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湯昱心野,不甘於文職,他想出海看看。
水師!
瓊海新軍,投入了最多的資源,要求最高的一支部隊。
水師的籌備,絕不是在江海之中打打冷兵器時代的水軍,玩玩什麼鐵索橫江,火燒寶船的戰法。
而是一把遊伐深海的匕首,一把爲炎黃文明開闢廣闊未來的利刃。
當初湯和能進入集訓名單,真超出朱允熥的想象,就是不知道最後結果如何。
……
十五艘海船,風帆鼓起,在離岸北風的推動下,與海面破開一道道浪花。
風帆瞭望臺上,水手託舉着望遠鏡,時刻關注着海面情況,以及相鄰船隻隨時可能變化的旗語。
飛剪船是新船,卻不代表船上的水手是新人。
大量民轉軍的水手,來自瓊海各方船東的隊伍,只是變換了衣服,人員無不是擁有多年航海經歷。
過去他們與大明水師玩遊擊,搏浪與碧海之上,晝伏夜出而行,跨萬里海疆做着高危的勾當。
一筆買賣要麼大賺,要麼與海船一同沉沒與碧海藍天。
如今鳥槍換大炮,野路子化正規軍,成了瓊海水師的最初班底,加上幾波有背書的南洋貿易,各個都成了家產破千兩的大戶。
換在後世,或許很難理解,這些經驗老道的水手,爲什麼會放棄年入千兩的活計,轉頭進軍隊當一大頭兵,幹着更危險的活,拿着卻比過去少了九成的收入。
但放在眼前卻很好解釋。
歸根究底兩個詞,正統與未來。
瓊海承認了商賈的地位,承認了跑船南洋的合法性,他們的一切得到了瓊海法典保護,得到了朱允熥的背書。
但終究改不了一點,他們爲“民”,“小民”的現實。
相對於外人給的,炎黃子孫更相信自己掙得。
別人今日能給,明日也可以拿走。
可若是自己掙得,纔是自己的,性質就不同。
更別說瓊海的未來是光明的,已經成爲了財富積累,誰不想給子孫留下一張皮的庇護?
“天氣不錯,看來此番出航老天都站在我們這邊!”
在沒有衛星導航,兩岸對比參照的情況下,日頭的方位頂多是標明方位,究竟航行到什麼位置,距陸地多遠,這就需要跑船的經驗了來衡量,這也是瓊海水師海量吸收水手的原因。
旗語揮舞,艦隊之上的瞭望手,彼此通報自身觀察與猜測,最終形成相對統一的認知。
方向正確,航程比預想的要快,可預測的氣候比想象中要好,這不是天佑所在,這是什麼?
……
駕駛艙內,張巖,李猛目光落在海圖上。
“我們現在的位置大致在這!”
經驗老道的觀察手拿着炭筆,反覆確認海圖情況,最後在海圖上打下一個三角。
“海上,我們都是門外漢,真正要我們拿主意是路上,完成了行政要求的參數統計,其餘事情還是以各位爲主!”
張巖出現在這裡代表的就是一態度。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這是瓊海的風格,也是行事主調,可他不爲了所謂的臉面,壞了一盤好棋。
難得下來一次,自然要多看看。
城市進程低,人心淳樸,套路不是少而是根本沒有,初到黎族•大五指峰•自治區的的朱允熥,對於王十三娘安排考察線路極爲放心。
黎族若是都要爲了考覈整出花樣來,失敗的那就是朱允熥本人。
經四年融合,大五指峰•自治區官場從剛開始的抵制漢族官吏,風氣逐漸放開,去歲第一屆鴻學生畢業之年,王十三娘就要了五個名額,連帶夜校,葛春蘭參加的女子培訓班,兩年時間先後引入四十多位漢族官吏,其中女性官吏佔到二十二人,幾乎佔到引入官員的一半。
地方上,由王十三娘牽頭,得黎族內部多位宿老支持,對原先黎族內部的官員進行了一波輪換,大量黎族青年開始掌權。
例如朱允熥認識的陳色開,如今爲自治區工程規劃司副司長,說是副司長,但在王十三娘兼任司長的情況下,陳色開便是自治區內工程規劃上負責人,負責了一攬子基礎工程規劃,與瓊海配給制中也提到高級督辦一級。
類似的黎族年輕官員還有不少。
不過升得快是升得快啊,拔苗助長的影響還是存在了,隨着事務的加重,社會改革的不算深入,黎族出生的官員,多多少少已經感受到自身能力不足帶來的問題。
他們不怕多做,只怕做錯,耽誤了族中發展。
這點昨天下午也是聊了,王十三娘更是明確的表示,希望內閣能派遣經驗官員下來,不行的話開個班培訓一樣也行。
對此,朱允熥第一時間給予了肯定。
想進步,想學習,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好事,朱允熥也樂得支持,只是這有些在內閣規劃外,朱允熥也不好一口答應下來。
缺人的問題,瓊海怎麼也跑不掉。
相較於逐漸補齊基層人員,瓊海更缺有經驗的人,但凡能獨當一面的人,那個不是被所屬體系的大佬關愛有佳,業務,擔子不斷往上加……
放手,別做夢了!
對此,朱允熥也只能先記下,待全盤考察完了後在做答覆。
……
“經兩年的建設,酒廠一期已經全部落成,可年產醫用酒精三千斤,高度甘蔗酒四千壇,中度甘蔗酒一萬六千壇,以及低度甜酒四萬五千壇!”
酒廠的投資,部分由黎族自籌,大頭則有林天麓等商賈入股。
本就要南下亞龍灣的林天麓,自然是跟着巡島的車隊一同南下,進入酒廠之後林天麓更是充作嚮導,與一旁爲朱允熥等人講解。
“我要沒記錯的話,你們這一罈是五十斤?”
酒廠很大,依山而建,清泉從山區內流出,還沒進入生產區域,朱允熥便大致看出了酒廠的整體佈局。
三個出入口,對應溪水上三座橋樑。
他腳下這座爲中間,右上手的橋爲混凝土結構,連接了馳軌有馬車往來,下手方向還有一張橋,主要是人力運輸,大量的甘蔗正從林中拉出來。
至於林天麓指引的方向上,則有七八座似蒙古包建築,不過整體大了十幾倍,大量的水汽從這中逸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