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

應天府城裡。

範訥、趙野兩人面前擺着一副棋局,然而兩人卻沒誰有心思放在棋局上。

康王的安危生死不明,兩人心裡忐忑不安的緊。

這無視京城的勤王詔書是第一,坐視康王遇險是第二,便是日後天下安穩了,他們的前途也完蛋了。縱然不會有性命之危,皇帝又豈會饒了他倆?

天下的悠悠衆口又豈會放過他們?

大宋遭遇奇危,朝廷和皇帝正發愁尋不到甩鍋的對象,他倆簡直是現成的對象。

今後怕不止是二人前途無亮,便是家門後生也會失意終生吧。

範訥、趙野都是頂頂的聰明,不然也混不到眼下的地位,更對大宋的政治規矩有着足夠的瞭解,兩人很清楚自己的下場有多麼的不妙。然而他們被金兵的威風已經嚇破了膽,寧願日後再尋機會想法子來化解困難,也不願意出去冒險。

或者說,在這倆人的眼中,引大軍殺奔京城勤王,那就是送死吧。

房間裡的氣氛十分之低沉。

二人明着是下棋,實則是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外人的眼光,索性躲起來抱團取暖罷了。

但是,外頭忽然傳來的一陣喧譁聲叫範訥和趙野從心中的雜念中醒來,兩人看了一眼身前的棋局後,老臉都是一紅。範訥更伸手一嘩啦,把棋子全部攪亂。

趙野則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裝,對着門前漸漸奔近的腳步聲怒道:“何事如此喧譁?”

“喜事,大喜事。康王,康王帶人打敗了金賊,現在已經到了城門下。”

來人還就是趙野的長隨,得報消息後就一路跑過來,上氣不接下氣的,但臉上的喜色半點不假。

趙野和落後了兩步的範訥都大吃了一驚,“什麼?康王敗了金兵?”這怎麼可能呢。吳仁說的,康王身邊只有三千人馬啊。

兩人按下心頭的震動,對視一眼,忙叫人備馬趕去北城門。

還沒到北城門呢,就聽得將士軍民們的歡呼聲,恍如山呼海嘯。

趙野、範訥都臉色一變,沒想到康王都還沒進城呢,先就贏得了如此聲名。二人更打馬快走一步,唯恐事態發展再度超乎他們的預料。

但便是再是快速,等二人帶着隨從趕到北城門時候,也先就氣的倒仰。卻是那城門大開,城頭守將先就打開城門,帶人前去拜見趙構了。

趙構卻還沒有進城,他可是親王,要進城總要有主人來迎接的。

而且他可是攜帶了重禮前來的。

完顏闍母和完顏奔睹的首級,那後者是趙構親手射殺的,前者卻是在一處樹林裡尋到的。赫然是因爲脖頸處的傷口流血而死。

除了兩人的首級、戰甲、將旗和一面面金兵旗幟外,還有金環、銀環番將首級數十顆之多,以及辮髮垂肩,留腦後發的金兵首級七八百顆。

如果只是兩顆首級,守城宋軍還不至於如此振奮,鬼知道那倆腦袋是不是女真貴將的呢。

但還有那他的物證,還有幾百個真女真兵的首級,那就再可信不過了。

守將薛廣本是大名府兵統制官,那也是個敢戰之人。

年初金兵首次南侵。趙不試入相州任通判,靠着自己曾隨軍解大名府之圍,事後加官爲朝奉大夫、左司員外郎兼通判大名府、直龍圖閣,連通大名府軍與磁州宗澤,外加相州汪博彥軍,與大名府成安縣合力圍殲金軍一部。薛廣就是大名府軍先鋒。

只是後來趙野接任大名府事,又任北道總管,其不識軍,金兵南來只固守不出,遂使斡離不所率的東路軍如入無人之境一樣,渡過了黃河,直逼汴梁城下。

之後趙野又因大名府軍馬南來應天府,與範訥會師,大軍八萬衆(紙面),卻只在應天府固守。

薛廣心中久有怨氣,今日再見康王來城,而範趙二人卻膽怯如鼠,只一味閉門不出,心中怒火都已經被撐爆炸了。現在趙構親自率軍奔到城外來,更帶來了女真貴將的首級和旗幟無數,以及小千顆賊人的頭顱,薛廣就如三伏天喝了一碗冰水,興奮的不能自已。

下令打開城門,先就引着手下的軍校前來趙構馬前拜見。

兩邊這般的一接觸,趙構做下的事兒就全都在守軍中傳揚開了。神異之事還有待商榷,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話卻叫每一個大頭兵都樂呵呵的歡喜,“今日本王就在此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的話也叫無數守兵高呼雀躍。

天下之恥,我趙氏之恥和挽得強弓,騎得烈馬。今日當與將士們並肩作戰,齊心殺賊——

這話更是叫無數軍兵立刻傾心。特別是說,趙構親自彎弓搭箭射殺了來襲的完顏奔睹,那就是叫所有軍兵又是振奮又是不敢相信。

可不管怎麼說,如今這軍心已經在他了。哪怕這只是北城的守軍呢。

趙構招攬軍心,那招攬的何止是他身邊的那點人呢?只要入了應天府城,這賬面上的八萬大軍就全是他的了。

“你說康王親自上陣?”

範訥、趙野下了馬來,北門處立刻就有人來通稟,將趙構事宜,一五一十的悉數說來。

兩人聽聞了趙構所軍竟然斬殺了完顏闍母和完顏奔睹,還砍下了小千顆真女真的首級,那嘴巴就張的合不攏了。待聽到完顏奔睹竟是襲殺趙構時,被趙構親自彎弓射殺的話後,更覺得是天方夜譚。

“無數人親眼所見,可不會有假。小人拜見大王時,親眼見到大王身上甲衣濺染着鮮血呢。”這人用一種與有榮焉的語氣自豪的說着。

趙宋皇室萎了那麼多年,好不容易出了神宗、哲宗這對變種父子——別管性格上有多大缺陷,二人總的來說是有進取心的。宋徽宗的上臺就又把趙宋退回了原路了。

如今的皇室代表是趙佶趙桓這對父子,忽的冒出一個能騎烈馬持彎弓,親自上陣殺敵的真漢子,可不就是喜大普奔麼。

只不過這是底層軍兵的喜大普奔,對於範訥、趙野二人,卻如同鋒芒在背。

“範訥/趙野,見過大王。”

北城門前,趙構早就不在馬背上坐着了。薛廣叫人搬來座椅,四周旌旗林立,乍然一看,就像是一個野地帷帳。

兩人心事重重的拜了下,他們看得親切,趙構身着一副明光甲,披着紫色戰袍,那的確染了血跡。

也就是說,這位康王殿下真的親上戰陣,操刀殺敵了。

趙構對眼前的倆人很沒好感,說話更不會客氣。他沒時間來跟這倆人磨嘴皮子。

“京城被圍,皇兄多次發出勤王詔書,兩位相公手握重兵,屯於應天府,距離汴京咫尺之遙,何不見大軍前進一步呢?小王敢問一句,兩位視君王詔書爲無物,視京師安危爲無物,視天下社稷爲無物,豈是想反乎?”

上來就是疾言厲色,上來就寇了一頂大帽子,這是範訥與趙野萬沒有想過的。

兩人臉色劇變,縱然有千百句話要說,也顧不得辯解了,先就跪下摘下烏紗,直言萬無此意。

趙構只是冷笑,開口對薛廣說道:“薛統制,且將軍中諸將招來。”這些人就在外面等着呢。

範訥、趙野來見趙構,自然先就把軍中文武悉數召集起來,一同前來相迎。

範訥、趙野聞聲猛地擡頭,薛廣要是把人全都召見來,那這兵權就真全落在康王手中了,他們所有人也自就跟砧板上的魚肉,任由康王宰割了。

然而二人一擡頭,看到的就是趙構那雙冷若冰清的雙目。一時間哪裡敢言語。

等着薛廣引着軍中都統、統制、統領等大小三二十名將官來到,先就看到範趙二人如鬥敗的公雞一樣跪在趙構面前。

趙構這再擡眼看下面諸將,“完顏闍母、完顏奔睹二酋皆已授首。此刻城外萬多金兵羣龍無首,正是滅敵殲賊之大好良機,建功立業之時,諸位可有敢戰者?”

根本不說範訥、趙野的事兒,底下諸將一個個自然也不敢主動詢問。

他們又不是範趙二人帶領已久的部曲舊將,與之光有恩義。那趙野是剛在大名府上任,而範訥呢?本是童貫的心腹,早就有酒囊飯袋之稱,出師兩河,望風先遁,早失了軍心。

諸將對二人都視若不見,一個個全巴望着能儘快領兵,剿殺金軍敗兵,好立下功勞。就跟前文說的,這痛打落水狗的機會不多,痛打金軍這條落水狗的機會更是千載難逢。

範趙兩個面如死灰。

他們知道,自己這下再無翻身的餘地了。

“劉正彥何在。”

趙構又喚道。

“末將在。”

“你且帶人將這兩位相公送入府去,告訴軍民,他們病了。”

直接把人給圈了,省的出來鬧事情。

趙構雖然看不起這倆人,但他心中還是有根繩兒的。知道這兩個撮鳥殺不得,殺了他們,自己這奪兵權的性質就有變了。會給軍中造成很不好的影響的,也會叫不少人升起其他心思。

劉正彥抱拳領命退了下去,才轉過身來臉上就露出了笑。範訥、趙野的重要性任誰都知道,康王叫自己去監管二人,那可不就是把自己視爲梯己人了。

至於說趙構只是康王,跟了康王后,自己會不會在朝廷中前途無亮,都已經過了八年糟心日子的劉正彥纔不去想呢。

說的就跟跟着朝廷混,他就能得好一樣。

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後繼有人啊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九十章 無恥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二百三十三章 二兒子的前途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
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後繼有人啊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九十章 無恥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二百三十三章 二兒子的前途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