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遙遠的傳說

數萬年前,妖族從鬼門淵大舉入侵,崑崙祖師設下通天陣這段遙遠的傳說,魏十七聽過三個版本,孫二狗的版本,白蛇精的版本,陸葳的版本,大體相同,細節小有差異。

阮靜告訴他的第四個版本,更詳盡,也更離奇。

入侵人間的妖族以天妖爲首,最厲害的當屬黑龍和妖鳳,但真正主事的首領,卻是天狐阮青。她一力主張舉族遷移到這個世界,精銳在前,老弱斷後,結果一頭撞進了崑崙祖師佈下的通天陣。

通天陣以四十塊陰陽兩儀碑爲陣眼,抽取天地元氣,幾乎將妖族一網打盡。但也只是幾乎天狐阮青、黑龍關敖、妖鳳穆朧、天狼魏雲牙僥倖逃出通天陣,巴蛇、夔牛、睚眥、朱雀、玄龜、螭龍、青鳥先後隕落,崑崙祖師施展大神通,將殘存的妖族攝入鎮妖塔,魂魄與肉身分離,魂魄囚禁於鎮妖塔下,肉身浸沒在煉妖池中,日夜忍受煉魂之苦,通天陣撲殺的諸多妖族肉身雖毀,魂魄不滅,置之不顧終究是禍害,崑崙祖師便將殘骸鎮壓在接天嶺闔天陣圖下,免除後患,至於那些斷後的老弱病殘,無法逾越陰陽兩儀碑,任其在鬼門淵下自生自滅也無妨。

通天陣逆轉乾坤,固然威力無窮,崑崙派付出的代價也可謂慘重,一十七位祖師,十四人燈枯油盡,把性命交待在通天陣裡,更爲糟糕的是,通天陣抽取了大量的天地元氣,傷及這個世界的本源,多則萬年,少則千年,一場毀天滅地的浩劫將不期而至,屆時星河倒懸,九州陸沉,無一人能夠倖免。

倖存的三位崑崙祖師想了一個法子,以崑崙至寶山河元氣鎖抽取妖元,通過鎮妖塔回饋天地,盡力延緩那場滅絕天地的慘禍,然而山河元氣鎖乃是先天地生的上古奇寶,普通的妖族轉瞬即被吸乾,只餘下一具骷髏,根本不足以驅動寶物,更談不上反饋妖元了。他們殫思竭慮,反覆嘗試,最終發覺只有天妖的本體才能承載山河元氣鎖,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巴蛇,夔牛,睚眥,朱雀,玄龜,螭龍,青鳥,一具具天妖的肉身淪爲山河元氣鎖的犧牲品,然而這些還不夠,天地崩壞的速度越來越快,歷代崑崙掌門都面臨難言的窘迫,留給他們的時間越來越少,爲了維持這個世界,他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那些逃出通天陣的天妖。地淵黑龍,碧梧妖鳳,首窮天狼,北漠天狼,這四人何等厲害,盡起崑崙之力都未必能將其中之一留下,更何況他們行蹤不定,根本無從找尋。

到了吾紫陽執掌崑崙時,情勢已危急萬分,天妖的肉身被山河元氣鎖抽空,過不了幾年,祖師預言的慘禍即將成爲現實,當此危難之際,嶽朔慨然領命,孤身一人離開崑崙山,前往中原大地,尋找那一線渺茫的生機。

在首窮山,他遇到了阮青。

偶遇,相識,猜忌,重逢,繾綣,好合,山盟,攜遊,深情,痛苦,掙扎,抉擇。

那是一部青春劇,一部悲喜劇,一部歷史劇。

那是所有故事的開始,也是所有故事的結束。

嶽朔不會代阮青做出選擇,他既沒有權力,也沒有能力那麼做,他能做的,就是原原本本告訴她一切,任由她選擇。如果她選擇坐視不理,那麼他會陪在她身邊,直到星河倒懸,九州陸沉,連同這個世界一起毀滅。如果她選擇投身鎮妖塔,那麼他會陪在她身邊,拋棄肉身,魂魄相依,在鎮妖塔下,攜手度過漫長的歲月。

一切都取決於她。

十年之後,阮青跟隨嶽朔登上了流石峰,獨自站在石樑巖上,仰頭望着山巔的鎮妖塔,若有所思。在那座塔下,鎮壓着無數追隨她的部屬,縱橫萬里,決蕩百年,不離不棄,矢志如一,他們把性命交在她手中,她把他們帶到了這裡。

她有負於他們。

阮青把女兒託付給嶽朔的師兄紫陽道人,投身於鎮妖塔,山河元氣鎖鎖住了天狐本體,源源不絕抽取妖元,作爲交換條件,紫陽道人答應把囚禁的妖族放出鎮妖塔,仍由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嶽朔沒有食言,他拋棄肉身,魂魄相依,始終陪在阮青身邊。

紫陽道人食言了,他既欺騙了阮青,也欺騙了嶽朔,妖族依舊被囚禁在鎮妖塔下,始終不得脫身。

阮青施展大神通,以崑崙山爲藍本,創造了一個介於虛妄和真實之間的世界,鎮壓在塔下的妖族得以擺脫煉魂之苦,以一種自欺欺人的態度活下去,這一點小小的恩惠,令他們感激不已。

鎮妖塔的秘密無人知曉,紫陽道人對外聲稱抽取天狐的妖元驅動護山陣圖,彌補了崑崙派的最後一處破綻。他收阮靜爲徒,指導她凝結道胎,修煉青冥訣,並以煉妖袋的殘片助她熬過血脈覺醒,阮靜得以保有自我,沒有被天狐的殘魂奪舍。

從血脈覺醒的那一天起,阮靜就矢志不渝地站在了崑崙一邊,跟嶽朔親近,跟阮青疏離。

第八十一節 蟠桃盛會第四十八節 破妖劫雷錐第三十六節 洞天真人第四十一節 不信這個邪第一百四十一節 打蛇打七寸第八十二節 一點小默契第八十七節 一朝打落凡塵第五十八節 一物降一物第四十五節 遠水不解近渴第六十六節 萬事俱備第九十節 既來之則安之第五十四節 陰陽相隔第九節 出頭椽子先爛第九十節 極北雪域第六十七節 大字不識一籮筐第三十四節 小豪情小心思第八十九節七寶金湯第六十九節 人前親如兄弟第九十一節 不到黃河心不死第五節 頗有些仙風道骨第八十六節 九幽陰冥劍第二十二節 眼裡揉不下沙子第一百三十四節 十八泥犁經第十三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三十七節 天魔本源氣第六十四節 勿謂言之不預第一百五十六節 赤金蠻牛第六十九節 盡人事聽天命第七十節 身陷肉山第六節 借刀殺人第四十五節 不容她置喙第五十七節 連皮帶骨吞下肚第五十二節 老規矩開賭局第九十六節 深淵亦如是第一百十七節 山不來就我第二百十八節 好馬不吃回頭草第三十八節 蜿蜒如龍蛇第四十節 熱得不大對勁第四十八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十三節 戲法人人會變第四十七節 萬獸谷中一魔獸第四節 大丈夫當如是第一百十節 損有餘補不足第一百七十八節 天火拘靈陣第二十三節 無上劍域第六十二節 吾欲連夜興兵第七節 死神的鐮刀第一節 別擔心待會見第六十四節 十亭不滿三亭第一百八十一節 不可以常理度之第二十六節 放一干妖物逃生第六節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三十四節 遠來是客第三十四節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八節 道童墨心第六十三節 真仙亦非全無敵第四十三節 以殺證道第三十八節 銅頭鐵腳麻桿腰第三十三節 留待異日探求第三十二節 論跡不論心第十七節 黑暗中的獵人第三十二節 富貴險中求第九十四節 後浪推前浪第一百五十六節 赤金蠻牛第七十三節 深淵始祖鳥第十六節 天機不可違第七十二節 埋骨之地第一百二十六節 咫尺之遙如無距第三十二節 奪舍的醜態第三十節 敗家的娘們第五十九節 昊天麾下第一人第十節 心如一片玉壺冰第七十一節 天不從人意第二節 天塌下來當被蓋第三十節 魚躍龍門第六十四節 親手煉一傀儡第九節 我們談談吧第一百零七節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二十九節 今夜無人入眠第八十五節 唯求此心不滅第五十六節 上仙救小畜一命第六十二節 知之甚深第四十一節 天有不測風雲第二十七節 星隕之地第一百七十四節 千載之期第四十三節 好酒好菜好歌舞第三十節 六棱赤玉柱第五十六節 是龍也須盤着3第八十八節 物是人非第五節 心情並不平靜第二十七節 星隕之地第六十一節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二十七節 祖師爺賞口飯吃第二十二節 一十八座陣第三十五節 給你找個對手第七十六節 今朝重立舊姓名第一百四十六節 滿肚子苦水第七十四節 玄字號傀儡第一百三十二節 如墮冰窟第二十九節 想必是天妖
第八十一節 蟠桃盛會第四十八節 破妖劫雷錐第三十六節 洞天真人第四十一節 不信這個邪第一百四十一節 打蛇打七寸第八十二節 一點小默契第八十七節 一朝打落凡塵第五十八節 一物降一物第四十五節 遠水不解近渴第六十六節 萬事俱備第九十節 既來之則安之第五十四節 陰陽相隔第九節 出頭椽子先爛第九十節 極北雪域第六十七節 大字不識一籮筐第三十四節 小豪情小心思第八十九節七寶金湯第六十九節 人前親如兄弟第九十一節 不到黃河心不死第五節 頗有些仙風道骨第八十六節 九幽陰冥劍第二十二節 眼裡揉不下沙子第一百三十四節 十八泥犁經第十三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三十七節 天魔本源氣第六十四節 勿謂言之不預第一百五十六節 赤金蠻牛第六十九節 盡人事聽天命第七十節 身陷肉山第六節 借刀殺人第四十五節 不容她置喙第五十七節 連皮帶骨吞下肚第五十二節 老規矩開賭局第九十六節 深淵亦如是第一百十七節 山不來就我第二百十八節 好馬不吃回頭草第三十八節 蜿蜒如龍蛇第四十節 熱得不大對勁第四十八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十三節 戲法人人會變第四十七節 萬獸谷中一魔獸第四節 大丈夫當如是第一百十節 損有餘補不足第一百七十八節 天火拘靈陣第二十三節 無上劍域第六十二節 吾欲連夜興兵第七節 死神的鐮刀第一節 別擔心待會見第六十四節 十亭不滿三亭第一百八十一節 不可以常理度之第二十六節 放一干妖物逃生第六節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三十四節 遠來是客第三十四節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八節 道童墨心第六十三節 真仙亦非全無敵第四十三節 以殺證道第三十八節 銅頭鐵腳麻桿腰第三十三節 留待異日探求第三十二節 論跡不論心第十七節 黑暗中的獵人第三十二節 富貴險中求第九十四節 後浪推前浪第一百五十六節 赤金蠻牛第七十三節 深淵始祖鳥第十六節 天機不可違第七十二節 埋骨之地第一百二十六節 咫尺之遙如無距第三十二節 奪舍的醜態第三十節 敗家的娘們第五十九節 昊天麾下第一人第十節 心如一片玉壺冰第七十一節 天不從人意第二節 天塌下來當被蓋第三十節 魚躍龍門第六十四節 親手煉一傀儡第九節 我們談談吧第一百零七節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二十九節 今夜無人入眠第八十五節 唯求此心不滅第五十六節 上仙救小畜一命第六十二節 知之甚深第四十一節 天有不測風雲第二十七節 星隕之地第一百七十四節 千載之期第四十三節 好酒好菜好歌舞第三十節 六棱赤玉柱第五十六節 是龍也須盤着3第八十八節 物是人非第五節 心情並不平靜第二十七節 星隕之地第六十一節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二十七節 祖師爺賞口飯吃第二十二節 一十八座陣第三十五節 給你找個對手第七十六節 今朝重立舊姓名第一百四十六節 滿肚子苦水第七十四節 玄字號傀儡第一百三十二節 如墮冰窟第二十九節 想必是天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