯特錯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708章 少年談判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672章 深知西涼軍底細的徐榮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507章 定胡虜!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254章 收青州黃巾百萬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88章 放手一搏第594章 扼殺新苗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561章 紹,術,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