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妾不比娶妻,只在晚上用一頂小轎擡了柳葉來即可,悄默聲的,外人哪裡曉得。
倒是龐氏大方,張羅了上等席面,又請了伶人唱戲,熱熱鬧鬧,給足了柳家人面子。
因善寶爲後宅最尊,被龐氏親自請了去,吃飯就在上首,看戲就在前面,龐氏更是身前身後的伺候着,婆婆長婆婆短,叫的善寶着實難爲情。
對於祖公遠此時納妾,各房姨娘頗有微詞,祖百壽仍舊不省人事,做長子的應該衣不解帶的伺候着纔對,還想着兒女私情,這是大不孝,於是席間難免議論紛紛。
龐氏一行勸酒一行道:“此事怨不得相公,是我的主意,正因爲公公病着,我纔想起了沖喜,二弟媳都還是外人家,當初不也因着身子上多災多難,二弟不在家就嫁了過來,自己給自己沖喜。”
善寶頓時對這個女人刮目相看,看她仍舊笑着說話,卻是滴水不漏,句句屬實讓人無力反擊。
那廂的文婉儀卻不高興了,早聽說龐氏慣於逢迎,當初倒也沒把她放在眼裡,今兒見了,感覺還真是個厲害的對手,當即回敬過去:“大少爺即不能與公略相提並論,柳葉更不能與我相比。”
龐氏執壺正要給善寶斟酒,聽她說看過去問:“妹妹的意思,我相公不是老爺親生的?否則手足之間怎麼就不能相提並論呢?倒是有那麼個人,是不是親生,多少年的故事了。”
文婉儀素有心機,就是少了龐氏的隱忍,登時怒道:“嫂子說哪個不是親生?”
在場的,即便是丫頭們都曉得龐氏含沙射影說的是祖公略,因祖公略七個月便出生,從二十多年前至今,都在懷疑,卻都沒有證據,祖百壽承認他是親生兒子,別人豈不是多餘。
龐氏聽文婉儀質問,臉上掬滿笑容,道:“喲,妹妹怎麼生氣了,我說的當然是伍二家的,她孃老子一個鰥夫一個寡婦,成了親沒出幾個月,糊里糊塗的就生下了伍二家的。”
伍二家的,即名字叫伍二的男人的老婆,那女人因爲手腳不乾淨,已經被逐出祖家大院,所以龐氏肆無忌憚的議論。
文婉儀曉得她是指向祖公略,冷笑:“大少爺不過管着個庫房,也還是成日的東不對西不對的,公略可是老爺多年的臂膀,如今又得了個文武雙狀元,等老太爺丁憂滿了,也就被朝廷起復,做了高官,當然非個管庫房的可比。而那個柳葉,他哥嫂都是下人,她也便是賤人。”
文婉儀做慣了大小姐,更習慣了出口傷人。
龐氏卻仍舊是帶着笑意,道:“賤人不賤人,看她相公怎麼待她,也看我怎麼待她,有人不賤,至今還不是丫頭不丫頭姨娘不姨娘的。”
矛頭直指琴兒,不單單是琴兒面上掛不住了,連李姨娘也生了氣,俗話說打狗還的看主人,於是道:“大少奶奶今兒這是怎麼了,逮誰衝誰來呢。”
龐氏佯裝失言,又作勢排了下桌子:“瞧我這記性,竟忘記這一茬。”
她剛剛的話倒提醒了李姨娘,轉頭對善寶道:“大奶奶您給做個主罷,柳葉並無生養,按祖制是不能擡爲姨娘的,今兒卻又是宴席又是唱戲的娶了進來,琴兒可是與老爺同牀共枕小半年,爲何至今還是個丫鬟身份?”
琴兒對善寶是不抱什麼希望的,之前那麼求她,她都一口回絕。
孰料善寶竟道:“那就也擡爲姨娘罷。”
琴兒登時眉開眼笑,心裡突然後悔當初利用琉璃給善寶吃了奪魂草,據說那物事久服上癮,比如喬姨娘,但對身子有害無益,特別是,吃多了不能生養。
李姨娘也頗爲開心,如此她就可以對琴兒有了交代。
龐氏卻反對:“琴兒不能與柳葉相比,柳葉本不是祖家的奴婢,所以不用遵循祖制,但琴兒是祖家的奴婢,當遵循祖制。”
一番話,琴兒感覺再次被打入十八層地獄。
李姨娘反脣相譏:“柳葉的哥哥與嫂子卻是祖家的奴僕。”
孟姨娘忙從中調和:“這事還是交給大奶奶定奪罷。”
於是,衆人把目光齊刷刷落在善寶身上,有好奇的,更多的是看笑話的,感覺此時的善寶就像《韓非子》裡那個賣矛和盾的楚人,柳葉與琴兒,一個是矛一個是盾,善寶想平衡此事,勢必登天。
善寶正聽她們爭論,真比看戲還熱鬧,突然孟姨娘把這個難題踢給她,她入定似的坐着,思忖半晌方道:“柳葉與琴兒不對等,阿珂與阿玖可是同爲祖家婢女,打今兒起,阿珂去伺候大少爺,阿玖去伺候四少爺。”
阿珂、阿玖不知是計,雖然不敢違逆大奶奶,卻垂着頭偷着抹淚。
龐氏和李姨娘紛紛慌了神,阿珂、阿玖如花似玉,撥給祖公遠,龐氏只怕從此祖公遠三千寵愛於阿珂一身。李姨娘怕的卻是祖公望與祖公卿一樣,與個婢女私自相好,門不當戶不對,於兒子以後的前程也沒有幫助,眼巴前的,看人家二少爺,娶了文家大小姐,將來就接管了木幫,遠的說,祖百壽當年也是娶了白素心才當上參幫總把頭,所以,她怎麼也不能讓阿玖去伺候祖公望。
龐氏、李姨娘,兩兩相望,李姨娘先笑了,道:“方纔我是與大少奶奶說笑呢,咱們後面,除了大奶奶便是大少奶奶做得了主的,琴兒的事,聽大少奶奶的。”
龐氏借坡下驢,道:“既然都是爲了給老爺沖喜,何妨雙喜臨門,索性今個也就把琴兒納了。”
琴兒何其伶俐,立即走出去跪在龐氏面前磕頭:“謝大少奶奶。”
龐氏罵了句:“好不懂事的丫頭,該謝大奶奶纔是。”
琴兒猛然醒悟過來,爬到善寶面前,咚咚咚,鄭重的磕了三個頭。
善寶凝視着她,如花年齡,如花美貌,明知道祖百壽成了活死人她還義無反顧的想成爲姨娘,這分明是作繭自縛,說來說去,還是爲了一個名分,或許是名利。
她悠然一嘆,不知是琴兒一類人錯,還是自己這種執着於感情的人錯。
夜交二更,席面撤了戲散了,各人打着哈欠準備歇息,善寶也由錦瑟等人陪着回去抱廈,一路望見大紅燈籠高高懸掛,方想起後天應該就是大年夜了。
至中庭,瞧見一個人徘徊在抱廈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