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

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

既然盧植默許了這老者這般的問法,那劉儉也就不必過於拘泥,咱們有理說理,有一說一就是了。

“長者之言差矣,且不說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只是晚輩認爲,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盧師雖然只教了我兩個月,但大多皆爲做人的道理,這對我而言已是終身受用不盡,至於多拜師門,廣拓門路,於爭搶入仕之道的士子們而言,確是捷徑,但我卻不敢苟同。”

這年頭,多拜師門而求學,確實不是什麼難堪的事,畢竟遠的不說,單說公孫瓚就先拜學於緱氏山,又拜於劉寬門下,而他之所以這般做,也無外乎給自己多一條門路,能夠讓自己入仕升遷的更爲順利。

“天下士子,大半皆如是,你爲何不敢苟同?”長者的語氣驟然間似乎變的有些嚴厲。

劉儉淡淡道:“古之聖賢之所以教人爲學,莫非使人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後推己及人,而不是用經學來釣聲名,幹利祿!”

“可如今呢?天下大半士人整日學經批註,遍訪高堂之師,所爲何來?真的是爲了揣摩聖人之言,體味先賢之智麼?呵呵,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卻不知是說給誰聽的!何其荒謬!”

這一番話,不光是那長者,便是盧植聽了,也頓時變了臉色。

此言幾等同於完全否定了天下求官之士的入仕初衷。

但這事實上,又是大家心中都明白的道理,只是不便說破,因爲諸人皆在其中。

劉儉繼續道:“不論古今之學,皆興於世,遍於郡國,以興教天下之士,使之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待朝廷自用,但當世學子,現在心中大多隻記得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已,可最重要的修身,又有幾人能夠記得?諸士遍訪名師,拉幫結派,投累世公卿之門,所求者,無外乎那千石、兩千石之位,如此而已。”

長者眯起了眼睛,冷冷地盯着他道:“難道說,這世道大抵如此,就獨獨你一個人能超脫於外?”

劉儉搖了搖頭:“我非蓮花,做不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但我心中始終記的先賢之願,儘量克服氣質之偏,物慾之蔽,至於能做到何種程度,我不知道,但晚輩只能量力而動,其過鮮矣。”

一時間,廳堂中陷入了一陣死寂。

盧殷輕輕地嚥了口吐沫,小心翼翼地來回看着自家父親,長者,還有劉儉。

這怎麼談着談着,這話就談崩了呢?

不多時,突見那長者‘噗嗤’一笑。

適才那副嚴厲的表情,驟然間又變成了慈祥的微笑。

“不錯,確實不錯,好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心志可嘉啊,這個比喻很不錯,非常人所能想。”

老者轉過頭,看向盧植:“師弟,你這弟子,確實不同與其他士門子弟,至少他敢說內心實話,這骨子裡還是有血性的!”

盧植笑着對長者道:“兄謬讚了。”

隨後,卻見盧植的臉一板,不滿地看向劉儉。

“今日這話,伱在心中憋了多長時間了?”

劉儉衝着盧植施禮道:“不記着了,很久。”

“哼,也就這都是自家伯侄兄弟,若是換成旁人,將你此言傳將出去,你以爲你還會有仕途嗎?以後在外邊,管管自己的嘴!”

“恩師之囑,學生謹記。”

劉儉心道這也就是跟你們倆,跟別人你當我會說這些話?真當我是傻嗎?

你們擺下這個陣勢,不外乎就是想考驗考驗我,看看我是不是與衆不同?

我若是不說點驚世駭俗的,豈不白費了老師的一番安排?

說實話,你們適才想聽的,不就是這個嗎?我只是把你們想聽的說出來了,僅此而已。

“好了,還不拜見你師叔和師兄!”盧植伸手指了指長者道。

那長者笑看向盧植:“怎麼成師叔了?”

盧植捋着鬚子衝他笑道:“你雖年長,但終歸是我先入門的,論資排輩,叫師叔確實沒錯。”

長者卻搖了搖頭:“或者,還是叫世伯更親近些。”

盧植哈哈大笑,玩味道:“哪裡來的世伯?就師叔!”

“師叔?師兄?”劉儉詢問似的看向兩人。

盧植輕輕地咳了一聲,道:“還未曾與你介紹,此君與爲師昔年同爲你師祖坐下門徒……鄭康成,你總不至於沒聽說過吧?”

竟然是鄭玄。

饒是已經見過東漢末期諸多英豪的劉儉,此刻聽了這個名字,心中也不免起了波瀾。

若是就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而言,鄭玄或許沒什麼建樹,但就漢末學術而言,鄭玄的成就在整個士林中確實是有目共睹的。

別的且不說,在古文經,今文經水火不容的今天,鄭玄能夠做到綜合百家,遍注羣經,將古、今文的界限打破,使古、今文的經學能夠融合一體,鄭學的“鄭學”也被後世認爲是代表了漢代學術的最高成就。

而他本人更是被當代學子稱之爲爲經神。

單看能夠打破古文經和今文經的壁壘這一項,就足矣名傳百世。

他本人既可算是古文經學派的魁首,也可以說是今文經學派的大儒,水火不容的古今文經士子在見了鄭玄之後,都是需恭敬有禮。

天下儒宗,無人不服。

但是很可惜,就目前這個情況,雖然未曾入仕的古文經學子大多都想跟鄭玄扯上些什麼關係,但那些累世公卿亦或是有入仕前途的今文學子弟,還不敢與鄭玄牽扯的太近。

鄭玄在建寧元年被列爲“黨人”,因他昔日是杜密的故吏。

他此刻尚在黨錮中,未遭赦免,若是跟他有過多牽扯,有些有前途的士子害怕因爲受到他的波及,而被斷了仕途前程,因此也只能是暗中結交,不敢明目張膽的拜會。

如此就能看出,今文系士子在風骨方面,相比於古文經士子,確實是差了一些。

劉儉此時此刻終於明白盧植爲何在返回漢境之後,沒有先回雒陽,而是急匆匆地返回涿縣了。

原來竟然是他這位年紀雖長,但論輩分卻是他師弟的人來到了涿縣,難怪盧植急急忙忙要來見他。

按道理而言,鄭玄被遭禁錮,除了一些特殊的情況,不可輕易離開原籍居住地。但漢朝地方的官吏大半皆士人,他們雖不能明面上與黨錮之人走的過於親近,但私下裡卻都因爲能夠援助黨人感到自豪。

特別是若爲黨錮之人提供過幫助的士人,在士林中的名聲便可如日中天備受大家敬重。

因此鄭玄只要不入仕,他想去哪裡遊學,都會得到青州本地官署的‘特殊照顧’。

什麼是特殊照顧?說白了就是開方便之門,只要你這黨人別惹事,想溜達你就出去溜達一圈,大家都是士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事兒而已。

隨後,盧植又爲劉儉介紹了鄭玄身後的那個年輕一些的布衣學子。

他是鄭玄的兒子,也是他鄭學的嫡系傳人,鄭益,字益恩,鄭學的下一代繼承人。

相互介紹完畢之後,劉儉認了師叔和師兄,盧植又命人擺上宴席,安排酒宴招待同門。

劉儉也是作陪,席間還不時的向師傅和師叔虛心請教。

他心中明白,盧植今日是特意將他召到這裡來,給他一個機會的。

鄭玄是當世經神,雖然是黨人之身,但是他在經學方面的成就實在太高,高到讓全天下的士子不得不瞻仰敬拜。

若是能跟鄭玄搭上關係,那不論是在朝在野,不論是面對古文經學子還是今文經高官,誰不得給他三分薄面?

不得不說,盧植今日召劉儉來確實用心良苦。

宴至半酣,突聽盧植問鄭玄道:“康成,你覺得我這徒兒如何?”

鄭玄依舊是一臉慈祥的笑容,他捋着鬚子笑道:“很不錯,有才,有學識,有風骨,有自知之明,更重要的是……不忘本!”

盧植哈哈一笑,道:“如此,讓他到你門下學習學習,如何?”

鄭玄笑着看向盧植:“子幹捨得?”

“有何捨不得的,又不是不認我這個老師了,我教他的東西確實不多,如今又有朝事在身,讓他到你門下學點真東西,這是好事啊!”

劉儉聞言,心中泛起了對盧植的感激之情。

盧老師這次確實是爲自己做了件大事。

若是真入了鄭玄門下,那他今後可就等同於既是盧植門徒,又是鄭玄門徒。

盧植在朝中的地位不俗,又得天子信任,劉儉以盧植門徒的身份混跡朝堂,確實也能吃的開。

但若讓他在鄭玄門下再過一遍水。

那他在士林中的身價可就不凡了。

別的不說,但就是古今文兩派,他就不需要站隊任何一邊。

今文系學子見了他,可叫他一聲賢者。

古文系學子見了他,也可喚他一聲同門。

劉儉聽到這,期待地看向了鄭玄。

可萬沒想到,鄭玄卻搖了搖頭,道:“他適才自己可說了,要克服氣質之偏,物慾之蔽,你如今卻幫他入我門下,豈非走了他自己瞧不起的那些人的路?”

“這……”

盧植聽到這裡,不由有些氣節,但偏就找不到什麼反駁之言。

劉儉心中也不免惋惜,這對於自己的仕途而言,確實是一個大好的良機,但偏偏被自己適才一頓騷操作給攪和了。

若是蒼天再給他一個機會,他一定不像是剛纔那般風騷浪蕩。

“賢侄雖不可爲老夫門生,不過卻還可有另一條路可走?”鄭玄摸着自己的鬍鬚,高聲莫測的笑看着劉儉。

“還請師叔明言。”

鄭玄笑呵呵地道:“老夫家中有醜女,願以爲妻,賢侄願娶否?”

這話說出來,在場中人盡皆色變。

要把女兒嫁給劉儉?

別的且不說,你可是黨人啊,若娶了你的女兒,他還如何入仕,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你這不是毀人麼?

盧植捏着手中的酒卮,骨關節隱隱似乎都變白了。

鄭老頭,你發什麼瘋!到這來找罵不成的?

(本章完)

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694章 義子第739章 大捷報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54章 鄭家婿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26章 郡署徵辟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507章 定胡虜!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631章 虎落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89章 二代出位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687章 涼州戰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69章 內外相合第594章 扼殺新苗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整理一下思路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504章 殺的就是你這小畜生!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
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694章 義子第739章 大捷報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54章 鄭家婿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26章 郡署徵辟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507章 定胡虜!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183章 因爲我料敵於先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477章 劉玄德,太學生歃血爲誓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631章 虎落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89章 二代出位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687章 涼州戰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121章 第一百一十九 孫黃二司馬爭功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69章 內外相合第594章 扼殺新苗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整理一下思路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504章 殺的就是你這小畜生!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