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還鄉

bookmark

泉州今年的冬天也要比往年寒冷一些,海水也顯得愈發的澄澈。泉州潯浦細蝦島以東的海域,在拂曉稀微的晨光裡,就彷彿是由暗藍色的寶石雕琢而成。

細蝦島是泉州城東面的一座小島,淮東封海之後,島上的漁民被迫全部撤出,只剩下孤零零的島山矗立在冷嘩的海水之中。

宋博身穿一襲青袍,站在船頭,臉給寒冷的海風吹得有些發青,眼巴巴的眺望着西南方向,要是有船過來,也會先從那個方向出現。

誰也未曾過鼎泰祥的掌櫃竟然是淮東在泉州城裡的暗樁,三天前攜了宋佳的手書登門求見,說起今日會回孃家——泉州城裡也不完全都受宋家控制,宋佳的行蹤萬萬不能泄漏出去。宋博在崇州時,跟姐姐見過面,曉得手書不會作假,遂天不亮親自帶着人出海來接姐姐進泉州。

即使這艘船上也只有三五人曉得這次出海的目的,其他船工都是忠於宋閥的老人,這次事情過後,也會給嚴密監視起來,以防消息走漏。

天際跳出最初的霞光,淮東三艘集雲級戰船若脫弦之箭往這邊駛來,宋博安之若素,隨宋博出海的宋義手心卻捏着汗——宋佳在崇州的消息,宋博與父親未曾跟第三人透露過,便是奢家,也絕不肯承認宋佳、奢明月姑嫂在崇州被俘,普通的宋閥子弟都以爲大小姐在返回江寧的途中船覆溺水而亡。

突然有手書從淮東傳來,宋博又沒有將事情解釋清楚,宋義自然懷疑所謂的“手書”是淮東設下的陷阱,看着三艘淮東戰船如脫弦箭駛來,手心自然捏了一把汗,下意識的將手按在腰間的佩刀上。

宋博示意諸人稍安勿躁,耐心的等淮東的戰船靠近。

“爾等出海可是來迎貴客的。”當前一艘戰船接駁過來,甲板一員將校發聲詢問。

“宋博在此恭候多時。”宋博揚聲說道。

戰船沒有迴應,給後船打過旗號,即往左翼滑去,居後的戰船放下來一艘小艇,四名船工劃撥往這邊駛來,船首站着一名青袍儒生。即使隔得遠,宋博也認得出那就是女扮男裝的姐姐,想起崇州分別後的種種,眼睛給淚水糊住。

宋佳沒有想過能這麼早登上閩東的土地,扶着繩梯登上,心緒也是激動萬分,看到堂弟宋義探頭伸出手來,嫣然笑道:“小義都長大成人了!”

船上幾名宋閥子弟這才肯定是大姐回來了,都按捺住激動的心情。雖說讓奢家知道宋傢俬下里跟淮東接觸,也很犯忌諱,但絕對比讓奢家知道宋佳從崇州返回要好。

“姐姐,一別這麼多年,在崇州一切還好?”宋博將姐姐迎進船艙裡,纔打開話匣子一述別離之情。

“一切都還好,父親他身子還好?”宋佳說着話,話音有些哽咽,在崇州樣樣都好,但心頭總是念掛着家人。

“還好,還好,操心的事雖說不少,但畢竟比以往要清閒一些,”宋博稍頓了一下,閒扯着家長裡短,也不開口問宋佳爲何選擇這時回泉州。

船到潯浦碼頭登岸,岸上早就備好車馬,宋博陪姐姐坐上馬車,在宋閥子弟的簇擁下,在晨光裡,策馬往泉州城方向駛去。

除了泉州城裡的衙宅外,宋氏在泉州城北面的清源山築堡而居,車馬沿着山道往清源堡駛去。

清源山距泉州城僅七八里地,高一百五六十丈,在地勢上易守難攻,與泉州城互爲犄角。

泉州雖寒,但氣候總要比徐泗溫潤得多,雖說是深冬季節,山裡林蔭仍綠意盎然,宋佳掀開窗簾子,看着窗外熟悉的閩東風景,也偶爾能看到山林間的外圍遊哨,一副戒備森嚴的樣子,問宋博:“這兩年,父親在泉州可還辛苦?”

“還能怎麼樣呢,淮東封海,泉州近海三十里都成殘地,怎麼能不辛苦?”宋博苦澀說道。

戰爭從來都是殘酷,不會因爲與宋氏有默契,淮東南線兵馬就放棄對泉州沿海的襲擾跟焦土策略。所謂的默契就是泉州兵馬退出離海岸三十里之內的範圍,淮東的襲擾控制三十里的縱深之內——唯有如此,對奢家才能交待過去。

泉州有着閩東少有的近海平原,但本身也是山多田少,以泉州所轄五縣計,山地近有千萬畝,然而所轄平田僅百餘萬畝。

平田易行水利,耕作價值最大,加上泉州氣候溫潤,近海百餘萬畝平田,是泉州最核心的產糧區。隨着戰事的深入,近海三十里地都變成戰爭的緩衝區,能用來耕作的平田也就所剩無幾了,損失之慘重不是拿言語能表達的。

看着宋博身爲宋氏嫡子,都身穿土布衣袍,宋佳輕輕嘆了一聲,說道:“但願戰事能早些結束,能還百姓安寧!”

“能有哪麼容易嗎?”宋博苦澀一笑,說道,“豫章守將向奢飛熊投降了!”

“啊!”宋佳微微一怔,她從山陰直接乘船南下,到夷洲後,再通過暗樁聯絡宋家,在夷洲島上還不知道豫章失守的消息。當然了,奢家攻陷豫章,消息能從杉關道傳到閩東來,速度比從經江州、江寧,再從崇州轉到夷洲,要快捷得多。

從山陽登船時,就那時形勢,豫章失陷是遲早的事情,時間過去大半個月,這時候聽到豫章失守的消息,宋佳也只是微微一怔,轉念臉色就恢復正常,看着宋博,笑道:“那這麼說,父親不歡迎我這個女兒回孃家?”

“父親倒沒有說什麼,大前天你的手書傳到泉州城裡,他老人家就住到這山裡來。”宋博說道。

“三老身子還安康,大伯、四叔他們可都在泉州?”宋佳問道,接下來要談的事情將決定宋氏的生死存亡,也將決定宋氏今後數百年的氣數,顯然不是她一家子就能決定。

“父親住進山裡來,沒有跟任何人見過面。”宋博說道。

宋佳看了弟弟一眼,問道:“你覺得我不該這時候回來嗎?”

宋博輕嘆一聲,說道:“一切都要父親拿主意。”

宋佳輕輕嘆了一聲,奢家雖在浙東接連受挫,但江西戰事異乎尋常的順利,奢家怎麼看也不像氣數將盡的樣子,對於常人來說,的確是很難的選擇。

清源堡封谷而建,隱於山林之間,沿山道而上,看不出清源堡的規模有多大,但隨着沉重的包銅大門“吱呀呀”的緩慢開啓,才緩緩露出裡間縱深極闊的內部格局來。

馬車悄然駛入,宋義帶扈兵停在堡門外,只看到險峻的堡門一眼,即來着兵將返回泉州城去。

宋博領着宋佳穿堂過室,到內宅一棟雅舍前停下來,說道:“築清源堡,父親仍堅持給姐姐在宅子裡準備了這處小院,說是姐姐終有一天會回來住,每年年節都會替姐姐準備一套喜歡穿的衣裳……”

宋佳獨自走進小院,院角種着一畦翠竹,推門進戶,打開衣櫥,裡面整整齊齊的疊放有好幾套四季衣裳。多年來只覺得自己身如棄子,今日手摸着這些衣物,宋佳眼淚忍不住簌簌的落下來,過了許久,纔將身上儒衫換下走出去。

宋博一直守在院門外,領着宋佳往西北角的後園走去。

左右院子的下人都給臨時遣開,空無一人的園子在清寒的早晨顯得格外的冷寂,每一步足音都能清晰的傳來,看到園子的角亭裡父親熟悉的背景,宋佳眼含淚盈盈跪拜在地,喚道:“不孝女見過父親!”

“好個不孝女!以勤王爲棧道,以浙東爲陳倉,當真是出自你的手筆啊。有女如此,我這個當父親的,也感覺成了廢物啊!”宋浮緩緩轉過身來,臉上看不出悲喜,直接將話題點到浙東戰事上。

在淮東行聲東擊西之策奔襲明州之前,奢飛熊在富陽勢如破竹,將要侵入杭湖、直接威脅江寧,卻在浙東戰事,浙閩軍在東線就彷彿給去了勢一樣,整個形勢急轉直下,接下來永嘉及會稽戰事的接連失利,使得浙閩軍在東線有崩潰之危。

可以說是浙東是浙閩軍由盛轉衰最關鍵的一役。

宋佳也不覺磚地冰冷,跪在地上,說道:“形勢所在,所謂柴積竈下,計謀不是錦上添花的東風罷了,淮東早就具備運送十萬兵馬從海路登陸作戰的能力,即使女兒不言,浙東戰事焉能避免?”

“牙尖嘴利這一點,你倒是一點沒改,”宋浮將寬大的袍袖一拂,說道,“你站過來說話吧,如今宋家還敢爲難你這個翅膀硬了的女兒?”

“女兒這次回來,實非要逼迫父親什麼,”宋佳仍跪在地上,說道,“奢家今日在江西得勢不假,但淮東有驅虎吞狼之意,父親不會看不明白。”

宋博在旁邊倒吸一口涼氣,問道:“淮東早就料到奢家會從西線突破,還故意縱之?”

“也非故意縱之,”宋佳苦澀笑道,“淮東當時的確兵力給牽制在北線無法脫身,但淮東不畏兩敗俱傷,是有能力在奢家西進之時,強攻東陽的……”

第11章 求死之道第110章 疑蹤說叛第85章 鶴城之失第58章 北燕有新學第93章 深山殘兵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襲上林裡(三)第10章 虎將有謀第125章 陽信故人第44章 陷阱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37章 遷族第2章 鏡兒湖駐營第24章 戰後第34章 請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48章 殘寇第47章 錢莊之議第31章 土地第49章 戰勢第1章 捍海堤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76章 密約(三)第17章 使臣第二十四章 烈義家僕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163章 擊潰第12章 蒸汽機(一)第97章 聯兵拒寇第87章 兵聚鶴城西第49章 戰勢第21章 憂降第36章 歷史總是重演第60章 賜婚傳言第十章 石樑縣裡充強豪第56章 見疑第60章 宮廷陰影第一百二十九章 駱陽湖水戰(三)第3章 風災第112章 謠言第24章 潘家舊部第69章 渡口大潰第30章 津海會戰第五章 林氏家主(二)第66章 獻平虜策第10章 嫡爭(一)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133章 驚弓第55章 殘勝第49章 奢家變數第94章 圍困南陽第120章 釜底抽薪第67章 取刀之謀第58章 還鄉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57章 好快第12章 津海號第72章 遠交近伐第53章 夜雨第38章 勤王之議第19章 兵亂抵定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十六章 夫人當家第84章 鶴城司軍塞第40章 岌岌可危第28章 雙面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25章 割土權謀第17章 使臣第9章 也算承諾第40章 岌岌可危第55章 易幟立軍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13章 殘破第3章 聯曹第35章 落花流水第61章 赴宴第三十二章 夜色潛情第50章 北伐疑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五章 船下有耳第九十三章 月夜田頭第49章 逆而取之第3章 海塘說策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56章 見疑第69章 信陽第8章 不能打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26章 糧食第122章 勸降第28章 話別離第21章 奇襲第37章 困獸第53章 北伐猜想
第11章 求死之道第110章 疑蹤說叛第85章 鶴城之失第58章 北燕有新學第93章 深山殘兵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襲上林裡(三)第10章 虎將有謀第125章 陽信故人第44章 陷阱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37章 遷族第2章 鏡兒湖駐營第24章 戰後第34章 請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132章 敵潰如潮第48章 殘寇第47章 錢莊之議第31章 土地第49章 戰勢第1章 捍海堤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76章 密約(三)第17章 使臣第二十四章 烈義家僕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163章 擊潰第12章 蒸汽機(一)第97章 聯兵拒寇第87章 兵聚鶴城西第49章 戰勢第21章 憂降第36章 歷史總是重演第60章 賜婚傳言第十章 石樑縣裡充強豪第56章 見疑第60章 宮廷陰影第一百二十九章 駱陽湖水戰(三)第3章 風災第112章 謠言第24章 潘家舊部第69章 渡口大潰第30章 津海會戰第五章 林氏家主(二)第66章 獻平虜策第10章 嫡爭(一)第156章 觀火夜謀第133章 驚弓第55章 殘勝第49章 奢家變數第94章 圍困南陽第120章 釜底抽薪第67章 取刀之謀第58章 還鄉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57章 好快第12章 津海號第72章 遠交近伐第53章 夜雨第38章 勤王之議第19章 兵亂抵定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十六章 夫人當家第84章 鶴城司軍塞第40章 岌岌可危第28章 雙面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25章 割土權謀第17章 使臣第9章 也算承諾第40章 岌岌可危第55章 易幟立軍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13章 殘破第3章 聯曹第35章 落花流水第61章 赴宴第三十二章 夜色潛情第50章 北伐疑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五章 船下有耳第九十三章 月夜田頭第49章 逆而取之第3章 海塘說策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42章 兵敗如山倒第56章 見疑第69章 信陽第8章 不能打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26章 糧食第122章 勸降第28章 話別離第21章 奇襲第37章 困獸第53章 北伐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