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畫一張大餅

bookmark

如何讓一個團體如臂指使,向前五千年,向後五百年,恐怕都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唐毅推動心學結黨,更多的只是拋棄“聖人”、“理氣”、“君子小人”……這些無用之爭,轉而更加關注現實,研究真正能夠富國裕民的主張。

至於心學內部該如何運作,從而集中力量形成一個拳頭,還是沒有多少定論。

即便沒有何心隱的事情,一盤散沙,問題肯定越來越多。

唐毅甚至覺得可以借鑑九陽會的經驗,他們控制手下主要是三板斧,首先是畫一張大餅,描繪美好的願景,吸引更多人進來。

能生兒子的延子丹、能逢凶化吉的老佛,都是這個路子。

把人吸引進來之後,他們就是兩種手段,一個是威逼,一個就是利誘,比如用恐怖的手段殺死張萬陽等人,就是製造恐怖的氛圍,背叛九陽會,就不得好死。另外他們也會挑選幾個最虔誠的信衆,突然送來大量的金銀,讓他們一下子富裕起來,

一軟一硬,正好利用了人性的貪婪和恐懼,自然無往不利。

唐毅倒是不至於如法炮製,他要提倡一個更有吸引力的東西,畫一張更漂亮的大餅,把士人團結起來。

唐毅仔細研究過心學,也研究過歷代儒家發展的脈絡,其實這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一個過程。

漢武帝爲什麼會接受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從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這和當時漢代所處的環境有很大關係,漢初的時候,反思秦朝滅亡的原因,很多人把責任歸結到了郡縣制上面,認爲要恢復周代的分封,纔是長久之策。而事實上,劉邦也大量分封藩王,劉家子弟遍及天下。

可接下來帶來的教訓卻是慘痛的,內有諸王之亂,外有匈奴入寇。漢朝空有衆多的人口,富庶的經濟,卻沒法抵禦匈奴的入侵,不得不奉上女人,靠着和親維持和平。

經歷文景之治,西漢國力大增,可面對着匈奴,無爲而治的做法只會任人魚肉。故此武帝引入儒家學說,推行思想大一統,進而是國家大一統,爲的就是集中全國之力,北御匈奴。

事實上漢武帝的策略是非常成功的,縱觀世界所有農耕文明,唯有中華選擇了破釜沉舟的方式,對遊牧民族發動了綿綿不絕的反攻,強漢盛唐的成功,絕對是儒家治國的一大勝利。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就像是一個人一樣,儒家的理念漸漸衰老,漸漸百病纏身,積重難返……

主要的原因就是儒家成爲顯學,其他的學說都被排斥,儒家的是非就是國家的是非,儒家的思維方式,就是整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千人一面,死氣沉沉。面對着層出不窮的問題,儒家士人不再銳意創新,轉而躺在曾經的功勞簿上,喜歡翻閱故紙堆,從裡面找出能用來解決問題的辦法。

可惜的是孔夫子和孟夫子都預料不到兩千年後的事情,自從兩宋以來,儒家實現了文治的鼎盛,卻也造成了武備的廢弛,頻頻被鐵蹄踐踏,臉都丟光了。

苦悶的士人需要找一條出路,這個時候,有兩個人幾乎同時開出了方子,一個人叫做朱熹,另一個人叫做陸九淵。

他們都生活在南宋,都面對着同樣的難題。朱熹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從朱老夫子的本心來講,他並不是要禁錮思想,而是要把人們腦中亂七八糟的東西革除,把原本複雜的社會變得簡單,重新回到春秋戰國的狀態,孔孟聖人的教訓自然就管用了。

可是陸九淵卻是針鋒相對,提出“心既理”的觀念,天理和人心不是相對的兩個東西,人心就是天理,要想弄清楚世界,就要先看清楚內心。

陸九淵的學說被一位更偉大的聖賢王陽明繼承發展,形成了如今的陽明心學。

如果兩個學說能公平競爭,大多數人或許都會選擇心學,而將理學拋棄。只是歷史在這裡開了一個玩笑,朱元璋創建了大明,對一家子朱熹老夫子有着本能的親近,加上經歷戰亂,百業蕭條,民心思定,理學順理成章佔領了學術的制高點,成爲天下顯學。

但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朱熹的那一套開倒車的想法,註定了不會成功。尤其是經過王陽明的發展和完善之後,心學就好像一顆拋光的鑽石,光華奪目,吸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事情到了這裡,就水到渠成,王子和公主過上幸福生活了嗎?

顯然不會那麼容易。

實際上心學也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如果凡是以自己的心作爲標準,如果心裡想着殺人越貨,想着爲非作歹,想着不勞而獲,也要認同自己的心嗎?如此下去,豈不是變成人間地獄了。

唐毅猜測,祖師爺王陽明也一定十分苦悶,甚至多少個****夜夜,不眠不休,汗透衣衫。

何以見得?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

凡是心學弟子,無人不知這四句教。

唐毅認爲這正是祖師爺對待門下弟子最後的諄諄教導,也是怕大家真的把心學學偏了。唐毅卻總覺得祖師爺有些多餘了,心本來就是善惡並存,有人向善多一些,有人向惡多一些,這是基因決定的東西,改變不了的。

反而承認心的多樣性,才能引申出另一個問題——法治!

道德無法約束所有人,就需要有嚴明而合理的律法,來管理整個社會。

實現法治最大的障礙就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古人常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句話卻不是“皇帝犯法與庶民同罪”,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其中的差別簡直不可以道理計。

由於皇帝口含天憲,言出法隨,金口玉言,他不受法律約束,唯有用道德的力量約束,什麼天變啊,什麼祖宗啊,什麼帝師啊……說穿了,都是無奈之舉。

梳理了整個思路,問題也就明白了,首先要導引心學,拋棄桎梏,正確認識“心”,認識“人性”。

然後從德治轉變爲法治,建立法治的基礎就在廢除皇權的神聖,讓皇帝接受律法的約束……

這是一套完整而嚴明的邏輯,事實上,心學內部的一些賢達已經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包括李贄等人,他們就有了最初反對皇權,主張四民平等的意識。

唐毅要做的就是順着這個思路,讓更多的心學門人明白自己的使命,從而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在唐氏理論的指引之下,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當然,這只是唐毅的美好想法,前面提到了,儒家之所以被皇權接納,關鍵就在於“大一統”三個字。

當儒家能作爲皇帝總攬大權的工具時,哪怕有再多的弊病,皇帝都會支持儒家。

相反,如果心學走上了對抗皇權的路,不只要面對皇帝的打壓,還要面對士人集團內部的分化,難度可想而知。

但卻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唐毅思前想後,他覺得首先要把故事講好,才能讓更多人接受。

他從書桌的最低層,抽出了一份來自西方的書稿,正是來自英國的“大憲章”。雖然這只是一份國王和貴族分贓的協議書,卻不能否認它的價值。在東方的大地上,喊了多少年君王與士人共治天下,卻從來沒有付諸文字,也沒有哪個皇帝真正承認,到了乾綱獨斷的時候,他們從來不客氣,哪怕最綿軟的宋朝皇帝,都是如此。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唐毅要把大憲章的精神傳達給心學的門人弟子,從而啓發他們認識到限制皇權的作用。

有了這一點共識,心學也就擁有了核心價值,從一顆光彩奪目的鑽石,變成發光發熱的火種,星火燎原,總有一天,會朝着希望的方向發展……

在黨政如此激烈的時候,唐毅竟然有閒心做這種事情,不得不說他的心臟夠大,話又說回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要是他現在不做,任由心學門人胡亂衝撞,只會像歷史上一樣,很快被拋棄掉,如同流星一般閃過。

唐毅躲在書房憋着理論大作,可急壞了其他人,首先他的損友徐渭就受不了了,一路闖到了唐毅的書房,見桌上一摞摞的書卷,徐渭眼睛都直了。

“我說行之,要不咱們倆換個活兒,你去修元史算了。”

唐毅呵呵一笑,“你要是能說動陛下點頭,我倒是願意。”玩笑之間,將書稿塞到了抽屜裡,不經意之間上了鎖。

徐渭訕訕坐在了唐毅的對面,“我要是有本事說服陛下,一定先把嚴嵩殺了——可惜咱沒有那個本事不是?行之,不過我看這一次,嚴黨恐怕要倒黴了。”

“怎麼?攻勢很猛?”唐毅好奇道。

“豈止是猛啊,徐閣老連吃奶的勁兒都用上哩。”徐渭誇張地說道:“不說別的,光是翰林院,就有十來個人彈劾歐陽必進,至於科道更是沸反盈天。他們都說嚴嵩不是竊取主上威權,而是奪取主上權力。還有好些人跑到了歐陽必進的府邸,去勸說他主動辭官不做,不要陷嚴閣老於不義!”

唐毅聽完面帶笑容,“從歐陽必進下手,倒不失爲一招妙棋,只怕人家未必輕易服軟。”

收起了笑容,唐毅低聲問道:“文長兄,你可知道夫山先生在哪嗎?”(。)

第937章 有些棘手第467章 一紙書信退大兵第440章 暴走的唐毅第212章 有點尷尬的見面第1081章 決戰公堂(中)第713章 項莊舞劍第156章 男人的承諾第1109章 萬曆要結婚第638章 鎖喉三箭第366章 惶恐的小閣老第730章 代價第197章 你被雙規了第153章 我想靜靜第54章 該讀書了第391章 未來的局第977章 徐階的下場第641章 嚴黨倒了第909章 盛世軍威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一擊第1121章 回家真好第313章 此子真宰輔之才第247章 問策第526章 師徒定計第1003章 偏執狂第1127章 積極備戰第251章 太年輕,太天真第1104章 初戰西班牙第1063章 帝不豫第249章 特別的糧倉第257章 唐毅來了第1095章 算總賬第998章 第一塊骨牌第1044章 大風起兮第123章 我是幫你的第594章 靖妃之死第20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317章 大師級權謀家第349章 朕保你一世富貴第817章 大人太自信了第550章 天王廟第948章 內訌第837章 傷逝第33章 老將出馬第798章 哄騙第397章 海筆架第737章 書生有百用(中)第665章 更大的挑戰第803章 民間的聲音第561章 徐階的反擊第242章 我上當了第629章 君心難測第469章 內訌第89章 你們不會失望的第1069章 決戰第978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357章 趁虛而入第1004章 真正的桃花源第1019章 老少齊出動第672章 漢奸的下場第472章 杭州知府第188章 岳父的囑託第601章 第一堂課第281章 一隻穿雲箭第527章 嚴黨的命第1136章 金融風暴第655章 父子兵第863章 唐毅的秘籍第360章 順我者生逆我者死第538章 新鹽法第655章 父子兵第971章 未戰先亂第797章 嘉靖醒了第203章 瘋狂的志向第651章 宣大總督第718章 意想不到的藏身地第157章 天生陰謀家第613章 當大事第987章 遼王第858章 大明的噩夢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209章 坐請坐請上座第1057章 唐高之盟第166章 金鑾殿面聖第241章 拉人下水第642章 胡宗憲的疑問第1145章 倒戈第72章 燈會第447章 料事如神第299章 喪心病狂第1140章 立憲和罪己詔第833章 新君第3章 題字第508章 借力打力第491章 唐大人是個好官第9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992章 大難臨頭第1104章 初戰西班牙第1018章 徵倭的打算第936章 胡宗憲的大動作第419章 被囚禁的唐知府
第937章 有些棘手第467章 一紙書信退大兵第440章 暴走的唐毅第212章 有點尷尬的見面第1081章 決戰公堂(中)第713章 項莊舞劍第156章 男人的承諾第1109章 萬曆要結婚第638章 鎖喉三箭第366章 惶恐的小閣老第730章 代價第197章 你被雙規了第153章 我想靜靜第54章 該讀書了第391章 未來的局第977章 徐階的下場第641章 嚴黨倒了第909章 盛世軍威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一擊第1121章 回家真好第313章 此子真宰輔之才第247章 問策第526章 師徒定計第1003章 偏執狂第1127章 積極備戰第251章 太年輕,太天真第1104章 初戰西班牙第1063章 帝不豫第249章 特別的糧倉第257章 唐毅來了第1095章 算總賬第998章 第一塊骨牌第1044章 大風起兮第123章 我是幫你的第594章 靖妃之死第20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317章 大師級權謀家第349章 朕保你一世富貴第817章 大人太自信了第550章 天王廟第948章 內訌第837章 傷逝第33章 老將出馬第798章 哄騙第397章 海筆架第737章 書生有百用(中)第665章 更大的挑戰第803章 民間的聲音第561章 徐階的反擊第242章 我上當了第629章 君心難測第469章 內訌第89章 你們不會失望的第1069章 決戰第978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357章 趁虛而入第1004章 真正的桃花源第1019章 老少齊出動第672章 漢奸的下場第472章 杭州知府第188章 岳父的囑託第601章 第一堂課第281章 一隻穿雲箭第527章 嚴黨的命第1136章 金融風暴第655章 父子兵第863章 唐毅的秘籍第360章 順我者生逆我者死第538章 新鹽法第655章 父子兵第971章 未戰先亂第797章 嘉靖醒了第203章 瘋狂的志向第651章 宣大總督第718章 意想不到的藏身地第157章 天生陰謀家第613章 當大事第987章 遼王第858章 大明的噩夢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209章 坐請坐請上座第1057章 唐高之盟第166章 金鑾殿面聖第241章 拉人下水第642章 胡宗憲的疑問第1145章 倒戈第72章 燈會第447章 料事如神第299章 喪心病狂第1140章 立憲和罪己詔第833章 新君第3章 題字第508章 借力打力第491章 唐大人是個好官第9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992章 大難臨頭第1104章 初戰西班牙第1018章 徵倭的打算第936章 胡宗憲的大動作第419章 被囚禁的唐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