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

六月十五晚上,在一衆西涼軍戰將起兵之前,劉儉派出使者去見了牛輔。

爲了體現對牛輔和呂布的重視,劉儉特意派出了他的心腹甄儼去見牛輔和呂布。

甄儼如今乃是河北商貿協會的副會長,平日裡主要是輔佐蘇雙經營商貿協會,統籌各大豪門和各家商戶,穩定物價,疏通上下游產業鏈。

河北商貿協會一開始屬於商業聯盟,但是近些年來逐漸開始進化轉型,商貿協會還是協會,但是在協會之上,成立了一個由劉儉所設立的地方新官署,也叫商務署,專門負責督察監管劉儉轄境內的商戶。

甄儼這一次來見牛輔,帶了很多禮品,代表劉儉對牛輔與呂布表示慰問。

牛輔見了,連忙笑道:“丞相真是太客氣了,我等邊陲之將,出征在外,本當恭賀丞相高升,怎麼反倒是讓丞相給我等送禮了呢?”

甄儼笑道:“牛將軍,呂都尉,兩位爲了大漢遠征西涼,勞苦功高,丞相執掌一國朝政,今後仰仗兩位的地方還很多,今番特命儼攜薄禮來此,只是聊表對兩位的愛護之意。”

牛輔忙道:“甄會長客氣了,牛某對丞相傾仰久矣!昔日雖爲敵對,發生過幾次誤會,但某與丞相還有張將軍之間,可謂是惺惺相惜!”

“今後,若是能爲丞相效力,實在是牛某畢生之幸也!”

甄儼道:“董公如今已經回了長安,位居太傅高位,名列諸臣之首,牛將軍身爲太傅女婿,今後前途定然不可限量啊!”

牛輔聽了這話,頓時哈哈大笑。

緊接着,牛輔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他轉過頭,看向了身後的呂布。

“奉先,你怎麼不言不語的?甄會長代表丞相來此,豈可如此失禮?”

說實話,呂布不是故意失禮,他此刻只是心中忐忑莫名。

說白了,他最近一直都是非常的忐忑。

當初在涼州的時候,王允曾經暗中聯絡過呂布,當時呂布心中就有點動了心思,想要跟王允牽線搭橋,結果受到了牛輔的阻攔,這事最終沒有辦成。

不過事到如今,呂布卻暗自慶幸,虧了自己當時沒有與王允聯絡啊,不然的話,自己可就是吃了大虧了。

看看王允,楊彪,還有那些追隨他們的死黨的下場,呂布的冷汗就立時將他後背的衣衫給侵透了。

只是,現在的王允和楊彪等人都被劉儉抄了家,誰知道他和王允等人往來的書信,還有先前王允派來見自己的人,都落沒落到劉儉手裡……

萬一讓劉儉抓住了自己與王允暗中私通的證據,就算是自己並沒有響應王允,但劉儉會不會對自己有所猜疑?

日後一旦自己返回了長安,投入到了劉儉麾下,劉儉會不會拿這件事來對付自己?

這些呂布都吃不準。

而且當年他手下的重將死在劉儉軍的手中,呂布對此事多少有些耿耿於懷。

“甄會長,布身體有所不適,適才失禮之處,還請甄會長莫要見責。”

“豈敢豈敢。”

甄儼急忙向呂布拱了拱手,說道:“其實吧,甄某這次來見二位,也是疏於散漫懈怠,其實按道理來說,甄某早就應該來了,但是長安最近一直有事要處理……唉,沒辦法,故而就來的慢了一些。”

呂布對於甄儼的說辭不甚在意,反倒是牛輔有些好信,問道:“長安中處理的,都是些什麼大事?”

甄儼說道:“還不是抄王允,楊彪還有他們那些附庸的家……”

這一句話算是觸動到了呂布的神經上,他急忙看向甄儼,豎起耳朵自己的聽着,心中則是撲通撲通的亂跳。

呂布的狀態似乎是落在了甄儼的眼中,不過他並未當回事,只是自顧自的說道:

“說實話,這些謀反之賊都是家大業大,甄某身爲商貿協會副會長,光是爲了點查資產,就足足有七日不曾睡好,每日只能能睡一兩個時辰,着實是熬死人了。”

“還有那些叛賊家中抄沒出的文書和信箋,鋪滿了整整一大院子,大家卻都不知道當如何處置呢。”

牛輔恍然的點了點頭。

呂布則是心中緊張莫名……

果然,王允那老匹夫將書信都留着呢!

怎麼也不知都燒了?這老匹夫死了也要拉幾個墊背嗎?

甄儼仿若不覺,自顧自的說道:“不過令我奇怪的是,丞相在看到那些盛載書信的箱子之後,連翻看都不翻看,甚至也不許手下任何人過目,而是直接下令,付之一炬了!你們說奇怪不奇怪?”

牛輔聽了這話倒沒有什麼感覺,這呂布一聽真眼這麼說,精神頭一下子就來了。

“甄會長,你是才所言當真嗎?”

甄儼似乎頗有些疑惑的看向呂布,說道:“當然當真啦,當時焚燒那些信件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場,此事已經在長安城傳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不理解丞相的舉動,其實我也有些不理解。”

牛輔感慨的說道:“只能說是丞相大度啊,對於過去那些與王允和楊彪有勾結的人,丞相此舉擺明了是不想追究任何人的責任,只要大家今後齊齊爲大漢王朝效力,那在丞相看來就都是好人。”

呂布急忙道:“牛將軍所言甚是,丞相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啊,如此胸襟,如此寬宏。如此雄才偉略,放眼天下,誰能比之?”

“布對丞相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從今往後,我願爲丞相效死力也!還請甄會長在呂布將我們的想法告知丞相!”

牛輔有些疑惑的看向呂布,心道:“適才人家給伱送禮,你不吱聲,這怎麼突然之間就表現的這麼熱情了?”

雖然心中不解呂布的行爲,但是牛輔還是響應着說道:“不錯,有勞甄會長轉告丞相了!”

甄儼微微一笑,說道:“其實甄某這次來,除了代表丞相給兩位送些禮品,轉達丞相對於二位將軍的喜愛之情,另外還有一事想要勞煩給兩位將軍。”

呂布和牛輔一聽甄儼這麼說,立刻面色一正,擺出一副靜聽的態勢。

甄儼隨即道:“西涼軍諸將中有很多人對朝廷眼下的局勢不甚滿意。”

“董太傅並代表西涼軍重新歸順了,但是,很多人似乎還心中有所不服……不服也就算了,甚至還有謀反的打算!不知二位將軍以爲此事應如何處置?”

牛輔急忙說道:“有人打算背叛朝廷?那我等身爲朝廷之將,自然要出兵討之。”

甄儼微微一笑,說道:“只是,他們都是兩位將軍昔日的同僚,難道兩位將軍對此事沒有些顧忌嗎?”

“同僚之間若是因此而發生戰爭,回頭傳將出去,會不會有些不妥當呢?”

還未等牛輔作答,便聽呂布說道:

“甄會長儘管放心,雖然我等與西涼軍諸將乃是同僚,昔日又彼此相熟,但是此番一旦他們與朝廷之間發生爭鬥,我們絕不會作壁上觀,呂布願立下軍令狀!爲爲丞相分憂。”

甄儼聽呂布如此說,很是高興。

“呂都尉不愧是國之忠良啊,丞相若是知道呂都尉如此忠義,一定會非常高興。”

甄某這次回長安,定然將二位將軍的忠義慷慨之士轉達給丞相。

“至於如何對付叛逆諸人,丞相早就已經做好了部署……二位將軍若是願意,那就依着丞相的計策來行事。”

甄儼既然如此說,呂布和牛輔自然無有不應之理。

再將劉儉想要講述的事情告訴了兩人之後,甄儼又向呂布提出了另外一個要求。

“丞相聽聞呂都尉麾下有一位豪傑,仰慕已久矣,特想讓我拜會一下,不知都尉肯應否。”

呂布現在還一身輕鬆。聽了甄儼的話,立刻高興的說道:“不知丞相想見的是哪一位?”

甄儼微笑着說道:“丞相想見的人乃是雁門馬邑人張遼。“

“哦……”

呂布聽說劉儉要見張遼,心中多少有些忐忑。

畢竟,若是見別的幷州軍將領也就罷了,那些都是他的嫡系。

但是在呂布麾下幷州軍之中,自主權最高的人就是張遼。

呂布也不傻,他知道劉儉想見張遼,一定是想通過甄儼向張遼轉達出招募之意。

若是呂布帶領張遼前往投奔劉儉,張遼依舊可以在呂布麾下成爲他的得力干將,但是劉儉若是單獨對張遼進行招募,日後說不定張遼就會從呂布的手下脫離出去,成爲獨立軍,到時候跟呂布就沒有太多的瓜葛了。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呂布能拒絕甄儼嗎?

他若是現在就拒絕了甄儼,那就等同於自斷前程。

當下就見呂布對甄儼說道:“既然是丞相讓會長見張文遠,那布自無反對之理,來人啊,速速着張文遠前來與甄會長相見。”

不多時,張遼便在呂布的手下引領下,來到了大帳。

他向呂布和牛輔行禮之後,甄儼隨即上前對張遼介紹了自己。

張遼亦是知禮之人,急忙拜見。

甄儼上下打量了張遼許久:“丞相久聞張文遠的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豪傑也。”

“昔日丞相與呂都尉多番會戰,期間,我河北將士也與文員屢次發生衝突,雙方多有誤會,丞相這次讓我見文遠,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讓我告知文遠先前的誤會,不過是因爲各爲其主,今番大家都爲朝廷效力,往後文遠莫要心存芥蒂,好生在戰場立功,丞相絕對不會虧待文遠的。”

張遼聽了甄儼的話,頓時嚇了一跳,他急忙說道:“遼何等身份,竟敢勞丞相如此厚待?昔日戰場多有與丞相沖突之處,還請丞相莫要怪罪,張遼必然爲丞相、爲朝廷盡心竭力。”

甄儼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如此最好,就是這麼一點兒話,沒有什麼別的意思,呂都都尉,牛將軍,還請按照丞相的吩咐行事,莫要辜負了丞相一番厚意呀,這也可是你們立大功的機會。”

牛輔拍着胸脯說道:“甄會長放心,這事兒我們必然辦成。”

甄儼又與兩個人說了一會兒話後,隨即就告辭離去。

呂布和牛輔制定了計劃之後,兩人分頭行事,各自返回了軍寨。

呂布在回返軍寨的路上對張遼說道:

“文遠,適才甄會長主動將丞相之言轉達於你,看來丞相對你很是器重啊。”

張遼是個明白人,他自然知道呂布這番話的用意是什麼。

“奉先不必多慮,我等雖然共同歸順丞相,但是你我之情勝於一切,今後我自當還是以奉先爲尊的。”

呂布聽了這話之後,很是高興。

他滿意的哈哈大笑。

“文遠不必如此,我又沒說什麼,難道咱們這麼多年的交情,我還信不過你嗎?”

張遼心中暗道:你要是真的信得過我,適才就不會問出這番話了。

說實話,呂布這些年確實長進了不少,不論是在軍事韜略上,還是在政治敏感度上,都強於過去。

但是張遼還是能夠感覺到,呂布的胸襟還是不夠寬廣。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自私自利的想法,或者是焦慮感。

但是至少不能在明面上表露出來,或者說不能這麼快就在明面上表現出來。

甄儼剛剛跟我說了幾句話,你這就來試探我,是不是未免對我也太過提防了?

但張遼還是瞭解呂布的。有些話讓他直接說出來,總歸比憋在心裡要好。

不過,張遼心中其實一直有一個想法。

若是能夠遇到一位真正的明主,那該多好啊。

不過,如今他與呂布總算是歸順劉儉。

張遼也算是久仰劉儉的大名了,雖然原先在戰場上遇到過,也結下了不少生死仇怨,但是如今這些都已經煙消雲散了。

就是不知道劉儉平日裡的爲人是一個什麼樣。

不過,天下人皆言劉儉乃是仁義聰慧的雄主,想來這一點不會差吧?

待日後有機會與他見一見,便知真相了。

……

六月十五的晚上,胡軫、李蒙、王方、楊定等西涼諸將分頭進兵。

胡軫身爲西涼主將,目前的帶頭大哥,自然是率兵前往長安,奪取長安的城池。

李蒙和王方則是分別去阻擋劉儉安排在長安東西兩面的兩支彪軍。

胡軫不指望李蒙和王方能夠徹底的擊敗河北軍。

他只需要李蒙和王方能夠使河北軍暫時不能前往長安,給他充足的時間拿下城池,治住皇帝和劉儉,到時候就大權在握了。

楊定則是去偷取郿塢的糧食,用來作爲己方的後備補給。

至於張濟則是去偷襲董卓的營盤,殺死董璜和董旻,奪取兵權,增加己方的實力。

至於呂布和牛輔……胡軫料定,就算是西涼軍有行動,以他們兩個人的狹隘行性,必然也不會輕舉妄動。

他們必然會作壁上觀,坐觀成敗……如此,等到己方拿下長安之後,再慢慢的收拾他們兩個人。

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完畢之後,胡軫就立刻向着長安方向極速進軍。

西涼軍在急行軍方面可是非常厲害的,特別是董卓就是善於此道的高手,他手下的這些部將這些年來跟隨董卓,也自然是學到了不少這方面的戰術。

張濟這年得到了去殺死董璜與董旻的任務,心中非常的不甘,畢竟這個任務可以說是諸多任務當中最下作,同時也是最艱難的一項。

很顯然,胡軫有點兒把他當炮灰的意思。

張濟對此有些耿耿於懷。

於是,張濟當天晚上只能藉口有事要與董璜和董旻商議,於是率兵前往齊營寨去見這兩個人。

依照張濟的想法,自己在見到了董璜、董旻之後,只要在暗下殺手,讓自己手下的人出其不意斬殺了這兩個人,隨後再奪取兵權,想來總比直接攻打他們要省事許多吧。

可張濟萬萬沒想到的是,當他踏入董璜與董旻的帥帳之後,首先看到的竟然就是呂布!

張濟見狀,頓時大驚失色:“呂,呂布!你爲何會在此處?”

呂布滿面陰狠的瞪視張濟說道:“你們自以爲,以爲所設毒計乃是萬全之策,實則漏洞百出!呂某今日在此就是專門等你過來送死的,張濟,汝納命來吧!”

第16章 廁中爭雄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309章 和談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54章 鄭家婿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161章 恐懼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19章 審鮮卑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77章 肉由我分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請個假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70章 送禮之人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712章 赦俘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104章 幫手一個接一個(求訂閱)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18章 大青駹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662章 降董第193章 廣積糧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631章 虎落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3章 兄友弟恭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157章 劉備新交的好朋友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702章 大事件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739章 大捷報
第16章 廁中爭雄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309章 和談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54章 鄭家婿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161章 恐懼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19章 審鮮卑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77章 肉由我分第4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請個假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70章 送禮之人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712章 赦俘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104章 幫手一個接一個(求訂閱)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18章 大青駹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662章 降董第193章 廣積糧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631章 虎落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3章 兄友弟恭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157章 劉備新交的好朋友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447章 八廚集團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702章 大事件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739章 大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