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八章祖師爺爺

露如微霰下前馳,風過回塘萬竹悲。本書轉載拾陸文學網

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

悠揚歸夢惟燈見,獲落生涯獨酒知。

豈到白頭長只爾嵩陽鬆雪有心期。

張心寶楞坐地面,眼睜睜望着自稱是妾身的絕色美人,披件陣輕風,掠身而出閨房;也帶走了滿室的如蜜似蘭競體芬芳,獨留一扇扉門“依呀依呀”地碰撞。在他癡癡失神的瞳孔當中,好似丟了魂魄;可能是到口的天鵝肉不冀而飛或者,更甚的是連人家的芳名都不知道然而,不妙的是,下面小老弟生氣昂然,臉紅脖頸粗的怒目抗爭,好像是說如果不再那個替其解套,就壞死給你看

張心寶心知肚明會有什麼壞結果;也怒目瞪着小老弟伸指戳了一下,還真他媽的挺拔不晃盪喃喃自語,無可奈何,倔強不依氣憤道:“要死大家一起死免得你再造孽,但是,先警告你,在老子死前,先痛宰了你,免得你時常對我拿蹺”

當然是一時的氣話,哪能當真時間緊促

反正穴道都解開了,慌忙穿衣着褲,收拾隨身磐囊,順便拿了人家女子的“鳳凰”配飾,留個難忘的美好回憶,打算一溜了事,免得壞了人家閨女名節。每次皆飛來豔福,莫名其妙地被人家偷吃那纔是真正地窩大

咦這位自稱妾身的女子確實武功厲害,治療自己的內傷了五成,雖然毒性未解,卻能躥房越脊溜之大吉,絕對不成問題正當張心寶趨前欲離開之際忽爾間,兩扇扉房再度被一陣疾風拂開飄急輕風忽至眼前,出現一個人的殘影凝聚,因速度極臻之故,使人產生錯覺的殘影,卻在瞬間顯像。

張心寶是嚇了一大跳來人居然是與自己身體同高,皮膚曬得烏漆抹黑,體態佝僂,一身襤褸不堪,還外帶一頭蓬鳥窩似的散發飛揚,只知道是位老人家,卻根本看不清多大年紀老人家對着張心寶善意地咧嘴一笑,居然少了兩顆大門牙而且左手握住敲更梆子,右手提一面銅鑼。

哇哇原來就是這個邋遢老傢伙搞的鬼

驚愕之下的張心寶還沒來得及回神,即被神秘老更夫用敲更梆子點中穴道,欲將昏厥頹然倒地之際,卻被其扛上肩頭,有如一陣風似地,離開房間而杳然。真不知吹皺一潭春水,幹卿屁事

距離洛陽城數十里殘破的“東周王城”。龐然的城址遺蹟早被附近的百姓掏空當住家房舍,原爲護城河所形成的深澗溝渠被引進“澗河”之水,形成處處池塘百姓養殖魚類捕撈過活,遍地種植綠竹翠意盎然。眼見古代“東周”王朝不在,真有滄海桑田,風過回塘萬竹悲之感慨。

一座龐然老舊竹屋建立池塘畔。張心寶在臥榻睡得正甜,佝僂瘦黑的老更夫一掌按在他的額頭,另一掌抵着其丹田,瞬間迸出光芒環繞周身,照得滿室生輝,他卻腦海中不斷地反覆做着夢挾持自己離開閨房的乾瘦佝僂皮膚黝黑老更夫;霍然之間,渾身挺直骨骼輕響“波波”可聞,黝黑肌膚如夏蟬脫殼般,連帶一身襤褸污穢衣物,輕爆紛紛化爲屑粉落地。

他全身綻放白色耀目光芒一閃而逝更夫老人家從頭到腳好像徹底換個人似的;渾身雖赤裸,然而肌膩

如脂玉般光潔無瑕,忽爾,一襲褒衣寬帶儒服上身,頓顯六十多歲一派大儒風範;一副正義凜然,傲骨嶙峋,有懷瑾握瑜,淵停嶽峙之態,一掃剛纔更夫之委瑣齷齪總括地休休有容,令人肅然起敬。瞧見這種異像令張心寶十分詫愕,處於半夢半醒之第六識海洋,連忙作揖袂地敘禮,恭聲問道:“請問老人家是誰從慾火焚身之中救出晚生,纔不至敗人名節,此恩此德銘感五內,無法用言語稱謝”

大儒撫須慈祥微笑道:“乾坤莫測,世事如棋天機渺渺深不可測。本派祖師爺有言:

“心即我心,正氣浩然沛於形;天意如此安排,也不枉老夫苦守恨天魔女二十載的歲月,終於等到了你”

張心寶聽得一頭霧水,慌然急問道:“前輩是何名門正派曾對我三度救助而自稱妾身的絕色女子竟然在您口中是名魔女而您居然委身巡夜更夫賤職苦守二十年,這未免犧牲太大了”

大儒一臉滿足,不理會其一連疊問,喃喃自語微笑道:“值得遇上了你這塊不世瑰寶更是值得”

張心寶不解又道:“老前輩這話怎麼說”

大儒語出驚人道:“小寶你承襲不肖徒顛道人邱開之疊骨功,以及劣徒羽靈真人邱琮傑之彌旋真氣兩種絕學,依輩份可得叫老夫一聲祖師爺爺”

張心寶刻下嚇得渾身顫抖,額頭冒出冷汗,連忙匍匐地面磕了幾個響頭,孺慕依依,囁嚅恭聲道:“祖師爺爺您就是單斌爺爺口中時常提起,而孺慕不已的又是前代卸任的金劍盟總盟主,於百年前轟動武林第一絕手的擎天神劍邱益文大家還以爲您已達至天心聖界仙化了呢。”

“擎天神劍”邱益文一拂寬袍勁風柔軟扶起張心寶,雙眼迸出神采奕奕灼燃道:“正是祖師爺爺你可知道,老夫爲何委身王家,屈就賤職;二十年來緊盯那個魔女的真正原因嗎””

張心寶搖頭不知,卻一臉虔誠靜待下文。

邱益文仰空長嘆雙指瀟灑的夾拂鬢髯苦笑道:“百年前老夫與白馬寺兩位西域聖僧攝摩騰及竺法蘭,在洛河之畔展開一場驚天動地之惡鬥;只爲了無謂的儒、釋名譽之爭,結果老夫卻一對一的敗陣下來而心靈神契,結爲出家人生死化外之交。”

邱益文語音一歇轉爲興奮又道:“本門華山劍派歷代爲了劍宗與氣宗之爭,已然在互相傾軋之下,人才凋零大半;然而陰陽聖教法王張徇姑娘,也曾是本派二百年前開山祖師神鑑奇俠一脈,所以強行出頭挑戰兩名聖僧。”

張心寶是曾聽過義父神魔刀衛九敵,說過這段轟動一時的武林軼事,忙着接口道:

“結果是陰陽法王張徇借用道、釋之爭,根據佛祖歷代通載卷五記載,三江五嶽道士集體上書皇帝,下詔在白馬寺南方建造三座高臺比試高下,此事轟動整個洛陽城,當天萬人空巷,擠得水泄不通,人人慾睹盛況。”

邱益文撫髯微笑道:“小寶說得不錯這段歷史是真的。老夫曾爲比試仲介裁判,當時心態百感交集,希望燃起殺機的兩位聖僧能手下留情放過張徇姑娘。”

張心寶訝異道:“祖師爺爺兩位西城聖憎本該慈悲爲懷,怎感地有這種無名殺意”

邱益文嘆息道:“攝摩騰偕竺法蘭兩位尊者早巳證果能預知世上前後五百世因果。他們知曉張徇姑娘並非人類,而是龍種轉世,對其神鑑奇俠主公產生情愫無法忘懷之遠因,纔有這世掀起黃巾之亂促使百姓

流離失所,民不聊生之惡果,也是大漢將亡的定數,天下動亂之起因。“張心寶默不作聲因爲主導這場顛覆大漢江山的人;就是親阿爹太監大總管張讓率領宮廷“十常侍”興風作浪,還不是替自己打下江山。

邱益文攢眉蹙額又道:“結果這場比試,兩位聖僧連袂動武,才以半招之險叫張徇姑娘飲恨敗北,退隱江湖是非之地;其實是他們手下留情,以不殺張徇跟老夫交換條件。”

這倒是武林秘辛,叫人抨然心動欲聽下去。

“祖師爺爺出家人四大皆空,怎恁地會與人談名利上的條件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邱益文眉頭一皺,卻苦笑連連道:“小寶誤會了兩位聖僧是欲藉此條件要誆死老夫留世,活得逍遙自在,應機宣揚佛法,普渡衆生,當年老夫還不答應呢”

張心寶聽得興趣盎然問道:“咦,這是兩碼子事一則,是什麼條件使兩聖僧不殺陰陽法王張徇二則;是祖師爺爺您爲何不答應這個條件,後來卻自己的答應下來”

邱益文慈祥撫須,呵呵一笑道:“小寶確實靈黠聰明兩位聖僧能預測未來,第一個條件是收一名閹人爲記名弟子,傳授一招偃月殺法,送進皇宮大內當監,好鎮住宮廷內院,壓抑着宦官的囂張弄權,免得大漢江山覆滅。”話還沒得說完。

張心寶蹦然而起大叫道:“是九十九歲的王板爺爺是他老人家傳授我一招偃月殺法而後自焚,還說是二百年前神鑑奇俠指正女兒張盼灣自創的劍招”

邱益文微笑點頭道:“在你的識海中,祖師爺爺早已搜尋過了;然而在內息用途上你卻用錯了彌旋真氣;只停留在氣貫長虹千江月,而難到劍光寒照九洲之天心聖界無遠弗屆的界境。”

“祖師爺爺偃月殺法要如何才能達至天心聖界極臻之境界”

邱益文慨然道:“世事如棋,乾坤莫測老夫滲透你的識海追蹤片斷記憶體中;在王板的魂中之魄得知他是教你劍招而不傳授內功心法阿彌金剛神功,就是要你長大成人後,走火入魔偏離正道,難怪你有邪劍的匪號,最後導至殺人如麻,引起天下武林公憤欲除之而後快”

張心寶聽到這裡,油然而生無名恐懼,不由得背脊抽寒,毛骨聳然,真料不到王板爺爺居心惡毒,佈下詭雷。

“這是爲什麼”

邱益文雙眼迸出威棱四射寒芒冷然道:“是爲了報復扶養你的親阿爹太監張讓是他與試毒官太監趙忠連手,假借結拜之交暗下毒藥,就是爲了逼迫王板交出偃月殺法之劍訣及心法,促使其數十年來寸步不離宮廷太虛道觀爲條件,也違背了老夫所託,在雙重壓力下,選擇了自焚以求解脫廠

聲音轉爲和平又道:“他豈有不恨之理小寶,你千萬別懷恨在心,冥冥中自有因果裁判善惡;也就是說不肖徒顛道人邱開灼見先知,要求你用邪劍笑殺,不改容顏。闖蕩江湖,當然少造殺孽,以免觸發魔性,否則你早就走人冥府魔道而不自知了”

張心寶聞言真是百感交集,十分傷心,這段公案原來如此,是怨不得王板爺爺居心叵測,老謀深算的

“祖師爺爺應該不會這樣單純接受兩位聖僧的委託吧”

邱益文從懷中掏出一個錦囊微笑道:“是的最主要的是他們曾預言本派開山祖師爺神鑑奇俠會應機轉世因果就印證在這名魔女的聖外魔內奇相身上,要老夫苦守其長大成人,自然會遇魔外聖內奇相的你,並且交待一個錦囊,要老夫帶你穿梭第七識海後,纔可以開啓”

張心寶當然相信冥冥中自有定數,虔誠恭聲道:“兩位聖僧真是佛法無邊,已然達至天人合一之境界。”

邱益文撫須哈哈一笑道:“他們曾與你在白馬寺見過一面難道你想不起來了”

張心寶一楞幡然大悟叫道:“啊是掃地掃人心地的一胖一瘦西域和尚他們打過禪機後卻劃開虛空而去當時我還產生一股無名恐懼瞬間後又燃起離去的後悔,真是痛失良機”

邱益文點頭微笑道:“瘦和尚拿一柄竹掃把掃地,就是大愚一掌竺法蘭尊長,胖和尚手拿一根齊居高的驅蛇綠竹棒,就是般若慧劍攝摩騰尊長。當他們見過你以後,曾來對老夫打個招呼說近日內會有消息,不久雙雙來接老夫進入天心聖界,可見他們對你期盼甚深”

張心寶心情激動,一時默然,不知如何接下去。邱益文再把錦囊納入懷中,拍其肩膀嘉許道:“小寶等祖師爺爺帶你進入自己的第七識海後,打開錦囊後真相大白老夫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張心寶卻孺慕依依道:“曾徒孫寧願不知道真相,而要您老人家住世幫小寶完成,況且顛爺爺與單爺爺還不知院您在世的天大好消息”

邱益文慈容笑一笑道:“別管這兩個小兔崽子咱們先辦正事要緊,祖師爺爺開山時說過;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等一會兒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曉得,哪來這份閒功夫去吹噓告知天下又有誰會相信”

張心寶還有疑惑問道:“祖師爺爺你苦守這名魔女二十年,爲何不乾脆殺之,她真是我的宿世夫人嗎”

邱益文一持髯鬍搖頭微笑道:“殺了她哪能遇上你這是個笨問題。卻不料她的宿世魔身定與你情孽牽扯不清,但不幸的被釋雷梵誤打誤撞給導引出來,可見冥冥中自有定數,再過些時日,祖師爺爺也奈何不了她了。所以你得好好把握這次啓靈的機會,所謂,自古邪不勝正,祖師爺爺是照老天爺的安排,可能需要你連袂張徇姑娘動手除去她吧”

邱益文輕吟一聲,五髯美須飄動,氣勢沉凝,劍訣朝前一指,霍然迸出一道罡芒化劍,龍騰旋迭繞身三匝,臣伏似地化成一柄巨劍,成爲御劍飛行工具。

張心寶看得傻住了眼忙脫口道:“祖師爺爺咱們足下這柄巨劍是什麼寶器這又是什麼功夫”

邱益文慈祥一笑道:“剛纔說過:“天心即我心,正氣浩然沛於形。這是一把斬妖除魔的正氣心劍,無所不在充斥虛空”

張心寶是有聽沒有懂只知道祖師爺爺已然達至劍仙御劍飛行之流,趕緊揪其衣衫,免得掉落識海虛空,真不知會發生什麼結果。

邱益文撫須呵呵一笑,抹其額頭,如醍醐灌頂般加持道:“小寶你不是在七歲迢遙江湖路的時候,就懂得一句專心一注,並且無心地告訴徒孫羽靈真人邱琮傑,以至引爆其潛能內力,更上一層樓;現在怎感地心慌意亂刻下該抱元守一、一歸自在,與天地融爲一體,還我本真即是”

張心寶聞言頓然湛照神明面貌寶光神相奕奕,光采皓然,體會了兩位聖僧臨去前的一句觀自在

他深入潛移默化的無門關,而凝然不動,進入胎息無念無妄之玄妙境界,提升至神鑑通明,湛然不漏明光顯照,已然達至練武者夢寐以求的浩然正氣生死眼。

邱益文瞧其身心倆忘然之寂謐不動,一臉滿意,不再多話,忽爾間,得意的暴出一聲長嘯充斥識海虛空。

亢奮嘯聲中,好像是說:百年來就是等這一時刻的來臨。一道劍虹劃破識海虛空,載着邱益文偕張心寶直闖前方第七識海字形的龐然遊渦中心點而隱。

第七識海一片光沱沱霞虹遍照,令人感覺十分溫暖而忘卻一切凡塵雜事,可見張心寶宿世之不凡。邱益文御劍飛行旋繞之間,看得嘖嘖稱奇身後這個小小的免崽子,居然識海中神光普照,真不知其出身何方神聖轉世

張心寶感到靈魂飄飆之時,有一種全然無法理解的異像;呼沒有了,比閃電還快都無法去形容的速度在進行,卻一根毛髮衣衫都不飄動一下。

霍然之間。虛空中的神光豔霞,迅速地縮小凝聚;天地忽爾光明如畫晴空萬里,一望無際,叫人望之心情更爲開朗。然而,凝聚的彩霞變幻出一個身披龍鱗戰胄,金光閃閃的戰將。“它”倏然即到邱益文及張心寶的跟前,卻使得他們大吃一驚。這位戰神,竟然與張心寶長得一模一樣並且手掣一柄寶劍,對着他們只笑而不言語。靈魂神識對着靈魂神識當然不需講話,就能靈識相通。原來如此

邱益文眼見戰神魂魄神光赫赫,威偉雄哉;就是百年來難見一面的開山祖師爺“神鑑奇俠”本尊金身,哪能不激動得跪下,匍匐大禮,畢恭畢敬地磕了三個響頭

張心寶卻一旁傻了眼怎恁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當張心寶心念電轉之際他散發出的渾身磁場,卻與前方這位戰神息息相通,而且氣息不斷地接連翻騰旋迭交流。

使得匍匐巨劍上的邱益文一時愕然真瞧傻了眼暗付這的兔思子與祖師爺“神鑑奇俠”到底在溝通些什麼事竟然連我無法預測

不可能的奇蹟卻出現了霎時間,面貌相同的張心寶與“神鑑奇俠”兩個魂魄融爲一體,“它”身上那件金剛不壞的光沱沱龍鱗戰袍,忽然地隱人身體;化成張心寶的粗麻布衣形態。

邱益文霍然蹦起摜直手臂,欲捉着無禮的小小兔崽子張心寶,但已經來不及了,他怎麼會是“它”但“它”確實是開山祖師神鑑奇俠”無誤真是始料不及的

此刻張心寶恢復“神鑑奇俠”本尊,也就憶起了古朝與未來的思想及知識,融爲一爐,心知肚明穿梭時空回到漢朝末年的宿命爲了表明身份,張心寶喟然長嘆,一抖寶劍迸出十顆寒星耀目,輕吟道:

凝重如山嶽巍峙,輕靈無跡若清風。

八風不動撼山河,劍出罡芒耀九洲。

如心作劍,是人化劍

邱益文一臉虔誠肅然,再磕三個響頭起身道:“第八代華山劍派掌門邱益文叩見祖師爺,剛纔無知若有

冒犯,請您恕罪”

張心寶把劍回鞘,依然不改搓揉麪頰尷尬習慣道:“不知則不罪我還真感謝你的幫忙還我靈識本尊。兩位聖僧的錦囊妙計是否打開一瞧內容”

邱益文聞言從懷裡取出錦囊,掏出一張便籤一瞧卻忍不住“噗哧”一笑,忽爾面紅耳赤感到失態,輕咳一聲掩飾羞窘,肅穆恭敬的念出來道:

擎天神劍開竅門,百年玄功輸奇人。

神鑑奇俠顯金身,稱爺道爺自家人。

張心寶聽他讀畢,忍不住也哈哈大笑,沖淡了邱益文的一臉尷尬,拉近了爺來爺去繁文褥節的距離與氣氛。

邱益文一臉敬佩作揖道:“祖師爺料不到兩位高僧預測未來,精準如斯,真叫小老兒萬分佩服,敬若天人啊”

他當然更料不到以後佛法興盛偉哉是愈挫愈旺,尤其以唐代爲最,張心寶恢復宿世靈識,通曉古今歷史,然而不便言明,以免多費不必要的脣舌去解釋。

“是的兩位聖憎有鬼神莫測的通天神明知鑑,不是我們所能臆測湛照,其宿世來歷,必然不同凡響”

話音甫落。

識海虛空中,忽然霞光萬丈,瑞氣千條,大放光明,照得濡沫佛恩溫心,油然產生一股穆肅恭敬之虔誠心態。又是何方神聖闖進了張心寶的第七識海一片光明中,出現兩個人

就是瘦和尚竺法蘭尊者連袂胖和尚攝摩騰尊者,皆踩千瓣蓮花,縮放出七彩璀絢燦爛光芒,飄忽而至。

邱益文笑顏逐開道:“老友果然守信是接我離開紅塵而來。”

張心寶本是虔誠佛教徒,當佛光乍顯之時,油然肅穆起敬像景緻中,聖僧出現,更是畢恭畢敬垂手以待。眼前的氣象萬千景緻,忽爾一變胖和尚攝摩騰化身爲丈六金身的大勢至菩薩,手持智慧寶

一頭勇猛無比的青獅,獅足踩踏風雷七彩祥雲而至。瘦和尚竺法蘭化身爲丈六琉璃體的普賢菩薩,手持一朵花,騎一頭六牙龐然白象;象足也踩踏風雷七彩祥雲而至。兩位大菩薩皆身穿色彩豔麗天衣飄逸,胸前配掛寶飾炫亮八萬四千毛細孔放光,相似光束輻射四面八方,普照三千大千法相俱足莊嚴無以倫比。

原來兩位聖僧皆是大菩薩應機轉世,使初到中土開枝散葉。張心寶趕緊五體投地虔誠大禮參拜,卻見邱益文乍見兩位一丈六尺金身聖像,無比的莊嚴肅穆,與中原傳統神仙大異其徑,一時間傻了眼。

但見祖師爺“神鑑奇俠”都跪地大禮參拜,他豈能置身度外,全然不道兩位是何方神聖,也連忙跟着,匍匐於右後方猛地磕頭則是。大勢至菩薩微笑不語,手中智慧寶劍一顫,急出一片光芒地的張心寶正色道:“小寶曆朝興衰皆是因果循環,不得憑個人恩怨喜好改變歷史。”

張心寶肅穆恭聲作揖道:“謹遵菩薩法旨”

普賢菩薩卻祭出手中蓮花,幻變車輪般大小,迸出一道光芒將邱益文的魂魄攝入,重回手中。“邱檀越與佛有緣,待機再與你見面。你就跟着我們出識海,做你應該完成的宿命。”

這麼一說,張心寶面露微笑,頂禮問訊,暗忖有菩薩保證,當然充滿無比的信心,前途茫茫,再困難也得撐下去。

第七識海霍然天地爲之大震動,爲一片佛光延伸普照;所有人物景緻皆消失在光中一閃而滅。

第四卷 第八章烈日狂獅第四卷 第五章黎庭掃穴第一卷 第四章蚍蜉撼樹第七卷 第七章一語奪命第三卷 第十二章長生不死第四卷 第四章太湖風雲第九卷 第一章殺手指令第十八卷 第十章計擒單于第十三卷 第四章報仇雪恨第八卷 第二章色誘黑牢第十六卷 第八章鐵騎盟主第九卷 第七章烈火煉獄第六卷 第三章術判生死第十五卷 第六章詭計多端第九卷 第九章邪劍笑殺第十三卷 第五章激戰月湖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晴光淡掌第十三卷 第三章嗜血殘屍第二卷 第十一章孟德山莊第十一卷 第六章妖劍御魂第十一卷 第三章翻江倒海第一卷 第八章百年秘辛第十一卷 第七章血誓密約第五卷 第七章賣主求榮第十一卷 第六章人心難測第二卷 第四章暗殺主帥第十一卷 第七章聖魔合體第八卷 第十章出乎意外第二卷 第十章檮杌真經第十一卷 第七章聖魔合體第十一卷 第七章聖魔合體第十八卷 第七章黃金鋪地第十一卷 第三章翻江倒海第七卷 第三章風刀克敵第十六卷 第七章靈弓蛇劍第一卷 第一章星隕火雨第八卷 第四章學究單斌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心腹大患第十卷 第十三章鬼門淫壇第三卷 第十一章邪桃花煞第九卷 第九章邪劍笑殺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秘壇授功第六卷 第十三章險象環生第十四卷 第一章饔餼屠夫第十一卷 第十章寶種糧行第三卷 第十三章白鹿寶刀第十三卷 第二章擂臺風雲第二卷 第三章太極道觀第六卷 第一章色藝情仇第九卷 第一章殺手指令第二卷 第四章暗殺主帥第十八卷 第七章黃金鋪地第四卷 第三章千鈞一髮第一卷 第九章至尊魔教第九卷 第二章聖魔之戰第十三卷 第七章變體魔人第八卷 第十三章五情忍術第九卷 第六章暴露身份第十三卷 第一章天殘神針第七卷 第十章百變化身第三卷 第六章神儀卻敵第六卷 第八章刺客教條第八卷 第三章莽漢周倉第十一卷 第三章翻江倒海第九卷 第九章邪劍笑殺第五卷 第四章恥骨之秘第五卷 第四章恥骨之秘第七卷 第五章疊骨魔功第一卷 第五章白馬寺院第十三卷 第九章先天高手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晴光淡掌第二卷 第一章緬鈴如龍第十一卷 第一章蚩尤魔刀第七卷 第十一章幻術奇蹟第十七卷 第四章漕幫逢變第一卷 第十一章玄女牝經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秘壇授功第六卷 第五章崩天掌力第六卷 第十章銅錘破山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封禪殺機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聖女原蠱第二卷 第十一章孟德山莊第一卷 第五章白馬寺院第一卷 第四章蚍蜉撼樹第十六卷 第九章屍橫遍野第三卷 第六章神儀卻敵第九卷 第三章識海風暴第九卷 第七章烈火煉獄第十五卷 第三章先謀後動第十一卷 第七章血誓密約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晴光淡掌第二卷 第三章太極道觀第十七卷 第九章餚蒸宴饗第十七卷 第三章佛笑貫天第十一卷 第八章祖師爺爺第四卷 第七章金劍至尊第十卷 第十三章鬼門淫壇第十五卷 第五章移魂轉魄第三卷 第六章神儀卻敵第三卷 第一章爾虞我詐
第四卷 第八章烈日狂獅第四卷 第五章黎庭掃穴第一卷 第四章蚍蜉撼樹第七卷 第七章一語奪命第三卷 第十二章長生不死第四卷 第四章太湖風雲第九卷 第一章殺手指令第十八卷 第十章計擒單于第十三卷 第四章報仇雪恨第八卷 第二章色誘黑牢第十六卷 第八章鐵騎盟主第九卷 第七章烈火煉獄第六卷 第三章術判生死第十五卷 第六章詭計多端第九卷 第九章邪劍笑殺第十三卷 第五章激戰月湖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晴光淡掌第十三卷 第三章嗜血殘屍第二卷 第十一章孟德山莊第十一卷 第六章妖劍御魂第十一卷 第三章翻江倒海第一卷 第八章百年秘辛第十一卷 第七章血誓密約第五卷 第七章賣主求榮第十一卷 第六章人心難測第二卷 第四章暗殺主帥第十一卷 第七章聖魔合體第八卷 第十章出乎意外第二卷 第十章檮杌真經第十一卷 第七章聖魔合體第十一卷 第七章聖魔合體第十八卷 第七章黃金鋪地第十一卷 第三章翻江倒海第七卷 第三章風刀克敵第十六卷 第七章靈弓蛇劍第一卷 第一章星隕火雨第八卷 第四章學究單斌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心腹大患第十卷 第十三章鬼門淫壇第三卷 第十一章邪桃花煞第九卷 第九章邪劍笑殺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秘壇授功第六卷 第十三章險象環生第十四卷 第一章饔餼屠夫第十一卷 第十章寶種糧行第三卷 第十三章白鹿寶刀第十三卷 第二章擂臺風雲第二卷 第三章太極道觀第六卷 第一章色藝情仇第九卷 第一章殺手指令第二卷 第四章暗殺主帥第十八卷 第七章黃金鋪地第四卷 第三章千鈞一髮第一卷 第九章至尊魔教第九卷 第二章聖魔之戰第十三卷 第七章變體魔人第八卷 第十三章五情忍術第九卷 第六章暴露身份第十三卷 第一章天殘神針第七卷 第十章百變化身第三卷 第六章神儀卻敵第六卷 第八章刺客教條第八卷 第三章莽漢周倉第十一卷 第三章翻江倒海第九卷 第九章邪劍笑殺第五卷 第四章恥骨之秘第五卷 第四章恥骨之秘第七卷 第五章疊骨魔功第一卷 第五章白馬寺院第十三卷 第九章先天高手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晴光淡掌第二卷 第一章緬鈴如龍第十一卷 第一章蚩尤魔刀第七卷 第十一章幻術奇蹟第十七卷 第四章漕幫逢變第一卷 第十一章玄女牝經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秘壇授功第六卷 第五章崩天掌力第六卷 第十章銅錘破山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封禪殺機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聖女原蠱第二卷 第十一章孟德山莊第一卷 第五章白馬寺院第一卷 第四章蚍蜉撼樹第十六卷 第九章屍橫遍野第三卷 第六章神儀卻敵第九卷 第三章識海風暴第九卷 第七章烈火煉獄第十五卷 第三章先謀後動第十一卷 第七章血誓密約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晴光淡掌第二卷 第三章太極道觀第十七卷 第九章餚蒸宴饗第十七卷 第三章佛笑貫天第十一卷 第八章祖師爺爺第四卷 第七章金劍至尊第十卷 第十三章鬼門淫壇第十五卷 第五章移魂轉魄第三卷 第六章神儀卻敵第三卷 第一章爾虞我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