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後宮

秦渭並沒有因徐泰和孫智周拒絕而放棄, 他又遊說暗示過幾次,讓他們知道小皇帝的寶座並不安穩,將所有的寶押在小皇帝身上,押在兒孫身上,皆不可取。

怎奈這二人鐵了心,或許是徹底沒了雄心壯志,只求晚年安穩,也或許是被太后和鎮國公幾次打壓,嚇得軟了骨頭, 總之,不爲所動。

孫智周還算客氣,總是反覆說兩個字:“慎言, 慎言,秦少師請慎言。”

徐泰不耐煩, 直接說道:“再來老夫面前囉嗦,老夫可要到太后面前告狀去了。”

秦渭徹底放棄了這兩位昔日的權臣, 回到太師府,方太師正趁着暖和,在庭院裡拄杖慢走,他如今的病情比發病時好了一些,右手能微微握拳, 拄杖能走一千多步,只是速度依然很慢。

秦渭陪着岳丈走了幾圈,看他累了, 忙推了木輪車過來,翁婿坐在陽光中說些朝堂上的事,秦渭笑道:“好些官員都惦記着岳丈,總是問起,我想着,不如趁下月暖爐會的時候,請十來個岳丈昔日的門生故舊,過來一起熱鬧熱鬧。”

方太師自生病後,有些不願見人,厭煩喧鬧喜愛安靜,今日一聽卻心動了,點頭道:“自從我病倒後,府裡好些日子沒有熱鬧過,就依你所言,請他們過來吃飯喝茶。”

秦渭密密做了準備,十月初二這日,天空飄下初雪,客堂裡薰起暖爐,六部堂官陸續到來,方太師笑眯眯看着賓客們談笑風生,問秦渭道:“可請了榮恪?”

秦渭笑道:“鎮國公事務纏身,說是來不了。”

方太師哼了一聲,帶着些不滿說道:“他可是好些日子沒來了。”

官員中有消息靈通的,聽說秦少師與鎮國公之間有些不睦,便置之一笑,也有好事的,特意提起鎮國公,衆人的話題漸漸轉到榮恪身上。

秦渭仔細聽着留心觀察,這些人竟然都在說榮恪的好話,說他文武兼備治世良才,更難得待人處事極其公道,令人從心裡服氣,只有一位禮部侍郎瞧不慣他,說他不遵禮法,常有放浪失矩之處,禮部尚書鮑正清忙道:“鎮國公是隨意曠達些,不過瑕不掩瑜。”

另外的官員附和說是,有一位吏部侍郎與秦渭交好,試探說道:“近來有一些傳言,有的說鎮國公覬覦太后,也有的說他有反心,在外私自豢養兵馬……”

兵部尚書武成皺眉打斷他:“這樣的話,有憑據就上朝去說,沒有憑據別胡言亂語。”

“鎮國公這是樹大招風。”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都說坊間議論坊間議論,依我看,百姓們嘴邊那些話,就是因爲朝中有些官員管不住嘴,不分場合胡說八道。”

……

榮恪在朝堂上如此有威望,這麼多人說他的好話,令秦渭始料未及,只好轉移了話題。

客人散後,方太師對榮恪好一通誇獎,說是不負老友所望,又說小時候淘氣的孩子,長大後能有大出息,秦渭更加憤懣。

正關在書房中鬱悶的時候,方若蘭回來了。

進來後徑直到書架前挑幾本書,一轉眼瞧見秦渭青白的臉色,忙關切問道:“相公可是身子不適?”

秦渭心情糟糕,不想說話,只是搖了搖頭。

“今日下雪,聽秦憨說暖爐會來了很多人,是不是忙着招待客人給凍着了?我讓人給你煮些薑湯。”方若蘭說着話擡腳向外。

前朝不行還有後宮,如今麗貴太妃掌管後宮,聽聞睿宗皇帝在時,她最受寵愛,睿宗皇帝既給雅雅留下遺旨,讓她垂簾聽政,也該給寵妃留下遺旨,在關鍵時刻約束太后。

秦渭心念一動,忙說道:“若蘭等等。”

若蘭停住腳步回身看着他,他搓搓臉笑道:“確實有些冷,也有些累,還是不適應北方的冬天。你呢?怎麼下雪天也進宮去?”

“貴太妃迷上了讀書寫字,有小半年了吧,她說我是大儒之女,讓我教才放心。”方若蘭笑着揚一揚手中的書:“這幾本書也是挑來給貴太妃看的。”

秦渭想問她你們在宮中都聊些什麼,貴太妃可關心前朝之事?又一想方若蘭雖和他有個契約,答應與他聯手,卻也只是放任他借方太師的東風,她不屑陰謀詭計,只想讓他與榮恪做君子之爭,可是榮恪早已在朝堂紮根,他的勢力太大,自己明着跟他爭是爭不過的,也只能做些小人之舉。

“那就給我來些薑湯吧,多謝若蘭。”秦渭攏一下暖袖,衝她笑了笑。

若蘭點點頭,笑着走了。

秦渭出了書房門,喚一聲秦憨。

秦憨答應着,從門房裡跑了出來。

“做什麼呢?”秦渭問他。

“冷啊,門房裡烤火呢。”秦憨攏着袖子跺着腳,“公子有何差遣?”

“你和琴書相熟嗎?”秦渭看着他。

“還行,有時候閒了,大家湊在一處擲骰子或者說些閒話,剛剛她還在門房吃烤紅薯呢。”秦憨笑道,“公子怎麼想起問她來了?”

“附耳過來。”秦渭衝他招招手。

秦憨打小跟在他身邊,十分機靈,短短几句話,秦憨點頭:“小的明白了,公子放心吧。”

過幾日,若蘭又進宮去了。

琴書每次都跟着進宮,早已熟門熟路,若蘭在書房教麗貴太妃認字,她和鴛鴦在屋外廊下曬着太陽說些閒話,鴛鴦笑問道:“最近可有新鮮的?”

“有啊。”琴書壓低了聲音,“知道鎮國公嗎?”

“知道啊。”鴛鴦笑道,“他怎麼了?要成親了嗎?”

琴書搖頭:“多少勳貴千金惦記着呢,可就是不成親,丹鳳郡主又鬧出家又鬧上吊,鎮國公也不理她。我也琢磨呢,這鎮國公能看上怎樣的女子?前幾日我們在府中閒話,聽到一個天大的秘密,說鎮國公惦記上太后了,爲了得到太后,正在密謀造反,在誰也不知道的地方養了幾十萬大軍,百草巷小朝廷那兒的幕僚,有大儒有風水先生有星相大師有相國之才,聽着都可怕,我沒敢對任何人說,只悄悄告訴你,你可別告訴旁人啊。”

“你放心,我爛在肚子裡。”鴛鴦拍着胸脯保證,遞給她幾個剝好的栗子,回頭喚一聲彩蓮。

一位小宮女疾步走了過來,腳步快而穩,臉色粉白細嫩,長眉大眼圓臉,一雙大眼睛蘊了秋波一般,含着笑脆生生說道:“鴛鴦姐姐有何吩咐?”

鴛鴦朝書房努努嘴巴,笑說道:“進屋瞧瞧茶水涼了沒有,涼了就換上,果子點心另換幾盤,再問問貴太妃可有吩咐。”

彩蓮說一聲好嘞,腳步輕盈走了進去。

“這小丫頭可真標緻。”琴書瞧着彩蓮背影,腰身細瘦骨肉均勻,不由讚歎道。

鴛鴦也扭頭瞧着:“不只標緻,還機靈,是個難得的通透人兒。就連皇上也……”

鴛鴦緊抿了脣,瞧着琴書笑。

琴書也笑,壓低聲音道:“呀,那可不敢得罪,將來可是要爲妃爲嬪的。”

“我也只是那麼揣度,別看皇上人小,心思可不輕易外露,誰也說不準。”鴛鴦說着話,就聽門外一聲喊:“皇上駕到。”

唬得打一下嘴,忙忙站起身迎了出去,心裡想,說曹操曹操到,這會兒該在書房讀書纔對,怎麼過來了?

皇帝大步走進,鴛鴦忙行禮下去,皇帝說一聲免,腳下未停,一邊往裡走一邊問道:“貴太妃在忙什麼?”

“秦夫人進宮來了,貴太妃正在寫字。”鴛鴦小跑步跟在身後,連忙回道。

皇上嗯了一聲:“我有話跟貴太妃說,讓秦夫人先回去,改日再來,我進東間等着。”

鴛鴦應一聲是,忙忙進了書房,對彩蓮說一聲去東間招呼皇上,然後細聲細氣對貴太妃道:“皇上來了。說是有話要說,讓秦夫人改日再來。”

貴太妃愣了愣:“這時候怎麼來了?”

說着話站起身,若蘭忙行禮告退,出來帶了琴書,由兩位中官延引,離了壽康宮。

貴太妃回寢殿換了件衣裳來到東間,一眼瞧見皇帝緊繃的臉,忙問道:“出了什麼事?”

皇帝扭頭看一眼小心侍奉在側的彩蓮,彩蓮忙行個禮退了出去,從外面將門關上,守在門口,鴛鴦過來衝她擺了擺手,壓低聲音道:“行了,我來守着。”

“出了什麼事?”麗貴太妃坐下,凝神看着皇帝。

“麗娘娘,我心裡有些話,憋了好些日子了,沒處說去。”皇帝悶聲說道。

“皇上說說,我聽一聽,可好?”麗貴太妃站起身,過去一手搭上他肩頭,慈愛說道。

小皇帝低低說起莊親王如何彈劾鎮國公,他如何與秦少師交談,然後撞見鎮國公滿臉含笑從東暖閣出來,他起了疑心,忍幾日終是忍不住,委婉問起太后,小皇帝聲音裡帶了些哭腔:

“我不該去問母后的,自從那日後,總覺得母后對我很冷淡,在生我的氣,我都不敢正眼看母后,也無心讀書。麗娘娘,母后怎樣才能原諒我?”

麗貴太妃壓下心中震驚,微笑說道:“我覺得,你母后沒有生氣,是你自己心虛罷了。你想想啊,此事若有,那是你母后不對,若無,她又何需生氣?”

“此事有還是無,我一個做兒子的,都不該那樣去問。”皇帝聲音平靜了些。

“你是不該問,不過你是你母后的兒子,做孃的怎麼會跟兒子計較?皇上放心,回頭我與太后說上一說,必讓你們母子和好如初。”麗貴太妃娓娓說道。

皇帝期冀看着她:“我就知道該找麗娘娘。”

麗貴太妃笑着給他講道理:“太后日理萬機的,幸虧有鎮國公一心輔佐,他們常在一處商討國事,難免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捏造流言,皇上要相信太后,相信鎮國公,皇上過了年就十三,眼看是大人了,說話做事要三思而後行。”

“我知道了。”皇帝重重點頭。

“我讓小廚房做些好吃的,皇上留下用膳吧?”麗貴太妃笑道。

“不了。”皇帝站起身,“這些日子拉下許多功課,我還是讀書去。”

麗貴太妃笑着送出去,一回頭,鴛鴦正看着她欲言又止。

第101章 相期①第77章 大業第22章 思緒第107章 借勢第83章 相擁第82章 貴客第63章 舊事第140章 奇兵第138章 探望第1章 託孤第120章 情深第36章 月夜①第1章 託孤第54章 樂伎第160章 賜婚第95章 捉婿第19章 賜宴第137章 威懾第45章 發難第61章 相思第121章 舅兄第145章 美人圖第22章 思緒第107章 借勢第140章 奇兵第11章 迴護第73章 相對第13章 命案第115章 端午①第33章 薰球第147章 婆母第128章 密謀第138章 探望第54章 樂伎第55章 商談第137章 威懾第61章 相思第20章 隱情第108章 共眠第158章 喜事第51章 安撫第156章 雲陽第9章 初見第39章 發配第49章 進宮第57章 面紗第111章 撫慰第154章 謀劃第11章 迴護第143章 交心第15章 請罪第33章 薰球第114章 隱情第23章 青衣第69章 隔牆第161章 洞房第24章 家常第69章 隔牆第50章 疏離第99章 臨水宴③第15章 請罪第12章 禍起第162章 番外①第63章 舊事第147章 婆母第100章 胡言第77章 大業第136章 原形第1章 託孤第55章 商談第146章 歸寧第47章 絕情第9章 初見第34章 欽差第107章 借勢第33章 薰球第63章 舊事第67章 傳書第3章 見字第135章 急怒第18章 斷案②第115章 端午①第40章 心思第114章 隱情第67章 傳書第40章 心思第22章 思緒第74章 酒品第7章 閒話第10章 事端第71章 初吻第23章 青衣第19章 賜宴第128章 密謀第50章 疏離第66章 暴君第52章 獨處
第101章 相期①第77章 大業第22章 思緒第107章 借勢第83章 相擁第82章 貴客第63章 舊事第140章 奇兵第138章 探望第1章 託孤第120章 情深第36章 月夜①第1章 託孤第54章 樂伎第160章 賜婚第95章 捉婿第19章 賜宴第137章 威懾第45章 發難第61章 相思第121章 舅兄第145章 美人圖第22章 思緒第107章 借勢第140章 奇兵第11章 迴護第73章 相對第13章 命案第115章 端午①第33章 薰球第147章 婆母第128章 密謀第138章 探望第54章 樂伎第55章 商談第137章 威懾第61章 相思第20章 隱情第108章 共眠第158章 喜事第51章 安撫第156章 雲陽第9章 初見第39章 發配第49章 進宮第57章 面紗第111章 撫慰第154章 謀劃第11章 迴護第143章 交心第15章 請罪第33章 薰球第114章 隱情第23章 青衣第69章 隔牆第161章 洞房第24章 家常第69章 隔牆第50章 疏離第99章 臨水宴③第15章 請罪第12章 禍起第162章 番外①第63章 舊事第147章 婆母第100章 胡言第77章 大業第136章 原形第1章 託孤第55章 商談第146章 歸寧第47章 絕情第9章 初見第34章 欽差第107章 借勢第33章 薰球第63章 舊事第67章 傳書第3章 見字第135章 急怒第18章 斷案②第115章 端午①第40章 心思第114章 隱情第67章 傳書第40章 心思第22章 思緒第74章 酒品第7章 閒話第10章 事端第71章 初吻第23章 青衣第19章 賜宴第128章 密謀第50章 疏離第66章 暴君第52章 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