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bookmark

唐毅知道“京察”這項制度,還是在讀一本介紹東林黨的書發現的。

所謂京察,就是對兩京官員的考察,自從弘治以後,每六年一次,發展到嘉靖年間,已經非常完備,一般由吏部和都察院對五品以下京官進行考察,四品以上則是上書自陳,聽憑皇帝發落。然後還有科道言官拾遺,互糾。

坦白講,早期的京察的確是官場的自我更新,剔除不合格官員,督促官員清正廉潔,作用很大。

但是發展到了後期,尤其是東林黨時代,朝堂黨派林立,互相攻訐不斷,京察就成爲各個派系互相攻訐放冷箭打黑槍的手段。

東林黨最熱衷的就是利用京察把對手趕到南京閒住,而對手也會爭取在下一次扳回來,來回傾軋。

嘉靖朝的京察,基本上處在從正能量居多,向負能量居多的轉變期。

眼前這次究竟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呢!

唐毅十分篤定地說,肯定是負能量,而且還是最要命的那種!

原因很簡單,今年並不是厲行的京察之年,由於京察是六年一次,都在巳、亥年,也就是說,正常情況是明年纔有京察,而丙辰年是針對外官的外察之年。

前面提到過,吏部尚書李默主持外察,狠狠殺了一大批嚴黨官員,按照正常情況,李默主持嘉靖三十六年的京察,嚴黨估計就真的成了明日黃花,正因爲如此,嚴黨才迫切需要幹掉李默。

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嚴黨突然搞出了京察的把戲,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里面有貓膩。唐毅整個人都不好了。

倒是戶部尚書方鈍老頭見唐毅吃驚。只當他是小菜鳥,不懂京察的規矩,故此笑道:“狀元郎。京察之法,其目有八。曰貪、曰酷、曰浮躁、曰不及、曰老、曰病、曰罷、曰不謹。處罰呢,有削職爲民,有外調,有勒令致仕,有罷官閒住。”方鈍掰着手指頭,給唐毅科普京察,老頭感慨地說道:“太祖爺的時候,京察中稱職者還會被升遷。到了如今,京察只問過,不問功,而且是德行才力一起考察,如果外調還好,一旦被罷官,想要重新起復,那可就難上加難,可以說京察就是百官的一道鬼門關,人家說修道者有三災九難。咱們到了官場也是如此,什麼難都要闖,什麼苦都要吃。外面看咱們風光無限,內裡的憋屈只有自己知道,正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方鈍還要往下說,見唐毅小臉悽苦,他忍不住笑道:“狀元郎,京察是可怕不錯,可是你一個新科進士,有什麼考察的。再說了,陛下重視你。誰主持京察敢不給你上等考評,依老夫看。你一點都不用擔心,倒是老夫,年紀越來越大,戶部空虛,一年到頭,被人家追着屁股要債,想一想啊,要是能致仕回家,也是老夫的幸運。”

唐毅慌忙說道:“老大人切不可如此,您老德高望重,戶部這一攤哪能離得開您,再說了,一旦開海之後,財賦源源不斷而已,您老的日子也就好過了。”

“是啊,是啊!”方鈍捻着鬍鬚笑道:“開海少不得要狀元郎費心,陛下讓你到戶部觀政,也是爲了增加見聞,熟悉狀況,沒說的,有什麼要求只管提,老夫能做到的絕不含糊。”

“多謝老大人。”

唐毅又和方鈍閒扯了一會兒,就匆匆告辭。方鈍見他變顏變色,心不在焉,忍不住笑道:“到底是年輕人,心裡頭藏不住事啊。”

方鈍只當唐毅是憂心京察,去找關係,探聽風聲。

老頭猜的也不錯,只是唐毅不是爲了他自己。

從戶部出來,唐毅仰起頭,深深吸了口氣,空氣之中,都充滿了陰謀味道,讓人窒息,甚至絕望!

有這麼可怕嗎,有!絕對有!

剛剛的一會兒工夫,唐毅已經把情況反覆推演了一下,得到的結果都讓他冰冷徹骨。

在官場上,一個山頭倒下來,除了核心的幾個人物之外,大多數的牆頭草都會及時掉頭,另找大腿求抱。

李默完蛋之後,他的親信固然會被清理,但是大多數官員還會及時調整,如今的朝堂只剩下嚴嵩和徐階兩條大腿,雖然徐階的腿細了很多,但是好歹是一處避風港,而且爲了朝局平衡,嘉靖也會扶持徐階。

只要給點時間,徐階消化了這些力量,雖然不足以和嚴嵩分庭抗禮,但至少能維持朝局平衡,唐毅想要開海,也就沒什麼妨礙。

可眼下問題來了,嚴黨根本不給徐階消化的時間,直接破壞規矩,發動京察,矛頭所指,絕不只是李默的餘黨,沒準嚴嵩要把朝廷的中立派,還有那些不肯依附他的正直大臣一網打盡。

如果真讓他們做成了此事,徐階還沒開戰,就成了沒毛雞,嚴黨一家獨大,就是定局。

唐毅一想到這裡,就頭皮發麻,假如嚴黨真的一家獨大,要想開海,就必然給嚴黨分潤,甚至要把大頭兒交給他們,銀子倒是小事情,關鍵是名聲就徹底毀了,搞不好會像歷史上的胡宗憲一樣,立下了那麼大的功勞,還落得一個冤死獄中,禍及妻兒的可憐下場。

一路上,唐毅耳邊不斷響起咒罵之聲,無數人伸出手指,大聲痛罵:“嚴黨走狗,嚴黨餘孽,不得好死!”

到了家中,唐毅的後背都溼透了。

他剛走進來,發現幾個死黨也都在,徐渭,諸大授,陶大臨,還有王世貞,王世懋,大傢伙的臉色都很不好。

見唐毅進來,連忙招呼他,坐下之後,王世貞就說道:“行之,你知道京察了吧?”

“嗯,聽方部堂說了。”

“那你知道誰主持京察嗎?”

唐毅一愣,京察按理說是吏部尚書的職責,李默被幹掉,吏部尚書就空了出來,那會是誰主持呢!

“不會是趙文華吧?”唐毅驚叫了出來。

王世貞豎起了大拇指,“行之,你可真神了!”

唐毅一聲苦笑,“我情願猜錯了!”

王世貞當即把情況說了一遍,原來今天廷議如何處置李默。

三法司給李默定的罪名是偏執自用,漢唐典故,非所宜言,簡單說就是說話不恰當,哪知道嘉靖大怒,把三法司的幾個頭降了三級,罰俸一年,還當庭責罵,問他們是不是黨護李默。

這下子可把三位大人嚇得屁滾尿流,當即商量之後,決定比照兒子罵父親,給予李默絞刑。

嘉靖這才滿意,不過他沒有下令立刻執行,陸炳那一番表演還是讓嘉靖生出了惻隱之心,他還要給陸炳一個面子。在宣判之後的第三天,身體倍棒的李時言就死在了獄中,他的死在掀起了一道漣漪,但是也僅此而已,因爲更大的事情來了。

就在廷議之中,嚴嵩的乾兒子吳鵬向嘉靖請求,要考察兩京九卿、長貳府寺等衙門堂官及各總督巡撫,將“不稱者稍易之,尚堪驅策者留之”。

他還有編織了一套冠冕堂皇的謊言:“近者當事之臣,內外用人,不論賢否,動以愛憎爲用舍,徇私納賄,祗取充位,是以庶績日隳,南北多故,陛下焦恩,屢更數易,即有齪齪自保之士,鮮能分主優者。臣聞琴瑟不調,必解而更張之;狼莠不除,嘉穀不生。故用人在去不肖。夫大臣者,小臣之倡也,大臣不職則小臣靡然從之,故去不肖者先大臣矣。”

一言以蔽之,就是李默胡亂用人,鬧得天下大亂,他們嚴黨要撥亂反正。

嘉靖對李默的盛怒未息,竟然相信了嚴黨的鬼話,同意了進行京察。

由於吏部尚書空缺,隨即進行了廷推,工部尚書趙文華不出意外,接任了吏部尚書。一貫張狂無比的趙文華更是找不着北了,他只覺得自己就好像領了封神榜的姜太公,手握打神鞭,想幹掉誰,就幹掉誰。

順我者生逆我者亡,所向無敵,那酸爽簡直沒法形容了。

徐渭倒是滿不在乎,一邊啃着西瓜,一邊說道:“京察能怎麼樣,行之和我都沒寫李默的策論,陛下對行之大加讚賞,還升了官,嚴黨會冒着得罪陛下的風險,給行之一個差評?我可不信,行之只要沒事,我們就吃不了虧!”

王世貞搖搖頭:“文長,事情不是這麼看的,的確眼下誰也不敢動行之,但是嚴黨肯定會趁機清除異己,把那些不肯依附他們的忠貞之士全都趕出朝廷,從而獨霸朝堂。試問,如果朝堂之上,盡是趙文華一般的小人,我們還怎麼自處?”

這下可把徐渭也嚇到了,“陛下不會讓嚴黨獨霸朝堂吧?”

諸大授忍不住說道:“很不幸,眼下已經如此了。”

陶大臨應聲說道:“就拿六部來說,吏部趙文華不用說,禮部尚書是吳山,接替工部尚書的是吳鵬,而刑部的何鰲年老多病,又在處置李默的事情上和陛下有了衝突,他肯定坐不久,最有資格接替刑部尚書的是嚴嵩的小舅子歐陽必進,六部尚書已經有四部是嚴黨的人,另外戶部尚書方鈍,兵部尚書許論都是依附嚴黨的人,如此算來,嚴黨已經囊括六部了。”

王世貞補充道:“不只如此,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周延也是嚴黨的人,嚴黨一統江山,怕是再也無人能撼動了。”(。)

ps:果然小的讀書不仔細的毛病改不了,戶部尚書是方鈍,隨手就寫成了方純,這兩章已經改過來,要是前面還有,向大家抱歉了!

第543章 命案第822章 嚇傻的魏國公第765章 奴隸的忠誠第167章 皇恩浩蕩第921章 放權第305章 天降祥瑞第667章 要官不要命第191章 最悲催的事第681章 一個不該抓的人第267章 院試提前了第756章 父子兄弟第791章 罵第496章 裁軍第602章 拉着王爺做生意第570章 收買第644章 誰與爭鋒第1055章 生當太傅第800章 嘉靖的錯覺第314章 求徐渭的心裡陰影面積第737章 書生有百用(中)第100章 最強武功第309章 小三元的東西,辟邪第1047章 不算失敗的隆慶第1126章 天大的諷刺第467章 一紙書信退大兵第938章 大明,天堂!第830章 抑制兼併,還田於民第435章 火燒到了嚴黨第383章 活神仙唐狀元第1034章 江南風華第836章 老師的疑問第1028章 提議南巡第783章 執着的人第717章 螳螂和黃雀(下)第951章 烈焰焚城第275章 倭寇來了第708章 不甘寂寞第1027章 債務置換第475章 辦學和銀子第843章 惟吾德馨第455章 女諸葛第119章 打他丫的第860章 草原來的野丫頭第401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380章 摘桃子第351章 鹹魚翻身第820章 裡外不是人第557章 實力對比第388章 天官之爭第658章 前倨後恭第46章 難題第411章 海瑞,你錯了第1049章 平安策第371章 驕兵之計第742章 我們要看《國富論》第916章 內閣會議第393章 燙手山芋第55章 庸俗的志向第164章 唐毅的底氣第1074章 掀桌子第804章 狂論第470章 投降第629章 君心難測第337章 兒子要爭氣第1093章 從喜到悲第698章 活死人第261章 蘇州的利益第676章 失去家的狼王第614章 急流勇退第256章 鋌而走險的王崇古第160章 捷報頻傳第871章 龍騎兵的傳說第9章 一笑泯恩仇第383章 活神仙唐狀元第91章 好奇的提督大人第887章 沸騰的言官第967章 首輔的第一天第823章 南洋公司第147章 皇帝的大禮包第248章 急先鋒第622章 龍種第119章 打他丫的第62章 真正的大忽悠第369章 強龍和地頭蛇第108張 今宵別夢寒第313章 此子真宰輔之才第260章 文徵明的請求第579章 金盃共汝飲第724章 倒徐風潮第823章 南洋公司第1132章 圖窮匕見第1026章 劣幣驅逐良幣第1048章 兩個戰場第786章 玉芝宮第1039章 隆慶改制第481章 唐胡的雙簧第27章 父子同心第659章 江湖郎中第420章 聰明的王姑娘第522章 地獄無門自來投
第543章 命案第822章 嚇傻的魏國公第765章 奴隸的忠誠第167章 皇恩浩蕩第921章 放權第305章 天降祥瑞第667章 要官不要命第191章 最悲催的事第681章 一個不該抓的人第267章 院試提前了第756章 父子兄弟第791章 罵第496章 裁軍第602章 拉着王爺做生意第570章 收買第644章 誰與爭鋒第1055章 生當太傅第800章 嘉靖的錯覺第314章 求徐渭的心裡陰影面積第737章 書生有百用(中)第100章 最強武功第309章 小三元的東西,辟邪第1047章 不算失敗的隆慶第1126章 天大的諷刺第467章 一紙書信退大兵第938章 大明,天堂!第830章 抑制兼併,還田於民第435章 火燒到了嚴黨第383章 活神仙唐狀元第1034章 江南風華第836章 老師的疑問第1028章 提議南巡第783章 執着的人第717章 螳螂和黃雀(下)第951章 烈焰焚城第275章 倭寇來了第708章 不甘寂寞第1027章 債務置換第475章 辦學和銀子第843章 惟吾德馨第455章 女諸葛第119章 打他丫的第860章 草原來的野丫頭第401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380章 摘桃子第351章 鹹魚翻身第820章 裡外不是人第557章 實力對比第388章 天官之爭第658章 前倨後恭第46章 難題第411章 海瑞,你錯了第1049章 平安策第371章 驕兵之計第742章 我們要看《國富論》第916章 內閣會議第393章 燙手山芋第55章 庸俗的志向第164章 唐毅的底氣第1074章 掀桌子第804章 狂論第470章 投降第629章 君心難測第337章 兒子要爭氣第1093章 從喜到悲第698章 活死人第261章 蘇州的利益第676章 失去家的狼王第614章 急流勇退第256章 鋌而走險的王崇古第160章 捷報頻傳第871章 龍騎兵的傳說第9章 一笑泯恩仇第383章 活神仙唐狀元第91章 好奇的提督大人第887章 沸騰的言官第967章 首輔的第一天第823章 南洋公司第147章 皇帝的大禮包第248章 急先鋒第622章 龍種第119章 打他丫的第62章 真正的大忽悠第369章 強龍和地頭蛇第108張 今宵別夢寒第313章 此子真宰輔之才第260章 文徵明的請求第579章 金盃共汝飲第724章 倒徐風潮第823章 南洋公司第1132章 圖窮匕見第1026章 劣幣驅逐良幣第1048章 兩個戰場第786章 玉芝宮第1039章 隆慶改制第481章 唐胡的雙簧第27章 父子同心第659章 江湖郎中第420章 聰明的王姑娘第522章 地獄無門自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