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商議

(感謝金聖星皇的打賞!)

趙君用其實並不願意和蒼飛爲敵的,昔日蒼飛北上淮北,他甚至有投靠蒼飛的心思,當時蒼飛可是殷天正的準女婿,又和謝遜交好,對明教有大恩,說是半個明教的人也沒差了。

可是誰知道這個世界那麼戲劇化,蒼飛和謝遜突然就鬧翻了,後來蒼飛又對岳父下手,敗殷天正父子於陣前,之後更是斬殺了彭和尚和鐵冠道人,連楊逍也死在蒼飛手中,這樣一來蒼飛和明教就勢如水火。

趙君用真後悔當日爲何不跟隨蒼飛,結果此時卻困在在明軍之中。

他對於這次的戰事並沒有信心,他不是純粹的武人,武功連二流都不到,妥妥的三流角色,但是卻是淮北明軍的軍師,說起話來比起芝麻李都要有份量,威望只是比周顛差上半籌,而周顛作爲武林人士,對於行軍打仗的事情並不熟悉,所以軍中的大部分事務,都是趙君用處理的。

一個位高權重,又聰明過人的傢伙,真不希望自己就這樣敗亡在蒼飛手中。

可是此時明教和蒼飛的關係惡劣到這個地步,沒有半點回轉的餘地,他卻不得不和蒼飛敵對,至於投降蒼飛,他不是沒有想過,只是這想法早早就被他抹去了。

不得不說,明教是一個極其有魅力的教派,充滿了理想主意,趙君用這樣的聰明人,也被洗腦洗得不輕,在一番思想掙扎後,就決定和明教共存亡。

當然,這除了所謂的信仰之外,還有就是情分。

他的親朋好友都在明軍之中,如果他選擇背叛,只會落得衆叛親離的局面,這是他萬萬不願意的。

明教一方。不論甘不甘心,最後都選擇了繼續和蒼飛戰鬥下去。

而丐幫一方,則明顯要動搖得多了。

一向果決的史火龍,眉頭皺成一個川字。向其他幫衆問道:“諸位兄弟,你們覺得呢?”

在蒼飛的壓力下,他這個平時一言九鼎的傢伙,也變得顧慮重重。

掌鉢龍頭首先道:“我們和蒼飛其實沒有什麼過節,之前和他們爭奪淮南。也不過是爭奪天下的緣故,此時他已經攻下荊襄,我們錯失良機,沒有必要和他繼續死叩下去。而且說起來,幫主你的傷勢也是他醫治好的,對我們丐幫有恩,我們退兵就當是報答他的恩情好了。”

掌鉢龍頭昔日曾到金陵會見蒼飛,求肯蒼飛醫治史火龍,但是蒼飛一口就答應了,他對此一直很感激。在不久前幫中開會決定是否和明教一同進攻淮南時,他就堅決反對,只是最後主戰派佔據上風,他才無奈接受現實,而現在自然再度開始爲講和退兵鼓風了。

“蒼飛對我們丐幫有恩不假,但是這時涉及到爭奪天下,關乎我們丐幫每一個幫衆的利益,幫主當日也說過,不能因爲他私人的原因,而枉顧我們丐幫自身的利益。蒼飛的爲人。我們都十分清楚,這個人睚眥必報,想那殷天正是他岳父,也沒有見他有半分留情。我們得罪了他,難道他就會輕飄飄的帶過,如果事後他報復怎麼辦?”

說這話的人是傳功長老,他是主戰派中最爲堅定的一個人,在丐幫中他的武功和地位也是僅次於幫主史火龍,對幫中的決策有極大的影響力。在史火龍猶豫不定,拿不下主意的時候,往往會採納他的建議。

“沒錯!”執法長老也點頭,道:“蒼飛這個人乃是個僞君子,昔日他裝成好人模樣,不過是想對我們丐幫施以恩威,挾恩圖報而已。如果我們真的退兵,那就真的中了他圈套,這樣的錯誤,我們絕對不能犯。”

執法長老在幫中的武功和地位次於傳功長老,在兩位龍頭之上,和傳功長老的關係極好,幾乎是一個鼻孔出氣,此時傳功長老既然主戰,他毫無意義的也站在主戰派的一邊。

丐幫五巨頭中,幫主中立,掌鉢龍頭主和,執法和傳功兩位長老主戰,暫時是主戰派佔據上風。

五巨頭中剩餘的一人,掌棒龍頭,地位和武功都是最低的,平時絕對不會主動搶着發言,此時也是如此,等到各個的意見都說完後,他纔開口道:“蒼飛殘暴不仁,連張真人這樣的得道高人都被被他殘忍殺死,這樣的武林公敵,我們的確不宜和他妥協。”

對於掌棒龍頭的回答,不但是丐幫這邊,就連明教這邊也沒有感到意外。

和掌棒龍頭熟悉後,都會了解他這個人,就是一個和稀泥的角色,沒有半分的主見。只要哪邊佔據上風,他到最後就會加碼,選擇那一邊,所以他表達的永遠都是主流看法,衆人也只是習慣性的問他意見而已,畢竟是丐幫五巨頭之一,就算人人都知道他的答案,但總不能將他忽略了吧。

對此衆人都有些不恥的,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機智,掌棒龍頭的地位和武功在丐幫中都處在較爲尷尬的位置,他不願意得罪人,如此選擇也是無奈之舉。

反正他只是做最後終結,他支持的人,不會爲難他,而他反對的人,也懶得和他這樣的人置氣。

弱者的生存之道,掌棒龍頭演繹得淋漓盡致。

史火龍微微點頭,算是知道丐幫諸巨頭的意見,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不過,他沒有馬上就下決定,而是將目光瞟向一個丐幫的年輕弟子,道:“陳舵主,不知道有什麼意見嗎?”

他語氣溫和,目光慈祥,和平時的威嚴模樣截然不同,就像看一個自家後輩一樣。

這位丐幫的年輕弟子,也就二十出頭,但是神色平靜,一臉的鎮定,就算是在這個重要關頭,被幫主詢問,也沒有半點的驚慌,道:“幫主,據我瞭解,那蒼飛極其傲慢。我們已經和秦兵交手,如今就算向他道歉,恐怕也無濟於事,此時還不如和秦兵一拼。說不定還有勝利的機會。不過,這只是區區的薄見,幫主千萬別放在心上。”

他雖然從容,但是神態恭敬,既提了自己的意見。又沒有讓人覺得他是在主動插手幫中要務,讓人難以挑毛病。

其他人看着他神色各異,史火龍一直保持慈祥的樣子,傳功、執法兩位長老神色不動,似乎沒有將此這陳舵主映入眼簾中,而掌鉢和掌棒兩位龍頭,則明顯有些不快,只是沒有道出來而已。

明教衆人將這些都看在眼中,卻選擇冷眼旁觀,沒有發表任何的評論。

對於這位陳舵主。明教衆人有所瞭解,是丐幫大智分舵的舵主,叫做陳友諒,算是明教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

聽聞這陳友諒是丐幫一位已故長老推薦的,那長老曾對史火龍有恩,所以史火龍將陳友諒視作子侄,一向都悉心栽培。

陳友諒也十分爭氣,雖然武功不算太高,但是足智多謀,爲丐幫立下不少的功勞。不然也不會加入丐幫沒有幾年,都做到了舵主這麼高的職位,在丐幫中也絕對算是高層人物了,否則也不可能列席這樣的會議。連明教衆人都對他有所瞭解。

但是對於陳友諒,丐幫中人卻還是有不少人有微言的,一來是這陳友諒在行事上雖然智計百出,但往往不擇手段,爲正直之人所不喜,二來就是陳友諒太過年輕。實力不高,可在幫中的地位飆升得卻飛快。

陳友諒的地位提升,主要靠的是軍功,以智計爲義軍謀劃,獲得一場場的勝利,實力在丐幫的諸舵主中絕對是墊底的,但是地位在諸舵主中卻絕對沒人能及,甚至連很多老資格的長老,都已經被他的鋒芒壓過,再加上幫主史火龍的看重,所以連這樣的會議也有發言的機會。

這樣的權勢,甚至已經開始企及五巨頭了,地位穩如泰山的傳功和執法兩位長老還能冷漠視之,但是掌鉢龍頭和掌棒龍頭心中卻難免有些疙瘩,覺得陳友諒會是自己的威脅,有時甚至會不惜身份針對陳友諒。

作爲同一地區,作爲既合作,又有競爭關係的盟友,明教衆人對陳友諒的本事也十分清楚,知道陳友諒對於掌鉢龍頭和掌棒龍頭的刁難都能十分輕鬆的化解掉,在明教衆人的眼中,這陳友諒絕對不是等閒之輩,難纏之極。

但作爲盟友,陳友諒卻是一個很好的幫手,正是因爲如此,丐幫中對陳友諒這個年輕新星不滿的大有人在,可陳友諒依舊活得有滋有味,在丐幫中風生水起。

得到了陳友諒的建議,史火龍終於下定了決心,道:“蒼飛乃武林公敵,爲天下所不容,我們丐幫乃天下第一大幫,又是正道聯盟中的一員,當然不能和蒼飛這樣的惡賊妥協,爲了武林公義,我們丐幫決定和這個惡賊決一死戰,將這個禍害剿除,還武林一個朗朗乾坤!”

多麼冠冕堂皇啊!

史火龍說這些話的時候,半點都不覺得羞愧,精神抖擻,一副正義者的模樣,和方纔那個猶豫不決,要徵求幫衆意見的史火龍似乎不是同一個人似地。

丐幫衆人則是紛紛喝彩,什麼幫主英明,蒼飛那惡賊不得好死,等等話語不絕,不外乎就是大拍史火龍馬屁,卻大肆貶低蒼飛,好像這樣一來,丐幫就能大獲全勝,蒼飛將會一敗塗地的樣子。

明教衆人將這些話語聽在耳中,神色絲毫不變,這樣的場景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丐幫高層的本性就是如此,雖然大家都是江湖上的粗鄙之人,甚至明教還被稱爲魔教,但他們還是有自知之明,講究實事求是的,但是丐幫顯然沒有什麼底線,什麼大話兒都敢講出口,這倒是讓明教衆人明白,爲何丐幫這些年來聲譽越來越差,甚至連正道六大派都不入了。

事實上丐幫這些年過得十分窩囊,之前史火龍不在也就算了,羣龍無首,但是史火龍被蒼飛醫治好之後,丐幫依舊沒有振作起來,明明幫中弟子衆多,並不遜色於明教,結果起義之後卻沒有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潛力,在各地起義的時候不是瞬間就被剿滅,就是被其他義軍吞併,只有淮北的主力勉強有些兒譜,但也只是和明教的一個分支抗衡。

這無疑是一個極其丟臉的事情,如果是事前,絕對沒有人想過會是這樣一個局面。

天下武林,明教是第一大教,少林派是第一大派,而丐幫則是第一大幫,它們都是武林中屹立數百年不倒的龐然大物。

明教曾在創立後,在歷朝歷代都舉行起義,甚至被朝廷稱爲魔教,大肆打壓,可是數百年來卻是屢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到了如今更是在各地舉起義旗,成爲元朝最巨大的威脅,爆發出了天下驚怖的力量。

少林派作爲天下正道之首,寺中的高僧大德,武僧弟子,武功高強不說,許多的俗家弟子還俗後,在全國各地都是名鎮一方的人物,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資源,就連張三丰都曾在少林寺拜師過就可見一斑了。

在少林派舉起義旗後,天下正道都羣起響應,將它視爲自己的旗幟,就連其他名門大派,也遙遙以它爲尊,所以纔會有武當派支持少林寺選中的朱元璋,答應在武當山舉行正邪聯盟大會的事情,引發一系列的衝突。

天下第一大教明教和和天下第一大派少林派都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但是丐幫這個天下第一大幫,顯然就要落魄得多了。

舉起義旗,甚至比少林派還要早不少,結果卻只是在淮北和周顛較量,說出去只會丟人現眼。

明教衆人看着妄自尊大的丐幫衆人,臉上看不出來,但是眼底深處卻都不自禁的有鄙夷之色。

這不單單是丐幫的人愚蠢自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忘恩負義。

丐幫幫主史火龍,可是蒼飛一手醫治好的,結果丐幫卻是輕易就將這份恩情忘卻,這樣的人,連被視爲邪魔外道的明教衆人都感到不恥。(未完待續。)

第九十二章 直面巴陵第三十章 事情緣由第二十章 歐陽鋒死得真冤第七十六章 郭芙出走第六十四章 現學現用第九十四章 天山童姥第三十六章 無量山英雄會第四十九章 醫治鍾靈第十六章 擒武三通第二十六章 揚州之主第一百零六章 泰山內情第一百一十三章 決意第四十三章 霍讓第四十六章 殺敵晉階第一百二十章 寒冰神掌第三十章 事情緣由第八十四章 拯救妖女第一百零七章 立墓第九十四章 儀琳的祈福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輪五老第五十三章 未來的路第四十六章 殺敵晉階第十四章 被調戲了第四十八章 不能敗的戰爭第四十三章 代天收命第一百三十四章 恆山之下第二十四章 無量派第一百零一章 強勢第四十五章 轉變第五十章 暫住林家第九十章 武林劇變第八十九章 自由第五十一章 跋鋒寒第十一章 鴛鴦浴第九十四章 相逢第二十九章 臨門一腳第八十五章 你自盡吧第三十九章 驚濤第四十七章 辟邪劍譜第六十四章 秦軍羣雄第七十七章 正宗搞屎棍第九十五章 李秋水第七十三章 返回揚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力戰第四十八章 邪功誘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火焰刀第一百三十四章 重返洛陽第八十六章 大計劃第四十三章 風波惡第五十二章 辛雙清第三十七章 審問第五十章 暫住林家第七十二章 謀劃易筋經第十五章 蒙古,波斯第四十章 蠱毒之術第一百三十章 慕容復悲憤交加第一百零九章 阿達那波和八思巴第八十二章 重臨洛陽第九十三章 一人滅一國第八十章 覆滅南宋第三十一章 戰四大惡人第九十三章 戰起第一章 果然不是結束啊!第四十二章 欺壓第一百三十一章 蒼飛的計劃第九十章 重上思過崖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忠賢第八章 貞嫂的包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人計第四十七章 少室山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解藥成第四十六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強勢的蒼飛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鏢斃命第五十九章 大勝關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夏銀川公主李清露第二十七章 系統就是牛第二章 羅剎女傅君婥第一百三十四章 重返洛陽第十八章 古墓第七十二章 謀劃易筋經第三十六章 逃遁第五章 揚名第二十九章 臨門一腳第一百二十章 寒冰神掌第十二章 笑傲終第五十七章 大和解第六十章 給趙錢孫的建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砸死魏忠賢第一百一十三章 決意第一百零二章 永明公主第五十一章 我回來了!素素!第八十二章 大理消息第四十七章 逃之夭夭第一百章 原委第三十八章 謊言第二十五章 公敵第八十四章 預備稱王第九十七章 李靖夫婦 第二章第一百零五章 再會天門真人
第九十二章 直面巴陵第三十章 事情緣由第二十章 歐陽鋒死得真冤第七十六章 郭芙出走第六十四章 現學現用第九十四章 天山童姥第三十六章 無量山英雄會第四十九章 醫治鍾靈第十六章 擒武三通第二十六章 揚州之主第一百零六章 泰山內情第一百一十三章 決意第四十三章 霍讓第四十六章 殺敵晉階第一百二十章 寒冰神掌第三十章 事情緣由第八十四章 拯救妖女第一百零七章 立墓第九十四章 儀琳的祈福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輪五老第五十三章 未來的路第四十六章 殺敵晉階第十四章 被調戲了第四十八章 不能敗的戰爭第四十三章 代天收命第一百三十四章 恆山之下第二十四章 無量派第一百零一章 強勢第四十五章 轉變第五十章 暫住林家第九十章 武林劇變第八十九章 自由第五十一章 跋鋒寒第十一章 鴛鴦浴第九十四章 相逢第二十九章 臨門一腳第八十五章 你自盡吧第三十九章 驚濤第四十七章 辟邪劍譜第六十四章 秦軍羣雄第七十七章 正宗搞屎棍第九十五章 李秋水第七十三章 返回揚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力戰第四十八章 邪功誘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火焰刀第一百三十四章 重返洛陽第八十六章 大計劃第四十三章 風波惡第五十二章 辛雙清第三十七章 審問第五十章 暫住林家第七十二章 謀劃易筋經第十五章 蒙古,波斯第四十章 蠱毒之術第一百三十章 慕容復悲憤交加第一百零九章 阿達那波和八思巴第八十二章 重臨洛陽第九十三章 一人滅一國第八十章 覆滅南宋第三十一章 戰四大惡人第九十三章 戰起第一章 果然不是結束啊!第四十二章 欺壓第一百三十一章 蒼飛的計劃第九十章 重上思過崖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忠賢第八章 貞嫂的包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人計第四十七章 少室山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解藥成第四十六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強勢的蒼飛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鏢斃命第五十九章 大勝關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夏銀川公主李清露第二十七章 系統就是牛第二章 羅剎女傅君婥第一百三十四章 重返洛陽第十八章 古墓第七十二章 謀劃易筋經第三十六章 逃遁第五章 揚名第二十九章 臨門一腳第一百二十章 寒冰神掌第十二章 笑傲終第五十七章 大和解第六十章 給趙錢孫的建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砸死魏忠賢第一百一十三章 決意第一百零二章 永明公主第五十一章 我回來了!素素!第八十二章 大理消息第四十七章 逃之夭夭第一百章 原委第三十八章 謊言第二十五章 公敵第八十四章 預備稱王第九十七章 李靖夫婦 第二章第一百零五章 再會天門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