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兒臣是很害怕戰場上的殺戮與死亡,但是如果父皇要是再上戰場的話,兒臣一定會跟父皇一起去的。”李承乾堅定的對李牧說道。
他對李牧說這話是真心的,沒有一點奉承的意思,父皇讓他覺得有些安心,而且父皇他覺得本事很大,以前父皇高高在上,他總覺得他永遠都夠不到他,而他也從來都沒有向她伸出手,慢慢的扶持着他,一步一步的走向他,可是現在跟以前有所不同,他能夠感受到他父皇是真誠的想要疼愛他。
李牧沒想到李承乾居然會這麼說,像他這麼大的孩子,其實是沒有辦法克服掉恐懼的。
而李承乾居然能夠非常勇敢的跟他說出這樣子的話,可見他在他幼小的心裡還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他很欣慰,他伸手摸了摸李承乾的腦袋,而後非常認真地對他說:“承乾,父皇知道你的心意就已經很好了,父皇也明白你害怕戰場上的殺戮和流血,所以你可以跟我說你不去,堅定一點,父皇,不會怪你的,每個人都有恐懼和害怕,只是身爲男孩子,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直面恐懼與害怕,但那是在你長大之後所要做的事情。”
李承乾有些急了,這個時候他特別不想讓他父親低看他,他確實是害怕,但是他相信他父親會保護他,這是一種信任,是他父親身上流出來的那種氣息,讓他感覺到他的四周,他的一切都是安穩的,即使在殺戮與流血當中,他父皇也不會讓他出現任何的事情。
“父皇,兒臣說的是真的,兒臣是真的想要跟你一起去戰場上,你就帶我去吧,而且雖然很害怕,但是也相信父皇是不會讓我出現任何的生命危險的。”李承乾說道。
在一旁的梅仙立刻走到李承乾的身旁,她其實是不贊同李承乾跟李牧一起上戰場,因爲李承乾現在的年紀不算太大,首先不說他是否能夠承受得了滿眼的流血和殺戮,單單他的存在會成爲把柄。
“承乾,你可要仔細想想,母后覺得你還是不要去的好,你父皇沒有跟你開玩笑,他是真的要去打仗,特地過來問問你是否要跟他一起去戰場,你若是答應了他,那可是沒有回頭箭了,到時候你是一定得跟他一起去,半路上若是哭鬧回來,你父皇也不會帶你回來的,你明白嗎?”梅仙將其中的利害一一的跟他說清楚。
李承乾想了想,最終還是選擇跟李牧一起去上戰場,他夢想着有一天能夠成爲像李牧一樣的人,成爲像他父皇一樣勇敢的人。
李牧很開心,李承乾最終選擇跟他一起上戰場。雖然這對於他來說有些殘忍,但是這場戰疫註定會成爲他人生當中的一次難忘的經歷,因爲這是他第一次上戰場,別的皇子沒有他這樣的機會。
他知道若是眼光不夠長遠的皇子們可能還會笑話他,隨着他一起上戰場,但他們又如何知道上戰場之後會學到些什麼?
自從他要帶李承乾上戰場的消息散播出去之後,長孫無忌沒少過來找他,因爲他知道長孫無忌過來找他是因爲什麼事情,所以一開始他是沒有見他的。
以至於後來在朝堂之上,長孫無忌都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說。
“陛下請將承乾與您一起上戰場的決定撤銷,臣懇請陛下答應我的要求。”長孫無忌跪在地上,無比真摯的祈求道。
長孫無忌發完言,李牧並未說話,因爲他知道長孫無忌在朝堂上有一定的影響力,站在他那邊的大臣也不少,他這老大哥說話,爲他的外甥請求其他的人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
“陛下,臣附議,臣也覺得長孫大人說的沒有錯,太子年紀還那麼小,真的不適合上戰場,不說戰場上危機四伏,單單年紀小的太子是否能夠承受得了那些殺戮,畢竟孩童是不適合眼見一些血腥和黑暗的,不利於他們的成長。”某位大臣說道。
李牧點點頭,這位大臣說的對,在孩童沒有一些承受能力的時候,他是不是一件一些血腥與黑暗的,但是他相信李承乾是能夠承受得了的,不說李承乾,單單就是宮裡的無論哪個皇子他都是有這種承受的心理能力的。
他們所生的家庭與尋常百姓的家庭是不一樣的,他們生在皇室,從生下來開始就參與到皇室的鬥爭之中,不說未來的帝王之爭,單單是後宮之爭已然非常的激烈,若不激烈的話,長孫皇后又怎麼可能會悄無聲息的死掉。
如果長孫皇后不悄無聲息的死掉的話,那麼一些人又如何能奪了她的身軀成爲她。
“愛卿所言有理,朕覺得你說的對。”李牧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長孫無忌聽到李牧這般說,原本非常焦躁的臉上露出了一抹從容之色,看來這件事情有機會駁回了。
他覺得李承乾還小,需要安穩的長大,他認爲我國與大唐的戰爭非常的激烈,若是李承乾在戰爭中稍微受了一點傷,或者被地方發現,作爲俘虜虐待對李承乾都是非常不好的。
“陛下,那是否可以收回之前說過的讓太子承乾跟着陛下一起去打仗的決定?”長孫無忌滿眼帶着難以言說的渴求,他真的特別希望李牧能夠收回成命,不要讓李承乾跟着他一起上戰場。
李牧掃了一眼底下的大臣,有些大臣跟長孫無忌是死對頭,故而此時也是盯着他的,想來應該也是十分關注他的決定,不用說,他們鐵定都是願意讓李承乾跟着他一起上戰場,沒準兒在打仗的過程中,李承乾經受不住一命嗚呼,東宮便可易主。
大臣看似是李世民的大臣,實則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算盤,他們的路不止腳下的一條,他們的路可能已經多成了馬蜂窩,達到了四通八達的地步,也許後宮裡的某位皇子便是他們的未來籌碼,李承乾一死,到時候皇寵之爭便可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