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傳說中隔壁老王的故事?

“《建國大業》這個項目我們一定要積極參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另外……呃,算了,我親自跟三爺說。”

賀新在辦公室裡對小豆丁如是說。

話說《建國大業》早在春節前就已經開始籌備。起初是著名主旋律編劇,也是電影文學學會會長,全國那啥委員王興冬老師琢磨着建國六十年大慶,要寫個作品。

說起王興冬老師,別看他有這麼多頭銜,要擱在後世絕對是個類似王海林一樣的網紅,當然他不會去抨擊小鮮肉、蹭熱點這種很low的騷操作,人家就是嚴肅的批評。

比如批評金雞獎的雙黃蛋、評委終身制、外行充當評委、暗箱操等等,幾乎把金雞獎的獎項定位、評委構成、權威性、大衆性、公開性方面批的體無完膚。

最後搞得金雞獎的主辦方——電影家協會實在沒辦法,不但通過他的上級組織對他進行批評教育,還將他排斥在影協理事之外。

堂堂電影文學學會會長,也就是編劇協會的大佬,居然不是電影家協會的理事,這可能跟頭髮不夠黑,不讓上場比賽一樣可笑。

當然王興冬老師在編劇領域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絕對不是什麼《一起來看流星雨》、《一起再看流星雨》這種水準。他創作了《孔書記》、《離開學習好榜樣的日子》、《法官媽媽》、《生死牛書記》等等衆多觀衆耳熟能詳的主旋律電影劇本,還是七零後小時候印象特別深刻的《狼犬歷險記》、《奔向銀幕的馬》、《鴿子迷奇遇》等作品。

建國六十年大慶這樣一件大事,作爲深耕主旋律創作的王老師自然不會熟視無睹。一定要在銀幕上留下印記。

於是他把自己作爲政協文史委員期間收集的很多資料都用上。劇本的創作就是寫出各黨派齊聚京城。當時孫大炮的遺孀到京城下車後,毛爺爺跟她說“歡迎你來京城,我們共商建國大業”。

劇本的名稱就來自於此。

爲此,他還找來了自己的好友程寶光一起參與創作,因爲對方從15歲便開始研究毛爺爺,可以確保史料準確運用。

當然劇本創作出來,還是要拍的。雖然目前包括《風聲》在內的各種獻禮片、獻禮電視劇搞的很熱鬧,但正愁手頭沒有合適劇本的中影方面當即一拍即和,而且中影老大韓三爺要親自執導。

這種現成的政績、露臉的機會怎麼可能讓給旁人呢?雖然韓三爺久疏戰陣,但多找幾個助手不就完了,比如好友黃健新、張果立什麼的。

一開始劇本沒有那麼大陣勢,也就二十多位有名有姓的演員,兩黨以及各民主黨派的大boss,還穿插了一些那個特定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

主要演員都是長期活躍在金雞百花、飛天金鷹以及華表獎頒獎典禮上的常客——領導人的特型演員們。比如初代小鮮肉唐果強老師、劉進、王五福等人,還有一些老藝術家。

程好倒是從一開始就混了一個角色——傅冬菊。這是平津解放中避不開的一個人物,歷史上有名有姓。

反一號常凱申,原本三爺是想請陳導明來飾演,畢竟在《長征》中道明叔飾演的常凱申可圈可點。可道明叔這會兒已經接了褲子導演的《大地震》,檔期實在調不開。於是乎只能張果立頂上。

不過道明叔也明確表示了一定要出演一個小角色,爲建國六十年大慶,貢獻一份作爲一名普通文藝工作者的貢獻。

瞧瞧,這纔是老藝術家的典範。政治覺悟高,有責任,有擔當!這樣的人品怎麼能演閻錦文呢,應該演郭詩人啊!

相比同樣清高的王志聞老師,就從來不會摻和這種事情,人家連廣告都從來不接。

賀新當然沒那麼清高,他是積極參與還來不及呢!作爲跟在中影、博納後頭混的小兄弟——新皓傳媒,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因爲表態的早,居然還跟張果立的國立常升一起,被列爲製作單位之一。

這讓賀新竊喜不已,當然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而且是不惜成本的,什麼無人機航拍之類的,到時候全都無償贊助。

其實他倒是蠻想演建豐同志的,可惜就是跟原型人物在外在條件上不相符。歷史照片中,建豐同志和常凱申站在一起明顯要矮一截,他的個子太高了。

不過他也跟道明叔一樣,專程給三爺打了電話,誠懇的表示,非常願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是一個無名無姓的小角色都行,至於片酬啥的,根本就不用談。

《建國大業》這個項目一開始是保密的,外界隱約知道中影準備開一部新片,並且找了張果立,但對電影的題材、內容、性質,概不清楚。

說來也巧,一家媒體在採訪張果立的時候,偶然問起這個事兒。當時老張說漏了嘴,說這是主旋律影片,我演常凱申。

那記者沒在乎,當普通報道發了,但有的經紀公司就非常細心,開始打聽這部戲,然後就嚇了一跳!建國六十年獻禮片,中影出品,導演韓三爺!

前面沒什麼,重要的是後面,中影出品過不少片子,你看哪部是三爺親自上手的?如此一想,這部戲的地位就出來了。

有聰明的、自覺夠得上範兒的,都跟道明叔、賀老師一樣忙不迭的主動請纓,後來在圈內越傳越廣,有名有號的全曉得了。

於是乎,韓三爺每天都在接電話,李連結、劉得華、姜聞……

都是腕兒啊!

人家表態,中影當然得給面子。原本只有二十多個角色的戲,硬生生給抻到了一百多人,來晚的連名字都沒有。

中影很樂於看到這種局面,有意無意的推助媒體炒作,領導嘛!天子印出,萬國來朝,這是最爽的事兒。

趕了早集的賀新自然拿到了一個頗有存在感的角色——孔令侃。在劇本里跟打虎的太子爺有場很激烈的對手戲。

建豐同志這個角色很早就鎖定了陳昆!沒辦法,先天優勢,當紅的小生中唯有他跟張果立站在一起才能正確的還原歷史照片中的情景,就算一米八的小明哥都不行,畢竟張果立才一米七八,除非老張穿內增高。

這些當然都是後話。

二十六日發佈會吸引了不少媒體,大家都是衝着賀新和新晉東京影后程好來的,從《萬箭穿心》到現在的這部《鋼的琴》,接連兩部戲,倆口子似乎有開啓夫妻店的架勢。唯一讓媒體失望的是劇組的另一位主創蔣琴琴沒有出現在現場,人家還在橫店拍《黎明之前》,只是錄了一段視屏向媒體問好,同時說了一些祝福的話。

……

“這邊還行,不怎麼冷嘛?”

瀋陽桃仙機場下了飛機,然後一路高速來到鋼城鞍山。賀新下車感受了一下,順便掏出煙來過一下煙癮。同是東北,二月末這邊要遠比他老家哈爾濱下屬的小縣城暖和多了。

“這邊不算太北,而且靠海近,冬天跟京城差不多,最冷也就是零下十幾度,很少有超過二十度的,比鐵嶺那邊暖和多了。這兩天天氣不錯,可能比京城氣溫還高點。”張蒙接過他遞過來的煙,忙掏出打火機幫着點菸,然後笑着介紹道。

他的老家在鐵嶺,跟本山大爺是同鄉,後來隨着父親工作的調動搬到了瀋陽。

賀新叼着煙,仰頭望了望灰濛濛的天空,噴出一口煙霧道:“空氣也比京城好不了多少。”

“一座城,鋼廠就佔了一大半,這空氣肯定好不了。一開始我想在瀋陽拍的,畢竟各方面都方便一點,結果這幾年發展的太快,鐵西區的很多老廠房都拆了開發房地產,所以只能到這兒。不過我估摸着照現在這個發展趨勢,再過個五六年這邊的老廠房啥的,可能也得要拆。”張蒙搖搖頭一臉惋惜道。

賀新瞥了他一眼,這大概就是藝術家的矯情,對於那些下崗工人來說,巴不得房子拆遷呢,除了改善住房環境,至少還能得筆錢,稍稍喘息一陣子。同樣地老工業城市,他老家那邊可就沒這邊這麼幸運了。

煙剛剛抽到一半,就見呂瀟匆匆從賓館大門跑過來,嘴裡還不停道:“哥,抱歉,抱歉,沒有去機場接你。”

劇組早在春節剛過就已經開始工作了,製片主任呂瀟比他提前一個星期來到這邊。

“假惺惺的,別來這套!”賀新笑罵了一聲,又看了一眼張蒙,問道:“怎麼樣,張導這段時間不在,這邊的工作還順利吧?”

“張導手下都是精兵強將,一切都非常順利的。”小呂子笑呵呵道。

幹了幾年的製片,如今小呂子成長了不少,很會說話。旁邊的張蒙聽了,不自覺的嘴角翹了起來。

這次跟新皓傳媒,他確實覺得很舒心,人家掏了錢,僅僅只派了製片和財務,在幕後製作班底方面給了他充分的自由。

他笑道:“賀老師,咱們進去吧,說是不冷,但外面站久了也挺冷的。”

那邊小呂子已經再幫沈明搬行李了,只要在賀新面前,他不是什麼製片部的經理,依舊是老闆的助理。

張蒙也一路把他送到電梯口。

“賀老師,你先休息一下。等一會兒人都回來了,咱們再小範圍開個會,大家認識一下。”

“好!”

鞍山雖然是座小城,但劇組下榻的這家賓館條件相當不錯,畢竟這裡有一家佔據半座城市的大企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相關的配套服務行業還是比較發達的。

賀新的房間是一間套房,進了房間,小呂子跟以前一樣,一邊幫着老闆把行李箱的衣服、日用品收拾出來,一邊彙報劇組這邊的情況。

“哥,張導找的那個臺巴子確實挺有兩下子,我看了他做的視覺設計方案,感覺挺新穎的。周舒豪,聽名字還挺有瓊瑤劇特色,什麼書桓、子豪、書豪之類的,他們臺巴子的名字還真有意思……”

他正說得起勁,一轉頭便看見賀新站在那裡冷冷地看着自己,立馬反應過來,忙輕輕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解釋道:“哥,我就是在你面前說說,在外面我絕對不說什麼臺巴子的。”

“既然在一起工作,就應該相互尊重。人家既然有水平,就更加應該尊重。難道你下次看到陳果富導演,也叫人家臺巴子啊?”賀新板着臉難得教訓道。

“哥,我錯了,以後保準不說了。”小呂子忙態度誠懇的認錯道。

“大家在一起合作就是同事,你作爲製片人主任就是更是要懂得協調劇組方方面面的關係……行了,反正你自己心裡要有數!”

看他一副主動認錯的樣子,賀新也懶得再廢話。

“哥,我都記下了。”

這個叫周舒豪的臺巴子,是張蒙請來的攝影師,之前他就聽張蒙介紹過,畢業於灣灣東海大學美術系。跟張蒙一樣,都屬於家學淵源,父親是灣灣著名的廣告導演,家境不錯,大學畢業後在歐洲遊學,相繼在德國的柏林、科隆以及死板鴨的巴塞羅那藝術院校都混過,最後從英國倫敦電影學院畢業,學的是攝影。之前在灣灣作爲攝影師也拍過一部電影。

張蒙和他是去年在上影節上認識的,張蒙的處女作《大耳朵有福》拿到了亞洲新人獎。張蒙本身也是學美術設計出身,據說當時兩人聊的很投機,對於電影的理解和審美也趨於相同。這次原本《大耳朵有福》的韓國製作團隊被賀新否決之後,張蒙第一個就想到了請他來幫忙掌鏡。

而對方也因爲灣灣這種小地方資源有限的緊,實在施展不開,正有意留在大陸發展,可謂一拍即合。

原時空裡周舒豪此時應該被同樣在上影節上認識的另一位內地青年導演楊樹鵬招攬,這會兒正在拍由胡君和姜五主演的《苦竹林》,兩年後才接受張蒙的邀請,拍了這部《鋼的琴》。

這個周舒豪賀新原本以爲歲數不大,頂多跟張蒙差不多吧,結果真正見到他本人的時候,才發現人家看上去都四十出頭了,單眼皮、小眼睛、大鼻子,上脣留着兩撇小鬍子,模樣還挺卡通的。

“周老師,您好!”賀新很客氣的跟他握手。

“不敢當,不敢當,賀先生太客氣。”

來到大陸發展的第一份工作,賀新既是大明星又是投資方的老闆,周舒豪多少還顯得有些拘束。

只是賀新滿面春風的態度才讓他緊張的心情稍稍平定下來,寒暄兩句之後,才大着膽子道:“賀先生,其實我們見過面的……”

“是麼?”

賀新一愣,仔細打量了他一番,抱歉的搖頭道:“實在不好意思,我好象沒有印象。”

周舒豪笑着解釋道:“很久以前了,01年你來灣灣參加金馬獎,在臺北的首映禮上我曾經找你簽過名,我記得當時人好多,你肯定不會有印象。”

“啊,原來這樣。”

當時他和胡君、關金鵬一行人在臺北跑了五家影院宣傳造勢,只記得當時影迷都十分熱情,簽名更是不計其數,怎麼可能記得住啊!

接着張蒙又指着旁邊一位長的很有氣勢的大叔介紹道:“賀老師,這是我爸。”

“呃……”

賀新咋一看眼前這位大叔,身材魁梧、濃眉大眼,一頭烏黑茂密的天然卷長髮,梳着三七開的大背頭,外加一臉花白的大鬍子,顯得豪放不羈。

嗯,烏黑的頭髮可能是染的,不然沒道理頭髮烏黑,鬍子卻是白的,儘管沒有張繼忠的那把大鬍子那麼誇張,但看上去依舊非常有氣勢。

然後再看看身邊這位小眼睛、淡眉毛、頭髮稀疏、髮際線堪憂的小胖墩,賀新差點脫口而出:“這是你爸?”

實在是爺倆長相差距太大。

好在他趕緊到嘴邊的話吞下去,趕緊上前,態度恭敬道:“張叔,您好!”

第二百七十八章 訪談第四百九十三章 雙面膠第四百十六章 差點引火燒身第六百七十八章 新婚得住新房子第八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切磋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邊倒的好評第五百八十九章 演員的表演不能脫離生活第一百五十章 《征服》殺青第四百四十九章 不是誰都成爲呂瀟或者王保強的第三百六十章 先買輛車唄第八百七十六章 順利入圍,競爭激烈第二百五十章 舒琪的傷感第六百三十六章 who怕who第六百二十六章 好事多磨第二百六十四章 患得患失第一百零五章 盤問第二百十五章 張師姐第四百三十九章 流暢自然第三百九十六章 再赴柏林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到河口第六百三十八章 高下立判第一百三十五章 心有靈犀第七百八十五章 冰火兩重天第八百七十六章 順利入圍,競爭激烈第一百零九章 過年(二)第六百十六章 命不好的葛妹妹第二百零一章 酷哥第三百零六章 中西宮廷古典混搭風第二百十二章 母女吵架第九百二十六章 選角第五十五章 沒到手的纔是最好的第七百二十二章 僞命題第二百七十五章 牛刀小試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六百二十二章 低落第八百五十八章第六百九十五章 一隻耳第四百零九章 揣摩人物第六百八十九章 狀態不好第六百七十八章 新婚得住新房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胖頭魚第八百九十二章 不是驚喜,是驚嚇第六百四十二章 說明你還不夠紅第五百七十四章 再相見第六百五十八章 爲什麼都不待見才女呢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象有點抖M傾向第三百零五章 炒作第一百七十五章 又有新戲第七十三章 入滇第四百七十八章 一句話,沒門!第九百二十五章 回國第四百四十五章 形象高大的新哥第八百八十一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八百零五章 雲南部分殺青第二百五十四章 舒琪感人的記憶力第八百八十八章 耍大牌第四百三十八章 駕馭之道第六百五十章 鋼的琴2第五百二十七章 表演指導第六百三十九章 買房是最穩當的投資第七百零三章 子子第七百零九章 他敢?第一百九十九章 去香港發展?不去!第六百四十二章 說明你還不夠紅第七百零一章 看不透也看不懂第七百五十二章 影后呼之欲出第四百八十一章 浮想聯翩第八百二十二章 青澀的文導演第二百八十三章 還是自己無能啊!第三百二十六章 香格里拉第二百九十七章 有野心的女人不容易啊!第四百八十二章 過年回家第六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第六百八十四章 怪怪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第八百五十八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我不合適,誰合適第七十三章 入滇第一百二十九章 鄉鎮企業獎(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加戲第六百四十三章 努力爭取第六百七十二章 萬箭穿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我願意》開機第七百七十九章 三十歲第六百三十五章 最後一塊拼圖完成第六百七十四章 說話一定要算數第五百零九章 普通朋友第八百零一章 努力的徐光頭導演第八百三十二章白雪的野望第五百八十二章 國師的暗示第二百九十五章 《無極》開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殘酷的現實第九百零四章 人潮洶涌第五百六十章 做一個純粹的好演員第七百九十五章 《邊境》開機第八百三十六章 扛旗女演員和工具人導演第三百六十二章 受傷(補昨天)第六百七十章 你怎麼也在這兒
第二百七十八章 訪談第四百九十三章 雙面膠第四百十六章 差點引火燒身第六百七十八章 新婚得住新房子第八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切磋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邊倒的好評第五百八十九章 演員的表演不能脫離生活第一百五十章 《征服》殺青第四百四十九章 不是誰都成爲呂瀟或者王保強的第三百六十章 先買輛車唄第八百七十六章 順利入圍,競爭激烈第二百五十章 舒琪的傷感第六百三十六章 who怕who第六百二十六章 好事多磨第二百六十四章 患得患失第一百零五章 盤問第二百十五章 張師姐第四百三十九章 流暢自然第三百九十六章 再赴柏林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到河口第六百三十八章 高下立判第一百三十五章 心有靈犀第七百八十五章 冰火兩重天第八百七十六章 順利入圍,競爭激烈第一百零九章 過年(二)第六百十六章 命不好的葛妹妹第二百零一章 酷哥第三百零六章 中西宮廷古典混搭風第二百十二章 母女吵架第九百二十六章 選角第五十五章 沒到手的纔是最好的第七百二十二章 僞命題第二百七十五章 牛刀小試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六百二十二章 低落第八百五十八章第六百九十五章 一隻耳第四百零九章 揣摩人物第六百八十九章 狀態不好第六百七十八章 新婚得住新房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胖頭魚第八百九十二章 不是驚喜,是驚嚇第六百四十二章 說明你還不夠紅第五百七十四章 再相見第六百五十八章 爲什麼都不待見才女呢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象有點抖M傾向第三百零五章 炒作第一百七十五章 又有新戲第七十三章 入滇第四百七十八章 一句話,沒門!第九百二十五章 回國第四百四十五章 形象高大的新哥第八百八十一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八百零五章 雲南部分殺青第二百五十四章 舒琪感人的記憶力第八百八十八章 耍大牌第四百三十八章 駕馭之道第六百五十章 鋼的琴2第五百二十七章 表演指導第六百三十九章 買房是最穩當的投資第七百零三章 子子第七百零九章 他敢?第一百九十九章 去香港發展?不去!第六百四十二章 說明你還不夠紅第七百零一章 看不透也看不懂第七百五十二章 影后呼之欲出第四百八十一章 浮想聯翩第八百二十二章 青澀的文導演第二百八十三章 還是自己無能啊!第三百二十六章 香格里拉第二百九十七章 有野心的女人不容易啊!第四百八十二章 過年回家第六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第六百八十四章 怪怪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第八百五十八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我不合適,誰合適第七十三章 入滇第一百二十九章 鄉鎮企業獎(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加戲第六百四十三章 努力爭取第六百七十二章 萬箭穿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我願意》開機第七百七十九章 三十歲第六百三十五章 最後一塊拼圖完成第六百七十四章 說話一定要算數第五百零九章 普通朋友第八百零一章 努力的徐光頭導演第八百三十二章白雪的野望第五百八十二章 國師的暗示第二百九十五章 《無極》開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殘酷的現實第九百零四章 人潮洶涌第五百六十章 做一個純粹的好演員第七百九十五章 《邊境》開機第八百三十六章 扛旗女演員和工具人導演第三百六十二章 受傷(補昨天)第六百七十章 你怎麼也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