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界封神 二 手牽手 網

次日,大祭司在城中聚集衆民,高聲宣佈:“老夫此番伯利恆之行(西界封神2章)。一路之上,遇到不少非利士的遊擊騎兵。我料他們必是在調動大隊軍兵,欲犯我國境。本座已飛鴿傳書,通報掃羅王,在以拉谷集結重兵。即時就要有一場大戰!我想這伯利恆城中,必有不少大能勇士,可前往投軍效力。建功立業,救我百姓脫離水火!”

衆人聞言,紛紛交頭接耳提到非利士,地土狹小,國境疆域還不及本國的一個支派。以色列無論國土面積,人口數量遠遠高出其許多,卻一直無法將非利士人一舉痛殲,以致這一族類成爲心腹之患。歸根結底還是因爲沒有一個治國明君,可將十二支派團結一心,萬人如同一人,共禦外侮。這次大祭司振臂高呼,不少好勇鬥狠之人立即響應,要隨他前線出征。以期蕩平敵寇,獲取長久太平。

山默爾點齊自願出戰的人馬,共有二百人。耶西的長子、次子皆在其列。大衛年紀尚幼,父親令他在家放羊,不得上陣。

以色列國君:掃羅接到山默爾的信鴿訊息,立即傳令元帥阿布內,點兵二十萬。進駐以拉谷,連營數十里,聲勢浩大。

非利士與猶大地的西南邊陲,擁有共同邊界,長達數十里以色列南部多以山》 地丘陵地貌爲主:亞杜蘭山與東南面的基利波山,是兩國天然的分界線。非利士人往常出兵不是經由以拉谷,就是從利乏音谷斜出,兵鋒直指以國重鎮希伯侖或伯利恆。

這次不出山默爾所料,非利士大軍果然舉兵犯境。先鋒官歌利亞率一萬輕騎,勢如破竹,一馬平川,直抵以拉谷。看到以軍大隊已到,連營延綿不見盡頭,不敢輕動。只得安營紮寨,等待後援。

掃羅王正在中軍大帳內,與衆將商討對故之策,聽聞非利士前軍已在對面伐木落石、挖溝結寨,忙問計諸將:“敵軍前鋒已到,我方該當如何應對?”

“兒臣以爲,應當出兵聚而殲之!”王的長子喬那丹英武果敢,極力主戰。

“末將以爲敵軍一路到此,連戰連捷、士氣正盛。況且大部兵馬不久即到。我軍不宜輕動,嚴守各處隘口,靜待良機爲上。”阿布內元帥老成持重,極力主守。

“我看不然!敵軍輕騎到此,未逢對手,已成驕兵!勞師遠征,就算再是精銳,星夜兼程到此,必然已成強弩之末!趁其立足未穩,以數倍之兵,必能圍而殲之。提振我軍士氣,隨後大戰纔有勝算。”喬那丹依然堅持出戰。

“王子所言極是!但敵軍主將歌利亞驍勇善戰,無人能攝其鋒。而且善會用兵,紮營在高地。我軍仰攻,定難速勝。那時非利士軍後援一到,勢必又是混戰一場,無功而返,徒然調動兵馬……”阿布內仍是力主防禦。

“兩位隨我統兵多年,大小戰陣經歷無數。適才所言都甚合兵法。!”見二人爭持不下,掃羅王說道:“依本王之見……”

他話未說完,突然帳外探馬來報:“啓稟我主我王,非利士大將歌利亞營外叫陣!放言如果單打獨鬥,我軍有人能勝他。非利士國便從此退兵,永不犯境!”

“這廝無禮!膽敢欺我國中無人!”掃羅王大怒。衆將也盡皆激憤,頂盔貫甲,各取兵刃,翻身上馬,隨王出到營外。

元帥阿布內領精兵五千,在營門外排開陣勢,強弓硬弩射住陣腳。掃羅王與衆將看那歌利亞,身材魁偉,站在地上比常人乘馬還高出一頭。倒拖一根鑌鐵長槍,槍桿足有碗口粗細;揹負兩枝銅戟。一臉橫肉,頦下一抹黑鬚,好似一把鋼針。

以軍衆將見其人如此聲勢,猶如天神下界,膽氣不足者,心中已起怯意。喬那丹對掃羅王說道:“啓稟父帥,兒臣以爲我軍可在此大造聲勢,與這廝正面周旋。命一上將率兩萬精騎抄其後路,令他腹背受敵,無暇分身,那時敵軍分兵迎敵,必定首尾無法相顧。諒這巨人再勇猛,雙拳也難敵四手。”

“我兒不可輕舉妄動。你看敵營後方隱隱黃沙飛揚。不是埋有伏兵,便是非利士大軍已到。待探明虛實,再做定奪,不要輕身犯險。”王即命阿布內多派探馬,速速察明敵情。

那歌利亞見以軍擺開戰陣,卻遲遲不見動靜,不禁焦燥,大喝一聲:“喂!!兀那以色列人,哪個敢來與你外公交鋒?戰或不戰?”聲若驚雷,三軍皆聞。

掃羅喃喃自語:“這人身材異乎尋常,世上必然找不到,供他乘坐的腳力!他隨軍長途奔襲,必得乘車!”

“父帥請看敵軍陣中那輛大鐵車……”喬那丹說道:“歌利亞必是駕車而來!”

“嗯……非利士國握有冶鐵之術,造出這等鑌鐵戰車!倘若有這樣的幾百輛鐵車,排好隊列衝殺過來,其勢難擋啊……”掃羅看那大車由四匹高頭健馬拖動,車斗有一丈長寬,其上可容納五、六名普通軍士。

“父帥慮得極是!兒臣料彼國雖精通鍊鐵奇術,但國小貧瘠,缺乏礦石,因此纔有野心,意欲侵佔我國土,由此連年興兵犯境!”大王子對時局看得清楚明白。

“嗯!我兒言之有理!眼下這賊將甚是猖狂哪位將軍,願去會他一會?”掃羅王環顧手下衆兵將。

“我去!”這兩字剛一出口,一員小將拍馬而出白馬白袍,手使長槍。正是小王子伊施韋。只見他胯下白馬四蹄翻飛,眨眼間已欺近歌利亞。雙腕一緊,槍花朵朵亂顫,喝道:“看槍!”

歌利亞不丁不八站在原地,眼看伊施韋挺槍襲來,微一側身,讓過其鋒。舉起鐵槍架開對方兵刃,順勢反手一掄,那杆百斤重的鐵槍便打斷了白馬的一條後腿。那戰馬一聲哀鳴,頓時將王子摔在地上。

喬那丹眼看兄弟落馬,性命堪憂。與兩員副將尤尼、尤爾搶出陣來。三人相距尚遠,一時難以解救。阿布內見情勢危急,連忙開弓,一箭射向歌利亞後心。以色列元帥雙臂能開銅弓,百步穿楊。敵將若是繼續追擊伊施韋,自己也免不了利箭穿心。歌利亞聽得腦後勁風不善,知是冷箭偷襲,顧不得追殺敵人,一轉身,閃避一旁。

就這樣緩了一緩,喬那丹已將兄弟拉上馬背,兩人同乘一騎,返回本陣。尤尼、尤爾已和歌利亞鬥在一處。非利士人見以軍不但放箭暗算,還以二敵一,紛紛譁躁:“猶大人不要臉!倚多取勝、背後偷襲,不是英雄好漢!”

那歌利亞卻全無懼色,舞動鐵槍,與二尤已經鬥了數合。這非利士先鋒官雖然身高臂長,堪爲巨人,身法卻不笨拙。力大槍沉,步戰兩員馬上將領,絲毫不落下風。尤尼、尤爾也是大王子帳下得力猛將,弓馬嫺熟、身手不凡。加之同歷戰陣日久,已有默契兩人調轉坐騎,並排衝向歌利亞,挺起大刀,一切敵頸,另一刀直取腰間,這兩下合擊甚是狠辣,尋常武將定要授首。

非利士巨人不慌不忙,待二人奔到身前,忽地雙手橫握鐵槍,猛然向前推出。重逾百斤的長槍,宛如一根大鐵柱,挾着千斤力道砸向二尤。兩人正驅馬疾馳向前,已無法閃避。以軍眼見二將就要被撞得筋斷骨折,無不驚呼。

尤尼、尤爾匆忙變招,兩柄大刀同時抵住槍桿下沿,借力往上一拋,堪堪將這根沉重鐵槍撩過頭頂,正欲倒轉刀鋒將敵人劈成三截。不料歌利亞送出長槍,迅即反手拔出背上兩枝銅戟,一記“左右逢源”,已把二尤攔腰砍成兩段。

兩匹戰馬兀自往前奔跑不停,兩截屍身隨着坐騎奔出好遠,才掉下馬來。殘肢斷臂、肚破腸流,慘不忍睹。非利士軍隊見本方先鋒,力斬以軍兩員大將,均大聲吶喊,擂鼓助威。以色列軍兵目睹本國王子上陣未及一合,便被打落馬下;兩名將軍雙戰歌利亞,仍被其斬殺,士氣登時大爲低落。

儘管如此,阿布內帶兵有方,以軍陣勢完好,絲毫未亂。歌利亞看敵軍陣前一排排弓弩手彎弓搭箭,嚴陣以待,深知敵衆我寡,也不敢貿然衝陣。只是叫喊挑戰,要一對一決勝。掃羅王見局勢已成僵持,一時舉棋不定……

五十八四十一三八一四八一二五一二四九十七九十一三八九十四十六一二九三十三五十六三十八一三一七十八七十十三四十七四十三一四三九十三七十七一二六九十三七十三六十三十九六十八四十二九十五一一九一0四九十五三十八一五六一二三四十二一一九九十七六十三一二九一0七一二七二十九十二三十三六十一一四七一五九二十五八十九九十三二十二十五五十四三十一九十一九十二一五五九十六一五0二十三一0九二十八一四二一五三一四0九十一十九三十七五十三一六二四十二四十三二十七十九九十六一0七五十七一一0一一三三十二一三五五十七一百一二七一六二四十六二十六十五
五十八四十一三八一四八一二五一二四九十七九十一三八九十四十六一二九三十三五十六三十八一三一七十八七十十三四十七四十三一四三九十三七十七一二六九十三七十三六十三十九六十八四十二九十五一一九一0四九十五三十八一五六一二三四十二一一九九十七六十三一二九一0七一二七二十九十二三十三六十一一四七一五九二十五八十九九十三二十二十五五十四三十一九十一九十二一五五九十六一五0二十三一0九二十八一四二一五三一四0九十一十九三十七五十三一六二四十二四十三二十七十九九十六一0七五十七一一0一一三三十二一三五五十七一百一二七一六二四十六二十六十五