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借勢

府門外看着太后與皇上的馬車走遠, 方若蘭笑對秦渭道:“相公,太后說你是她的孃家人,生怕你在我們家受委屈,特意囑咐了我一番。”

秦渭淡淡一笑,倒是方夫人嚇一跳,半晌回過神看着秦渭笑道:“太后皇上都看重我們家渭兒,看來我們家渭兒是人中龍鳳,那個敢讓你受委屈,岳母我頭一個不讓, 在岳母心裡,渭兒就跟親生兒子一樣,比若蘭還要親。”

秦渭沒說話, 只是點點頭,加快腳步進了書房, 前腳進去,方若蘭後腳跟了進來, 二人對視一眼,都忍不住,嗤一聲同時笑了出來。

“岳母以前都不冷不熱叫我秦公子,今日這一口一個渭兒,叫得我心裡發麻, 真是受不住。”秦渭笑着搖頭。

方若蘭爲他斟一盞茶,微笑說道:“母親說的話,相公別往心裡去纔是。”

“那不會。”秦渭喝一口茶笑道, “若是跟一個老太太計較,可就太小肚雞腸了。”

“我說買院子的話,並不是嚇唬母親,如果相公覺得憋屈,我的私房錢和嫁妝足夠買一所小院,我們自己住更自在些。”方若蘭看着他。

秦渭笑了起來:“若蘭這話說得,好像我們真的是小夫妻,要過小日子似的。爲了我的計劃,我得住在這府裡,多跟岳丈大人親近纔是。”

方若蘭在窗邊榻上坐了,擡眸看着他:“父親這一病,相公確實有了機會,太師與輔政大臣,相公要哪一個?”

秦渭靠書桌站着:“上書房的位子跑不了,輔政大臣的缺,太后應該是要補給榮恪。”

“相公會怎麼做?”方若蘭問道

“倒也不急。”秦渭胸有成竹,“今日一早我聽到岳丈在吟一句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方若蘭驚道:“這麼說,父親明白自己的病情?”

“岳丈博覽羣書,怎麼會不明白?不肯承認罷了。”秦渭笑笑,“岳丈既不甘心,就不會那麼痛快放下,太后敬重岳丈,不會像打壓徐泰和孫智周那樣對待他,何況他是病人,太后總要憐憫退讓幾分,只要岳丈存着執意,就能幫到我。”

“你打算利用我父親嗎?利用一個病人?利用病人因軟弱產生的執念?”方若蘭皺了眉頭,她從來都是微笑着,溫溫柔柔得說話,頭一次看到她不悅的樣子,秦渭愣了愣,忙笑道,“也不是利用,只是借勢而爲。”

方若蘭點點頭,說一聲我瞧瞧父親去,然後起身向外,身影轉出迴廊。

秦渭搖搖頭,坐下來執一支筆,想到溫雅怕他受了岳母委屈,特意讓皇上當着岳母的面誇讚親近他,又特意囑咐了若蘭,說自己是她的孃家人,嘴角噙了笑意,筆下勾勒出她及笄時巧笑嫣然的模樣。

三月底的時候,方太師可以下牀走動了,只是極其緩慢艱難。

這日正坐在木輪車中曬太陽,秦渭進來了,推着他在庭院中緩慢轉着圈,方太師捋着鬍子滿意得笑着,問道:“上書房情形如何?”

“兩位少師暗中較勁,都在覬覦太師之位,不過沒有耽擱皇上功課,岳丈儘管放心。”秦渭輕聲說着話,將木輪車停下花蔭下石桌旁,與方太師對面坐了,觀察他的神情。

“我活着一日,誰也別想。”方太師嘴角抽搐一下,“輔政大臣呢?”

“這些日子太后每召集三位輔臣議事,鎮國公都列席,他如今奉太后之命,常去三部走動,又在禁軍與上書房各插一腳,太后的意思,可能是讓他補缺。”秦渭慢悠悠說道。

啪得一聲,方太師左手重重擊在石桌上,秦渭忙道:“郎中說過,岳丈的病不能激動,咱們想辦法就是。”

“推我進宮。”方太師冷靜了些,命令道,“推我進宮見太后去。”

秦渭吩咐一聲備馬車,推着木輪車到了馬車旁,幾名下人將方太師擡了上去。

宣德門外下了馬車,也不讓備轎子,方太師坐木輪車,秦渭推着,進宣德門經大慶門到了垂拱門,停在了高聳的丹陛階下。

翟衝稟報了太后,得了太后准許,派四名禁衛擡着步輦,將方太師擡上了丹樨。

溫雅正在東暖閣候着,看着木輪車上的方太師,心中一酸,忙忙說道:“快,給太師加個軟墊靠着,南邊進貢的明前茶,給太師泡上一壺。”

方太師見太后分外和煦,心裡稍有安慰,焦灼卻不能緩解。

“臣進宮來是想問問太后,難不成要讓鎮國公補任輔政大臣?”方太師直接問道,語氣中帶着不滿的質問。

“方太師對自己的病情,可都知道了?”溫雅沒有回答他的話,顧左右而言他。

“臣剛過六旬,臣還有滿腔抱負,臣還肩負着先帝的囑託,臣不能死,臣也不會死,臣會盡快好起來,繼續進宮,做好太師和輔政大臣。”方太師激憤說道,“太后又何必心急?”

“太師關係到上書房,關係到皇上的功課,輔政大臣又是我的左膀右臂,如今孫相和衛國公掌管的事務有限,太師這一病,我身邊需要得力的助手。兩樣都事關重大,我怎能不急?太師也請爲我想想。”溫雅耐着性子和氣說道。

“說到孫相和衛國公,太后爲何要打壓他們?若他們還像以前那樣,一文一武掌控朝堂,也不用有今日的困境。”方太師說道。

溫雅訝然,方太師這一病,前後判若兩人,以前事事注重大局,一言重於泰山,今日竟大有胡攪蠻差的架勢。

“太師的意思呢?”溫雅微笑問道,“若太師一年半載都無法進宮,太師和輔政大臣不能空缺那麼久,太師覺得應當如何?我想聽聽太師的想法。”

“上書房讓秦渭代管,輔政大臣也讓秦渭代着,他可以在府裡和宮中兩頭傳話。”方太師篤定說道。

“秦渭雖有才華,可資歷不足難以服衆,他代管這些日子,上書房衆位師父多有怨憤,只怕難以爲繼。”溫雅說道。

“那就讓他升官,品階高了,他們不服也得服。”方太師說道。

“就算給他升官,上書房他能操持,輔政大臣呢?新科進士外放州縣,都需在翰林院學習磨鍊三年,他再有才華,進入朝堂還欠缺太多,至於太師說的兩頭傳話,豈不是拿國事當做兒戲嗎?一旦傳出去,朝堂內外會怎麼看太師?太師的一世英名就不要了?”

溫雅說的話稍微有些重,方太師嘴角抽搐兩下,左手顫顫得抖,額頭冒出細汗。

溫雅心中不忍,放緩聲音說道:“這樣吧,以一年爲期,輔政大臣的頭銜,我給太師留着,一年以後,若太師病情依舊如此,我位太師封爵,可世襲罔替陰極子孫,豈不比輔政大臣更加威風?太師覺得如何?”

“一年之後,臣定能好起來。”方太師倔強說道。

“我也盼着太師好起來,退一萬步講,就算不能恢復如初,太師永遠是皇上的老師,是我朝的帝師,是受人尊崇的大儒。”溫雅看他臉色緩和,連說幾句好聽話加以安撫。

方太師聽了這些話,焦灼的心情鬆弛下來,憧憬着一年之後進宮,重回上書房重回朝堂的輝煌。

溫雅又與他閒話幾句,命人賜了上等的靈芝人蔘,明前茶拿了兩罐,又命薛明帶人護送方太師回府,方太師走的時候,她親自送出垂拱殿,看着四名禁衛擡着肩輿,吩咐翟衝道:“別再讓方太師下來上去得折騰了,一路擡出宣德門去。”

翟衝說一聲是。

溫雅遙遙望着嘆一口氣,股肱之臣一代大儒,因疾病驟然來襲心態失衡,竟成了需要哄勸的孩童,疲憊之餘,更多的是失落,失落朝堂中少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

方太師卻因重重厚待心情舒暢,笑着出了宣德門,一眼看到三姑娘在馬車旁站着,像做錯事的孩子一樣勾了頭,好在三姑娘通情達理,過來柔聲問道:“爹爹可累了?趕快上馬車回家去吧?”

方太師上了馬車,薛明帶人護送,秦渭正要上馬,方若蘭輕聲細語說道:“相公等等,我有話跟相公說。”

二人沿着御街緩步而行,方若蘭說道:“父親因突然發病,心中遺恨不平,我爲了讓他放寬心境,每日爲他念誦《心經》與《金剛經》,並與父親說一些人生無常的故事,勸勉父親此病兇險,既能留下性命,就當惜福養身,做能做的事,不能做的勿要勉強,父親似有所動。”

秦渭沒說話。

方若蘭頓住腳步看着他:“沒想到近一個月的苦口婆心,竟讓相公給毀了。”

秦渭說一個我字,方若蘭看着他:“將一個剛從病榻上起身的老人推進宮去,藉着病弱博取太后的同情和憐憫,爲相公爭取機會,難道只是借勢?不是利用?”

“我聽到太后要補鎮國公爲輔政大臣的風聲,回去跟岳丈提起,是岳丈執意要進宮,我攔不住。”秦渭解釋道。

“你也不想攔,你也別再解釋,請相公與鎮國公做男人之爭,勿要利用老弱病殘。”方若蘭看着他,眼眸中帶了絲厲色。

秦渭看着她,慢慢低了頭,嘆口氣說道:“是我做錯了……”

方若蘭深吸一口氣,眸色柔和下來,輕聲說道:“知道你推着父親進宮,我都快急死了,話說得重了,你別忘心裡去,我知道你的處境,也知道你的憂慮,我會與你一起設法。”

“若蘭。”秦渭喚她一聲,卻只是說,“先回家吧。”

第35章 別院第98章 臨水宴②第35章 別院第31章 哄勸第6章 聽政第21章 忘歸第32章 家事第86章 喜事第29章 欽佩第155章 繾綣第85章 監軍第112章 照料第61章 相思第77章 大業第49章 進宮第67章 傳書第157章 教子第95章 捉婿第114章 隱情第75章 主使第65章 珍珍第132章 靠山第2章 殘陽第137章 威懾第68章 提親第78章 戲弄第159章 遺旨第11章 迴護第52章 獨處第73章 相對第4章 壞人第17章 斷案①第28章 分憂第122章 中秋第125章 提醒第24章 家常第78章 戲弄第25章 無猜第134章 相逼第73章 相對第133章 密奏第90章 主考第17章 斷案①第62章 恩師第162章 番外①第135章 急怒第103章 破舊第107章 借勢第57章 面紗第83章 相擁第55章 商談第83章 相擁第146章 歸寧第107章 借勢第10章 事端第43章 校場第118章 偷閒第26章 喜歡第108章 共眠第2章 殘陽第122章 中秋第3章 見字第16章 天牢第78章 戲弄第126章 暗道第155章 繾綣第51章 安撫第52章 獨處第131章 手冊第103章 破舊第154章 謀劃第88章 無賴第104章 夜市第85章 監軍第132章 靠山第57章 面紗第22章 思緒第48章 字條第45章 發難第115章 端午①第5章 求見第35章 別院第75章 主使第129章 秘密第57章 面紗第101章 相期①第22章 思緒第120章 情深第62章 恩師第141章 尋覓第137章 威懾第114章 隱情第146章 歸寧第110章 驚怒第118章 偷閒第146章 歸寧第114章 隱情第93章 分權
第35章 別院第98章 臨水宴②第35章 別院第31章 哄勸第6章 聽政第21章 忘歸第32章 家事第86章 喜事第29章 欽佩第155章 繾綣第85章 監軍第112章 照料第61章 相思第77章 大業第49章 進宮第67章 傳書第157章 教子第95章 捉婿第114章 隱情第75章 主使第65章 珍珍第132章 靠山第2章 殘陽第137章 威懾第68章 提親第78章 戲弄第159章 遺旨第11章 迴護第52章 獨處第73章 相對第4章 壞人第17章 斷案①第28章 分憂第122章 中秋第125章 提醒第24章 家常第78章 戲弄第25章 無猜第134章 相逼第73章 相對第133章 密奏第90章 主考第17章 斷案①第62章 恩師第162章 番外①第135章 急怒第103章 破舊第107章 借勢第57章 面紗第83章 相擁第55章 商談第83章 相擁第146章 歸寧第107章 借勢第10章 事端第43章 校場第118章 偷閒第26章 喜歡第108章 共眠第2章 殘陽第122章 中秋第3章 見字第16章 天牢第78章 戲弄第126章 暗道第155章 繾綣第51章 安撫第52章 獨處第131章 手冊第103章 破舊第154章 謀劃第88章 無賴第104章 夜市第85章 監軍第132章 靠山第57章 面紗第22章 思緒第48章 字條第45章 發難第115章 端午①第5章 求見第35章 別院第75章 主使第129章 秘密第57章 面紗第101章 相期①第22章 思緒第120章 情深第62章 恩師第141章 尋覓第137章 威懾第114章 隱情第146章 歸寧第110章 驚怒第118章 偷閒第146章 歸寧第114章 隱情第93章 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