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我們要看《國富論》

bookmark

究竟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能讓李贄如此推崇呢?

首先要說說李贄這個人還有他出身的泰州學派,泰州學派作爲心學的一支,創派之人是王艮,此人家裡頭是竈戶出身,也就是煮鹽的,從小就是苦孩子,只念了四年書,後來隨着父親經商,漸漸富裕,有了錢之後,王艮沒有追求享樂,而是苦心求學,讀書、辯論、講學,漸漸的有了名氣,後來有人說他講的東西和一個叫王陽明的傢伙有些相似。

王艮立刻前去拜訪,攀談之下,大受啓發,當即拜在了門下,成爲陽明公的親傳弟子。受益於經商積累,王艮手頭很是富裕,協助陽明公講學,款待四方同道,地位與日俱增。

王艮和其他心學大師不同,他沒學過八股,也沒參加過科舉,加上出身寒微,他極大地發展了心學親民的一面。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觀點,主張工商皆本,男女平等,深受販夫走卒的歡迎。

李贄,還有那個被唐毅放逐到東番島的何心隱,他們都是泰州學派的人物,他們比王艮走的更遠,比如李贄就自稱異端,把四書五經都不看在眼裡,認爲那根本不是說聖人之言,只是後人的穿鑿附會。

目睹了東南工商業的發展,他甚至提出“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見”,“天盡世道以交”,認爲人與人之間的交換關係、商業交易合乎天理。

要知道這些觀點在傳統儒家士人看來,豈止是離經叛道,簡直大逆不道。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李贄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奸佞小人。

李贄雖然辯才無雙,不管多厲害的對手,都能被他駁倒,可是李贄也有自己的苦惱,能駁倒對手,卻不代表能說服對方。

他的學說還是不被主流接納,甚至連他自己都只能以異端自居。

只不過看過了唐毅的著書之後,李贄豁然開朗,他的那些觀點在書中都找到了依據,而且還是誰也駁不倒的依據!

唐毅的著作,開宗明義,就講解財富的來源,唐毅認爲是勞動創造了財富,從糧食、布匹、到食鹽、瓷器、茶葉、傢俱、房舍、城池,都是通過勞動創造出來的,要想富國裕民,關鍵就是讓勞動創造出更多的財富,秘訣就在於——分工!

唐毅介紹了自上古以來出現的幾次大規模分工,首先是畜牧業同農業分離,接着是農業同手工業分離,再之後是專門從事交換的商人出現……唐毅認爲不同行業的分離,能夠提升效率,使得社會生產和交換更加順暢。而同一個行業內部,進行分工,則能極大提升生產效率,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

他就以親自參與的葦蓆編織爲例,一家一戶的生產,在入冬前後,一個月之內,最多不過生產一百五十張席子,當全村都參與分工之後,同樣的時間,平均每一戶,產出近三千張席子,效率提升二十五倍。

產出增加,賣出去的商品多了,百姓的收入提升,自然富裕起來……

包括李贄在內,士人都喜歡靠着推想,靠着拍腦門解決問題,哪怕能把對方駁得啞口無言,人家也未必認同。

唐毅不一樣,他的理論建立在事實之上,比如他提到的分工,就以親身經歷爲例子,列舉了詳實的數據,這是誰也駁斥不倒的。

要是不服氣,你們就來看一看,真金不怕火煉。

泰州學派講“百姓日用即道”,說的很好聽,可怎麼往下發展,落到實處,讓百姓真心接受,誰也沒主意。可是看到了唐毅的著作,李贄豁然開朗,彷彿撥雲見日。

奧妙就在於分工,在於提升勞動效率!

唐毅認爲革新工具,提高勞工水平,都能增加勞動效率。尤其是把複雜的工序分割開,變得簡單易學,熟能生巧,哪怕是中人之姿,經過培訓,也可以熟練操作。

如此一來,更多的人都可以參與到社會生產當中,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和興趣意願,選擇喜歡的工作。

誠如唐毅所說,效率百倍提升,生產出來的商品越來越多,百姓日用不就充足了嗎?而且分工的結果就是工作機會大增,閒散的勞力都能找到工作,養活家人,不就是歷代賢者一直追求的安居樂業嗎!

李贄第一遍讀此書,就驚喜不斷,酣暢淋漓,苦苦追尋的東西,總算有着落,那種奇妙的感覺,簡直像飄在了雲彩之上,從裡到外,都那麼舒服,美妙。

朝聞道夕可死!

原來不是騙人,哪怕此刻死了,也值了!

李贄看過一遍之後,又迫不及待地讀了第二遍,比起前面一遍,他想的更多了。

唐毅認爲商人是社會分工的結果,出現晚於農民和工匠,這和儒家認爲的士農工商,天生四民,士爲第一,農爲根本,工商皆末,全然不同。甚至有拔高商人地位的意味,李贄敢說,東南的那幫人看到了這本書,絕對感動流淚,奉爲圭臬。

唐毅不光教給了他們如何生產出更多的商品,大賺其利的妙法,更給予了他們提升政治地位的理論依據。

商人不是罪惡,也不低級,只是理所當然,就好像太陽東昇西落,生老病死一般,更不是什麼奸商小人,他們只是從事交換的職業而已。相比農商皆本的說法,唐毅的觀點更家貼心,更有說服力。

李贄自詡異端,可是在叛逆的道路上,連唐毅的背影都看不到。

偏偏唐毅的東西建立在詳細的論證之上,他引述了大量古書作爲證據,講述的道理又有實例作爲依據,比起李贄他們的單純呼喊更加振聾發聵,震撼人心。可越是真知灼見,就越要小心謹慎。

“唐大人,是不是——過了啊?”

李贄讀到了第三遍,纔敢發問,他生怕自己沒領會真意,鬧了笑話。

唐毅就輕鬆了許多,他參考了《國富論》的觀點,又融合了自己的許多東西,才寫了出來。

只是這輩子除了早些年,寫過戲文和八股之外,唐毅沒什麼著述,也不太清楚人們的口味。

他本打算寫好之後,找徐渭和王世貞幫忙修改,沒想到李贄卻主動送上了門。

這傢伙的心學造詣比徐渭還高,而且更加離經叛道,簡直是老天賜給自己的助手。

唐毅感嘆道:“連李狂都覺得過了,那就是過了,我想請卓吾兄幫忙,共同潤色一番,怎麼能更符合天下人人的胃口,更讓人容易接受。”

“敢不效命!”

李贄深深一躬,他覺得能參與此書寫作,哪怕用了他一個字,都是莫大的幸福。李贄這傢伙讀書極好,記憶力驚人,還善於穿鑿附會,曲解古人意思,正好能幫着唐毅,給此書披上一層漂亮的外衣。

前後用了半個月時間,總算把大明版的《國富論》弄了出來。

定名的時候,唐毅還有點猶豫,書中兩大觀念,勞動價值論,分工與專業化是效率之源,都剽竊了亞當斯密的觀點。倒是李贄沒有什麼顧忌,“大人,此乃是富國裕民之正道,《國富論》恰如其分!”

唐毅一琢磨,亞當斯密還有差不多兩百年纔出生呢,用了就用了。當年盜用詩詞的時候,都沒有猶豫,怎麼年歲大了,反而臉皮變薄了。

就這樣,書名正式定爲《國富論》。

只不過按照李贄的建議,唐毅把書目的順序調整了,開頭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了唐毅如何指導百姓分工編織葦蓆,通過詳盡的數據對比,顯示出分工協作的強悍。

有了實際例子,往下講就容易了,書中提出了依照分工的思路,讓生產變得更有效率,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產出更多的商品,實現富國裕民的目標。

在全書的最後部分,梳理歷史脈絡,用古籍佐證幾次社會分工,進而證明士農工商,都是自然發展而來,是社會發展和分工選擇的結果,自然就不存在貴賤之分。

定稿之後,李贄發自肺腑感嘆道:“能隨着大人著成此書,李贄死而無憾了!”

“別。”唐毅呵呵一笑,“這纔是開頭,拋出去試試水溫,接下來還有更重要的。”

“當真?”李贄不敢置信。

“自然!”唐毅笑道:“卓吾兄,歷代以來,讀書人把功夫都放在研究虛無縹緲的東西上面,真正關係國計民生的,反而無人問津,唐某不才,願意開一個頭兒,只要能讓這些真正學問流傳於世,哪怕付出再多,也值得了!”

唐毅一副捨身殉道的架勢,把李贄感動壞了,啥也不說,跟在唐毅身邊,死心塌地做起了秘書兼幕僚。

唐毅也是說得好聽,實際上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是連《國富論》都接受不了,其他的東西也別指望了,還不如不提呢!

千萬別第一炮就啞火啊!

唐毅滿心祈禱,第一批三千本,悄然出現在了各大書坊,一天,兩天,足足五天,都沒人過問,只賣出了寥寥幾本。

大家都對這個奇怪的書名沒什麼興趣,他們更喜歡八股科舉,通俗小說。

直到第六天,有個商人偶然到了書坊,隨手一翻,竟然入迷了,捨不得挪步,足足看了一個下午,;臨走的時候,把店裡的幾十本都給買光了。

有了一個,就有第二個,十天過去,三千本銷售一空不說,更有聞訊而來的商人士子,把書坊的門都給堵住了,揮舞着銀子,千言萬語一句話:我們要看《國富論》!(。)

第468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761章 岱青臺吉第388章 天官之爭第1章 神級敗家子第195章 龍虎鬥第785章 火了第19章 人爭一口氣第373章 匍匐腳下第402章 下三濫的手段第879章 儲相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358章 又升官了第1119章 故地重遊第969章 理解萬歲第528章 食鹽大傾銷第813章 蘇州之變第727章 嘉靖的考題(上)第682章 威逼利誘第520章 鹽稅第154章 還是躲不過第970章 對陣徐閣老第806章 一線生機第129章 我想拼一次第137章 逼着狀元當奴隸第415章 這生意真好賺第141章 及時雨第871章 龍騎兵的傳說第612章 一邊熱鬧,一邊悲哀第138章 有組織真好第536章 抵債第682章 威逼利誘第746章 歎服第20章 初露鋒芒第363章 我要彈劾你第527章 嚴黨的命第380章 摘桃子第501章 生祠第165章 殿試第547章 燒了第336章 老爹很給力第474章 班底第877章 張師傅回來了第359章 京察第987章 遼王第1114章 唐毅的回擊第442章 徐閣老變壞了第223章 長相思第145章 一鳴驚人第457章 鐵公雞第672章 漢奸的下場第730章 代價第176章 直搗黃龍第264章 四百萬兩第580章 打啞謎第271章 冤家對面第540章 死亡之部第93章 難說第322章 針尖對麥芒第948章 內訌第1009章 唐慎的擔憂第121章 羨慕嫉妒恨第523章 大事第758章 激動的老尚書第182章 招攬第292章 聲聞於天第26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84章 唐毅回來了第234章 瘋子對瘋子第411章 海瑞,你錯了第448章 罪有應得第682章 威逼利誘第812章 唐毅亮劍第55章 庸俗的志向第63章 三十六計拖爲上第295章 義烏,不只是小商品第340章 西苑看戲第506章 賽驢第1036章 志向遠大的平安第1009章 唐慎的擔憂第451章 做小輩兒不吃虧第1095章 算總賬第162章 這小子瘋了第225章 案首第746章 歎服第1076章 束手就擒第892章 徐閣老麻煩了第725章 王崇古的要求第664章 炮打黃臺吉第393章 燙手山芋第249章 特別的糧倉第569章 來自皇帝的敲打第310章 鄉試第995章 白銀哪去了第556章 太宰之死第858章 大明的噩夢第680章 不太聽話的學生第281章 一隻穿雲箭第535章 冒青煙第883章 籌邊策第233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蘇州
第468章 嚇死人不償命第761章 岱青臺吉第388章 天官之爭第1章 神級敗家子第195章 龍虎鬥第785章 火了第19章 人爭一口氣第373章 匍匐腳下第402章 下三濫的手段第879章 儲相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358章 又升官了第1119章 故地重遊第969章 理解萬歲第528章 食鹽大傾銷第813章 蘇州之變第727章 嘉靖的考題(上)第682章 威逼利誘第520章 鹽稅第154章 還是躲不過第970章 對陣徐閣老第806章 一線生機第129章 我想拼一次第137章 逼着狀元當奴隸第415章 這生意真好賺第141章 及時雨第871章 龍騎兵的傳說第612章 一邊熱鬧,一邊悲哀第138章 有組織真好第536章 抵債第682章 威逼利誘第746章 歎服第20章 初露鋒芒第363章 我要彈劾你第527章 嚴黨的命第380章 摘桃子第501章 生祠第165章 殿試第547章 燒了第336章 老爹很給力第474章 班底第877章 張師傅回來了第359章 京察第987章 遼王第1114章 唐毅的回擊第442章 徐閣老變壞了第223章 長相思第145章 一鳴驚人第457章 鐵公雞第672章 漢奸的下場第730章 代價第176章 直搗黃龍第264章 四百萬兩第580章 打啞謎第271章 冤家對面第540章 死亡之部第93章 難說第322章 針尖對麥芒第948章 內訌第1009章 唐慎的擔憂第121章 羨慕嫉妒恨第523章 大事第758章 激動的老尚書第182章 招攬第292章 聲聞於天第26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84章 唐毅回來了第234章 瘋子對瘋子第411章 海瑞,你錯了第448章 罪有應得第682章 威逼利誘第812章 唐毅亮劍第55章 庸俗的志向第63章 三十六計拖爲上第295章 義烏,不只是小商品第340章 西苑看戲第506章 賽驢第1036章 志向遠大的平安第1009章 唐慎的擔憂第451章 做小輩兒不吃虧第1095章 算總賬第162章 這小子瘋了第225章 案首第746章 歎服第1076章 束手就擒第892章 徐閣老麻煩了第725章 王崇古的要求第664章 炮打黃臺吉第393章 燙手山芋第249章 特別的糧倉第569章 來自皇帝的敲打第310章 鄉試第995章 白銀哪去了第556章 太宰之死第858章 大明的噩夢第680章 不太聽話的學生第281章 一隻穿雲箭第535章 冒青煙第883章 籌邊策第233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