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璽考

中國人用印信來表示信用,始於周朝。到了秦朝,纔有璽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璽,臣民所用只能稱爲印。

根據漢代的記載,皇帝有六璽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六璽的用途都不同,由符節令丞掌管。然而,傳國玉璽不在這六璽之內,因爲這個玉璽是用來代表正統的,所謂“真命天子”必須擁有這個玉璽,否則只能是草雞大王而非真龍天子。

歷史前移,我們從春秋時代說起。春秋時的楚國有個採石的人叫卞和,一天他在荊山(今湖北南漳縣)採石,看見一隻風凰棲落在一塊青石上。“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卞和認定這塊石頭是個寶貝,便將它獻給楚厲王。

但是玉工沒有識辨出來,就以爲它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大怒,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腳。

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寶,仍被認成是普通的石頭,又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腳。

再往後,武王的兒子文王做了國君,卞和還想去獻寶,可他失去雙腳無法行走,於是抱玉大哭,哭寶玉不爲人識。文王派人去問他,他說“我並不爲失去雙腳而傷心,我傷心的是明明是寶玉卻被說成是石頭,明明是忠誠的臣民卻被說成是騙子。”

文王便命人將石頭剖開,果然是一塊潔白無瑕、光潤晶瑩的寶玉,由良工雕琢成璧。因此璧是卞和所獻,便取名“和氏璧”。更神奇的是這塊寶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據記載,這和氏璧置於暗處,自然發光;置於座間,冬月則暖,可以代爐;夏月則涼,蚊蠅不入;還能卻塵埃、辟邪魅。

無價之寶和氏璧歸楚文王后,被視爲國寶,在楚國曆代國君手裡相傳了370多年。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交往,往往以玉爲使臣信物,而玉中極品和氏璧更是國家的象徵。戰國時期,七雄爭霸,各諸侯國都想把這塊稀世之寶據爲己有。

和氏璧的第一次失蹤是在四百年後。楚威王將此璧賞賜給了有功的相國昭陽。昭陽某日請客時,出璧讓各賓客觀賞,席散時卻不翼而飛,雖經多方搜查也毫無下落。楚相昭陽因宴會偶失此璧,懷疑爲張儀所偷,把張儀打了個半死,張儀因此入秦,憑三寸不爛之舌瓦解了六國的“連橫”,玩六國於股掌之間,爲日後強橫大秦的鐵騎踏平六國掃平了障礙。其實昭陽實在是冤枉了張儀。

五十多年後,這和氏璧不知怎麼的竟流到了趙國,出現在趙國太監纓賢的手中,趙惠文王便據爲己有。此時,秦國勢力已十分強大,當時在位的秦昭襄王得知和氏璧在趙國,便說要用十五城來交換璧。趙王孱弱,只好派藺相如出使秦國,上演了完璧歸趙的故事。

六十一年後秦滅趙。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和氏璧自然也就歸秦始皇所有了。李斯《諫逐客書》有“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的句子,“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璧”兩物,說明和氏璧已入始皇之手。秦王統一中國,自稱“始皇帝”,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年),命良工將此玉琢爲璽,玉工孫壽將宰相李斯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刻在和氏璧上,作爲皇帝的玉印。這樣,和氏璧就成了“國璽”。

秦二十八年(公元前29年),秦始皇巡視天下,船至洞庭湖,忽然風浪大作,有人獻策丟寶鎮浪,便將傳國玉璽丟入湖中。說來也怪,洞庭湖竟立即風平浪靜。

八年後,秦始皇巡狩到華陰,有人持璽擋道,奉還秦始皇曰“持此還祖龍。”(皇帝稱“真龍天子”,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故而稱“祖龍”)始皇帝使人收下玉璽,該人即化作一陣清風www.Qingfo.Cc而去。

不久,秦始皇東巡時病倒於途中,據《史記#83;秦本記》,秦始皇“乃爲璽書賜公子扶蘇”,即以此璽爲天子之權的象徵傳給扶蘇。始皇死後,趙高利用和氏璧篡權,玉璽傳給二世胡亥。

劉邦率兵攻入咸陽時,秦王子嬰殺死趙高,把璧獻給劉邦。劉邦入鹹陰,子嬰“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和氏璧成了天下的象徵,類於“九鼎”。

劉邦建立漢朝,並把秦玉璽作爲漢朝的國印,從他起,將玉璽一代一代傳了下去。自此,和氏璧成爲“傳國璽”。劉邦之後,傳了九代皇帝。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當時的皇帝劉嬰僅兩歲,傳國璽由王莽的姑母漢孝元太后代管。王莽命大臣王舜向孝元太后索取傳國玉璽,孝元太后身爲漢朝的皇太后倒心向着漢室,被逼不過,一怒之下將此鎮國之寶擲於地上(《漢書#83;元后傳》),據說摔壞了璽紐的一角,後來王莽用黃金鑲補,但無濟於事,還是留下了缺痕。東漢光武帝劉秀打敗了王莽,奪回傳國玉璽,此璽又成了漢家天下的象徵。

到了東漢末年,戰亂紛起,羣雄逐鹿,漢少帝夜出北宮避難,倉促間未帶此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已不知去向。不久,董卓之亂,各路諸侯紛紛起兵。長沙太守孫堅攻入洛陽,見城南甄官井中隱隱冒五色彩光,使人下井打撈。撈起一宮女服裝的屍體,顯見那屍體已經有很長時間,卻未腐爛,屍首項下帶一錦囊。取開看時,內有硃紅小匣,用金鎖鎖着。打開裡面有一玉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旁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雲“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孫堅意外地得到玉璽,《三國演義》有“匿玉璽孫堅背盟”一回即此謂。孫送給袁術,袁敗後歸漢獻帝。

然後曹丕廢漢自立,從漢獻帝手中接過了傳國璽,並自作聰明地在玉璽一側刻了一行小字“魏受漢傳國之璽”。

只過了四十五年,這顆玉璽又傳到了司馬炎的手中。司馬炎倒沒有再在上面刻上什麼“晉受魏傳國之璽”的字樣。要是都像曹丕這麼刻下去,後來搶得皇位的皇帝們恐怕就沒地方去刻字了。

五胡亂華,玉璽由南朝承襲。

不過,後來的皇帝們不管這顆玉璽上有沒有地方供他們刻字,以紀念搶了人家的江山,都得再去另刻一顆璽了,因爲這顆用和氏璧刻的傳國玉璽傳傳傳丟了!

這顆玉璽由魏、西晉相傳,經前趙、後趙,又落入前秦苻堅之手。後苻堅爲其部將姚萇俘獲,姚要他交出玉璽,苻堅說已送給東晉了,玉璽在這時可能已經丟了。

姚自己要當皇帝,覺得不能沒有傳國璽,於是在他建立後秦國時,就僞造了一顆“傳國璽”。他這一招啓發了所有想當皇帝的朋友,與此同時,後燕慕容垂也僞造了一顆。東晉司馬家族素以正統自居,見此情形,也連忙僞造一顆,卻把文字刻錯了,成了“受天之命,皇帝壽昌”。他們還順便編造了一則故事,稱這顆假玉璽是冉閔的部將蔣幹送來的。

後秦的那顆“傳國璽”在劉裕滅後秦後被帶回了建康(今南京),東晉王朝知道它是假的,就銷燬了它。東晉的那顆後來流入北齊。因爲後燕的那顆在亡國後已輾轉落入北周,北周滅北齊後,又將東晉假造的那顆“皇帝壽昌”璽毀了。於是,三顆假璽只剩當初後燕慕容垂制的那顆,假到此時也就算是真的了。

這顆玉璽經北周、隋,隋滅,隋煬帝楊廣皇后蕭氏攜璽及部分皇室人員流亡突厥。唐貞觀四年,蕭後攜璽歸唐。

唐末,玉璽爲後梁朱溫所得,傳於後唐。一直傳到五代的後唐。後唐末帝李從珂爲石敬瑭圍困後,這顆玉璽也下落不明瞭。

後晉時北遼大舉入侵,多次搶掠,傳國玉璽至此不見載於文獻。

羅絲 Lolth(蜘蛛女神)如何在彈奏“春苗”時掌握快板演奏海盜的知識古箏撥絃工具假指甲太平經(一)道教法術簡介道教主要經典名目東方青龍仙學修練與精、氣、神練琴十記中醫美容關於忍者的較完備的資料(一)游龍劍陵墓內果真有飛雁嗎?古箏的右手單指指法蔡駿國產輕型傘兵火力突擊車古代美女誘人十態演奏樂曲時如何做到神形兼備【咒語】太平經(19—20)歐洲三大族系困惑術古箏演奏技法直-11W直升機龍虎宗毒藥半獸人秦始皇陵佈局之謎古箏的上弦與調音杜牧閃電鼠中國稱呼古箏獨奏曲漁舟唱晚演奏指點鍍金保時捷牛頭人之王巴菲門特南非瓦爾基里式火箭炮瀝泉槍中國秦末漢初名將:彭越朵拉大炮閃電鼠山海經(東 南 西 北 中)HY473坦克運輸牽引車北歐神話武當龍門槍焚書坑儒科幻小說特威爾陳王廷論秦之亡樓觀道禮拜魔法師道家十洲三島、洞天福地中醫診斷誦經古箏樂曲介紹《東海漁歌》巴巴多斯大炮高爾夫球規則許負古箏《清江放排》樂曲簡析季節描寫篇 春古代風俗禮儀節日茶道禮法行門八式梯雲縱急急如律令餘首對聯學古箏教你如何上古箏弦網絡小說碧落黃泉分燈十大名曲網上關於人類的預言古箏的歷史符咒講座(道家五術)齋醮蝴蝶雙刀教你學古箏的演奏方法隱仙派靜坐入門口訣硬鞭上古十大神器(中國)李商隱中華香菸少林大力金剛拳人體要害與薄弱部位秦軍兵器的種類耳聾術阿斯頓-馬丁雪茄太平道中國古代怪物 (故事版)神霄派《列子》黃帝第二鍊度黑槍槍法孫門八卦拳關於忍者的較完備的資料(二)
羅絲 Lolth(蜘蛛女神)如何在彈奏“春苗”時掌握快板演奏海盜的知識古箏撥絃工具假指甲太平經(一)道教法術簡介道教主要經典名目東方青龍仙學修練與精、氣、神練琴十記中醫美容關於忍者的較完備的資料(一)游龍劍陵墓內果真有飛雁嗎?古箏的右手單指指法蔡駿國產輕型傘兵火力突擊車古代美女誘人十態演奏樂曲時如何做到神形兼備【咒語】太平經(19—20)歐洲三大族系困惑術古箏演奏技法直-11W直升機龍虎宗毒藥半獸人秦始皇陵佈局之謎古箏的上弦與調音杜牧閃電鼠中國稱呼古箏獨奏曲漁舟唱晚演奏指點鍍金保時捷牛頭人之王巴菲門特南非瓦爾基里式火箭炮瀝泉槍中國秦末漢初名將:彭越朵拉大炮閃電鼠山海經(東 南 西 北 中)HY473坦克運輸牽引車北歐神話武當龍門槍焚書坑儒科幻小說特威爾陳王廷論秦之亡樓觀道禮拜魔法師道家十洲三島、洞天福地中醫診斷誦經古箏樂曲介紹《東海漁歌》巴巴多斯大炮高爾夫球規則許負古箏《清江放排》樂曲簡析季節描寫篇 春古代風俗禮儀節日茶道禮法行門八式梯雲縱急急如律令餘首對聯學古箏教你如何上古箏弦網絡小說碧落黃泉分燈十大名曲網上關於人類的預言古箏的歷史符咒講座(道家五術)齋醮蝴蝶雙刀教你學古箏的演奏方法隱仙派靜坐入門口訣硬鞭上古十大神器(中國)李商隱中華香菸少林大力金剛拳人體要害與薄弱部位秦軍兵器的種類耳聾術阿斯頓-馬丁雪茄太平道中國古代怪物 (故事版)神霄派《列子》黃帝第二鍊度黑槍槍法孫門八卦拳關於忍者的較完備的資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