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公司產品(2)

“這是拋光機。是我自己研製的。”陳鴻走到程博厚的旁邊,輕輕的說道:“別看它很簡陋,它的性能是很強悍的。這臺拋光機主要是負責小型零件的平面和曲面拋光,而且是超精密拋光。另外它還可以進行改造,滿足其它各種形狀零件的拋光需求。當然,還是小型零件。”

“那些機器也是屬於拋光機嗎?”吳英華看着其它幾臺機器問道。

“不是。金屬球的拋光屬於曲面拋光。只需要這一臺拋光機就足夠了。所以我並沒有造其它的拋光機。”陳鴻解釋到。

這些過於專業的東西吳英華並不感興趣,她只是好奇罷了。只是點了點頭就沒有再說話。

“那老闆,咱們公司第一件正式經營的產品是什麼?是這臺拋光機嗎?”程博厚問道。

“沒錯。嚴格的說,咱們真正賣的,是拋光機裡的‘磨盤’,而這是拋光機最核心的部件。因爲沒有這磨盤,咱們的拋光機性能再好,也是白搭。”

看着程博厚二人,陳鴻認真的說道:“接下來,你們首要做的,就是先去L市將公司的框架搭起來,然後聯繫興澄特鋼售賣我們手中的特種鋼技術。至於價格嘛……說實話,以興澄特鋼的能力我相信要不了幾年就能取得突破。再加上咱們公司並不會再進行這方面的研發投入了。所以能賣多少錢就賣多少吧。”

“明白老闆。”程博厚和吳英華都明白陳鴻的意思,這就是個一錘子的買賣。

“至於公司廠址的選擇,我會親自去找。只是我想問問你們的是,嗯……”陳鴻沉吟着,仔細想了下,接着說道:“是這樣的,等以後公司發展起來後,特別是公司規模擴大後,我肯定會建立自己的總部大樓。那麼你們覺得這總部大樓的地皮,我們是現在預先購買下來,還是說以後再買?”

說道這裡,陳鴻看着二人認真說道:“我知道你們的心理現在多少還是有點沒譜的。但請相信我,你們將來絕對不會爲今天的選擇而後悔。”

“老闆,我從一開始接到黃易的邀請的時候,我就已經作出了決定要加入公司。所以我對公司的未來是很有信心的。”吳英華握了握拳頭,很認真的說道。

程博厚鄭重的說道:“在來之前,我就已經和我妻子商量好了,如果面試通過了。那麼我們就會把星城的房子賣了,然後全家定居到L市。而我妻子也是支持我的決定的。而我也要謝謝老闆,在我這種狀況下,還能夠信任我,並把總經理這個重位交與我。”

“謝謝。”陳鴻右手輕輕一拍左拳,並握住:“那我們一起努力。”

“老闆,程總,我們一起加油。”吳英華伸出右手,微胖的臉上帶着一種充滿鬥志的笑容。

陳鴻和程博厚相視一笑,都伸出了右手。

“對了,房子就別賣了,留着升值也好。到L市我會給你們準備住所的。吳總你應該也有房子了吧,都留着。星城的房價肯定還會上漲的。現在賣可惜。”兩人點頭表示知道了。

“好,那繼續說下咱們未來總部大樓的問題。”

“老闆,我認爲現在就應該將土地預先購買下來。趁着L市的工業用地價格還不高,花費肯定比以後要便宜。而且關鍵是以後咱們再買的話,在選址上可能就沒那麼自由了。”吳英華首先說道。

“我也認爲我們公司可以預先購買。”程博厚同意道。

“其實我也是想預先買好。那現在咱們算是一致通過。”陳鴻說道:“對了,吳經理,你那邊什麼時候可以辦好離職?”

“老闆放心,明天就可以到位。”

“那好。那明天就辛苦兩位去把公司所需的各職位的人才招聘起來。考慮到要去L市,我也不確定能招多少人。我們就定兩天時間。兩天內,如果人齊了,就隨時來L市,如果人不齊,兩天後都來L市。缺少的那部分人員咱們就在L市招。公司前期所需要的人員並不多,我想L市還是能招到的。我會先行回L市,我還有點其他的事情,順便將公司的辦公地址和廠址確定下來。”

之後,三人又商談了一會關於公司未來的一些問題,然後陳鴻又邀請兩人一起吃了晚飯,程博厚和吳英華就告辭離去。

……

晚上,陳鴻給L市那邊給他代辦營業執照的人去了個電話,說明天回L市。然後告訴對方一個地址,對方表示明天九點前就會送到。

然後,陳鴻就簡單收拾了下行李,在陳老頭靈臺前上了三炷香,告訴他自己先回L市安頓,再來接他回家。

關好門燈,打車去火車站。

星城每天有十幾趟到L市的高鐵,也就半小時。但陳鴻喜歡坐火車,而且也不趕時間。火車因爲要繞路,到L市要花近5個小時。雖然很慢,陳鴻卻覺得火車慢是慢了點,沿途卻能欣賞到很多風景。而高鐵速度快了,沿途卻是真正的走馬觀花。

雖然晚上看不到什麼風景,但坐在車窗邊,欣賞着外面偶爾出現的點滴燈火,猜測着那燈火後的情景,這是一種不錯的感覺。

火車是晚上9點多的,到L市的時候,已經是凌晨2點多了。但L市火車站的廣場依舊是人來人往。而火車站的出口那就真的是可以用人聲鼎沸來形容了。

在L市下火車的人寥寥無幾,所以這些人都不是來接親朋的。他們只不過是一羣跑黑的的。操着L市下面各地的方言招攬客人。而廣場上還遊蕩着一羣中年婦女,專門問行人要不要住宿的。

接連拒絕了幾個攬客的婦女後,陳鴻來到廣場外圍的馬路上攔了一輛的士,讓後告訴司機去L市最好的酒店。那也是他和代辦營業執照的人約定好明天,應該說是今天見面的地點。

在的士裡,回望着漸漸遠去的燈火通明的火車站,陳鴻突然有一種明悟:今後,他可能不會再有機會能像今天這樣一個人安靜且悠閒的坐火車了。

睡了不到5個小時,陳鴻就起牀了。洗漱完後,去樓下餐廳吃了個早飯,在酒店大堂裡,陳鴻點了一壺茶,就靜靜的等待着。

九點還不到,那人就來了。

陳鴻站起來,揮手示意了下,一個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正準備打電話,見狀連忙揮手並快跑了過來。

“你好,陳先生。”一口標準的L市塑料普通話。只要是L市人,不管天南地北,都能立馬聽出對方是家鄉的口音。

都說湘南省人的普通話是塑料普通話,而L市人的塑料普通話,則是最具代表性的。

第四十八章 金屬軟件第四十章 人工智能的意義第六章 面試(2)第十六章 工業軟件第十章 金屬重工 (1)第五十五章 擴建第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五十章 “訪客”第六十二章 交涉第六章 面試(2)第八章 公司產品(1)第五十四章 機牀測頭第七十章 機器人算法第二十七章 歲月無靜好第八章 公司產品(1)第五十二章 無人化加工車間(2)第四十九章 智慧城市的管理平臺第二十二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2)第三十五章 自我警示第二章 開掛的人生(2)第三十七章 員工的創意第二十八章 陌生的感覺第四十二章 未來工業生產模式第五十三章 新的研究小組第十一章 金屬重工(2)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三十七章 員工的創意第六十七章 交付訂單第二十七章 歲月無靜好第三十七章 員工的創意第四章 開掛的人生(4)第十八章 黎明不再沉寂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二十一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1)第三十五章 自我警示第六十四章 舜羽光學第三十章 產品等級制度第十九章 公司發展的瓶頸第四章 開掛的人生(4)第三十章 產品等級制度第五十五章 擴建第四章 開掛的人生(4)第六十二章 禁令第六十四章 舜羽光學第三十七章 員工的創意第六十一章 定製服務第七章 面試(3)第十章 金屬重工 (1)第四十五章 各方拜訪第六十九章 年飯第十一章 金屬重工(2)第十三章 金屬重工(4)第五十三章 新的研究小組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五十八章 未來工業模式的提前佈局(1)第二十二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2)第二十八章 陌生的感覺第三十九章 航空設計軟件(2)第二十四章 特殊的客戶第二十章 意外的客人第五十五章 擴建第六章 面試(2)第十章 金屬重工 (1)第十五章 員工第四十五章 各方拜訪第五章 面試(1)第四十八章 金屬軟件第三十一章 公司的擴建第三十六章 邀請員工參與創意第四十章 人工智能的意義第二十八章 陌生的感覺第二十三章 公司春假第三十六章 邀請員工參與創意第二十八章 陌生的感覺第十七章 陳鴻的野望第三十五章 自我警示第三十九章 航空設計軟件(2)第五十一章 無人化加工車間(1)第三十四章 公司總部的設想(2)第五十九章 未來工業模式的提前佈局(2)第十五章 員工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三章 開掛的人生(3)第五十九章 未來工業模式的提前佈局(2)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四十九章 智慧城市的管理平臺第二十二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2)第四十九章 智慧城市的管理平臺第六十二章 交涉第三十章 產品等級制度第十五章 員工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二章 開掛的人生(2)第四十四章 測試第七十章 機器人算法第六十八章 2020年公司年會第六十章 制裁名單第十章 金屬重工 (1)第十九章 公司發展的瓶頸第十八章 黎明不再沉寂
第四十八章 金屬軟件第四十章 人工智能的意義第六章 面試(2)第十六章 工業軟件第十章 金屬重工 (1)第五十五章 擴建第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五十章 “訪客”第六十二章 交涉第六章 面試(2)第八章 公司產品(1)第五十四章 機牀測頭第七十章 機器人算法第二十七章 歲月無靜好第八章 公司產品(1)第五十二章 無人化加工車間(2)第四十九章 智慧城市的管理平臺第二十二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2)第三十五章 自我警示第二章 開掛的人生(2)第三十七章 員工的創意第二十八章 陌生的感覺第四十二章 未來工業生產模式第五十三章 新的研究小組第十一章 金屬重工(2)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三十七章 員工的創意第六十七章 交付訂單第二十七章 歲月無靜好第三十七章 員工的創意第四章 開掛的人生(4)第十八章 黎明不再沉寂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二十一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1)第三十五章 自我警示第六十四章 舜羽光學第三十章 產品等級制度第十九章 公司發展的瓶頸第四章 開掛的人生(4)第三十章 產品等級制度第五十五章 擴建第四章 開掛的人生(4)第六十二章 禁令第六十四章 舜羽光學第三十七章 員工的創意第六十一章 定製服務第七章 面試(3)第十章 金屬重工 (1)第四十五章 各方拜訪第六十九章 年飯第十一章 金屬重工(2)第十三章 金屬重工(4)第五十三章 新的研究小組第六十五章 立業與成家第五十八章 未來工業模式的提前佈局(1)第二十二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2)第二十八章 陌生的感覺第三十九章 航空設計軟件(2)第二十四章 特殊的客戶第二十章 意外的客人第五十五章 擴建第六章 面試(2)第十章 金屬重工 (1)第十五章 員工第四十五章 各方拜訪第五章 面試(1)第四十八章 金屬軟件第三十一章 公司的擴建第三十六章 邀請員工參與創意第四十章 人工智能的意義第二十八章 陌生的感覺第二十三章 公司春假第三十六章 邀請員工參與創意第二十八章 陌生的感覺第十七章 陳鴻的野望第三十五章 自我警示第三十九章 航空設計軟件(2)第五十一章 無人化加工車間(1)第三十四章 公司總部的設想(2)第五十九章 未來工業模式的提前佈局(2)第十五章 員工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三章 開掛的人生(3)第五十九章 未來工業模式的提前佈局(2)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四十九章 智慧城市的管理平臺第二十二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2)第四十九章 智慧城市的管理平臺第六十二章 交涉第三十章 產品等級制度第十五章 員工第三十三章 公司總部設想(1)第二章 開掛的人生(2)第四十四章 測試第七十章 機器人算法第六十八章 2020年公司年會第六十章 制裁名單第十章 金屬重工 (1)第十九章 公司發展的瓶頸第十八章 黎明不再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