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枰上演棋,豈悟生殺之機

在隨南海郡郡兵出征路上,醒言並沒騎上那匹太守大人盛情相贈的白馬“飛雪”。雖然,他也很想試試在這匹高頭大馬上威風凜凜的感覺,但一注意鮑都尉、林旭等人的神色,醒言還是生生將這個念頭給壓了下去。

當然,這匹腳力也不能白白空着;思量一番,醒言便將“身小力弱”的瓊肜給推上馬去,自己則在一旁牽着繮繩,充當馬伕,與林旭等人一起步行。

南海郡郡兵,大都爲步卒,只有主將鮑楚雄和少數幾位校官、傳令兵騎馬,其他人大都持械步行。因此,在這條宛若長蛇的隊伍中,那匹神駿白馬上的紅裳女娃兒,此刻就顯得格外的顯眼。

現在,這位初次騎馬的小丫頭,正搖晃着腦袋,不住朝四下張望瞧新鮮,就好似正踏青郊遊一般。在她馬後,跟着一位掌旗軍卒,手中執着那竿水藍玄鳥飄金旗。鮮色的旌旗,在野風中獵獵作響,金色的旄羽隨風飄卷,金藍輝映,煞是好看。

若只瞧這面大旗,倒也覺着威勢十足。

此去目的地火雲山,雖然在揭陽境內,但因揭陽地域廣大,那火雲山又在與鄰縣交界處,因此離縣城也將近有二百里之遙。

剛從揭陽縣城開拔出來,這行軍隊伍還算齊整,排成一溜長蛇,順着官道迤邐而行。但過得一個多時辰,這隊列就有些散亂起來。頭頂着驕陽行進,軍卒們全都是汗流浹背,便不免有些懈怠起來。

這情形落到鮑楚雄眼裡,自然是大爲不滿;不過這鮑都尉也是帶兵的積年老手,思摸着現下離火雲山還遠,頂上這日頭也着實灼烈,若就此呵責軍卒,恐怕會影響士氣。這麼一想,鮑楚雄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暫且隨他們去了。

漫漫長路,頗爲枯寂,免不了便要讓人尋些話兒。正行走間,醒言便聽得天師教的那位盛橫唐盛師兄開口跟他說話:

“張堂主,昨日見你演練符法,確實不凡。不過恕我直言,貴教似乎並不以符法見長。不知張道兄最擅長何樣法術?若能惠告,我等幾位法師也可心中有數,此去與妖人鬥法之時,彼此也好有個照應。”

“盛師兄所言甚是。要說我最拿手的嘛,應該便是……”

說到這兒,醒言卻卡了殼——要說自己最擅長的法術,當然便得數靈漪教的那招“冰心結”。只可惜,昨日那場演示頗爲失敗,這法術顯然已被問話之人自動忽略掉。又或是“水無痕”?“闢水咒”?“瞬水訣”?可這些法術在自己上得千鳥崖後,就有些疏於練習。

正在醒言左右爲難之時,旁邊忽響起一個脆生生的聲音:

“哥哥最拿手的,一定就是吹笛啦!”

“吹笛?”

一聽此言,衆皆愕然。

“是啊!”

小瓊肜滿懷熱情的爲醒言做着推介:

“堂主哥哥吹笛最拿手,有時不用笛兒都能吹響~”

“不用笛都能吹響……口哨?!”

瞧着瓊肜那稚氣未脫的嬌俏面容,附近幾人立時都忍俊不禁。便連前面那位端坐在黃驃馬上,正虎着一張黑臉的鮑楚雄,都沒把這突如其來的笑意給憋住:

“哈!~這小女娃子說話好生有趣!”

不過,醒言倒沒覺着瓊肜這話有啥好笑;當即他便一拍腦袋,恍然大悟道:

“哎呀~我咋沒想到。瓊肜,謝謝你提醒!”

“盛兄啊,我最拿手的,正是吹笛!各位要不要聽我吹首曲子?”

說着,醒言便伸手要去取腰間那管神雪玉笛。

“咳咳!”

鮑楚雄聞言,趕緊回頭將手一擺,攔阻道:

“張堂主!我看還是不必了。行軍途中吹曲兒,恐怕會擾了士氣!”

“呃,這倒是……”

醒言這纔想到此舉不妥,只好訕訕笑了兩聲,繼續專心當好他的馬伕。

見這情形,盛橫唐便好心叮囑道:

“張道兄,如此看來,到那與妖徒鬥法之時,你便可讓我等打前陣。你只需在這玄鳥旗下居中策應便可。”

“……謝謝盛兄美意!”

這番對答之後,倒是張雲兒見着瓊肜神態可愛,便開始逗她說話。只是,此後無論她怎麼逗引,這馬上的小女娃兒,卻再也不肯多說話,只在那兒看着她嘻嘻笑個不住,一雙眉眼彎成兩道可愛的新月牙兒。

鮑楚雄這隊郡兵,行到離火雲山大約還有十里之外的一處凹地,便收勒部曲,暫作修整。除了整頓隊形、派出斥候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便是由盛橫唐、張醒言二人,給士兵衣甲繪上避火符。

這類符咒,大都有時效限制;爲發揮最大效用,兩人在快接近戰場之時,纔開始爲士兵描繪符籙。

此時大約午時將盡,日頭已從正南略略偏西,軍兵腹中大多飢餒,順便也藉着這機會,就着皮囊中的清水啃食乾糧。

等斥候跟鮑楚雄回稟匪情無變時,醒言二人已在所有兵甲上繪好避火符紋。鮑楚雄一聲令下,這隊約略三百人的兵卒,便軍容整齊的朝火雲山開拔而去。這之後,再無一人隨便交頭接耳,又或拖後超前。

不到半盞茶功夫,醒言便清楚看到,在數裡外的湛藍天空下,正盤踞着一座遍體赤紅的山峘。之前鮑都尉曾提過火雲山並不險峻,醒言便在心目中將火雲山想象成一個禿平的山丘。直到這時親眼一瞧,才發現心中預想大爲謬誤:

遠遠望去,火雲山山勢雄峨,峰巒奇峻。山上石巖,或呈赤赭,或顯紫紅,如染嫣霞之色;坡上林木,雖正在七月夏時,卻已似被三秋霜染,漫山紅遍;偶有熱風吹來,便掀起紅濤陣陣。

放眼眺去,在七月烈陽照耀下,整座火雲山紅光灼灼,焰氣蒸天,就像支碩大無朋的火炬,正在天穹下熊熊燃燒。而峰頂上空聚斂的雲朵,形狀奇特,似舟似崖,被赤色山巒一映,如若彤色棉絨。正是:。

火雲滿天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正在醒言驚歎天工造化神奇之時,那馬上的小瓊肜忽的探身跟他小聲說道:

“哥哥,那山好奇怪哦~”

“是啊!我也頭一次見到這樣奇怪的紅石頭山。不過挺好看的。”

“嗯!不光好看,也很好聞呢~”

說着,瓊肜便皺了皺鼻頭,使勁嗅了起來。

“呃?”

“……瓊肜妹妹啊,我看你這鼻子真靈,都快趕上狗鼻啦!不如下次和哥一起去打獵?哈!”

“好啊好啊!一定不要忘記帶上我哦~”

正在醒言跟瓊肜逗笑之時,那位沉默已久的盛橫唐,忽然大聲說道:

“恭喜都尉大人!”

盛橫唐這句話着實沒頭沒腦,鮑楚雄覺着有些奇怪,便回頭問道:

“盛道長,尚未開戰,喜從何來?”

“大人且容我細稟。貧道曾跟天師真人習過觀氣之術,可測軍戰利負。”

“哦?快快講來!”

一聽有關勝負之事,鮑楚雄立馬便大感興趣。

“大戰之前,戰場上方常有云氣凝結。若雲氣如堤如阪,則爲軍勝之氣。若如覆舟,赤白相隨,則主將士精勇。大人請看、”

盛橫唐擡手向遠處火雲山一指,說道:

“此刻四方雲氣正在向火雲山聚集,或如巨舟,或如堤阪,流轉變幻,紅白相間,正是主我方大勝之氣!”

鮑楚雄聞言大喜,立命身旁小校,騎快馬往復奔馳,將盛橫唐之言遍傳軍中。兵丁聽得傳報,頓時歡聲大作,此起彼伏,盡皆加快步伐,恨不得立即便撲上大風寨廝殺。

鮑楚雄見郡兵士氣高漲,心中大樂,向盛橫唐謝道:

“其實能得閣下幾位高強法師相助,那些鼠輩怎還不束手就擒?”

不多久,這支士氣高昂的剿匪軍伍,便行進到火雲山下。

到達目的地,鮑楚雄勒住戰馬,略略整頓隊形,便要下令兵士一起向火雲山上衝擊。正要揚臂喝令之時,忽見馬前閃出一人,拱手稟道:

“不知將軍預備如何破敵?”

定睛看去,說話之人正是天師弟子林旭。鮑楚雄現在對這幾位天師宗弟子,正是倚重,見他發問,便和聲答道:

“既得幾位相助,麾下兒郎又不懼火氣,楚雄預備就此一鼓作氣攻上山去,將那大風匪寨一舉蕩平!”

“將軍此法雖然甚妙,但也許還有更好的破敵之方。”

“哦?願聞其詳。”

見鮑楚雄感興趣,林旭便將自己一路籌劃的計策娓娓道來:

“那些賊徒,雖然不敵將軍勇力,但正所謂窮寇莫迫,這些草寇都身負血債,到了窮途末路之時,定然會死力抵抗。並且,這些亡命之徒還有地利之便,比你我更熟諳火雲山地形;若他們據險而守,負隅頑抗,恐怕將軍一時也是難以攻下。”

聽林旭說得有理,鮑楚雄不住點頭。

“還有一點也頗爲可慮。軍士身上的避火符,過得兩三個時辰,效果便要打上折扣;再加上廝殺間難免浸染血跡,符力恐怕更難持久。若到兩軍膠着之際,那鼠輩妖人再躲在暗陬,趁便向在狹窄處拼殺的郡兵放火,恐怕那時就……”

雖然林旭並沒再說下去,但鮑楚雄已知其意。本來他還信心滿滿,但現在聽林旭這麼一分析,也變得有些遲疑起來:

“如此說來,若徑直殺上山去,恐怕又要演那赤壁舊事……不知林道長有何良策?”

“大人可用拋磚引玉之計。兵經有云,拋磚引玉,類以誘之,擊其蒙也。”

“道長的意思是,將那些山匪誘下山來,然後一舉殲滅?”

“正是!蒙者,下坎上艮之卦。上艮爲山,下坎爲水;山下有水,險也。若大風寨匪寇在山下平處與將軍兵馬對敵,則敵寇大險,將軍必勝。到那時,若那鼠輩妖人不知機,敢再出來搗亂,則我等幾位師兄弟,定叫那廝有來無回!”

“果然妙計!”

聽得林旭這一番高談闊論,鮑楚雄鼓掌讚道:

“想不到天師教諸位道長,不僅法術了得,於兵法也是這般嫺熟,着實讓楚雄佩服!”

“我這便命人準備些金鼓旌旗,去那火雲峰大風寨前鼓譟誘敵!”

“呃……請恕在下直言,此種誘敵之法,效果未必就好。”

“哦?”

“旌旗金鼓,只疑似也;兵經類以誘之之語,意指需用類同之物誘敵,這樣纔可以假亂真。大人可分出七八十名兵士,讓軍中校官帶領,去那大風寨前攻擊喊殺,如此那些匪寇才能深信不疑。否則,那些賊寇龜縮已久,不一定會上當。”

說話之時,林旭神采飛揚,言語間充滿着強大的自信。

“哈哈!林道長果然是年少多智,算無遺策,真不愧爲人中俊傑!難怪你師兄之前看出軍勝之氣——有林兄弟相助,楚雄何愁不勝?這次若得凱旋,第一份功勞非閣下莫屬!”

“不敢當不敢當!”

林旭口頭雖然謙遜有禮,但臉上還是掩不住一絲喜色:

“在下只是略盡綿力,全仗大人將士驍勇而已。”

略頓了頓,林旭謙恭的請求道:

“此戰得勝之後,不知都尉大人能否幫我教一個小忙?”

“哦?有用得上鮑某之處只管說來!”

“其實也不是甚大事。番禺地方我教幾位教民,先前因些瑣事而遭官府縲紲,至今仍在囹圄之中。只望都尉大人凱旋之後,替咱在太守面前美言幾句……”

“哈,小事一樁,包在鮑某身上!”

鮑楚雄拍着胸脯大打包票,然後便依林旭方纔所獻計策安排去了。

現在,不僅鮑楚雄一衆將士眼中只有林旭幾位天師教弟子,便連這位上清堂主張醒言自己,在耳聞目睹了林旭整個獻計過程之後,心中也是歎服不已:

“天師宗這幾位道友,真個是人中龍鳳!特別是這位年紀比我大不了多少的林旭林道兄,於戰陣兵法竟是如此精熟!雖然俺也曾讀過一些兵書戰策,可就是不曾想過,要來將它們用到實處。”

讚歎之餘,醒言打定主意,決定開戰之後,定要爲林旭等人馬首是瞻,從旁盡心協助。

現在的火雲山腳下,所有人都在爲即將到來的戰鬥,進行着最後的準備。

不知不覺間,衆人頭頂的天空中,已是彤雲密佈。

千里雲陣下的火雲山,偶被驕陽一映,便呈現出血一樣的猩紅。

第15章 太清神手,揮爲嘯虎之風第17章 元靈初聚,煉化劍膽琴心第12章 吾誰與歸?春山一路鳥空啼第11章 布袍長劍,閒對湖波澄澈第4章 幻影凋形,鬆外清我吟魂第10章 欲擊三千水,拔劍舞天南第12章 光射鬥牛,都道橫福天降第21章 紅妝笑倚,別有風波入眼第11章 心旌搖動蕊珠宮第13章 異寶奇琛,俱是必爭之器第11章 海日靈光,難破眼前機杼第6章 枰上演棋,豈悟生殺之機第13章 花雨零亂,最是幽情難吐第18章 視我草和芥,報之血與火第13章 山間置酒,遙聞水唱漁歌第24章 尺素傳吉,盼今夕爲來世第19章 天地不醒,歸來風雨滿哭第1章 明霞可愛,入瑤宮以爲家第6章 夢倚空花,驚疑不測之禍第11章 空山掛雨,覓神女其何蹤第4章 火內栽蓮,無非短命之花第17章 天懶雲沉,見英風之益露第5章 玉魄含情,芳魂清入肌骨第9章 浪靜風恬,兵銷戈倒第1章 身非鴻鵠,焉知雲路縹緲第6章 簞食壺漿,激殺機於林樾第8章 笑捉強梁如鼠第11章 歸風送遠,歌雪不負清盟第19章 天地不醒,歸來風雨滿哭第12章 秋飈蕭瑟,鼓動徵波萬里第8章 幽電怒雷,震來千載塵劫第2章 星落平野,曾去峰外窺雲第2章 杯酒憑欄,檢點浮生閒話第12章 春到香國,月中誰墮瑤魄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10章 翠冷煙光,猶恐芳時暗換第3章 目迷情魘,誰識冰心玉壺第9章 雲浸几案,冰紛筆上之花第2章 幽堂蔽日,忽飄四海之魂第4章 飛鳥落塵,涉風波而不疑第4章 冰光幻滅,轉瞬妖魂之影第3章 行程正在,秋水盈盈處第11章 歸風送遠,歌雪不負清盟第10章 隨口利牙,哪管鬼哭神怒第9章 鋒芒畢露,只爲鴻蒙無主第10章 遐路思漫漫,流波發悲音第3章 貧廬雲聚,借山結得煙霞緣第8章 入手香脂半世緣第2章 憶淚衫前,望極浦兮悟懷第13章 鏖戰將軍,馬色截雲之鮮第9章 神女生涯原是夢第17章 乘桴浮海,浪裡且伴閒鷗第9章 真珠暗結,形雖殊而並悴第2章 天網恢恢,掀一角以漏魚第1章 虔心慕道誰家子第21章 清襟凝遠,當大計而揚眉第11章 空山掛雨,覓神女其何蹤第4章 冰光幻滅,轉瞬妖魂之影第4章 劍冷光寒,吾往殺中求道第6章 相知猶擇劍,莫從世路暗投珠第15章 鳳笛鸞鳴,邀月宿山深處第5章 十年藏劍,一朝吼破風雲第19章 雲停花睡,誰敲月下之門第15章 海上情花,強催巫山雲氣第2章 幽堂春黯,心靜清聽自遠第18章 庭空鳥語,溪山夢裡遊蹤第7章 雨打平湖,滌去幾年塵夢第2章 幽堂蔽日,忽飄四海之魂第11章 布袍長劍,閒對湖波澄澈第9章 真珠暗結,形雖殊而並悴第9章 好夢難通,錯落巫山雲氣第11章 光浮影亂,頓銷千秋魂魄第6章 相知猶擇劍,莫從世路暗投珠第1章 擬典荒居即名山第8章 相思明月,照秋水以含情第7章 一言未合,挺白刃以萬舞第11章 霞刃飛天,橫殺氣而獨往第13章 紅燭如解語,呢喃到天明第15章 太清神手,揮爲嘯虎之風第8章 凌波步晚,攬得煙雲入夢第11章 駭浪靈潮,潦亂花魂之夢卷首詞酹煙霞第9章 好夢難通,錯落巫山雲氣第16章 石上坐客,正倚無心之柳第15章 絕頂之登,衆山爲小第7章 檢點柔腸俠骨第11章 虎步鷹揚,壯靈光以殺物第5章 道側坊間,訪我無雙鬼僕第13章 癡哉狂客,片語驚動神機第1章 暗室欺心,觀我當頭棒喝第4章 百丈風波,起於青萍之末第12章 吾誰與歸?春山一路鳥空啼第5章 畫影描形,傳清名於四海第19章 天地不醒,歸來風雨滿哭第7章 海日搖波,催來豔陣嬌雲第8章 暮色合暝,轉令幽興蕭疏第7章 雨打平湖,滌去幾年塵夢第8章 暮色合暝,轉令幽興蕭疏第6章 夢倚空花,驚疑不測之禍第5章 明溪垂釣,暫偷閒於清流
第15章 太清神手,揮爲嘯虎之風第17章 元靈初聚,煉化劍膽琴心第12章 吾誰與歸?春山一路鳥空啼第11章 布袍長劍,閒對湖波澄澈第4章 幻影凋形,鬆外清我吟魂第10章 欲擊三千水,拔劍舞天南第12章 光射鬥牛,都道橫福天降第21章 紅妝笑倚,別有風波入眼第11章 心旌搖動蕊珠宮第13章 異寶奇琛,俱是必爭之器第11章 海日靈光,難破眼前機杼第6章 枰上演棋,豈悟生殺之機第13章 花雨零亂,最是幽情難吐第18章 視我草和芥,報之血與火第13章 山間置酒,遙聞水唱漁歌第24章 尺素傳吉,盼今夕爲來世第19章 天地不醒,歸來風雨滿哭第1章 明霞可愛,入瑤宮以爲家第6章 夢倚空花,驚疑不測之禍第11章 空山掛雨,覓神女其何蹤第4章 火內栽蓮,無非短命之花第17章 天懶雲沉,見英風之益露第5章 玉魄含情,芳魂清入肌骨第9章 浪靜風恬,兵銷戈倒第1章 身非鴻鵠,焉知雲路縹緲第6章 簞食壺漿,激殺機於林樾第8章 笑捉強梁如鼠第11章 歸風送遠,歌雪不負清盟第19章 天地不醒,歸來風雨滿哭第12章 秋飈蕭瑟,鼓動徵波萬里第8章 幽電怒雷,震來千載塵劫第2章 星落平野,曾去峰外窺雲第2章 杯酒憑欄,檢點浮生閒話第12章 春到香國,月中誰墮瑤魄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10章 翠冷煙光,猶恐芳時暗換第3章 目迷情魘,誰識冰心玉壺第9章 雲浸几案,冰紛筆上之花第2章 幽堂蔽日,忽飄四海之魂第4章 飛鳥落塵,涉風波而不疑第4章 冰光幻滅,轉瞬妖魂之影第3章 行程正在,秋水盈盈處第11章 歸風送遠,歌雪不負清盟第10章 隨口利牙,哪管鬼哭神怒第9章 鋒芒畢露,只爲鴻蒙無主第10章 遐路思漫漫,流波發悲音第3章 貧廬雲聚,借山結得煙霞緣第8章 入手香脂半世緣第2章 憶淚衫前,望極浦兮悟懷第13章 鏖戰將軍,馬色截雲之鮮第9章 神女生涯原是夢第17章 乘桴浮海,浪裡且伴閒鷗第9章 真珠暗結,形雖殊而並悴第2章 天網恢恢,掀一角以漏魚第1章 虔心慕道誰家子第21章 清襟凝遠,當大計而揚眉第11章 空山掛雨,覓神女其何蹤第4章 冰光幻滅,轉瞬妖魂之影第4章 劍冷光寒,吾往殺中求道第6章 相知猶擇劍,莫從世路暗投珠第15章 鳳笛鸞鳴,邀月宿山深處第5章 十年藏劍,一朝吼破風雲第19章 雲停花睡,誰敲月下之門第15章 海上情花,強催巫山雲氣第2章 幽堂春黯,心靜清聽自遠第18章 庭空鳥語,溪山夢裡遊蹤第7章 雨打平湖,滌去幾年塵夢第2章 幽堂蔽日,忽飄四海之魂第11章 布袍長劍,閒對湖波澄澈第9章 真珠暗結,形雖殊而並悴第9章 好夢難通,錯落巫山雲氣第11章 光浮影亂,頓銷千秋魂魄第6章 相知猶擇劍,莫從世路暗投珠第1章 擬典荒居即名山第8章 相思明月,照秋水以含情第7章 一言未合,挺白刃以萬舞第11章 霞刃飛天,橫殺氣而獨往第13章 紅燭如解語,呢喃到天明第15章 太清神手,揮爲嘯虎之風第8章 凌波步晚,攬得煙雲入夢第11章 駭浪靈潮,潦亂花魂之夢卷首詞酹煙霞第9章 好夢難通,錯落巫山雲氣第16章 石上坐客,正倚無心之柳第15章 絕頂之登,衆山爲小第7章 檢點柔腸俠骨第11章 虎步鷹揚,壯靈光以殺物第5章 道側坊間,訪我無雙鬼僕第13章 癡哉狂客,片語驚動神機第1章 暗室欺心,觀我當頭棒喝第4章 百丈風波,起於青萍之末第12章 吾誰與歸?春山一路鳥空啼第5章 畫影描形,傳清名於四海第19章 天地不醒,歸來風雨滿哭第7章 海日搖波,催來豔陣嬌雲第8章 暮色合暝,轉令幽興蕭疏第7章 雨打平湖,滌去幾年塵夢第8章 暮色合暝,轉令幽興蕭疏第6章 夢倚空花,驚疑不測之禍第5章 明溪垂釣,暫偷閒於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