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節 度君子之腹

魏天帝收起氣意轉身望去,只見一道人立於虛空中,周身幽光明滅,若隱若現,似乎下一刻即將消失無跡。他微一沉吟,與對方打個招呼,嘗試接觸一二,那道人也沒有斷然回絕,思忖片刻,自稱“袖海”,在左近地界閉關修持多年,偶然察覺渾天老祖的氣意,這才現身查看,忍不住出言提醒。他與渾天老祖並非一路人,獨來獨往,向來不問世事,與知盈、秀禾等上尊大德略有往來,那已是許久之前的事了,至於碧蟾子其人,卻不曾聽聞。

魏天帝心中有數,袖海道人多半是那幾位“不以爲然”的同道之一,對劫餘一事置身事外,聽之任之,此番察覺渾天老祖氣意,竟現身相阻,其中當有深意。見對方略說數言,似有些意興闌珊,身形愈發淡去,才道:“依道友看來,渾天老祖這一縷氣意可有隱患?”

袖海道人毫不猶豫道:“無有隱患,只是道友一旦入駐清靈雲海,就再也離不開了。”

魏天帝道:“吾輩執掌法則,立於諸天萬界之上,一眼望盡過去未來,不昧因果,爲何竟離不開清靈雲海?”

袖海道人道:“那渾天老祖乃是先‘玄渾天’而生的三位上尊大德之一,神通廣大,親手開闢清靈雲海,域中之域,有無窮奧妙。道友若入駐雲海,修持自然事半功倍,但自身根基所在亦爲渾天老祖察知,無須氣意指引,即可撥開時空,輕易侵吞一界。吾輩求自在,根基不失,老祖亦須以禮相待,大不了轉投清妙二天,最多再起爐竈,重闢天地。根基一失,從此仰人鼻息,受制於人,聽命於人,何異於渾天門下鷹犬……”

他聲音越來越低,氣機急速消退,魏天帝追問一句:“萍水相逢,素昧平生,道友諄諄相勸,卻是爲何?”

袖海道人幽幽道:“劫餘隕滅,‘玄元天’只剩六位上尊大德,道友若落入渾天老祖彀中,彼輩氣焰熾盛,吾等更難獨善其身……那碧蟾子不知從何而來,竟未曾聽聞……”魏天帝反覆思忖,不覺啞然失笑,沒頭沒腦規勸幾句,就此退去,聽憑他自擇,那袖海道人隨心所欲,亦是個妙人。不過有一言令他頗爲在意,根基不失,大不了轉投清妙二天,最多再起爐竈,重闢天地,若此言屬實,倒也是一條退路,不過當初劫餘爲衆人所迫,走投無路,不願剝離涅槃法則,亦不願離開‘玄元天’,寧可留下苦戰到底,卻與袖海道人的說法相牴牾,其中當另有緣故。

不過袖海道人現身相勸,卻給了他一個啓示,渾天老祖賜下的這一縷氣意,猶如黑夜中的明燈,不僅可照亮通往清靈雲海的路途,而且能吸引上尊大德注意,如飛蛾撲火,現身相見。他拿定主意,繼續遊走於“玄元天”,穿渡時空,一一探尋地界,時不時攝出那一縷氣意,端詳參悟,守株待兔。

“玄元天”浩瀚無垠,遇到袖海道人純屬意外,這一日,魏天帝正逗留於一處陌生的地界,滿目瘡痍,死氣沉沉,忽然間心血來潮,似有同道正衝着他尋蹤而來。是敵是友?意欲何爲?魏天帝長身而起,仰頭望向蒼穹深處,卻見界壁洞開,一道人飄然而至,眸光幽深,如海如淵,正是之前有過一面之緣的碧蟾子。

碧蟾子佇立於虛空之中,氣息與之前迥異,居高臨下,淡淡道:“魏道友東走西顧,白白浪費光陰,還沒拿定主意嗎?”

魏天帝道:“道友見諒,清靈雲海修持一事,吾仔細思忖,卻有幾樁疑慮,還望道友解惑。”

碧蟾子心中打了個咯噔,頓知有變,沉聲道:“魏道友不妨直言,貧道若知曉,定不相瞞。”

魏天帝將袖海道人所說隱患提了幾句,上尊大德藉根本法則得道,斷不肯泄露根基所在,授人以柄,如此事屬實,誰人願入清靈雲海修持?

碧蟾子微微眯起眼睛,反問道:“魏道友可是遇見同道,爲其言語所惑?”

魏天帝道:“看來道友亦知曉彼輩,何不打開天窗說亮話,知盈道友說‘玄元天’原有六位上尊大德,渾天老祖獨樹一幟,知盈、秀禾之外尚有三人,不知如何稱呼?道友……可在其中?”

“道友可在其中”,這一問切中要害,問得甚是誅心,碧蟾子沉默許久,緩緩道:“知盈說道友執掌星力法則,厚積薄發,已臻於衍化萬端之極致,神通不在劫餘之下,不可小覷。神通手段尚不得而知,這也就罷了,見微知著的眼力心性,確有過人之處。”

頂點小說

魏天帝心下了然,道:“道友謬讚了。敢問道友如何稱呼?”

碧蟾子道:“貧道並未以言相欺,吾乃清靈雲海鎮道之寶作化,不得與七位上尊大德比肩,不過稱尊駕一聲‘道友’,並無不妥之處。”

清靈雲海,鎮道之寶,一靈顯化入世,竟有上尊大德的修爲,渾天老祖果然超逸絕塵,凌駕諸人之上。魏天帝心中多了幾分慎重,道:“道友過謙了,聞道有先後,不分出身根腳,天機莫測,光陰之下,吾輩俱在劫數內。”

這位魏天帝心性堅忍,不卑不亢,在他見過的幾位上尊大德中亦屬難得,碧蟾子微微一笑,道:“魏道友問起,貧道自當解說,劫餘隕滅後,‘玄元天’還有六位同道,渾天老祖之下,有知盈、秀禾、明夷三人,駐留清靈雲海修持,此外袖海、大孚二人,如孤雲野鶴,不相往來,如今再加上道友,合計七人,並立於諸天萬界之上。”

頓了頓,碧蟾子又道:“至於入駐清靈雲海修持,根基爲渾天老祖察知,這卻是實情,不過老祖先‘玄渾天’而生,執拿百餘處地界,道行深不可測,又豈會以此拿捏?袖海與大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格局太小,不可與謀。”

魏天帝不置可否,並非他信不過碧蟾子所言,或許渾天老祖確實沒有以此拿捏同道,但命運要把握己手,斷不可太阿倒執,清靈雲海他是不會去了。他看了碧蟾子一眼,道:“敢問道友,劫餘隕滅之前,可曾入清靈雲海修持?”

第二十七節 祖師爺賞口飯吃第一百十五節 知盈道人第三節 無有一個生人第八十一節 報之以李第六節 借刀殺人第六十五節 三根救命毫毛第六十一節 劍是劍魚是魚第三節 地裂近在眼前第三十七節 尚有一事相求第二節 猶如井底之蛙第八十九節 道胎是什麼第三十九節 先有吾黨後有天第四十一節 最大的仁慈第十五節 太歲頭上動土第十八節 世事總不得兩全第十四節 不如收攏在此第七十四節 由顯聖入大象第七十四節 事有輕重緩急第六十五節 亂世兒女第一百零五節 只落得兩鬢斑白第一百十節 鐵板上釘釘第一百十三節 諸天神佛第五十八節 心思太複雜第六十四節 吃到嘴的肥肉第十節 百歲谷鬼門關第五十五節 百鬼推磨鼎第八十九節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十節 俎上魚肉口中食第五十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十三節 魂魄爲之搖曳第六十一節 懶得與之言語第一百零二節 琵琶一曲動人憐第三十八節 步虛真人先天鼎第三十九節 太嶽三青峰第四十七節 只是一個遊戲第二十二節 橫豎不能餓死第五十三節 鐵額王庭第一百十五節 脫胎換骨之兆第六十六節 雲獸忽律第四十五節 眼中一片茫然第一百零五節 有始有終第三十節 天雷勾動地火第一百三十五節 困獸猶鬥第八十四節 終究難成大器第十三節 釜底抽薪絕戶計第一百十八節 度君子之腹第一百三十四節 碾殺一隻螻蟻第六十六節 略盡地主之誼第四十七節 扶搖直上九萬里第十三節 不平靜的夜第二節 蛇無頭不行第二百五十九節 釘頭碰鐵頭第十九節 甕中捉鱉第二十一節 未盡的塵緣第一節 光陰易逝流年改第三十七節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六十節 八龍陽鈞鎖一龍第一百六十節 保全有用之身第七十六節 言語都是多餘第二節 熊膽怎麼收第八十三節 終非池中物第七十六節 一入天庭成走卒第十六節 禮崩樂壞第一百六十五節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十四節 一步錯步步錯第一百零八節 頭疼欲裂第八十二節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三節 作法自斃第二百六十六節 平起平坐第二十二節 一十八座陣第三十二節 奪舍的醜態第一百十八節 以力服人第一百零七節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十四節 萬妖鏡靈第六十五節 熱騰騰血淋淋第九十八節 淤泥也可化紅蓮第八十七節 慷他人之慨第三十三節 如癲似狂第九十一節 禍水東引第六十五節 獸紋臂甲第二十一節 先知先覺第三十七節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三十五節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八節 一片葉一滴淚第二十一節 妖體初合第五十五節 血色劫雷第九節 一個人的城池第四十一節 海上生明月第四節 真人不打誑語第二十二節 丹成天地泣第二十四節 不打不相識第八節 有風自海外來第八十六節 上界即惡界第七十六節 今朝重立舊姓名第一百七十六節 玄妙論道第八十一節 吃一塹長一智第六十六節 淵海三洲第一人第五十二節 聒噪的小人兒第四十四節 早已望眼欲穿第二節 三牲成精
第二十七節 祖師爺賞口飯吃第一百十五節 知盈道人第三節 無有一個生人第八十一節 報之以李第六節 借刀殺人第六十五節 三根救命毫毛第六十一節 劍是劍魚是魚第三節 地裂近在眼前第三十七節 尚有一事相求第二節 猶如井底之蛙第八十九節 道胎是什麼第三十九節 先有吾黨後有天第四十一節 最大的仁慈第十五節 太歲頭上動土第十八節 世事總不得兩全第十四節 不如收攏在此第七十四節 由顯聖入大象第七十四節 事有輕重緩急第六十五節 亂世兒女第一百零五節 只落得兩鬢斑白第一百十節 鐵板上釘釘第一百十三節 諸天神佛第五十八節 心思太複雜第六十四節 吃到嘴的肥肉第十節 百歲谷鬼門關第五十五節 百鬼推磨鼎第八十九節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十節 俎上魚肉口中食第五十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十三節 魂魄爲之搖曳第六十一節 懶得與之言語第一百零二節 琵琶一曲動人憐第三十八節 步虛真人先天鼎第三十九節 太嶽三青峰第四十七節 只是一個遊戲第二十二節 橫豎不能餓死第五十三節 鐵額王庭第一百十五節 脫胎換骨之兆第六十六節 雲獸忽律第四十五節 眼中一片茫然第一百零五節 有始有終第三十節 天雷勾動地火第一百三十五節 困獸猶鬥第八十四節 終究難成大器第十三節 釜底抽薪絕戶計第一百十八節 度君子之腹第一百三十四節 碾殺一隻螻蟻第六十六節 略盡地主之誼第四十七節 扶搖直上九萬里第十三節 不平靜的夜第二節 蛇無頭不行第二百五十九節 釘頭碰鐵頭第十九節 甕中捉鱉第二十一節 未盡的塵緣第一節 光陰易逝流年改第三十七節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六十節 八龍陽鈞鎖一龍第一百六十節 保全有用之身第七十六節 言語都是多餘第二節 熊膽怎麼收第八十三節 終非池中物第七十六節 一入天庭成走卒第十六節 禮崩樂壞第一百六十五節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十四節 一步錯步步錯第一百零八節 頭疼欲裂第八十二節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三節 作法自斃第二百六十六節 平起平坐第二十二節 一十八座陣第三十二節 奪舍的醜態第一百十八節 以力服人第一百零七節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十四節 萬妖鏡靈第六十五節 熱騰騰血淋淋第九十八節 淤泥也可化紅蓮第八十七節 慷他人之慨第三十三節 如癲似狂第九十一節 禍水東引第六十五節 獸紋臂甲第二十一節 先知先覺第三十七節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三十五節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八節 一片葉一滴淚第二十一節 妖體初合第五十五節 血色劫雷第九節 一個人的城池第四十一節 海上生明月第四節 真人不打誑語第二十二節 丹成天地泣第二十四節 不打不相識第八節 有風自海外來第八十六節 上界即惡界第七十六節 今朝重立舊姓名第一百七十六節 玄妙論道第八十一節 吃一塹長一智第六十六節 淵海三洲第一人第五十二節 聒噪的小人兒第四十四節 早已望眼欲穿第二節 三牲成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