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蘇白與寇仲徐子陵分開而走,緣由就是因爲蘇白並不引人注目,所以由他們兩人洗衣注意力,而蘇白則將東西帶回來。

當三艘風帆從黃河駛進通濟渠,朝樑都開去,蘇白已知道不負兩人所託,成功把寶貨運回彭樑。

由於同興會一向做足工夫,定期孝敬,謙之信譽良好。所以沒遭鄭軍任何留難。衆人興高采烈,急忙換上少帥軍的雙龍旗號,免致惹起不必要的誤會。

離樑都尚有個把時辰的水程時,卜天志聞風而至,親率戰船相迎,各人久別重逢,當然欣慰異常。

船隊浩浩蕩蕩的順流而下,徐子陵、卜天志、高佔道、牛奉義、查傑聚在艙內說話,互道別後情況。高佔道等見到卜天志如此人材,亦投靠寇仲,更是信心倍添。

卜天志道:“少帥已安抵洛陽,正與老狐狸交手,希望他能穩守洛陽,四天前少帥才傳來消息,說蘇先生和高大將等隨時會到。“

衆人正擔心寇仲徐子陵近況,得知此事,立即放下心頭大石。

高古道訝道:“卜先生爲何稱我爲大將?“

卜天志微笑道:“這是虛軍師的安排。少帥確有眼光,虛軍師真是難得的人材,把我們這盤散沙組織成真正的少帥雄師,治理經濟民生等方面更是井然有序。高兄現在正是我少帥軍八鎮大將之一,等若少帥的得力肪股,牛兄和查兄則分別爲左右飛將,一鎮的兵力暫時是三千五百人,日後當然會大爲擴充。“高古道等做慣海賊,有二百多人聚衆縱橫,已感非常了不起,聽到一下子有三千多人撥給他們指揮,立時精神大振,喜出望外。

卜天志壓低聲音道:“少帥的口訊對楊公寶庫隻字不提,究竟情況如何?“

蘇白道:“你們聽到甚麼傳聞消息嗎?“

卜天志嘆道:“收到的全是壞消息,據說他們尋寶出了岔子,反被李閥把寶庫據爲己有。不過錢財兵器始終是身外物,只要人能安全無恙,其他實不用介懷。“

蘇白淡淡道:“事實剛好相反,在我們這三艘舶的底艙中,運載的黃金加起來足可夠彭樑全區軍民至少三年的花用。此乃少帥軍的秘密,切不可傳泄出去。“

卜天志不能置信的瞪著他,經蘇白扼要解釋後,卜天志拍腿嚷道:“這將解決了虛軍師最頭痛的問題,我們把曹應龍各地密藏起出來後,虛軍師依少帥意思還富於民,免去彭樑區所有稅項一年,又通過龍遊幫的澤嶽從各地購得大批糧貨建材,把庫存用得七七八八,現在得到這批黃金,當然這是另一回事啦!“

牛奉義問道:“彭樑目下情況如何?“

卜天志欣然道:“在虛軍師的治理下,彭樑萬衆歸心。欣欣向榮。就算唐軍明天便到,我們也有信心撐上一段日子。“

查傑興致盎然的問道:“八鎮大將除高大將外,尚有甚麼人?“

卜天志答道:“現在只得六鎮大將,尚有兩個空位待賢,另五位大將就是宣永、陳長林、白文原、焦宏進和小弟,各領一鎮,總兵力在二萬人間。“

蘇白問道:“當日我離開之際,總兵力應過此數。“

卜天志道:“這正是我佩服行之的一個原因,以前我們是軍民不分,裝備兵器馬匹都不夠分配,人數看似有四、五萬,其實都是烏合之衆。行之於是大事興革,先把全軍解散,再從有意參軍效忠者中選拔精銳,組成六鎮大軍,嚴加訓練,又把彭樑分爲六區,每區一鎮,既可維持治安,又可協助地區農事生產,建屋修路,並加強各區防禦軍事。少帥軍再非以前的少帥軍哩!“

蘇白暗贊寇仲行運,更明白李世民爲何對寇仲日增忌憚,皆因彭樑的情況,必會經探子之口向他詳報。

卜天志談得興起,續道:“在內政方面,行之創立四部督監,由任大姐任戶禮督監,掌六區田戶、度用、錢帛、倉庫、禮儀、主客、膳飼等各部。陳老謀任工部督監,掌土木建造、屯田、拓田、山澤苑囿、舟揖河渠等司職;行之自己則兼刑吏督監和兵部督監,管官吏銓選、考謀、勳賞、刑律、兵事各項。由於大家都非常齊心,整體運作既精簡又有實效。“

蘇白暗自想,少帥軍在虛行之等苦心經營下,終具備規模,若給大唐軍趁其仍未成氣候下以泰山壓頂的強勢摧毀,人亡軍散,他蘇白卻是有些失信於人了。

查傑興奮的道:“少帥有甚麼指示,我們會否出兵助王世充守洛陽呢?“

卜天志苦笑道:“我們名義上雖有二萬兵力,實際上能作戰者只有萬二、三人,其他的是囊括各式人材的工事和軸重兵,且因尚要派人留守彭樑,免得被虎視沈沈的李子通乘虛而入,實質能抽調的人手絕不過三四千。幸好少帥明言我們只須守穩大本營,並囑我們和蘇先生回赴洛陽與他碰頭商議。“

蘇白問道:“準備甚麼時候去?“

卜天志道:“若先生不反對,我們今晚立即起程。“

蘇白點頭道:“好吧!我們今晚便走。“

決定鄭國興亡的軍事會議在議政殿內舉行,由王世充親自主持,包括王玄應、王玄恕、王弘烈、王行本、王世揮、王世偉、王道徊等太子王子及規王,外姓將領則有楊公卿、張鎮周、宋蒙秋、郎奉、楊慶和田墳,勉強加上寇仲,才能兩邊人數相等。

王世充顯然消化了寇仲初來通報的震撼,顯得胸有成竹,從容不迫。不過至少在表面上仍尊重寇仲,讓他坐在右首的上座,與對面的王玄應並列。

寇仲本以爲會見到玲瓏嬌,但這位龜茲美女卻沒有出現。

王世充開腔道:“剛接到消息,宋金剛以二萬精騎突襲愉次,擊潰了唐將姜寶誼和李仲文的部隊,下一個目標非平遙則爲介州。“

衆皆譁然,只有王玄應臉含冷笑的觀察寇仲,與其他人反應截然不同。

寇仲心中納悶,王玄應不盛驚訝,自因早曉得此事。但對自己表現得這般不友善,卻是耐人尋味。

究竟有甚麼地方不妥當?

王玄恕不解道:“宋金剛雖是猛將,不過唐軍仍不該弱至如此不堪一擊的地坊。“

王玄應得意洋洋的道:“王弟是有所不知。今趟宋金剛南侵太原,後面有頡利全力支持,不但供應戰馬裝備,還以突厥精銳喬裝宋金剛的手下,豈是唐軍所能應付。“

寇仲開始明白李淵爲何對突厥如此忌憚,不敢公然開罪頡利。如若扯破臉皮,頡利毫無顧忌的聯手與宋金剛揮軍南下,誰架得住他們?還幸現在仍未致如此明目張膽。

張鎮周道:“宋軍一但攻陷平遙和介州,將可直接圍攻太原本城,太原不但是李淵的老巢,更是唐室的後援糧倉,不容有失,不知李淵有何對策?“

王世充朝寇仲瞧來,神態輕鬆的道:“假若真如少帥所猜,李世民是故意讓李元吉吃敗仗,以誘宋金剛深入,那他極可能犯下令李家由盛轉衰的大錯失。“

寇仲淡然道:“錯在甚麼地方?“

王世充提高聲音,字字鏗鏘有力的道:“錯在低估敵人,現在李淵以李元吉出守太原,又命裴寂爲晉州道行軍總管,率軍援助李元吉,可知李淵覺察危險。一但太原失守,宋金剛部可沿扮水南下,循李淵當年入關舊路,渡黃河直指長安,否則何有裴寂往援之舉?“

王玄應陰側測地笑道:“只要我們能牽制李世民在關外的大軍,當宋金剛順利南下,任李世民三頭六臂,也要在腹背受敵之下覆亡,沒有人可改變他的命運。“

寇仲聳聳眉頭,沒有答話。

田墳道:“李世民兵力如何,屯駐何處?“

王玄應搶著道:“李世民的主力大軍刻下集中在弘農西北的稠桑,行軍兩天即可抵桃林,看情況是想進犯常平,今趟我們定要他來得去不得。“

寇仲心中暗歎,以王玄應的低能無知去猜李世民的能耐,等若夏蟲語冰,不知所云。

張鎮周皺眉道:“以李世民的精明,怎會蠢得妄開兩處火頭,誰都知道就算洛陽剩下一座孤城,亦非一年半載所能攻克的。“

王玄應不悅道:“他不來攻我,就由我去攻他,務要令他泥足深陷,不能分兵去對付宋金剛,等到宋金剛與李軍兩敗俱傷時,我們乘虛而入,盡收漁人之利。“

王世充乾咳一聲,打斷王玄應洋洋自得的滔滔話河,轉向寇仲道:“少帥對此有甚麼意見,請放言直說,不用有絲毫避忌。“

寇仲心中暗罵,王世充雖擺出禮賢下士的姿態,事實上卻早有安排,使各親王出掌洛陽四周的戰略重鎮,目的就是要確保洛陽安全及糧道暢通,並防止手下叛變。倘要圍困洛陽,首先得清除重重屏障。

當下徐徐道:“李世勳一方有何動靜?“

王世充道:“李淵任命淮安王李神通爲山東道安撫大使,助李世勳攻打魏縣宇文化及的軍隊,希望能比竇建德早一步攻陷宇文化及,好阻截竇建德的大軍。“

寇仲拍案嘆道:“這正是李世民屯軍稠桑的作用,目的是牽制聖上的鄭軍,使李世勳能向北擴展。“

張鎮周點頭道:“少帥之言有理。“

王玄應冷笑道:“我卻認爲李世民是自尋死路。宇文化及滅亡在即,這是無人能挽回的事實,無論是那一方攻陷宇文化及,在失去援衝下夏唐勢將正面交鋒,對我們更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王弘烈等一衆王玄應的“自己人“紛紛交相讚許,對他作出支持。

王世充再幹咳一聲,把所有人的注意力扯回他身上,沉聲道:“今天我們這個會議,就是要決定應否出兵攻打李世民,此事關係重大,干戈一動,我們將正式和李淵扯破臉皮。“

王玄應斷然道:“此乃千載一時之機,我們絕不可錯失。“

張鎮周和楊公卿交換個眼色,沒有說話。田墳和楊慶兩人地位低於他們,更不敢作聲。

宋蒙秋自己先表態贊成,郎奉和其他宗親亦相繼附和。

王世充見寇仲像呆了般皺眉苦思,奇道:“少帥是否有別的想法?“

寇仲猛地醒過來般,點頭道:“確是另有想法,愚見以爲在現時的情況下,絕不宜出車攻唐。“

“碰“

王玄應重重一掌拍在几上,大怒道:“早知你是李世民派來的奸細,還不露出狐狸尾巴。“包括王世充在內,衆皆愕然。

王世充喝道:“王兒勿要胡說。“

王玄應猛地起立,瞪着另一邊的寇仲戟指道:“大丈夫敢作敢認,寇仲你在長安時,是否在李靖穿針引線下,早向李世民投誠?“

寇仲仍是好整以暇的閒適模樣,微笑道:“太子何必這麼動氣:似此關係重大的謠諑,小弟尚是首次得聞。不知消息是否源自我們洛陽大美人榮姣姣的探報?“

王玄應顯然給他說中,其理直氣壯之勢立即打個折扣,仍色厲內的撐下去道:“消息從甚麼地方來不用你理,你敢答我的問題嗎?“

殿內鴉雀無聲。

寇仲神態輕鬆的哈哈大笑道:“我寇仲是何等樣人,天下自有公論。別人苦不瞭解,我亦無謂白費脣舌。“

張鎮周沉聲道:“太子怕是誤會了,少帥絕不是這種人。“

王玄應見王世充沒說話,膽子大起來,奮然道:“若真是誤會,爲何他力主我們不要對李世民用兵?“

寇仲暗忖不宜與王玄應鬧得太僵,乘機讓他下臺,一拍額頭道:“原來太子因此而致誤會小弟,太子請坐下,且聽小弟說幾句話。“

王世充向王玄應點頭示意,王玄應雖深感不忿,仍無奈地坐下聽寇仲解說。

衆人目光集中到寇仲處。

寇仲正容道:“我這人最愛切身處地爲人設想,假若小弟是李世民,絕不會在這情況下與聖上全面開戰,因爲必須留力以應付聲勢迫人的宋金剛。“

王世充訝道:“既是如此,李世民爲何要屯兵關外?難道只爲牽制我們,令我們不能於涉李世勳的活動?“

寇仲道:“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在試探望上的心意。假設我沒有猜錯,李淵現在絕不願對洛陽動武,至少希望把事情延至十個月後。“

衆皆愕然,更不明白這十個月的期限是如何定出來的。

連楊公卿亦忍不住道:“少帥何有此言?“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需要說服第一百四十七 幾分把握第五百二十八章第十八章 虎口崖第四百四十六章 明確支持第一百七十八章 令朕刮目相看第二百七十七章 決定第二十章 出手第三百八十三章 結束與迴歸第三百零一章 禍事將來第二百四十三章 抓人第一百四十章 太平經書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的任務第三百六十九章 他坐得,我就坐不得嗎?第六十三章 尉遲恭第四十二章 發現第一百零五章 武舉開始第四百六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第五輪,雄闊海第一百八十章 永樂宮中戰2第四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應第四十二章 發現第八十六章 蠱惑第四百二十六章 逃脫、影子刺客第四百四十二章 蘇白可惜,王薄挑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準備1第三百七十七章 讓我去斬斷他們的念想!第五百一十七章第七十四章 蘇白的謀劃第二百一十一章 試探第二百二十五章 直取張角第五百四十四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談崩、動手第二百九十八章 細話第一百四十九章 七分用,三分防第三百零八章 勸阻第一百一十二章 粱師泰第二百九十八章 細話第五十二章 壓制第二百零八章 張角的決斷第三章 殺敵第四百一十五章 意料之內第三百一十一章 被困第十章 交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認輸第一百九十七章 五路主將第三百七十七章 讓我去斬斷他們的念想!第二百零七章 豪強、大族第一百五十一章 蘇白的感觸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就在這裡等着他第一百零一章 洛陽第二百一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峙1第三百零七章 鬥劍第二百八十六章 決議第七十一章求救第二百一十一章 試探第四十章 合作2第二百二十一章 出手第四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阻攔第四百三十四章 四大聖僧,襄陽血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逃脫、影子刺客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淮安在哪裡?第四百五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事成矣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可知罪第一百三十八章 辯論1第四百七十八章第三百八十三章 結束與迴歸第一百六十五章 行動1第四百五十二章第五百零六章第一百零六章 武舉開始第四百六十章第八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一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七 幾分把握第四十二章 發現第二百三十三章 鎮武司是什麼?第二百六十四章 各方反應2第二十九章 蕭不凡第三百九十九章 功成第二百二十一章 廣宗決戰1第五百零四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三十八章 辯論1第二百五十七章 認輸第三百九十五章 四大奇書第六十二章 劉武周第一百六十三章 準備1第五百四十六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就在這裡等着他第八十五章 徐茂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粱師泰第一百四十六章 入夥第三百六十四章 威名第四百七十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某,蘇白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需要說服第一百四十七 幾分把握第五百二十八章第十八章 虎口崖第四百四十六章 明確支持第一百七十八章 令朕刮目相看第二百七十七章 決定第二十章 出手第三百八十三章 結束與迴歸第三百零一章 禍事將來第二百四十三章 抓人第一百四十章 太平經書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的任務第三百六十九章 他坐得,我就坐不得嗎?第六十三章 尉遲恭第四十二章 發現第一百零五章 武舉開始第四百六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第五輪,雄闊海第一百八十章 永樂宮中戰2第四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應第四十二章 發現第八十六章 蠱惑第四百二十六章 逃脫、影子刺客第四百四十二章 蘇白可惜,王薄挑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準備1第三百七十七章 讓我去斬斷他們的念想!第五百一十七章第七十四章 蘇白的謀劃第二百一十一章 試探第二百二十五章 直取張角第五百四十四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談崩、動手第二百九十八章 細話第一百四十九章 七分用,三分防第三百零八章 勸阻第一百一十二章 粱師泰第二百九十八章 細話第五十二章 壓制第二百零八章 張角的決斷第三章 殺敵第四百一十五章 意料之內第三百一十一章 被困第十章 交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認輸第一百九十七章 五路主將第三百七十七章 讓我去斬斷他們的念想!第二百零七章 豪強、大族第一百五十一章 蘇白的感觸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就在這裡等着他第一百零一章 洛陽第二百一十五章 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峙1第三百零七章 鬥劍第二百八十六章 決議第七十一章求救第二百一十一章 試探第四十章 合作2第二百二十一章 出手第四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阻攔第四百三十四章 四大聖僧,襄陽血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逃脫、影子刺客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淮安在哪裡?第四百五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事成矣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可知罪第一百三十八章 辯論1第四百七十八章第三百八十三章 結束與迴歸第一百六十五章 行動1第四百五十二章第五百零六章第一百零六章 武舉開始第四百六十章第八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一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七 幾分把握第四十二章 發現第二百三十三章 鎮武司是什麼?第二百六十四章 各方反應2第二十九章 蕭不凡第三百九十九章 功成第二百二十一章 廣宗決戰1第五百零四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三十八章 辯論1第二百五十七章 認輸第三百九十五章 四大奇書第六十二章 劉武周第一百六十三章 準備1第五百四十六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就在這裡等着他第八十五章 徐茂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粱師泰第一百四十六章 入夥第三百六十四章 威名第四百七十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某,蘇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