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地下的王者

bookmark

唐毅花了差不多十天時間,趕到了淮安,不過他沒有急着進城去面見官員,或是找老冤家鄢懋卿的晦氣,而是等着幾個夥伴的到來。

幾匹快馬飛馳,轉眼到了唐毅的面前,一個高大的中年人從馬上跳下來,興奮走到了唐毅的面前。

“小的拜見大人。”

“朱老哥,你寒磣我是不?”唐毅佯怒道,來人撓了撓頭,嘿嘿一笑,沒有多話,自覺站在了唐毅的右邊。

另外兩個疾步過來,大禮參拜,”學生蔣洲(陳可願),拜見師父。”

“快快起來。”唐毅同樣欣喜,把他們拉了起來。

這三位正是唐毅在南方時候的幕僚班底,由於他猜到進京是當閒差,就沒有那麼招搖,正好南方還有一堆事情,就把朱先他們留在了南方,幫着處理事情。

這一次南下處理鹽務,要面對嚴黨,更要面對錯綜複雜的兩淮鹽商,唐毅知道絕不輕鬆,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他在動身之前,就派人給朱先他們送信,立刻北上匯合。

終於在進入淮安之前,三個人都到了,等到大家寒暄之後,唐毅才猛然注意,後面還有一位,正笑吟吟地看着,唐毅也認識他。

“鹿門先生,晚生有禮。”

此人正是茅坤,他和胡宗憲是同一科的進士,後來被罷官閒居,唐慎練鄉勇的時候,茅坤給老爹當過幕僚,後來茅坤也幫過唐毅出謀劃策。

唐慎對待茅坤都是執晚輩之禮,唐毅更是如此,他堅信裡子比面子重要。

就像茅坤這樣的智者,仕途斷絕之後。內心其實是脆弱敏感的,稍微不慎,就可能戳到他們的痛處。原本親密的關係就崩解了。同樣的,給他們足夠的尊重。讓他們發揮才智,士爲知己者死,他們也是真正能拼命效力的。

很顯然,唐毅誠懇的態度讓茅坤很感動,自己不過是丟官罷職的白丁,人家唐毅卻是炙手可熱的四品大員,前途無量。

能如此客氣,實在是難得。

其實隨着抗倭大局抵定。留在東南也沒有什麼作爲了,茅坤需要更大的舞臺。

他雖然不能粉墨登場,去臺上唱主角,但是並不妨礙他在幕後捧一個名角出來!

對於文人來說,當皇帝不是最高的榮譽,成爲帝師纔是真正有本事。遍觀滿朝大員,值得輔佐,又能搭得上關係的並不多,唐毅就是其中最好的一個。

罷了,既然想給人家當手下。就要拿出點真本事。

茅坤微微一笑,“唐大人,你可是爲了兩淮的事情發愁?”

唐毅急忙點頭。“實不相瞞,一團亂麻,沒有一個準譜兒,我也不敢進淮安,總不能學鄢懋卿吧!”

“哈哈哈,那就讓老夫給大人一個定心丸吧!”

茅坤自信十足,唐毅知道他不是吹牛的人,裡忙把四個人都請到了下榻的書房,親自倒上了茶水。茅坤開始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一切的源頭還在於朱元璋定下的開中法,在明代之前。食鹽的專賣制度是這樣的,官府組織百姓煮鹽。然後收購食鹽,付給工錢,高價賣給商人,商人轉運到各行鹽地區,進行銷售,而官府拿到了食鹽的收入,再進行分配。

簡單明瞭。

不過在苦孩子出身的朱元璋看來,這一套還是很麻煩,他想出了更好的辦法。

也就是讓商人向九邊運送糧食,換取鹽引,再到各處鹽運司支取食鹽,進行銷售。

開中法的好處顯而易見,就是彌補了邊防糧餉不足,朝廷也少了賣鹽分配的麻煩。

只是仔細推想,所謂開中法,就和朱元璋大多數的經濟政策一樣,都是省了小錢,花了大錢,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是典型的小農思維,光想着省事,卻給後人埋下了禍根兒。

因爲按照開中法的設計,使得官府從食鹽貿易的直接參與者,變成了一個負責供貨的生產者。從而失去了對龐大食鹽銷售收入的操控能力,將金流拱手讓人。

朱元璋這個態度,和對待財政差不多,他認爲把財政集中到戶部,在分配給各地,是脫褲子放屁,各地都把需要的銀子留足,剩餘上繳朝廷。

在國初百業蕭條的時候,自然問題不大,後來支出日益龐大。財政捉襟見肘,這就是忽視宏觀調解的弊病。

鹽政問題上,明廷一樣存在放棄宏觀調解的錯誤,將戍邊和鹽政強行連結,產生了一系列嚴重的後果。

首先來說,食鹽生產是個穩定而持續的過程,有多少竈戶,每天開工多少,生產多少食鹽,都是基本確定的。

可是九邊的糧餉卻是一個嚴重波動的東西,有了大戰,需要的糧餉驟然增加,九邊就會開出大量的鹽引,換取糧食。但商人的運輸能力有限,爲了刺激商人的積極性,就要壓低鹽引的價格,最初一引鹽要納涼一石,距離近的地方,甚至要五六石,到了永樂年間,每逢急需的時候,就變成了只需數鬥就可以換取一引。

鹽引大幅度縮水,造成的結果是鹽引濫發,有些商人拿到了鹽引,再到鹽場去支取食鹽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食鹽。甚至要等待幾年之久。

到了弘治以後,朝廷不得不將每年開中的鹽引限制在一定數量。

由於邊關作戰是偶然性的,不連續的,戰時糧食需求大增,造成鹽引濫發,平常時候,糧草需要減少,鹽引又下降,對於鹽商和竈戶都是巨大的影響。

爲了維持食鹽市場,朝廷不得不採取改納糧爲納銀的策略,相比沉重的糧食,銀子顯然高效方便多了。問題也隨之產生,由於納銀代糧,九邊糧食供給不足,原有的軍戶制度維持不下去。朝廷每年支出的軍費暴增。

偏偏由於攝於祖制的威力,沒人敢推公然推翻開中法,只能當一個裱糊匠。縫縫補補,維持着表面的運行。

很不幸。開中法不但影響到了九邊的安穩,對於竈戶也產生了糟糕的影響,由於食鹽需求的波動,使得竈戶收入並不穩定。

以往歷代朝廷出售食鹽,是要發給百姓工錢。

本朝的開中法,造成鹽運司無錢可發,國初的時候還好,由專門人員。給竈戶發放寶鈔,那時候寶鈔還值錢,竈戶能維繫生活。

可是隨着寶鈔變成了廢紙一張,朝廷又捨不得給竈戶銀子,越來越多的竈戶破產,逃亡。情況就和九邊的軍戶逃亡差不多……

可不同於邊境,生產食鹽還是有暴利可圖的,在這個時候,另一羣人就崛起了。

就是所謂富裕竈戶,他們生產的食鹽越來越多。數額越來越大。

成爲操控食鹽生產的真正王者!

鹽運司掌控的官營竈戶越來越少,無法供應商人的需要,可也不能不給食鹽。因此,朝廷不得不准許鹽商向富裕竈戶,採購多餘的食鹽。

這就是所謂的“買補餘鹽”,說穿了,就是朝廷變相妥協,承認私鹽的存在。

惡例一開,本就千瘡百孔的鹽政,更加難以維繫,每年的鹽稅收入越來越少。也就不足爲奇……

足足喝光了三壺茶水,茅坤才把多年研究的心得講完。唐毅頓覺受益匪淺。

以往提到鹽政,他也單純認爲是鹽商貪得無厭。把本該屬於朝廷的稅收給貪墨了。

直到此刻他才清醒,收不上稅的根子還是在祖制,還是在朝廷。

商人逐利,無可厚非,總不能指望着他們賠錢做生意吧!

茅坤微微一笑:“大人,您現在明白了鄢懋卿得罪了誰吧?”

唐毅用力點頭,“鹿門先生一番高論,讓我撥雲見日啊!鹽商分成兩大塊,一部分是腰纏十萬貫,壟斷食鹽銷售的巨賈。還有一部分,是多數人都忽略的,或者說不願意正視的,就是那些原本煮鹽爲生,經過幾代人的發展,成爲富裕竈戶的商人。”

“大人一針見血!”茅坤感嘆道:“鄢懋卿要調整食鹽銷售區域,價高者得,實際上是把整個煮鹽、運輸、銷售,統統交給了巨賈。而那些富裕竈戶必然受到衝擊,他們慫恿手下的竈戶鬧事,也就不足爲奇了。”

唐毅深以爲然,富裕竈戶的勢力並不差,光是從大明人口增加,官鹽產量快速下滑,而市面上不缺食鹽,就能看得出來。

簡單的數學估算,這些富裕竈戶,還有和他們有關的鹽商,差不多掌控着八九成的食鹽實際產量。

偏偏他們的身份又十分尷尬,屬於灰色人,嚴格意義上,他們都是賣私鹽的。

“對了,鹿門先生,光是他們鬧事,不會這麼快就出現食鹽短缺,物價飛漲吧?”

“大人英明,除了他們之外,還有許多中小鹽商,不甘心利益被搶走,奮起反擊,另外,還有一夥人……”茅坤沉吟起來。

唐毅急忙追問:“請先生明示。”

“還有就是交通行!”

茅坤意味深長笑道:”大人,您的手下可不乏渾水摸魚的高手啊!”

“啊!”

唐毅臉色驟然一變,當初殷士儋和自己提起,唐毅還只當是他一個人的想法。

沒想到,竟然有交通行的人捲入其中,實在是出乎唐毅的預料,不過仔細一想,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家大業大,就好像嚴黨的人做事,嚴嵩未必都知道一樣,自己終究是官場的人,下面商人的籌謀,怎麼會全都告訴自己!

不過你們瞞着我,就別想我背黑鍋!

唐毅氣呼呼想到,正在這時候,唐鶴徵急匆匆跑了進來,”師兄,吳天成求見。”(。)

ps:好久沒求票了,換了電腦,還在適應中,大家來點刺激,小的準備爆發啊!

第329章 會試來了第179章 千年妖孽第113章 富可敵國第266章 悲劇孔尚文第229章 這就是府試第1099章 萬曆第一年第876章 所謀者大第603章 麒麟之患第1041章 鐵三角第291章 姑爺第237章 比當才子更有前途的工作第969章 理解萬歲第711章 三司會審第327章 軍令狀第502章 長命鎖第935章 盛世危言第294章 這叫什麼事第615章 東南來客第93章 難說第366章 惶恐的小閣老第85章 一個奇蹟第230章 好人有好報第933章 男人就要頂天立地第1139章 唐郎妙計第766章 暴怒的鐵背臺吉第1121章 回家真好第403章 兩個瘋子第176章 直搗黃龍第604章 徐閣老急了第131章 鴛鴦陣顯威第211章 最強書童第1089章 師徒衣鉢第562章 畫一張大餅第283章 反擊之鄉勇威武第1005章 興旺的唐黨第318章 尋找金童子第619章 最年輕的侍郎第103章 北漂藍老道第931章 新的爭吵第833章 新君第997章 張允齡的努力第135章 有困難,找師父第560章 怒氣衝衝第114章 暴怒的盧鏜第1057章 唐高之盟第193章 用生命演出的唐毅第1013章 皇帝很受傷第245章 文徵明第830章 抑制兼併,還田於民第745章 唐學第643章 徐階的霸道第801章 昏招第42章 大喜大悲第372章 翻臉第437章 驚天之變第1099章 萬曆第一年第188章 岳父的囑託第992章 大難臨頭第477章 結黨不營私第340章 西苑看戲第472章 杭州知府第615章 東南來客第201章 釜底抽薪第919章 唐學的勝利第235章 金童子在行動第256章 鋌而走險的王崇古第270章 小三元第370章 水很深第1099章 萬曆第一年第475章 辦學和銀子第486章 秘密任務第355章 很受傷第114章 暴怒的盧鏜第327章 軍令狀第476章 一盤大棋第807章 神醫駕到第1129章 對撞(下)第406章 兩個市舶司第200章 聯合起來第1150章 最後的陽謀第815章 君臣對決第482章 入甕第645章 一個可憐人第647章 假戲真做第437章 驚天之變第1132章 圖窮匕見第561章 徐階的反擊第903章 好學的隆慶第233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蘇州第369章 強龍和地頭蛇第635章 絕望第792章 查第230章 好人有好報第162章 這小子瘋了第412章 擺平第1055章 生當太傅第645章 一個可憐人第624章 鴻門宴第601章 第一堂課第168章 分配
第329章 會試來了第179章 千年妖孽第113章 富可敵國第266章 悲劇孔尚文第229章 這就是府試第1099章 萬曆第一年第876章 所謀者大第603章 麒麟之患第1041章 鐵三角第291章 姑爺第237章 比當才子更有前途的工作第969章 理解萬歲第711章 三司會審第327章 軍令狀第502章 長命鎖第935章 盛世危言第294章 這叫什麼事第615章 東南來客第93章 難說第366章 惶恐的小閣老第85章 一個奇蹟第230章 好人有好報第933章 男人就要頂天立地第1139章 唐郎妙計第766章 暴怒的鐵背臺吉第1121章 回家真好第403章 兩個瘋子第176章 直搗黃龍第604章 徐閣老急了第131章 鴛鴦陣顯威第211章 最強書童第1089章 師徒衣鉢第562章 畫一張大餅第283章 反擊之鄉勇威武第1005章 興旺的唐黨第318章 尋找金童子第619章 最年輕的侍郎第103章 北漂藍老道第931章 新的爭吵第833章 新君第997章 張允齡的努力第135章 有困難,找師父第560章 怒氣衝衝第114章 暴怒的盧鏜第1057章 唐高之盟第193章 用生命演出的唐毅第1013章 皇帝很受傷第245章 文徵明第830章 抑制兼併,還田於民第745章 唐學第643章 徐階的霸道第801章 昏招第42章 大喜大悲第372章 翻臉第437章 驚天之變第1099章 萬曆第一年第188章 岳父的囑託第992章 大難臨頭第477章 結黨不營私第340章 西苑看戲第472章 杭州知府第615章 東南來客第201章 釜底抽薪第919章 唐學的勝利第235章 金童子在行動第256章 鋌而走險的王崇古第270章 小三元第370章 水很深第1099章 萬曆第一年第475章 辦學和銀子第486章 秘密任務第355章 很受傷第114章 暴怒的盧鏜第327章 軍令狀第476章 一盤大棋第807章 神醫駕到第1129章 對撞(下)第406章 兩個市舶司第200章 聯合起來第1150章 最後的陽謀第815章 君臣對決第482章 入甕第645章 一個可憐人第647章 假戲真做第437章 驚天之變第1132章 圖窮匕見第561章 徐階的反擊第903章 好學的隆慶第233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蘇州第369章 強龍和地頭蛇第635章 絕望第792章 查第230章 好人有好報第162章 這小子瘋了第412章 擺平第1055章 生當太傅第645章 一個可憐人第624章 鴻門宴第601章 第一堂課第168章 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