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節

五一三天的跟新全部放這裡了,再打個招呼,剩下的已經所剩無幾了。以後的內容要實體書出後再更,對各位說聲抱歉!

“先別急着拒絕!”說完茶叔似乎知道我要說什麼,揮手阻止了我的表態看着我的眼睛說:“我知道物質利益你不是很在乎,從你這種家庭出來的人都是這樣。現在你可以先聽聽茶叔的條件:如果你投降,我就可以放過你們所有人。你們都可以活下來。包括琪琪在內!就算蜘蛛找她麻煩我也盡最大可能死保她,這個交換條件如何?”

“如果你們不投降,那麼你們全會死,而且……就算死了都得不到安息,你明白我的意思吧?”茶叔依然是那副和藹的口氣,就好像在和你討論今天什麼天氣似地。

我看着身邊,曹一平一臉堅定的看着茶叔,眼神中帶着一絲懊悔,也許是因爲無法完成任務吧。王亮嘴邊掛着冷笑,手虛扣着,他衣服下面有把飛刀,估計是準備萬一談崩了就算死也先飛刀賺一個。潘朵站在我身後,我不知道她的表情是什麼,但是她的腿碰着我的背,感覺她在微微的顫抖肌肉繃的很緊.潘朵還太年輕,這個時候說個慷慨赴死報效祖國對她來說是一種殘忍。張曦躲到潘朵懷裡連看都不敢看一下,張旭則躲在曹一平身後,也是什麼也不敢看。

徐安琪在我懷裡,只是死死盯着茶叔和茶叔身後那個看不見的人,眼裡帶着一種絕望和恐懼,也在我懷裡輕輕的顫抖,她一隻手抓着我的手緊緊握住,一種冰涼的感覺從她的手上傳了過來。

“怎麼樣?就算虛以委蛇,也應該先答應了再說不是嗎?”茶叔看看我們這幫人的反應,繼續笑笑說道。

“從你開始和茶叔下這盤棋,你就已經輸了。”茶叔看到我猶豫的樣子,繼續說道:“一切的主動權都操在我手上,你們的資料全是我提供的,你們的一舉一動也全在我掌握之下,難道你沒發現嗎?你們幾乎就在按照着我既定的路線走,不過我也沒想到居然那麼順利就找到這裡來了,呵呵!”

“茶叔……你的目的真的是找《永樂大典》嗎?這裡到底是什麼地方?”我看着茶叔,決定還是先拖一下。

“呵呵,好吧,緩解一下緊張氣氛,那就先說段歷史好了。”茶叔顯然知道我在想什麼,但是他現在勝券在握,根本就不擔心我還能幹點什麼。而且茶叔這個人似乎很有表演**,特別是在他戲耍自己獵物時候的那種表現。於是他清清嗓子,用說書人似地口吻說道。

“話說元朝末年,百萬民夫修築黃河,挖起一隻獨眼石人挑動天下反。我華夏英豪那容韃子在中華肆掠百年?各路豪傑紛紛揭竿起義,有道是亂世英雄起四方,有刀就是草頭王。其中一路豪傑姓朱名重八,爲反元以正天下改名朱元璋,璋者,玉之利器也,取自專誅暴元之利器之意。他出自濠州,手下英雄無數,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逐放元朝於漠北,最終取得天下並定都南京。”

“定都之後,朱元璋回顧自己數十年的奮鬥史感慨萬千,希望千秋萬代永固基業,便要求手下鬼才軍師劉基爲大明江山算一卦。劉基算了一卦後對朱元璋說:大明兩百年後必滅!朱元璋大驚問其故,劉基回答:氣數已盡!朱元璋問:如之奈何?劉基回答:須得以下方略”

“選一福地,將對大明不利之人盡數按照八八之術葬之,讓其立身而葬,爲大明興旺聚齊之基石,可保無憂!”

“朱元璋信以爲真,在劉基所擇漢水之地修建。需合八八之數,聚大明死敵5184人爲基石。但朱元璋窮盡一生也只找到不足三千,就將很多認爲叛變的大臣和貪官污吏當做大明死敵一起埋葬在這裡,並且規定必須爲確定反叛和貪污千兩以上者,但因爲準入門檻太高,就這樣直到朱元璋死也未湊齊。”

聽到這裡我嘴巴已經能塞檯球進去了。

“這種事情你是怎麼知道的?”我驚奇的問到,這種皇家絕對**怎麼可能泄露出來?雖然真實性已經不容懷疑了:一切都擺在我們眼前呢。

“別打岔啊!”茶叔一副不滿的樣子,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演出中,責怪我打斷了他的表演:“朱元璋死後,傳位於皇孫朱允炆,史稱建文帝。建文秉承先皇遺志,繼續收集大明死敵,但依然未收集滿就被燕王朱棣篡位!”

“燕王打進京城,建文帝不堪受辱火燒皇宮,將大明皇宮並且連同皇宮的諸多秘密全部付之一炬。而再此之後即位的永樂帝朱棣未能得知此事,沒有再繼續收集大明死敵之屍。這裡也就永遠沒有人再來過。”

“當日建文火燒皇宮之時,一批大內侍衛掩護建文帝出逃(當時錦衣衛被朱元璋取消,建文帝是明朝唯一沒有用過錦衣衛的皇帝)。其中一人姓徐,名爲徐文傑。此人在出逃中撿到了建文帝在慌忙中掉出的一道聖旨遺詔,內中提及要求建文帝注意分封到歸州的一名叫做張關保的同鄉,暗指此人所負之事極其重要。但當時徐文傑沒有注意,只是把這東西當寶貝收藏了起來。

“建文帝出逃後,徐文傑沒有再跟隨建文而是逃走,隱匿身份最後在直隸江陰定居,這道遺詔就成爲了徐家秘傳家寶。”

“而徐文傑九世孫爲徐經,十三世孫爲徐宏祖,也就是我徐家的先輩。”茶叔說道。

徐安琪的老祖宗是徐霞客這我倒是早就知道了,只是她遠祖居然能排到建文帝那裡去,這家族倒也當真興旺。另外那個徐經茶叔專門提了一下,因爲這個人在歷史上有有點名氣,當然不是什麼好名氣:他就是當年和唐寅唐伯虎一起上京趕考,結果因爲賣考題的問題坑了唐寅一輩子的那位仁兄。

“從家族所傳的那道聖旨上,我發現了朱元璋有個秘密但是聖旨上並沒有提到到底是什麼。後來我結合到找到的很多張居正的資料才最終猜出了張居正很可能用當年朱元璋修的這個地方藏東西,而那個張關保其實不是隨便封的千戶,而是用來看守這個地方的人而已!張居正作爲張關保的後人,自然知道這個地方的秘密”

“那麼……《永樂大典》和張居正藏的東西究竟在什麼地方?”我看着茶叔說到。

“呵呵,小黃。做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這個最後的謎團,還是你來幫茶叔解開好了,也作爲你加入茶叔這邊以後立的第一個大功吧!”茶叔呵呵笑着說到。

“你做夢!”我狠狠的回答。

“嘴還硬?呵呵,那好,茶叔再透露給你點秘密好了……”茶叔依然沒有生氣,呵呵笑着說到。

第157節第193節第6節第238節第86節第160節第251節第60節第8節第45節第54節第31節第20節第38節第41節第52節第203節第231節第113節第240節第87節第82節第130節第19節第203節第269節第49節第114節第120節第77節第235節第6節第171節第25節第258節第78節第141節第282節第93節第189節第177節第277節第142節第159節第78節第262節第220節第282節第69節第126節第253節第262節第250節第59節第196節第141節第251節第103節第36節第58節第62節第49節第128節第181節第239節第188節第7節第33節第20節第93節第57節第258節第94節第215節第79節第10節第30節第31節第118節第266節第104節第93節第144節第278節第128節第175節第62節第2節第52節第152節第160節第16節第237節第162節第241節第160節第76節第155節第113節第94節
第157節第193節第6節第238節第86節第160節第251節第60節第8節第45節第54節第31節第20節第38節第41節第52節第203節第231節第113節第240節第87節第82節第130節第19節第203節第269節第49節第114節第120節第77節第235節第6節第171節第25節第258節第78節第141節第282節第93節第189節第177節第277節第142節第159節第78節第262節第220節第282節第69節第126節第253節第262節第250節第59節第196節第141節第251節第103節第36節第58節第62節第49節第128節第181節第239節第188節第7節第33節第20節第93節第57節第258節第94節第215節第79節第10節第30節第31節第118節第266節第104節第93節第144節第278節第128節第175節第62節第2節第52節第152節第160節第16節第237節第162節第241節第160節第76節第155節第113節第9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