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

趙構之所以搞出伴讀風波,掂量一下朝臣是最直接的因素,而另一潛在目的就是他希望朝野上下的目光能從趙瑗、趙琯的身上移開。

他們還太小,固然趙宋的太子冊立有的是小小年齡者,趙瑗更是皇后所出的嫡長子,繼承皇位似天經地義。可他還是想讓大家對立太子之事失去興趣。

年後伴讀改宮學就是給這件事降降溫,同時幾個蹦躂的有些歡的主兒,也會接受再教育。那會叫邢、潘兩家都明白一個事兒——自己被忽悠了,也會叫滿朝文武們都明白這個道理。

而這桶冷水澆頭以後,他們更會想到一個問題:皇帝怎麼就這麼有空來逗弄他們呢?這背後又代表了什麼呢?

真的,這之後誰要還敢把‘太子’倆字掛在嘴邊,趙構敬他是條漢子!

雖然他也說不準自己這麼做能把‘太子’風波給壓下去多久。

橫豎他就兩個兒子,哪怕再小不點,只要沒有新的子嗣誕生,這兩個小傢伙就註定爲萬人矚目,很難不讓人對聖心有所猜測。而猜測之下就會站隊,一站隊就難免互分陣營開始對立。

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因爲這般的後果只能讓一批有才能者被破的從接下的‘大時代’中出局。就跟雍老四上位後,那些跟着老八搖旗吶喊的主兒,沒幾個得好下場的。

照此推彼,趙瑗與趙琯中的勝者上位後,趙宋也要付出一大損失。這完全是沒必要的不是麼?

……

新年到了,整個汴京城都被埋在了雪裡。

雪格外大,虧得秋糧已經入庫,汴梁城周邊一二百萬人口,內中更有無可計數的不事生產者,糧食永遠是當權者所掛心之事。如此的結果就是,趙構一邊不住的往汴京運輸糧食,另一邊卻禁不住生出要遷都的念頭。

這趙宋的漕運耗費之重,也真叫人膽顫心驚。

當然了,這遷都事宜還要從長計議,可是這城內的糧食,保守估計夠全城的軍民官紳一年嚼用的。

如今的小冰河時期,冬天氣溫寒冷,根本無法大規模的調撥米糧進京。

朝廷能夠確保的就是在漕運封凍之前,已經把足夠多的糧米運到了京城內,不然一旦市面上短缺了糧食,可是能引起天大麻煩的。

而且每到過年世界,四面八方都會有大批的流民向汴梁涌去。內裡有一部分會被外圍州縣所攔截住,不許他們再往前一步。

但總會有大把大把的‘漏網之魚’繼續遊向汴梁。

開封府年年都會在下屬各縣,乃至是汴京城外搭棚子收留難民,設粥鋪統計人口。甚至就是東京城內外都有不少人要乞食爲生。

沒辦法。北宋不抑制土地兼併,京郊附近的土地兼併乃是全國最爲嚴重的,幾乎都被權貴給佔完了。附近的小民百姓幾乎沒有人能有自己的田地。如果不去做佃戶,那就只能去城內做工。偏宋人僱工昂貴,繁華的京城因爲無數達官顯貴和皇室宗親的存在而擁有着無數個工作的機會,便是在城內做個小工零活,歲入也似要勝過耕種。以至於東京城明明缺糧,可城郊城外卻有不少土地被荒廢擱置。何其荒唐?

但正是這種情況,使得普通民家的災害抵抗能力十分薄弱。京城居,大不易。汴京的工錢是很高,但生活成本也一樣高啊,不說家無隔夜糧,一年到頭卻也叫人攢不下幾個錢。一遇到像暴雪這種惡劣天氣,或是其他的原因使得人無法出工,那家裡無米下鍋,無柴取暖,挨餓受凍是很常見的。

這種情況下,做奸犯科的人自然就多了。因爲肯定有人不願意被餓死。

現在趙構讓人搭棚子,施粥,一面是爲了安撫百姓,一面也是想把主動權攥在手裡。這京城附近還是儘可能的叫它安全些的好。

外地流民在遭災時想進京也是因爲知道這裡有粥吃,皇帝老爺比他們的父母官要好得多,至少肯給他們一口飯吃。

而沒到這個時候,那就是京城內的各大皇商們秀存在感的時候了。一個個慷慨解囊,唯恐自己弱別個一頭去了。

這當中除了被趙構直接掌控的商家外,真正的皇商,真的是很樂意刷存在感的。

只要肯出血,那不僅能得到朝廷嘉許,樹碑留名,甚至還能得到皇帝的賜福——真的是賜福,過年時候賜下一個‘福’字,可不就是賜福麼。另外還能登上報紙,廣而告之。對個人和商號的正面形象加持是極大的,畢竟‘仁義’倆字可比奸商好多了。

而且捐款數額積累的夠多了,就能直接“兌換”民爵,那真一點都不虧。

趙構偶爾也會出宮私訪一遭,親眼看一下,心裡纔算安穩麼。

放在往年時候,這些難民裡的丁壯,眨眼之間就會變成大宋朝的兵馬。因爲這麼一來,難民們即使要鬧騰,沒有了大批的丁壯做骨幹,他們也掀不起大的風浪來。

京城內風平浪靜,平平安安的就到了年節時候了。

然後宮宴中鬧騰出的一些個亂子,很快就傳遍汴京城,成爲了百多萬軍民們掛在嘴邊的樂子。

比如集英殿裡,誰跟誰拼了酒,哪個人又御前失儀,或痛哭,或大喊大叫,還有鬥毆打架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醉了。當然也少不了吟詩作賦畫畫的,反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只爲在他跟前露臉。

而集英殿內的一幕,很快就被傳到了外面,那些個大報自不會刊登,但別忘了汴梁城的小報。

京城小報是一種由民間自由發行,屬非法出版物,受朝廷嚴查嚴打,連個正規的名字都沒有,甚至連出版方也不固定的報紙。

可它真的很有市場。

因爲底層百姓,包括很多吃喝不愁的中等階層,都對上流社會的八卦充滿了熱愛。就像後世狗仔曝光的明星緋聞、豪門八卦一樣,叫無數羣中吃瓜吃的好不爽快。

但相對應的,那些明星、豪門對狗仔有多麼痛恨,現在趙宋的達官顯貴就對小報有多麼厭煩,可惜他們根本消滅不了。

因爲後者的幕後老闆身份也不簡單。

小報沒有廣告贊助,賺錢手段就靠擴大銷量,要想提高銷量,爆料內容就得博人眼球。每一家發行方都有各自的秘密信息渠道,手底下有一大批狗仔隊員,甚至還有專門找太監宮女打聽宮內秘聞的,叫“內探”;有到朝中各部打探官員任免情況和官員隱私的,這叫“省探”;各衙門還散佈着打探案件進展情況的“衙探”……

往更深處裡想,這東西甚至都是一些人暗中準備的‘匕首’。

就像大觀四年(1110年),東京小報就製造了一則驚天新聞。

有小報假冒宋徽宗口吻發佈了一篇痛斥蔡京賣國投敵罪狀的詔書,一時間汴京紙貴,流傳的特別廣,風頭不亞於現在的任何一條震驚社會各界的假新聞。以至於徽宗親自出面澄清。

集英殿裡的那些個‘新鮮事’,根本就瞞不過這些人的‘耳目’。

也算是真正的娛樂大衆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番外3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四十八章 突圍(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麗之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麗之亂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番外3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四十八章 突圍(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麗之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麗之亂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七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