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

日子過得挺快,轉眼就到了韋太妃的誕辰之日。

後宮嬪妃母以子貴,趙構做了皇帝,韋氏的地位自然就水漲船高,然禮法制度在,韋氏再怎麼着也活着做不了皇太后。因爲趙佶的正牌皇后鄭氏還在,人家現在才五十歲,身康體健,再活三二十年似也不在話下。

這就是漢家制度。

歷朝歷代千年以降,當皇帝是庶子即位時,嫡母、生母同時在世,只可尊嫡母爲皇太后,生母則爲皇太妃。只有當生母死後,方可追封其爲皇太后,以此明嫡庶。同樣,皇帝也只有在嫡母已去世後,才能遵依舊健在的生母爲皇太后。

這就是封建禮制下的尊卑,就是所謂的嫡庶有別。除非趙構願意爲此事大起爭議,不然韋氏真就一輩子也坐不上皇太后。

因爲趙構他時間有限啊。也正是因爲他時間有限,纔不想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這種沒意義的事情上。

但即便如此,韋氏誕辰之日,對於皇宮內外,那也都是一件大事。場面上都有些逾禮了,但朝野上下誰也不會在這點小事上給趙構找不痛快。

照着慣例,宮裡頭是要舉行家宴的。對於趙構言,那就是吃個飯的事兒,可對宮裡的嬪妃們言,卻就是一個爭奇鬥豔的大舞臺了。

潘氏並非頭一次參加這一類的宴會,可她還是有些緊張。因爲近來時候,她跟邢氏之間的爭鬥是愈發的明顯了。

但因爲趙構後宮與趙佶眷屬的隔離,後者已經搬去延福宮了。

徽宗在位時候,很不滿皇城宮苑的狹小,遂大肆擴建、營造。而延福宮處在整座皇城的西北部,擴建起來方便,便就打着‘延福宮’的旗號做事。其雖名是一宮,實則殿、臺、亭、閣衆多,乃是一個較之皇城尤要華麗甚多的宮殿羣。景緻爭奇鬥巧,窮奇極勝。

宋徽宗曾爲此寫下《延福宮記》,乃言殿閣亭臺,連綿不絕,鑿池爲海,引泉爲湖。文禽奇獸,千姿百態;嘉葩名木,怪石幽巖……

宮殿建成後,宋徽宗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座宮苑中度過的。

趙構登基後,就直接把延福宮給了趙佶安置。皇城內的嬪妃們與趙佶的太妃們,那是兩個天地。

現在兩個天地要合爲一處了,潘氏很有些擔憂自己要在韋氏面前吃呱嘮。

原因很簡單,那韋氏便是要對外做出一個樣子,來表明自己的賢惠本分,絕不與皇太后爭分位,她也要多削潘氏幾次。

趙構歪在榻上,瞧着潘氏挑了半晌,才換上了裝束,無語了老半天。

至於這麼繁瑣麼?

還是男人好裝扮,平日就是一身硃紅常服,誰個也挑剔不了。

這邊侍女又來爲潘氏梳頭髮,還有人端過來一托盤的簪環首飾叫她自選。

趙構看着潘氏挑挑揀揀的選首飾,半響後噗嗤一聲笑了。

“官家……”

潘氏不滿的發出一聲嬌嗲,頭上帶着的步搖晃晃悠悠,一顆顆珍珠倒也趁的住她寵妃的架子。可珍珠再是閃亮,也不能遮蓋了潘氏頭飾的素清。

太素了有沒有?白玉鳳首笄、赤金荔枝瓜實並頭簪、白玉孔雀形簪首、銀流蘇桃花珍珠步搖……

較之潘氏往日裡所喜愛的華麗奪目之風格,今天的裝扮完全就是清水白菜啊。

而如此做的目的是甚?顯而易見,那就是免得壓過皇后了,讓韋氏抓住一通訓斥。

趙構摟過細腰,看潘氏袖子稍稍向上一捋,露出了一段酥白的小臂,纖纖細細的,瑩潤動人,偏生又戴了一對包金孔雀玉鐲,“這樣也好看!”

忍不住笑了兩聲。“今日乃家宴,不必盛裝了,如此甚好。”

整個宮廷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今日一宴,會生出些什麼事來,他比潘氏更清楚。說着不甚在意的看了看托盤裡頭的首飾,伸手拿來一對梅花竹節碧玉簪,輕輕地插在潘氏的鬢間,又找了一對玉兔搗藥耳墜,給她戴上,如此就是好了。

潘氏發自內心的不喜歡這樣的裝束,然而今天的日子容不得她放肆。

自從趙佶回汴京後,趙構對之是十分的尊重,對於韋氏就更無半點的不是了。潘氏只看着趙構,就必須要拿出對待婆婆的架勢來尊重韋氏。

“時辰也差不多了,奴家要去坤寧殿候着了,官家也該走了罷?”

“是該走了。”

趙構頷首,叫人伺候着,回到了福寧殿。他跟邢氏可還沒有走到怨偶這一步,後者行事規章再是規規矩矩一板一眼,那也規矩不到趙構的福寧殿不是?趙構對此雖不苟同,但這不妨礙他敬着邢氏。因爲有這麼一個講究禮法的皇后,宮廷內會少很多的事兒。同時,在朝野民間,邢氏也能爲趙構吸引一些注意力。

所以,稍後前往延福宮,趙構必須去坤寧殿與皇后結伴而行的。

宮宴辦的絕對熱鬧,韋氏雖然沒能混上首座,但看着眼前的排場那也是歡喜的很。

除了宮廷嬪妃,還有趙構的兒子閨女,來的還有在京的近親宗室,還有趙佶的那些個兒子閨女,以及各自的配偶,只是這些就熱熱鬧鬧的老大一羣人呢。

宋朝已經有炒菜了,趙構的出現更是促進了大宋飲食業的發展,今天的筵席絕對不差。但再好又如何呢?說是家宴,但是有趙構這尊大神坐着,誰又能吃下多少?不過是意思了一下罷了。

筵席過後,延福宮內還有戲班雜耍在,但一些人已經能告退了。潘氏得信後就第一個想帶孩子走人,卻被韋氏身邊的姑姑叫住了,只說太妃有請。

潘氏心裡就咯噔了一下,跟隨着進去,就看韋氏正笑眯眯地跟着邢皇后說話,手裡還抱着皇后的兒子趙瑗,旁邊坐着趙構。潘氏看了看趙構,見他一臉沉如水,稍稍安了心,就是見禮。

韋太妃忙叫人扶了潘氏起來,又招手叫她身後的宮女把趙琯抱來瞧看,這趙琯就是歷史上的小趙旉,看着被養的白白嫩嫩的孫子,很是歡喜的讚歎了兩句。但卻沒有像抱趙瑗那樣抱着不撒手,兩句話後就叫潘氏帶着兒子退下入座。

趙構看着潘氏臉上閃過的一絲不滿,心中毫無波動。韋氏又不是他親孃,纔不會覺得潘氏露出的不滿是在冒犯他老孃呢。轉頭就看韋氏對邢皇后笑道:“身在皇家,最要緊的就是子嗣。如今宮中子嗣不盛,你身爲國母,可不能大意了。”

邢皇后忙笑道:“太妃說的是,兒臣也多爲此事憂惱,只是……”自從趙構穿越,到現在都四年了,身體明明很棒的皇帝卻始終沒有誕下第三個兒子,甚至連個兒女都沒有,這事兒早就被天下人議論紛紛。形勢對趙構頗有不利。因爲趙構先前時可明明有不少兒女的,現在如此這般,叫民間不知道多少人罵他弟奪兄位傷了陰德。

而後宮的女人就更是焦急了。

母以子貴,沒有兒子,哪怕有個女兒也是好的啊。偏偏趙構身體強健,牀榻之間能力出衆,但就是無果啊。

說真的,那民間的傳言邢皇后也聽到了,她自己都有些擔憂了。

韋氏今日更是高興,便對着趙構笑道:“你瞧瞧,皇后多明理啊!你能得此賢后,也是有福了!”

然後就又對趙構說道:“但哀家看你身下只有兩幼兒,心裡實在不安。既然宮中嬪妃沒個有福氣的,皇帝便聽哀家一言,開了選妃如何?”

潘氏低頭靜靜地聽着,心裡頭已經有了底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須把秘方拿到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見……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後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番外1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二章 朱明江山還能救麼?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
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須把秘方拿到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見……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後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番外1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二章 朱明江山還能救麼?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