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搬師回軍

?東騎是一個講計劃的國家,北信君立下的規矩,做什麼事都要有方法分寸,比如打義渠,如同行雲流水一樣。\\В5、c0m\義渠軍所有的後招都在北信君的算計之下,這就是多算多得的原因。比如說這一次,打禺支國,之所以在敦煌城下駐軍長時,關鍵就在於對禺支人的事情不瞭解,花了很多的時間心力,最後,經過了兩月的時間,東騎軍終於制定下了全面的方法,先以北寒山會盟,然後強攻硬打敦煌城,最後一下子就打敗了禺支國。到了攻打祈連山天宮城時,更是輕輕鬆鬆,說說笑笑,騎着馬兒,就這麼的進入到了祈連山天宮城。

“所得馬匹四萬餘,他們說的天馬(指阿哈爾捷金馬)三百餘匹,各類珠寶玉器等財物價值八百萬金,這是按低算的,如果放到齊魏國,可值一千萬以上!白種貴族給我們動了,但其餘的還沒有,君上,末將有一個想法!”說話的是劉金吾。北信君點頭道:“你做的很好!”

劉金吾忙道:“金吾不敢貪功,此中得黑牙將軍良多之助!”北信君道:“黑牙的性情麼,過於細緻,想事情太多,平常覺得不好,但現在看來,卻是不錯。好!”劉而已從旁說道:“君上,我們出來有日子了,現在禺支已經打敗,征服,我們是要想想下面怎麼做了!”北信君道:“你說的不錯,小五雖然打仗還可以,但她的性情和男人一樣,馬大哈,要她治政,是不可能的了,但好在的是……”北信君沒有明說,但其中一個意思已經透露出來了,那就是好在的是祈連山天宮城是完整拿下來的,這對於東騎軍下一步的以戰養戰有很重要的幫助。不過劉而已心細,道:“可是這闔城的百姓……”

北信君想了想,道:“工匠帶走一半,留下一半,餘者不論其餘,都帶走,不過我們先不能那樣做,一會兒,我們以雪莉公主的名議布命令,哦,對了,白玉之王還在城外,他雖然不能入城,但是可以讓他寫一份讓位書,把位子給雪莉公主,然後由雪莉公主出明令,告訴那些流亡的禺支人,我們不打了,我們要走了,這回可真是要走了,但爲了安定團結,所以我們要那些逃走的禺支人回來,這些人如果想要過平定的生活,就會回來,也省得我們兵清剿了,解決這一點,我們可以得到二十萬的禺支人,和更多的其它人,此外,我們更可以清理這裡的反抗力量,豎立我們的權威!之後,本君會留下一半的兵力,也就是留下一個軍團和一個騎兵師,作爲我軍的主力,我們可以徵召本地的姜戎人和塞種人,還有其它的人,用我們的文明禮法來約束他們!之後我們還要加大在這裡的管理力度,讓這裡完完全全的成爲我們的地方!”

劉而已想了一下道:“不知君上想留下哪兩支部隊?”劉金吾的耳朵也豎起來了,他們兩個必然有一個人要留下的,從感情上來講,誰都不願意留下來,但顯然不行。北信君也深深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一想就明白了,笑了一下道:“三年爲一期,先留下三年,把軍隊帶好,兵管好,你們可以時時向敵軍進攻,注意安全,就……而已你留下來吧!”

劉而已猶豫着,北信君道:“只是暫時的,士兵的思想工作要動員,要先在軍中進行選取,讓那些願意留下來的爲骨幹,不足的話,再強制任命一些人,三年後,本君讓另一支軍團來替換你們,不用怕的!”劉而已別無它法,只好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末將就領命了!”

劉金吾拍了拍胸,感嘆自己的運氣不錯,在此時,劉而已又道:“不過既然我留下,那就請君上把黑牙將軍也留下配合我吧!”北信君眼皮一翻,笑道:“你怎麼不要息虎?”劉而已笑道:“如果是君上,君上想要用誰!”北信君拍了一下玉案,讚歎道:“所以本君才留你!”

因爲息虎的脾氣大,性情也不好,正常情況下,和別的兄弟部隊合作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擔當一面,那就有可能出現不聽宣調命令的局面,這一點僅從這一次的戰鬥中就可以看出來了,他先是和黑牙鬧,不是劉金吾,還真是壓不住他!相比起來,心細而且韌性高的黑牙就比息虎更合適了,從選人用人來看,所以北信君要留下劉而已,而不是劉金吾!

三人三言兩語,把事情定下了,說完了這些煩心的事情,劉金吾忍不住的說道:“君上,這可真是大彩呀,我們此次出征,士兵路上病死的只有兩個,打仗死人的,算到現在,不過三百人,如此低微的損失,真是想都想不到!”劉而已不認可的說道:“話也不是這樣說的,我們的騎兵部隊的損失還是很大的,加起來,小一千了!”劉金吾笑道:“可若是換了其餘戰國燕魏、齊,他們哪一國有如此的本事?君上,我東騎現在算得上是強國了麼?”北信君臉一扳,喝道:“胡說什麼!”他沒有想到現在自己的軍中竟然有了這種驕兵的思想。想想也是,這並不奇怪,東騎軍戰無不勝,藉着北信君立下的軍法軍規,還有種種訓練的法子,再加上重金厚賞,軍隊的戰鬥力一下子就這麼的提上來了,幾場仗一打,感覺真是有一種天下無敵的味道,但事實是這樣麼?

北信君嚴厲的說道:“纔打了幾仗,你們就驕傲了?覺得自己了不起了?我們是用了很少的代價,是死得不多,但是這值得我們驕傲麼?你只看到這一點,你知道不知道,我們東騎的軍部主要軍力都在這裡,說難聽一點,我們是在用全國的兵馬,全力以赴的打這一場戰鬥,這有什麼好驕傲自滿的?從出兵開始,我們國內忙得團團轉,兵工廠開個不停,軍器箭支不停的囤積,更是選盡了國中的精兵,現在東騎就是一個空殼子,我們算計了這麼多,拿到現在的成就是理所當然的,可如果我們失敗了,這又當如何?你們存這樣的心思,真覺得自己很強大麼?”他越說聲音越大,最後已經是在斥喝了!

劉金吾萬萬想不到自己一句話惹出這樣的事,他和劉而已都離席垂手,大氣也不敢喘。

但北信君的氣還沒有消退,他冷冷說道:“你方纔說秦韓齊,就算是最弱的燕國,隨隨便便也可以拉出一支十萬人以上的大軍,我們東騎纔多少?真正適合當兵的只有五萬不到,而且主要的精兵都在這裡,他們敗了一場兩場,轉個眼十萬大軍又出來了,我們呢?我們死光了,就完啦,招兵都招不到人!你居然還敢小看天下諸國?”

劉金吾道:“末將知錯了……君上……君上……”他偷偷看向劉而已,但劉而已只求自保,哪裡敢開口說話。好在的是救星還是到了,是陳武,她方纔到後宮室的馬房看了,給自己大大方方的選了一匹紅色的馬,然後來見北信君。一進殿,就聽到北信君的怒喝!

陳武左右看着,忽然大步跑了起來,撲到了一方青玉臺前,叫道:“這是什麼!”說着話,卻是足下一滑,那玉臺是玉的,自然是很滑的,陳武一下子栽倒在了地上,險些把鼻血跌出來了,氣道:“什麼鬼地,這麼滑!”她這邊一打岔,總算是免了劉金吾的罪。北信君擡眼一看,卻是笑了,那玉臺上放的是一張弓角揚琴。在古時候,人們製成了弓,他們彈動弓弦的時候,有的時候會有很好的聲音,於是豎琴就這樣出來了。它是世界最早的文明樂器之一。

目前被掘的第一把拱形豎琴是出現在美索布達米亞平原,年代爲公元前兩千五百年。它與緬甸豎琴相似,有十三或十四條琴絃。這是一件典型的宮廷樂器,北信君仔細一看,是十五絃。它主要有一垂直的前柱、一斜立的長條形音箱和位於上方的彎曲的琴頸,形成一三角形琴架,琴絃自上而下與前柱平行地繃於琴頸與音箱上,琴身是木製結構。據埃及古圖記載,此種樂器最早出現於公元前三、四千年。當時的形狀猶如一個有弦之弓,傳說這是受射箭時箭弦鳴的啓而明的。至中世紀有記載說古代豎琴就是里拉琴一種最古老的用緞帶吊在身上或套在左手演奏的彈撥樂器)。形體大的豎琴當時被稱爲奇塔拉琴經過許多年的逐次改良,才形成現代豎琴。

北信君上前,手指輕輕一撥,出了一聲悅耳的聲音。陳武這才說話道:“還算不錯,不過怕是沒有幾個人會奏樂吧!”北信君笑道:“怎麼會,孩子們做的好,把這裡都給保存下來,相信會奏樂的人一定都在宮裡,你想聽,一會兒叫人來奏樂就是了……”說到這裡,北信君想到了什麼,忽然笑道:“卻是錯了,你現在可是這裡的主人!君父答應你要當祈連王,這可不是假的,不過還要等一段日子,等我們把那些禺支人全部控制在手裡,就把這裡交給你來管理!”陳武道:“這裡我怕是管不來呢……”

北信君道:“放心,其餘的地方也就算了,此地非常重要,本君一定會着重的管理,你要留心,如果這裡管得好了,那姜國和唐國就會牢牢成爲我們的屬國,不會改變,但如果管得差了,我們東騎又出問題了,那姜國唐國就會出現可能的反覆,到時這裡也就危險了,所以你不能大意!不要看他們現在臣服我們,國與國間沒有話好講,本君現在力量不及,不然,此兩國當牢牢控制在手裡,放心,回國之後,本君就會派出足夠的吏員來幫你!”陳武不快道:“總而言之還是要離開我的!”北信君搖頭失笑。

這時一隊隊的禺支國的宮女進入,按要求開始對宮室大殿進行佈置,先是把玉案擦淨,然後點上銅油燈火,在中原的蟠龍紋銅爐裡,她們點上了大大有名的禺支香。大小如卵,燒之闢疫百里,九月不散。然後她們呈上了葡萄、石榴、胡桃等不一而足的西域食物。

這時劉金吾上前道:“君上,末將知道錯了!”北信君回過心情,道:“你知道這一點算是不錯,回頭寫一份悔過書,通令全軍!”劉金吾頭皮麻,知道面子丟大了,但這總好過給記下,而且他也不是蠢人,只是一想就明白了,北信君是要借他,小題大做的對全軍上下進行一番的敲打,一個軍團長進行這樣丟面子的懲罰,想也是知道這有多嚴重,再也沒有比這種方法來警示全軍的更好了。想到這裡,劉金吾也就放下心來。想着回頭找自己部下哪一個小人物來替自己捉刀代筆!東騎的文字十分容易,中國的文字也是簡單,一千個字,就可以讓十之七八的文字書寫流利了,就算真寫不出來,也不要緊,畫圈圈就是了。如果是古代的篆字,那是另一回事,太難了,沒有三五年休想見功,但是東騎人學的是北信君教下的簡體字,這就是文明的作用了,簡化的筆畫,自然是比那些彎彎曲曲全全滿滿的篆字要容易和便於的學習。文字,由簡而繁,再由繁而簡。開始的甲骨文是十分象形的文字,三個三角是山,三道曲線是水,圓加點是日,一個半月是月。可到了後來,就繁複了起來,一個字寫下來,彎彎曲曲,把一個方格子能佔得滿滿的,這樣可以使字有一種美感,同時也可以加大貴族與平民的區別。

中國的國情導致了一種現象,那就是文化的獨享。比如儒學,他們爲什麼要專注於八股,專注於文言文,一篇文章寫下來,往往要讓一般人看不出來,以此好讓老民百姓羨慕崇拜。從某種程度上說,西方文明之所以在後來過了東方文明,其文字落後於東方,反而是他們先進的原因!東方的文字是好,可文人學者都把精力放在了尋章摘句之上,到了清時,竟然以對對子來看人的才能,當真是莫名其妙!所以東騎人就把文字簡單化,更是大行文風,讓所有的人儘可能的識字!雖然在大多數的東騎平民裡,不會寫字,可是在軍中的二期小熊中,卻大多都會寫了,有寫的好的人,甚至已經認識得過了一千個字!

不多一會兒,鬼車等衆人都來了,北信君表示,今天晚上放縱一個晚上,衆將皆歡。

在次日,劉金吾送上了一份洋洋灑灑的自責悔過書,由此,讓全軍上下悚然而驚!軍中開始了整風運動,一名名士兵開始檢討自己自大的過錯,這件重要的事在無聲無息中漸漸淡化,趨於平淡。同時,軍隊開始秘密分派,選定人手,有的人願意留下,有的人不願意留下,在一番選定之後,大約只有四千人的東騎兵願意留下,幸運的是,這些人裡有兩百以上的二期小熊,這些人才是軍隊裡真正的骨幹,他們的存在纔是挑起留守軍團的主力。這批人和另一批強制留下的東騎人被定爲東騎第三蕩寇軍團的屬下,算成是劉金吾的部下!

同時,一件可怕的事情生了,在北信君的威逼下,白玉之王無奈的寫下了傳位的詔書,東騎人又一個騙局開始了。在白玉之王的詔書裡,他是傳位給失蹤的太子的,但是現在太子不在,所以由雪莉公主監國。果然,在此令出後沒有多久,少騎令帶着八千人的禺支軍主動向東騎人投降,並且聲明自己是禺支太子!但可惜的是,東騎人隨後就殺了他,然後寫以他的名義寫詔書,把國位傳給了雪莉公主!但是人都知道,這當然是假的。

可是小民百姓是無知的,在雪莉公主被強迫之下,寫下了勸歸王令,讓大量的禺支人回來,這些人飛飛鳥投林,一共三到四萬人的禺支敗兵回來,主動的向東騎人投降。二十萬禺支人,十萬塞種人,五萬多的姜戎人,還有其餘的西域它國人,一共近四十餘萬人。加上東騎前次的十萬多的俘虜。公元前三百五十八年十二月中,東騎人藉口禺支國對東騎人率先起了侵略,無理的出兵征討禺支國,一切完美成功,東騎人帶着過三十萬號稱四十萬的男女奴隸和四千五百輛牛馬大車踏上了回程,由於在半路上,接到了信報,得知東騎的危機(指金融危機),故而北信君帶三衛軍率先於妖皇紀元的前一年一月的月尾趕回到了東騎!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最新全本:、、、、、、、、、、

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763章 楊朱出兵第348章 百里老人VS衛鞅第479章 朱夷吾使周第488章 和平的麻煩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章 第772章 難得的輕鬆第363章 北信君到第440章 東夷之射第425章 有情人終……第657章 秦國的紙元第186章 櫻亭下第767章 送孟子第548章 黃天之死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十一章 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419章 禺支的使者第193章 不和諧的合作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672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三)第230章 比劍較技第512章 墨門風波起(一)第647章 秦國的新都第645章 墨家夜會第439章 火牆之下第617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第431章 放鬆下來的禺支人第321章 靜極思動之心第568章 援兵初到第157章 共浴愛河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791章 殺孟母第714章 桑紋錦失勢第330章 龐涓的夜訪第404章 又一個新年第730章 北秦侯親政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186章 櫻亭下第231章 實力第203章 貴客臨門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399章 封你爲王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185章 保密制度第709章 嬴駟的出路第469章 東騎第一次的朝會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532章 北秦使魏第483章 定新國號第758章 求救於楚第90章 定族興業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516章 北秦伯的浪漫第98章 後花園的秘密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729章 中山殤第606章 先攻何方?大營!第465章 辦報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762章 長策難以變之第449章 東騎金融危機第241章 月色下的罪惡第292章 與百里老人會談第638章 迷戀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35章 殺戮……不是罪!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696章 落榜第55章 小藥農第764章 爲了政治而付出的一切第716章 模範軍的表演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650章 秦國與北秦的軍力對比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402章 大遷徙第730章 北秦侯親政第556章 北秦人小小的打擊第552章 神秘的黑衣女子第七章 第695章 龐大的北秦領土第227章 與鄧陵子論學(二)第539章 名君齊王哉第224章 墨者登門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709章 嬴駟的出路第37章 反哺第510章 問政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308章 東騎商法第725章 西域走廊的安排第448章 星斗暗衛露崢嶸第291章 古老的禮制第700章 北山之雪第233章 身不由己的追思第791章 殺孟母第514章 流金的五月(一)第270章 過年
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763章 楊朱出兵第348章 百里老人VS衛鞅第479章 朱夷吾使周第488章 和平的麻煩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章 第772章 難得的輕鬆第363章 北信君到第440章 東夷之射第425章 有情人終……第657章 秦國的紙元第186章 櫻亭下第767章 送孟子第548章 黃天之死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十一章 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419章 禺支的使者第193章 不和諧的合作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672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三)第230章 比劍較技第512章 墨門風波起(一)第647章 秦國的新都第645章 墨家夜會第439章 火牆之下第617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第431章 放鬆下來的禺支人第321章 靜極思動之心第568章 援兵初到第157章 共浴愛河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791章 殺孟母第714章 桑紋錦失勢第330章 龐涓的夜訪第404章 又一個新年第730章 北秦侯親政第42章 侃大山騙人第186章 櫻亭下第231章 實力第203章 貴客臨門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399章 封你爲王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185章 保密制度第709章 嬴駟的出路第469章 東騎第一次的朝會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532章 北秦使魏第483章 定新國號第758章 求救於楚第90章 定族興業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516章 北秦伯的浪漫第98章 後花園的秘密第618章 要和平不要戰爭第729章 中山殤第606章 先攻何方?大營!第465章 辦報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762章 長策難以變之第449章 東騎金融危機第241章 月色下的罪惡第292章 與百里老人會談第638章 迷戀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35章 殺戮……不是罪!第375章 不得不飲的苦衷第696章 落榜第55章 小藥農第764章 爲了政治而付出的一切第716章 模範軍的表演第642章 君夫人之說第650章 秦國與北秦的軍力對比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402章 大遷徙第730章 北秦侯親政第556章 北秦人小小的打擊第552章 神秘的黑衣女子第七章 第695章 龐大的北秦領土第227章 與鄧陵子論學(二)第539章 名君齊王哉第224章 墨者登門第497章 新的戰略第709章 嬴駟的出路第37章 反哺第510章 問政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308章 東騎商法第725章 西域走廊的安排第448章 星斗暗衛露崢嶸第291章 古老的禮制第700章 北山之雪第233章 身不由己的追思第791章 殺孟母第514章 流金的五月(一)第270章 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