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高僧奉行

二月初新年評定會確定新一年度的農業發展方略,土豆種植面積縮減到一千町步,玉米的種植面積不得低於兩萬町步,並推行冬小麥、夏玉米輪作模式,冬小麥生長期不到九個月,夏玉米生長期正好三個月,這樣一來恰好掐準輪作的點。

正巧去年秋天大田播下許多小麥種,今年春播的壓力到不是很大,唯一的問題就是稻麥輪作的推行遇到新的阻力,這個阻力不是來自人爲,而是越後稻米是知名的晚熟品種,從播種到收割需要七個月,這就給冬小麥種植增加很大難度。

奉行衆解決的辦法有集中,其中就是多種二期作模式,具體方法是第一年春播灑下稻種秋收獲得稻米,這是一季稻,再於第一年秋天灑下麥種到第二年初夏收穫小麥,這是一季麥,初夏補種玉米秋天收穫玉米,這是一季玉米,然後第二年秋天播撒下大豆,到第二年春播時收穫大豆,這是一季大豆。

這樣第一年種稻米,小麥,第二年種玉米,大豆,然後再進行下一個循環,這個方法比較複雜對農民的負擔也壓力也比較大,四種作物來回種植要求農民一整年都要忙着,農閒時間比較散碎很可能影響軍役、普請役的負擔。

另一種還是堅持稻麥輪作,前提是更換近江的早熟稻種來耕作,這幾年近江都農業研究項目備份到越後,陸續有在越後幾個郡做夏季稻的試驗,效果也基本滿意,越後夏季溫度二十四、五度。屬於溫熱多雨的標準季節。到九月底、十月初開始降雨。然後轉爲大雪,所以夏水稻、冬小麥到也可以做。

要舍掉自家的“越光米”許多越後國人捨不得,晚熟的稻米格外香甜,換上早熟的稻米必然不如自家越後的稻米,在統一口徑之後越後國人提出堅決維護“越光米”地位的要求,經過評定會上的討論最終採納。

接下來奉行衆提出新的要求,輪作是必然也是必須的,就讓越後國人在選擇輪作法。前提是必須考慮該地區輪作制度,不能你家種玉米,他家種稻米,這樣不便集中居住的農民們統一勞作和收割。

然後輪作制度就出現一大矛盾,堅持種越後晚稻就只能放棄玉米、小麥,改種大豆、甜菜或者李定引進的白菜等冬令蔬菜,從而轉變爲水稻、大豆輪作制,可是大豆的產量較低,這幾年試驗田得出的產量最高也就一反出產三石多一點,平均每反出產大豆兩石六鬥左右。

如果考慮到輪作對土地肥力的消耗要打一些折扣。再考慮到各地氣候、水源、土地等各種因素還要下降一點,很可能在兩石左右搖擺。秋大豆的生長週期長達四個月,到比較適合晚稻的種植,不過嘴巴被喂刁的越後國人不太愛種這種作物,哪怕他可以榨油也是如此。

喜歡不喜歡不是國人所能決定的,稻米、小麥、玉米、大豆的輪作法很自然的被否決掉,早稻、小麥的輪作法又被否決掉,最後權衡利弊還是接受晚稻、大豆輪作法,好歹種出來的大豆用水車的磨房榨出豆油,還能收穫豆餅,這兩種物產琵琶屋都是長期收購的。

豆油的作用很多,比如在琵琶屋轄下的面屋,酒屋在推廣明國的烹飪菜式,拋棄清淡口味的明國菜式甫一推出就得到經濟實力不錯的町民們的喜愛。

豆餅作爲大豆榨油後剩下的殘渣,直接作肥料施用是堆肥、廄肥之外最重要的補充,其中富含豐富的營養,打碎後撒入土地裡可以作爲播種前的基肥,如果是追肥只需要高溫發酵散發出高溫後,就可以施如作物旁的土壤裡。

另外豆餅還是戰馬最愛吃的糧食,冬季缺乏足夠的苜蓿鮮草就只有用穀物、乾草與豆餅幾樣食物,這是確保吉良家與長尾家騎兵質量的保證,人吃的好可以長高長壯,馬吃的好也一樣有耐力和力量。

年初安排一百多匹精挑細選的雌性木曾馬、奧州馬與荷爾斯泰因馬、特雷克納馬配種,如今這些母馬都已經懷孕,至於之前產下小馬駒的的原種母馬,也在小馬駒斷奶後緩緩恢復着,預計今年年春天又可以繼續繁衍後代。

新一年度的評定會議開的時間非常久,從二月二日一直開到二月五日,虎哉宗乙被第一次請入春日山城,作爲寺社奉行次官還是很無奈的,但如今吉良家能用上的僧人也就他一個,朝山日乘這種不靠譜的“高僧”都被請來做外交奉行次官,他被請來也不奇怪。

作爲新成立的寺社奉行,負責領內外宗教事物,比如五智國分寺,越後善光寺以及林泉寺、楞嚴寺等小寺的僧籍錄入及土地管理,相當於國主派出的取次役,對外宗教這一塊暫時還沒有確定,只是先立起一個招牌,總之管理起來比較輕鬆,並不影響虎哉宗乙的修行禪定。

外交奉行負責對內及對外的外交聯絡,朝山日乘的優勢是能言善辯,或者收善於忽悠,一副彪悍的長相很好的掩蓋住奸猾的本質,作爲僧人充當外交官有着天然的優勢,大名國人對外交僧還是非常尊敬的,用他擔當外交使者可以減少許多危險。

讓這兩位僧人擔當奉行也是無奈之舉,因爲資歷問題沒讓他們直接擔當主官,不過他們頭上也沒有主官管轄,下面也分別配備輔助次官,虎哉宗乙的次官是河田重親,也就是河田巖鶴丸的叔叔,在四年前加入吉良家擔任奉行衆成員,幾年裡大小事務經手不少,經驗和資歷也都不缺。

朝山日乘的次官是神餘親綱,神餘一族世代作爲越後上杉家的旗本衆,在他的祖父神餘昌綱一代作爲越後上杉家在京都的雜掌,外交事物加擔。到其父神餘実綱時代追隨長尾爲景。如今作爲長尾家旗本衆擔任外交事物。

如今越後的政經軍事全部爲吉良家掌握。神餘親綱也隨即轉入吉良家的奉行體系,京都方面有吉良家另一套奉行體系,所以他被調回越後擔任朝山日乘的奉行次官。

爲時三天的評定會結束後,吉良義時又忙着視察春播情況,這是越後第一次統一部署糧食種植法令,在充分尊重國人領主的土地所有權前提下,種植糧食的選擇必須要聽從奉行衆的調遣,規模化種植才能最大程度發揮管理上的優勢。以更少的勞動力完成更高糧食產量的目標也是奉行衆孜孜以求的目的。

三月初,吉良義時前往春日山西北部視察坐落在那裡的鐵炮町,這裡的位置比較偏僻,距離最近的是銅屋所在的山谷,鐵炮町建立在這裡也能受到駐軍的保護,町內的人口是國友村的原班人馬,以及鐘錶匠克倫伯格。

高壯的克倫伯格一頭白髮,面色紅潤健康看起來過的不錯,見吉良義時的到來,他就滿面笑容的迎過去道:“尊敬的約瑟夫閣下。上次您帶來的書籍非常有用,原來我的同胞早已掌握水力鍛錘的技術。而我卻對此一無所知,這是我的失誤。”

作爲德意志人,經過幾年的學習他也能磕磕巴巴的說點常用日語和英語,雖然強調怪異咬字不準是無法避免的,吉良義時也不介意聽聽異國的腔調,沒事跑來聽聽克倫伯格的新研究,去馬場找約翰談談可愛的小馬駒,或者騎着一匹駿馬在草場上轉幾圈的日子還是挺好的。

“我沒記錯的話,那些書籍都是意大利語書寫的吧,沒想到你也看的懂意大利語?”吉良義時驚奇的望着他,這幾年他也沒忘記蒐集南蠻的書籍,他還沒想過這些書籍能有什麼用處。

從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尼德蘭人的船隊裡獲得許多紙質、羊皮質的書籍,有些很古老有些就是最近幾年的宗教印刷物,上面的文字和文法他完全看不懂,中古文字與現代文字的差別還是很大的,這些沒用的書籍都被他塞給克倫伯格。

“是的,我年輕時曾經在意大利呆過幾年,在那裡學習鐘錶製造的先進技術,所以看得懂意大利語的書籍,西班牙語勉強也能看懂部分。”克倫伯格聳聳肩對自己的過去似乎不願提及。

“那就說說這個水力鍛錘的事情吧!”

“好的,水力鍛錘的原型於兩個世紀以前就出現了,西元1368年,在英格蘭約克郡出現腳踏鍛錘,在1467年錫耶格蘭德發明水力驅動的鍛錘模式,具體的構造是水輪軸與錘杆平行,末端爲凸輪,使錘杆升高到支點和錘頭之間……經過近百年的改造,水力鍛錘逐漸改良出許多版本,從書籍上的介紹來看,最近意大利在研發一種可以舉起五百五十磅的鍛錘,每分鐘鍛打兩百次,最大沖程約爲兩英尺。”

“五百五十磅的錘頭,每分鐘鍛打兩百下,這不會是製造板甲用的吧?”

克倫伯格笑着點點頭:“是的!這就是製作板甲的新式鍛錘,請閣下隨後跟我去在關川上的試驗工坊看一看,那裡正運轉着一臺新式水力鍛錘,比我以前設計的傳統水槌有了大幅優化,目前我只能做到四百磅鍛錘,每分鐘鍛打一百二十次,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改進出媲美意大利工匠的水力鍛錘。”

吉良義時無語的拍拍他的肩膀:“製作鎧甲可以當作你的副業,以後可以慢慢研究……”

“其實這套水力鍛錘是用來打造制式槍管,有這套設備可以有效的解決燧發火槍量產化的難題,傳統打造槍管的的效率太低,良品率也很低,有水力鍛錘只要加工出相近的模具就能生產出合格的槍管。”

“什麼?這個東西還能造槍管?”吉良義時大吃一驚。

克倫伯格神秘的一笑:“還有炮管。”

“……別嚇我!”吉良義時被震的一跳。

“只是開個玩笑而已!”克倫伯格莞爾一笑,隨即一招手走進一名小男孩,小男孩似乎是國友村鐵炮工匠家的孩子。濃眉大眼挺有精神的。手裡捧着一支精緻的燧發火槍恭敬的遞到他的面前。

這是一支造型新穎漂亮的火槍。沒有惱人的火繩也不在顯得短小粗笨,修長的木製槍身被塗成油亮的紅色,搭配銀白色的槍機十分吸引人,吉良義時仔細瞧了半天就問道:“這支槍不重啊,看起來也就九磅左右吧!是用什麼材料製造的?”

“槍身和槍托是核桃木,核桃木是非常優質的硬木,在抗震動、抗磨損方面性能優良,還有具有一定的耐彎曲、耐腐蝕性塗上兩層漆可以應對任何惡劣天氣。這支燧發火槍鑄件是黃銅鑄造,利用水力鍛錘一次成型,節省焊接造成的質量隱患。”

無論火繩槍還是燧發火槍,從選材用料到生產加工組裝都是一套十分精密複雜的流程,這支燧發火槍有着突破性的創新,就是確立制式量產化標準,從原材料到加工工序流程都有着嚴格的規定,省卻傳統鐵炮工匠要一錘一錘敲出零件的麻煩,更減少人工鑄造水平差異,焊接工藝差異造成的火槍質量問題。

“黃銅是貨幣。一棵核桃樹成材需要五十年以上,看起來這一支燧發火槍的造價成本也不便宜啊!”吉良義時咂咂嘴。略作計算就估計出這一支火槍的成本價少說也要永樂錢一百貫文,其中還有大部分使用水力鍛錘而節省的人力物力,否則兩百貫文都拿不下。

“講一講這支火槍有什麼新技術吧?我對這支新式燧發活槍很感興趣。”

克倫伯格微笑着,很欣賞這位僱主的大方和敢於投入,輕咳一聲侃侃而談道:“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努力製造一支新式燧發火槍,有國友善兵衛先生的富有經驗和遠見啓發,許多設計也在水力鍛錘完成後製作成功,比如在槍機上我們取消掉阻鐵的設計,另外設計一個扳機聯動保險鎖釦,這支燧發火槍的核心技術在於增加螺釘閉鎖槍機技術。”

在擊錘之後裝置改良的大型保險鎖釦,並在槍機上用三顆螺釘固定閉鎖,這些改進是因爲幾年前設計和使用的燧發火槍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狗鎖式槍機所使用的的阻鐵裝置會在待射時有走火誤射的危險,因此新式燧發火槍廢除阻鐵,改裝一個大型保險鎖釦牢牢的扣住擊錘,在發射時扳機聯動放開保險扣,這比原始設計更爲安全可靠。

“這支燧發火槍的威力如何?”

“試試就知道了。”克倫伯格招來國友與左衛門,這位國友家次期家督像個忠實的隨扈,接過新式燧發火槍跟在克倫伯格的身後,隨着隊伍來到村外的一處靶場前。

槍靶的距離大約七十多米遠,國友與左衛門迅速的裝填鉛彈與火藥,短短的幾秒鐘就完成原本複雜的工序,舉起燧發火槍扣動扳機,霎那間火光乍現,一陣如雷鳴般的巨響傳入耳畔,接着濃濃的煙霧從槍管噴出,遮住眼前的一切景物。

“這槍火和煙霧似乎更強了,震的我耳朵嗡嗡響。”吉良義時被聲音震的齜牙咧嘴,身爲家督要顧及體面,所以人家都捂住耳朵他就只能笑眯眯的站着。

“忘記說了,這裡有牛皮耳塞,槍手們試槍時都帶這個。”克倫伯格摸出一副耳塞遞過去,把吉良義時給氣的悶哼一聲。

一共試驗二十槍,一聲聲巨響把樹林裡的鳥兒震的到處亂飛,過了許久他們走到靶場另一邊檢查槍靶,每一隻人形木耙不是缺了人頭就是身子少了半邊,還有十幾個正中槍靶的支撐點,被打的七零八落碎木片落的一地都是。

幾名跟隨克倫伯格的小學徒,都是國友村本村的孩子看到家督的神社自然是歡欣鼓舞,國友與左衛門的名聲還是挺大的,越後國人到鐵炮屋訂製傳統國友鐵炮,都要請這位表演幾下,只要是國友家生產的鐵炮,他都能做到槍槍命中靶心,還能根據每支槍的制式作出使用建議,名氣也漸漸隨着國人衆的口口相傳遍佈整個越後。

現如今國友村生產國友鐵炮遠銷畿內,在越後也不拘是買三支五支,還是十支二十支,只要是從琵琶屋買國友鐵炮就會做一些維修保養服務,非人爲損壞的國友鐵炮承諾一個月內包退貨,半年內保修。

超過半年還可以根據鐵炮的問題付費維修,報廢的鐵炮還有低價回收業務等等,這幾年國友村的日子越過越好,比在近江的日子過的還滋潤,國友與左衛門娶了妻子去年還生個女兒,日子和和美美確實不像以前的悲催生活。

克倫伯格舉起手杖戳了戳破碎的木耙,厚達五公分的硬木被打的粉碎,看到這個結果他滿意的說道:“這就是制式燧發火槍的威力,如果放近一些可以擊穿板甲的防護,普通木質盾牌也擋不住他的殺傷力。”

“威力是不小,有其他數據嗎?”

“有的!經過十支新槍共五千次射擊得出的數據,最大射程爲一百八十米,有效的最大射程一百三十五米,最佳射程七十米到九十米,最大殺傷威力是三十米,可以輕易擊穿任何鋼鐵護甲的防護,以及五英寸厚的橡木掩體。”

吉良義時意猶未盡的望着滿地碎片,似乎出身了一會兒,又轉頭來問:“好大的威力啊!多久能裝備到我的軍隊裡?”

“隨時都可以,庫存大約兩百三十多支,日夜趕工只要一個月就可以全部列裝完成。”

“名字定下來了沒有?”

“我把這支新式燧發火槍命名爲軍用燧發槍,我想短時間內應該沒有超越他的作品出現,哪怕是在我故鄉的同胞……唔!到了該工作的時間了,抱歉!只能失陪了!”克倫伯格衝吉良義時點頭行禮,又叫來一羣隨從清理滿地殘渣,拄着手杖慢慢的離開。

第46章 織田三郎信長第249章 宴會上的策略第583章 八幡宮前聚第463章 共襄盛舉第63章 天王寺津田家第275章 出陣川中島第385章 討伐諭令第279章 誰是源氏名門?第82章 冬末的局勢第269章 豬隊友與神吹第446章 勘助的決意第332章 邪惡的聯盟第199章 船岡山合戰第130章 關東的風潮第174章 服部保長歸來第488章 妖女真大膽第522章 下野的泥沼第37章 神社的偶遇第218章 豐收與詩歌第162章 商業佈局第449章 命門所在第372章 心有慼慼第359章 赤備對赤備第289章 上杉憲政的求助第468章 幾場婚事第273章 遲早要泄密第245章 大熊朝秀的叛亂第590章 豈有長生不滅第418章 罪孽與懲罰第436章 烈士暮年死第194章 若狹沼田氏第43章 上洛的前夜第119章 澱川上的麻煩第51章 瀧川家故事第324章 鎮撫的手段第402章 旗本領第79章 春日山故事第211章 戰後的合議第123章 收穫和功績第196章 整編與狂熱第84章 東大寺之旅第511章 奧州吉良氏第158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67章 翻砂與檢地第578章 近衛東遷第109章 陣前籌謀第308章 公正的審判第437章 三好再上洛第122章 鴨川伏擊戰第458章 藤波畷之戰第583章 八幡宮前聚第544章 晴季撿便宜第479章 怒而自殺第476章 義景的憤怒第261章 困獸的怒吼第81章 道三的請求第533章 可有還手力?第482章 愚不可及第560章 鹿苑院周暠第232章 如何消除誤會第372章 心有慼慼第183章 大火燒山第81章 道三的請求第248章 喧鬧的洗塵宴第414章 虎毒不食子第53章 快川紹喜第283章 氏康的謀略第574章 父子問對第265章 結束也是開始第451章 試問哪家女第496章 京都的混亂第32章 義安的執着第472章 野良田之戰第394章 勘助的後繼者第334章 黎明前的火焰第65章 狡猾的津田家第590章 豈有長生不滅第258章 虎姬的戰鬥第99章 內藤的弓術第92章 朽木之死!第180章 猖狂的延歷寺第5章 阿菊的願望第516章 晴朝大危機第517章 關東始俯首第506章 關東的變軌第497章 西三河之亂第144章 阪本樂市令第386章 兵出越中第269章 豬隊友與神吹第449章 命門所在第27章 艱難的評定第188章 國友善兵衛第306章 幸隆的思考第380章 驚訝的消息第367章 得償所願第559章 三好決裂第586章 羣兇圍阪本第11章 三河一向宗第127章 將軍的野望第167章 翻砂與檢地
第46章 織田三郎信長第249章 宴會上的策略第583章 八幡宮前聚第463章 共襄盛舉第63章 天王寺津田家第275章 出陣川中島第385章 討伐諭令第279章 誰是源氏名門?第82章 冬末的局勢第269章 豬隊友與神吹第446章 勘助的決意第332章 邪惡的聯盟第199章 船岡山合戰第130章 關東的風潮第174章 服部保長歸來第488章 妖女真大膽第522章 下野的泥沼第37章 神社的偶遇第218章 豐收與詩歌第162章 商業佈局第449章 命門所在第372章 心有慼慼第359章 赤備對赤備第289章 上杉憲政的求助第468章 幾場婚事第273章 遲早要泄密第245章 大熊朝秀的叛亂第590章 豈有長生不滅第418章 罪孽與懲罰第436章 烈士暮年死第194章 若狹沼田氏第43章 上洛的前夜第119章 澱川上的麻煩第51章 瀧川家故事第324章 鎮撫的手段第402章 旗本領第79章 春日山故事第211章 戰後的合議第123章 收穫和功績第196章 整編與狂熱第84章 東大寺之旅第511章 奧州吉良氏第158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67章 翻砂與檢地第578章 近衛東遷第109章 陣前籌謀第308章 公正的審判第437章 三好再上洛第122章 鴨川伏擊戰第458章 藤波畷之戰第583章 八幡宮前聚第544章 晴季撿便宜第479章 怒而自殺第476章 義景的憤怒第261章 困獸的怒吼第81章 道三的請求第533章 可有還手力?第482章 愚不可及第560章 鹿苑院周暠第232章 如何消除誤會第372章 心有慼慼第183章 大火燒山第81章 道三的請求第248章 喧鬧的洗塵宴第414章 虎毒不食子第53章 快川紹喜第283章 氏康的謀略第574章 父子問對第265章 結束也是開始第451章 試問哪家女第496章 京都的混亂第32章 義安的執着第472章 野良田之戰第394章 勘助的後繼者第334章 黎明前的火焰第65章 狡猾的津田家第590章 豈有長生不滅第258章 虎姬的戰鬥第99章 內藤的弓術第92章 朽木之死!第180章 猖狂的延歷寺第5章 阿菊的願望第516章 晴朝大危機第517章 關東始俯首第506章 關東的變軌第497章 西三河之亂第144章 阪本樂市令第386章 兵出越中第269章 豬隊友與神吹第449章 命門所在第27章 艱難的評定第188章 國友善兵衛第306章 幸隆的思考第380章 驚訝的消息第367章 得償所願第559章 三好決裂第586章 羣兇圍阪本第11章 三河一向宗第127章 將軍的野望第167章 翻砂與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